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3-10-22 02:35:01

相关推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积累与运用(40%)

一、我会默写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3%)

写在方框里,要写得规范、端正、

整洁,也可以设计成一幅书法作品。要

写上诗题、朝代、诗人。

二、看拼音,写词语(10%)

春游,我们躺在lǜ tǎn( )般的草地上,聆听xǐ què( )的歌唱,亲吻温柔的wēi fēng( ) ,欣赏zhuì mǎn( )枝头的花朵。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yōu yǎ( )的甜香,那是丁香。瞧,那小小的花苞恰如yī jīn ( )上的盘花扣。突然,下起了雨,在细雨mí mēng( )中,我的视线mó hū( )了。“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真觉得丁香确实负担着解不开的chóu yuàn( )。我轻轻闭上眼,huí wèi( )着万物复苏的无限春光。

三、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9%)

①( )芳自赏 ②一( )千里 ③硕大无( ) ④顾影( )( )

⑤( )然大悟 ⑥心( )神往 ⑦翠色( )流 ⑧参差( )( )

1.形容绿的范围广的词语是______,形容绿的程度深的词语是_______。(填序号)

2.类似⑥这样特点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小组的同学理解能力_____,个别同学经过老师的反复讲解后才_____。(填序号)

4.词语①④,选择一个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 (14%)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渲染(xuàn) 蒙古族(méng) 勾勒( lè) 苍穹(qióng)

B.迂回(yū ) 鄂温克族(è) 羞涩(sè) 摇曳(yè)

C.模糊(hu) 参差(chā) 单薄(báo) 鸣啭(zhuàn)

D.妩媚(wǔ) 花蕾(lěi) 烟渚(zhǔ) 婆娑起舞(shā)

2.下列加点字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路转溪桥忽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B.还来就菊花 明月何时照我还

C.明月别枝惊鹊 萋萋满别情 D.日暮客愁新 客舍青青柳色新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主教练做了一个手势,场上的队员马上就_____。

(2)中美两国代表在这次____中达成了很多共识,并发表了联合声明。

(3)这个新成立的公司因为____了众多业内优秀人才,业务发展得很快。

(4)不管这是一次精心的策划还是一次聪明的偷拍,这些照片一定会让你____一笑。

A.会心 会集 会晤 会意 B.会意 会晤 会集 会心

C.会晤 会意 会集 会意 D.会心 会晤 会心 会集

4.下列地名与人名拼写完全正确的一组项是( )

A.浦滨路(PUBIN LU) 北凫(BEIFU) 辛弃疾(Xin Qiji)

B.凤凰山(FENGHUANGSHAN) 南京路(Nanjing LU) 冰心(BINGXIN)

C.莲花湖(LIANHUAHU) 诸葛亮(Zhuge Liang) 邓小平(DENG XIAOPING)

D.孟浩然(Mèng Hào Rán) 杭州(HANGZHOU) 徐紫涵(Xu Zihan)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对偶)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夸张)

C.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排比)

D.夜晚,小河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拟人)

6.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B.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C.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D.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7.下列说法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也一样。

B.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写

出了作者的风趣幽默、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C. 诗句“白雨跳珠乱入船”是动态描写,“望湖楼下水如天”是静态描写。一动一静

写出了六月份暴风雨来得急,去得快的天气特点。

D. 诗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描绘了作者与农村友人把酒言欢,共话丰收的

喜庆场面。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

1.草原上天空明朗,牛羊成群,小丘柔美。面对这样境界,老舍先生的感受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包含作者联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照样子,根据提示写出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含有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0%)

(一)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中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④ 。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注释]①发鸠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②柘木:柘树,桑树的一种。 ③文首:头上有花纹。 ④其鸣自詨: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唤自己。⑤少女:小女儿。

1.精卫鸟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

2.翻译句子(1分)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精卫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努力,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B.女娃死不瞑目,怨恨不解,她的怨气化成了一种鸟。

C.精卫鸟以它微弱的力量,想要填平一望无垠的大海,是不可能实现的。

D.在浩瀚的东海上,有一个叫做精卫的鸟,常常街西山的树枝、石子,丢到大海里去。

(二)山的图腾

①一到西宁,便感觉到青海山川的不同凡响。这里的奇峰峻岭和条条深邃的沟壑,使我的心灵受到阳刚的洗礼,引起我精神上的强烈震撼。

②那天我们乘车沿山谷间的栈道盘旋而去寻觅黄河的源头时,只见山路侧旁皆为红色的高山峻岭。车子行驶于其中,如同盘旋在燃烧的火焰之中,让我内心升腾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友人邓友梅在途中看见山上耸立着的一块充满曲线美的红石时,诙谐地喊道:“看呐!那是诗人舒婷在山巅上向大地吟唱她的新诗呢。”这个比喻可谓天衣无缝,因为那天舒婷刚好穿着一件红色的外衣,亭亭玉立之姿,颇像峰顶上那块婀娜多姿的红石。舒婷没有反驳,她看着窗外的大山,自语道:“人在旅途中,已是美的享受。”她的喃喃之语道破了高原上红色大山诱人的奇丽与娇美。

③这是远古天崩地裂时,天地造物之神,让大海沉沦地下,让红色高山凸起于东方大地上的杰作。它诱惑一切游人的想象,因为这里不仅有友人戏言的“舒婷读诗”,还有纯天然的“亭”、“台”、“楼”、“阁”;如果将它和时代的距离拉得更近一些,这层层叠叠耸立于云间的山峰,有的像原子弹爆炸后升腾起的蘑菇云,有的像是一条条遨游于太空的虹鳟鱼……其形之怪,其貌之绝,真是让我目不转睛,我直到双眼酸涩时,才愿意眨一眨眼皮。

④我询问司机大山的姓名。他说:“这峡谷叫‘拉水峡’”。

⑤第二座令我为之动情的山峦,当属日月山了。它古时的名字叫赤岭,但是密密的青稞与碧树绿草覆盖了整座山,凸显出它生命的永恒青春。

⑥当汽车向日月山的山脊上攀时,一个古老的故事盘升于我的心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就是穿越这个山口进入西藏的。翻越这座大山时,她因惜别故土,曾拿出父王赐她的日月宝镜,观看镜中“八水绕长安”的美景,泪水凄然而下。此情此景,被奉命来接她的使臣发现,这使臣为驱散她的离情悲楚,偷偷把宝镜换成了石镜。聪颖过人的文成公主见到石镜后,心中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将宝镜摔碎了,以示诀别故土、踏进西藏的决心。她没想到,此举成了日月山之名称的来由——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那颗亮若太阳和月亮般的心,将“赤岭”改为“日月山”。“日月山”这圣洁的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⑦青藏高原的山,是迷人的。西行路上,我在与大山无数次的对视中,心灵得到了最为完美的陶冶。

1.文中“舒婷读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我直到双眼酸涩时,才愿意眨一眨眼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短文第③段省略号处还像什么?展开想象写下来,并使句式与前文一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日月山”这个名字的由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文中用“_____”画出与结尾“西行路上,我在与大山无数次的对视中,心灵得到了

最为完美的陶冶”相呼应的句子。(1分)

5. 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拉水峡的特点是奇丽娇美,山形奇特。

B.“西行路上,我在与大山无数次的对视中,心灵得到了最为完美的陶冶”写出了作者对青藏高原的山的由衷赞美。

C.作者对拉水峡充满敬意,是因为它富有历史内涵。

6.短文第⑥段中文成公主可能会想到什么?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文成公主当时的心里所想写在文中的横线上。(2分)

(三)青青庭院

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

宽大的庭院到处都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意识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

每到六月的时候,北屋前的石榴树就急急地开满了火红火红的花朵,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A着,贪婪地B着花蜜。儿时的我总是很馋,却不晓得蜂蜜要经过蜜蜂的酿造才可以吃,以为捉到一只蜜蜂就可以吃到甜甜的蜂蜜。常常寻一只敞口不是太大的玻璃瓶子,轻手轻脚地靠近树身,耐心地等待蜜蜂停落到花儿上,钻进花心,然后悄悄地把瓶口移近,猛地一扣,蜜蜂一惊,就会落入瓶底,接着迅速旋紧盖子。怕蜜蜂死掉,就在瓶盖儿上扎个眼儿,且看蜂儿在瓶中乱撞,腹部一鼓一鼓的,淡淡的黄的翅风车一样振动,找不到出去的路。看到后来,却觉得蜂儿可怜,索性打开瓶盖儿,看蜂儿飞走,吃蜜的念头早已忘掉了。有时手指被蜇得又红又肿,就翻来清凉油抹上。但很快就忘了,就再去捉,再被蜇。

时光如同缎子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滑过。及至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再参加工作,再成了家,故园离我渐渐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的目光,始终浸润着我的心田。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父母已经赋闲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 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上面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从南到北一路地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脱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儿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

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着我。

1. “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绿是空灵且深邃的 B.这绿深深地印入了“我”的心里

C.这绿摇曳多姿,空灵且深邃 D.这绿总让“我”想起宽大的庭院

2.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填入画“____”句中A、B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叫 吮 B. 闹 采 C. 闹 吮 D. 叫 采

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所回忆的往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短文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捉蜜蜂的往事,你在生活中有着怎样与作者类似的经历呢?请从短文的相关内容想开去,简单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作者的女儿为什么会“迫不及待地要回故园”?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关于本文的思想主题,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本文主要描述了儿时故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

B. 本文主要描述了故园往日和今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青青庭院的深深怀念。 C. 本文主要描述了故园往日和今日的景色,感激故园的绿给自己及家人的精神滋养。

习作(30%)

仿照课文《花之歌》的写法,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大胆而合理,语言生动,条理明晰。要求400字左右,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我会默写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按书法作品的格式写,可以写竖版的,可以写横版的。

评分标准:1.涂改扣0.5分 2.一个错别字扣0.5,扣完为止 3.没有写诗人、朝代或题目扣1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10%)

绿毯 喜鹊 微风 缀满 幽雅 衣襟 迷蒙 模糊 愁怨 回味

三、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9分)

孤 碧 朋 自 怜 恍 驰 欲 不齐

1.② ⑦

2.目瞪口呆 手舞足蹈

3.⑧ ⑤

4.他本来就颇自命不凡,所以举止言谈不屑流俗,孤芳自赏,并不足怪。

生活太忙了,我可没时间坐着顾影自怜。

四、选择题 (12%)

1.B

2.A

3.B

4.A

5.B

6.C

7.A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即使人惊叹 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3.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六阅读

(一)精卫填海

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2.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3.A

(二)山的图腾

1.山上耸立着的一块充满曲线美的红石 青海山川的奇形怪貌深深地吸引了“我

2.示例:有的像一匹在腾云驾雾的飞马

3.文成公主入藏时,曾翻过这座大山,并把日月宝镜摔碎,以示绝别故土,“赤岭”因此改名“日月山”。

4.这里的奇峰峻岭和条条深邃的沟壑,使我的心灵受到阳刚的洗礼,引起我精神上的强烈震撼。

5.C

6.示例:既已入藏,又何必再过多地思念故土呢?我应翘首向前,去拥抱新的生活。

(三)青青庭院

1.B

2.C 这两个词更能形象地描绘出蜜蜂采蜜时的声音和动作

3.“我”儿时常在庭院里用玻璃瓶捉蜜蜂。

4.我喜欢昆虫,便常在课余时间在花丛、草丛中寻找各种昆虫,捉来放到玻璃罐子里欣赏,看腻了就放掉,想看了再去捉,再放,乐此不疲。

5.故园的景色深深吸引着女儿,说明故园依然生机蓬勃,始终留在“我”的心底,还吸引着下一代。

6.C

习作

优秀习作:27—30分,仿照课文《花之歌》的写法,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想象大胆合理,语言生动,条理明晰。语句通畅。文中没有明显病句,错别字少。

良好习作:23—26分,仿照课文《花之歌》的写法,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想象大胆合理,语言较生动,条理较明晰,语句比较通畅。文中没有明显病句,错别字少。

合格习作:18—22分,仿照课文《花之歌》的写法,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想象大胆较合理,语言较生动,条理较明晰,语句基本通畅,错别字较多。

暂缓习作:18分以下,偏离主题,没有仿照课文《花之歌》的写法,内容混乱,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青苹果2024-01-15 20:09青苹果[贵州省网友]114.141.188.89
    非常感谢您分享这份语文六年级册第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我是名语文老师这份测试卷对于我备课和教学非常有帮助谢谢!
    顶0踩0
  2. HAPPY世界2023-12-03 23:22HAPPY世界[福建省网友]103.193.195.247
    这份语文六年级册第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真太有用了!我现在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语文水平也能够更好地帮助他巩固知识点。感谢分享!
    顶0踩0
相关阅读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8分1 看到妈妈辛苦mánɡ lù的身影,他yì zhì不住自己的感情,流出了眼泪

2023-07-08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8分hánɡ zhōu huī huánɡzònɡ rónɡ qīn lüè fènɡ mìnɡ shēn yuānbù jū yì ɡé hónɡ wěi jiàn zhù二、解释下面的词语

2023-06-18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10分zhēn宝牛láng习ɡuàn叮zhǔ huǎnɡ言hǎn见diē妈ái打niànɡ酒车liànɡ二、选词填空

2022-11-22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可下载)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可下载)

「来源: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 ID:tbbxxywjs」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海量教学资源,免费领取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朗读+图文解读+同步练习一上

2018-04-04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可下载)

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可下载)

「来源: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 ID:tbbxxywjs」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师海量教学资源,免费领取统编版语文16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朗读+图文解读+同步练习一上

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