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语文:小学高年级写作表达方法 范文 点评 人称作用 写作总结

时间:2023-10-25 05:39:01

相关推荐

语文:小学高年级写作表达方法 范文 点评 人称作用 写作总结

学霸须知:

人生如花,语文是根。未来想要多精彩,当下就要多努力。我是张老师,关注我获取更多学习技能。

大家好,我是张老师。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讲解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方法

觉得有帮助的同学,请关注我~

无论是哪个语文老师来讲作文,要求准则一定是这三方面:一是“写文有物”,“表达有据”;二是“文中有情”,“言中有理”;三是“言之有文(文采)”,“言之有序(条理)”。

小学高年级作文要求: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作文的表达方法

写作文主要有五种表达方法:记叙 、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一)记叙

1.记叙

什么是记叙?

凡是对人物的经历、事情的经过作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就叫记叙。

2.记叙的写作指导

(1)记叙文的六大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的顺序

a.顺叙

所谓顺叙,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一件事的方法,用字母表示就是A-B-C。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完全忠于事情的实际。这是顺叙,一种最常用的也是最忠于实际的写法。

顺叙的写法由于与事情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因此写起来比较容易操作,读者读起来也易于感知文章所写的内容。不过运用顺叙的记叙方法要注意有详有略,不可流水帐似的平均使用笔墨。不然,作文就平铺直叙,读起来索然无味了。

b.倒叙

倒叙与顺叙恰好相反,它的模式是C-A-B。也就是说,倒叙先把结果(或者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交代事情的起因和经过。一般新闻类作品或回忆性文章多采用这种写法。要注意的是:倒叙提前的只是某个部分,其余的内容还是要按照顺叙来写。采用倒叙,必须是为了制造悬念和波澜,是因为结构或表达的需要,不能为了倒叙而倒叙,把倒叙当作一把万能钥匙。

c.插叙

插叙与顺叙、倒叙的最大区别是插叙涉及到两件事。它是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插入另外一件与之有关的事,并在插入的故事结束以后,再继续原来的故事。也就是说是A-B(-D)-C模式。如《凡卡》一文,采用插叙,在文章中插入了凡卡和爷爷守夜与砍圣诞树的故事,不仅解开了文中的悬念,而且深化了全文中心。

一般说来,插叙的内容要对原文情节的发展、主题的表达有积极的映衬或铺垫作用,要能为全文的中心服务。

d.补叙

是在顺叙或插叙的过程中,设置悬念,于文章结尾补充叙述。如《鸟树》一文最后一自然段揭示了形成鸟树奇观的真正原因。

顺叙、倒叙、插叙及补叙这四种叙述方法各有特色,一般说来,学生作文大多使用前三种,但具体运用到作文中又因人而异,同一个文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本次练习题《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写获得成功的经历,可以顺叙;如果从成功的喜悦入手,则可以倒叙;从失败到成功,其间还可以插入父母、老师同学对你的鼓励,三种方法随你任意取舍。又如《家乡新变化》,因为有“变化”要表现,而且涉及时间较长,所以最好用倒叙,从眼前写起,回忆过去并和眼前作比较,以突出变化之大。若是换用顺叙的写法,固然可以按时间顺序一一写来,但于初中生的实际则不利于安排材料。

总而言之,方法是死的,运用是活的,只有多读多练,在具体的作文中根据写作的需要灵活选择,才可能用恰当的方法写出优美的作文来。

例文1:

家乡新变化

周末放假时,班主任拿来一叠纸片分发给我们,还说:“时代不同了,现在学校也要和你们和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今天发给你们的就是联系卡,回家后按要求填好,下周返校时交。” (开篇拓开一笔,看似与作文主题毫无关系,其实已交代行文线索。)

时代真的不同了吗?回头一想,倒也是。(回忆,插入一笔。)在我们家乡,土墙茅屋不是已经成为文物了吗,两层、三层的楼房正一栋栋的傲然耸立。(“土墙茅屋”与“楼房”对比鲜明。)记得上学期五一放长假,刚好碰上二舅的新房子竣工。大伙儿在二舅的新房里又说又笑。二舅也很高兴,大声说:“今年把房子修起,明年再搞装潢,还买台空调,大暑天也凉飕飕的,像躲在冰窖里一般。”刘伯打趣说:“那你当心点别冻成冰糕咯。”大家“哈哈”的笑了起来。(“今日”详写,刘伯的打趣更显今日生活的欣欣向荣。)

“喏,你的联系卡。”同桌对我说。我这才从回忆中醒过来,拿起联系卡一看,呵,要填的内容还不少呢。管他,回家再说吧。

下了车走进家门,爸爸妈妈已经做好饭等候多时了,一见我就说:“怎么才回来?快吃了饭做作业,明天到你二舅家去。”我边掏书包边说:“学校要你们给填联系卡呢。”爸爸接过看了看说:“这早就该联系了。现在通讯方便,有什么事也好讲一声。”妈妈说:“还要填家庭电话呢……”“就写我的手机号码,免得我们不在家找不到人,”爸爸一面填联系卡一面说,“你们学校想的还真周到。”(看似家庭絮语,实则无处不在暗扣“家乡新变化”。乘车回家、手机电话,皆是“变化”的产物。)

吃饭时,爷爷感慨地说(又一段插叙,不过极为巧妙。):“福都让你们享了。你爸爸那在南平读高中,一学期回来不到两次,你奶奶挂念极了,就叫我去南平看看。一去一来一走就是一百多里路。”爸爸说:“我不是好好的吗?一百多里路走都要走断腿。”我说:“干么不乘车呢,又快又舒服。”爸爸笑了:“你当是现在哪,早些时书记镇长到县里开会都是一二一走去的。”(书记镇长步行与“我”乘车回家对比,爷爷的探望与爸爸的电话联系对比。)我不做声了。妈妈又问:“他二舅明天做什么?”爸爸说:“老二买了台电脑,说是搞什么信息技术,让我们的‘大学生’过去参详参详。”

“真的?我早就想玩电脑了,”我又惊又喜,如果不是在吃饭,我早就跳起来了,“太好了。其实我们老师也要我们如果条件允许,就应该自己买电脑的。不然,就跟不上时代了……”我滔滔不绝的说,忽然发现爸爸好像看怪物似的看着我,不觉不好意思的笑了。(电脑也在家人的谈话中不经意出现,变化之喜已可窥一斑。特写结尾,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简评]咋看本文似乎与“家乡新变化”毫无关系,然而仔细读来,却无处不在写家乡的变化。作者以“联系卡”为线,先后写进了空调、手机、电脑等现代社会物品,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家乡的变化。全文是典型的时间先后顺序,但文中较多的运用了插叙的记叙方法,第二段“我”的回忆、第五段爷爷的话即是如此。前者为后文作铺垫,后者与今天对比,均恰如其分的表现了主题。

例文2:

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准备好了吗?”(未见其人,先写其声。)自习课时,数学老师低声问我,“如果觉得还没有把握的话,要不要再推迟几天。”我的心猛跳了几下,仔细想想应该没什么大的漏洞了,就说:“差不多了,就不知讲不讲得好。”老师笑了,说:“下一节数学课就由你来上。注意不要紧张,我相信你一定能讲得很好!”(开篇设悬,吸引读者急读后文。)

我能不紧张吗?本来我就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女孩,不知老师怎么偏偏选中了我,让我当小老师上一节课。有心不上吧,但一看老师那对我充满信心的眼睛,我就无话可说;硬着头皮上吧,还真有点担心上砸了锅。(插叙,为前段释悬,交代相关情节。)

上课铃响了。我拿着课本走上讲台,向台下一看,七八十双眼睛齐刷刷的瞪着我。我的心顿时猛烈的跳了起来,“咚咚咚”的撞击声我自己都能听得见。我手足无措,只觉得脸像火烧一般,嗓子眼干得很。我大脑里一片空白,下意识的向老师望去。(心理描绘细腻逼真,非亲身经历没有此感。)老师正目光炯炯的看着我,那神情似乎在说:“不要慌,要挺住,坚持就是胜利。”我收回目光,使劲吸了一口长气,“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相似形……”我开始讲课了。说也奇怪,开头几句还有点结结巴巴,讲到后来我居然也口若悬河了。有时偷眼看看老师,发现老师微笑着也听得很认真呢。(详写上课的经过,老师的鼓励让我抛开胆怯和紧张,真实可信。)

课上得很顺利,我甚至开始觉得我天生就是当老师的料,不用读师范也能上个八九不离十。(乐极谨防生悲。)准备讲练习题了。我正在黑板上板书题目,忽然调皮鬼王浩高高的举起了右手。“难道还没有听懂?”我示意他站起来说话。(来者不善。)谁知王浩一站起来,就一字一板奇声怪气的说:“报告罗老师,你把‘距离"的‘距"字写错了。”班上同学哄堂大笑。我回头一看,可不,我写成“矩”字了。我叫苦不迭,刚刚平静下来的这时又开始猛跳起来。“这该死的王浩,提问就提问,怪腔怪调的专门捣乱……”我在心里恨恨的骂着。可是光骂有什么办法呢,我灵机一动,一本正经的说:“噢,看来王浩同学上课非常认真。对,我们学习就千万马虎不得,任何一点小错误也不能放过。这一点我们应该向王浩同学学习。”教室里平静了下来,王浩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我发现,老师笑着向我投来了赞赏的目光。(一段课堂小插曲,既表现了“我”在课堂上的正确处理偶发事件的成功之处,又增添了作文的趣味性。)

新课终于讲完了,悄悄看一眼表,离下课也只有几分钟了,赶紧小结、布置作业。好啦,当我吐出一口长气放下课本时,下课铃响了。呵,时间真巧。于是我大声说:“下课!”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回答我的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结局精巧,收到嘎然而止的效果。)

[简评]叙述自己当小老师成功上课的经历,虽从头到尾未见一个“成功”字眼,但文里文外,无处不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作文第三、四自然段中的心理描写极为成功,为本文增色不少。上课过程中三次写到老师的眼神,既是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又显得前后呼应自然。

(3)记叙人称的运用

第一人称:第一人称就是以“我”为叙述者来记事、写人、状物。

第三人称:第三人称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足点上,以第三者的口气,把人物的经历、事情的经过告诉读者的叙述形式。

人生如花,语文是根。未来想要多精彩,当下就要多努力。我是张老师,关注我获取更多学习技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午夜的白杨2024-01-17 02:55午夜的白杨[香港网友]223.254.12.133
    2.语文课程设计似乎很贴心学生们通过学习范文和点评可以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这对提高写作能力应该很有帮助。
    顶10踩0
  2. 对流星许愿2023-12-06 04:17对流星许愿[浙江省网友]124.156.161.25
    1.小学高年级写作课程起非常丰富学生们能够通过范文和点评更好地理解写作技巧。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012——三大人称描写解析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012——三大人称描写解析

三大人称即我第一人称,你第二人称,他第三人称,接下来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三大人称描写的妙处吧!21、三大人称描写解析答题思路及作用解析第一人称:这

2009-01-09

小学语文:好词+好句+好段归纳整理!孩子写作上的“绝佳”素材!

小学语文:好词+好句+好段归纳整理!孩子写作上的“绝佳”素材!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无论是在我们的任何阶段的考试中或者是日常的生活应用中,作文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3-05-27

小学生写作文费事 《看童话学作文》让你的孩子不再为写作头疼

小学生写作文费事 《看童话学作文》让你的孩子不再为写作头疼

认识字简单,组词也不难,造句还很有趣,只有将它们组合成一篇文章时,才会感觉费力

2023-09-18

小学语文写作技巧:4种万能结尾模板 直接套用 写出高分作文!

小学语文写作技巧:4种万能结尾模板 直接套用 写出高分作文!

为什么?主要原因还是同学们没有掌握好语文作文的写作技巧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