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有一句话领导讲话时愿意用 学生愿意说 而众多的老师却不愿意听

时间:2023-10-27 05:35:01

相关推荐

有一句话领导讲话时愿意用 学生愿意说 而众多的老师却不愿意听

文/南方丑石

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那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句话经常被领导用来指责老师,却遭到了众多老师的不满!

这句话经常被学生或家长用来为自己解脱和狡辩,认为自己的或自己的孩子没有考好的原因是没有遇上一位好老师。有的甚至用这句话来指责老师!

这句话让众多的老师蒙冤。于是有很多人就开始抱怨:是谁说出这么一句坑教师的“狗屁”教育言论呢?

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可以说“没有打不败的敌人,只有不会打仗的将士。没有抓不到的坏人,只有不会抓坏人的警察。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会解决问题的专家。”

因此,有人就开始质疑:这句话过时了?

甚至有人大胆指责:这句话根本就是哗众取宠,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那么,这句话真的是人们认为的那样吗?原来大家对这句话的理解一直是错误的。

错误解读一:误解了提出的初衷

这句话出自陈鹤琴先生,他是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 南京师范学院校长。 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与陶行知、晏阳初、黄炎培并称中国教育界有四位圣人,他被誉为“儿童教育的圣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提出,最初只是陈鹤琴先生用以自勉的一句话。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几十年后,他的这句话却被部分管理者当成“苛求”老师的金科玉律,一竿子打倒一大片一线教师。

教育专家李镇西认为,这句话只是教育者的严于律己,而非一种教育评价标准。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可以认为是学生观,可以认为学生是可以“教好”的。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应该是“朽木不可雕也”,而是可以通过教育让他们成长进步的。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可以认为是教师观,可以认为教师是可以把学生“教好”的。这是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是对教师的勉励!

所以,李镇西又说:“这句话如果是教师的自励,我对这样的教师表达十二分的崇敬;如果有人以此苛求教师,我对这样的苛求者表示十二万分的鄙夷!”

错误解读二:神化了教师的功能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让很多人认为教师应该是万能的。而这种错误的理解的思想基础是把孩子教育的成败归咎于教师这一个主体,从而忽视了在教育过程中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为教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责任大不大呢?

《师说》中就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这里看,教师的责任确实很大,任务确实很重。然而是不是因为教师责任大,任务重,教师就应该是万能的?就应该是教育的唯一主体?就一定能够教好你的孩子?

这种想法和理解绝对是错误的。

1、对教育主体认定的错误

影响教育的不只有教师,还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与失败都可能造成教育的失败。就像栽一颗花,园丁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土壤、没有水分、没有阳光、甚至花没了根或伤了根,花又怎么可能成活或者成长的旺盛呢?

教育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无论哪一方面都无妨独立完成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对教育主体的错误认定让教师蒙冤,成了最终的受害者。

2、对教育环境影响的忽视

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孩子生活的环境关系紧密,一个孩子的教育与一个孩子的教育环境也是关系紧密的。

每到中考招生时,我们体会非常深刻。在学生选择志愿的时候,往往要关注几大方面:自己的分数、学校、学校氛围。在高考结束后的高校志愿填报时也需要考虑几大方面:自己的分数、学校、学校环境、学校所在城市等。

而他们所关注的学校及学校氛围和环境其实就是对环境的影响的正常反应。所以很多孩子只要能想办法进普通高中的绝不进职业高中,能够想办法进重点高中的就不会考虑进普通高中。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我们的很多家长、学生及社会上的人在面对孩子的成绩时却往往忽视这些。认为把孩子送到了学校,老师就应该把孩子教好,否则,就不是好老师。这种绑架的行为极大的伤害了教师的尊严。

3、对学生本体的素质的过分强化

对于教育的最重要的主体,孩子自己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学生的自身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任何地区,都有好学校和差学校之分;在任何学校,都有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这就是学生本体的差异性造成的。

如果我们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可教好的,那就不需要设立重点与普通的学校。如果认为学生都是没有差异的可以教好的,那就没有必要进行筛选性的考试。

其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些问题学生,无论老师如何想办法让他们改变自己,都是难以做到的,无论老师教学能力有多高,都是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成绩更是如此。

孔子曾经说过:“朽木不可雕也”!正是遇上了这种烦恼。

所以,教师不是万能的,其实学生也不是万能的,他们的差异造成了很多时候教师也是无能为力的。然而,过分的强化学生的素质却不想让老师背上了黑锅。岂不悲哉!

错误解读三:歪曲了评价的标准

在当前,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用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成功与否。学生如此、家长如此、学校如此、相关管理部门如此、社会亦如此。

所以,一考定终身,让各色人等都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中考高考失利,学生或由此一蹶不振,甚至有的不堪重压,跳楼自杀,把自己的宝贵的生命葬送在教育的评价机制之下。

中考高考失利,家长们深感没有面子,对孩子责备有加,有的则四处找关系为孩子谋求更好的出路:想办法买普高或重高学籍,想办法进名校!

学校和相关部门也以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指挥棒。用相关的考核方案来决定教师的绩效考核和业绩考核,从而对教师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

社会更是以一所学校的考试情况对学校进行评价。考得好,声誉就好,考的不好,恶名立竿见影。对老师也是如此。所以,整个社会的评价机制让那个每个人对教育产生极大的误解。从而造成了对教师的误解。

而实际上所谓的教的好与不好是不能以成绩的单项来认定的。教育不只是知识文化的教育,更是人的各种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人的成长与进步。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以成绩来评价,必然会造成其他方面的缺失。所有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所谓的成功者却往往能力极为低下,有的甚至自己的自理能力都一塌糊涂,更别谈其他的了。

其实很多学生有时成绩不一定取得了多大进步,但是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学会了很多的方法,养成了很好的习惯和态度,培养锻炼了很多的能力,培养了很好的品格,而这恰恰是他们的成长与进步。也为他们走上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难道不重要吗?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这些评价标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教育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也越来越受到更大的关注。我相信,在不断的优化中,我们一定能在最后切实用新的合理的标准来评价教育与教师、学生。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错不在文字的本身,而在理解这句话的人!

陈鹤琴先生说出这句话本身或许并一定显得高明。但一定能体现出他对教育的一种态度与追求。这是我们所有教师应该学习的。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没有这种美好的愿望与追求。我们不能轻易的放弃一位学生,我们要不断的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奉献我们的力量。

作为学生和家长,不能把教育的所有责任都丢给老师,而是要从自身出发,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自己和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努力。与学校、老师一起为未来而打拼。

作为社会人,我们也要懂得环境对人的成长的影响。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为整个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为教育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陈鹤琴先生说出这句话本身一定的没有错,但是请你不要用自己的错误的理解来绑架教师或者当做对教师的苛刻的要求。而应该把这句话当做座右铭,在遇到教育的难题时,要记得这句话,任何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只要不放弃,就还有机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柳颜飞雨2023-12-21 09:07柳颜飞雨[新疆网友]203.20.48.204
    领导讲话时愿意用的是权威,学生愿意说的是轻松,而老师不愿意听可能是因为惯性思维或者对变革的抵触情绪。
    顶5踩0
相关阅读
“韦神”有多牛 哈佛来请都不愿意去 声称英语太难不想去

“韦神”有多牛 哈佛来请都不愿意去 声称英语太难不想去

前段时间一个其貌不扬的天才,突然走红网络,只见他手拎馒头,胳膊夹着瓶水接受采访,很多人都觉得他可能是个学生,看起来有点潦草

2023-12-03

终于复课了 孩子却不愿意返校 因为感觉上网课时说的一句话丢人

终于复课了 孩子却不愿意返校 因为感觉上网课时说的一句话丢人

在小区周围散步,碰到了一个家长。他也是老师,但跟我不在一个学校。由于是同行,我们碰面时倒也经常聊上两句。他儿子今年要参加中考了,我们安徽是4月13

2023-12-26

在这爱情里 我只为等一句我愿意

在这爱情里 我只为等一句我愿意

01 人生长途,我们遇见了各类光怪陆离的事情,经历了一次次感情的旅程

2023-12-20

「成语」形容贪图吃喝享受 不愿意劳动

「成语」形容贪图吃喝享受 不愿意劳动

跟米小圈一起学成语好吃懒做hào chī lǎn zuò解释好:喜好。懒:懒惰。形容贪图吃喝享受,不愿意劳动。造句魏老师教育大家不要做一个好吃懒做的人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