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论语心得1:学而篇1.1学之乐

时间:2023-10-21 03:30:01

相关推荐

论语心得1:学而篇1.1学之乐

“给《论语》当编剧,穿越到夫子的课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把它开宗明义放在了第一句,应该说不是偶然的,这应该是孔子对每个学生都说的,并且是大家都印象很深的一句。应该是孔子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解释,是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的教导,让学生不以学习为苦的一种启发。

细想来那个时代连认字也是更不容易的一件事。学习肯定不是一件什么轻松愉快的 事。要想以学习为乐,单靠知识本身的力量恐怕难以为继。只有靠意志后努力了。

窃以为,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是孔子对学习的三重目标的解释。

一 学习达成的最高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从学校走出的学生中,恐怕极少有人会以学习本身为乐的,这就要老师的引导了。

想必是某一天,孔子看到有的弟子,学习松懈了,或者厌学了。然后就对弟子进行了引导:孩子们,学习难道不是一件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事吗?你想一想,“学而时习之”,你学好了知识,将来有了时机、机会、机遇得以施展自己的胸中所学,施展自己的抱负,可以治国平天下,“不亦说乎?”难道不是很快乐吗?这应该是孔子认为的学习的最高境界。毕竟孔子本身也不是一开始就把教育放在自己的人生第一位的,他首先想的是施展自己的胸中所学,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最后不得已才想着通过授学靠弟子去实现自己的志向。如果,他在当时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所学,恐怕就不会去教学了。那是今天后人的大大不幸,却是孔子的大幸。毕竟“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才是儒家的真正追求。

二 学习可达成的中等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从论语的记载可以看出,那时孔子和弟子们之间是非常讲究民主,看来,一定有冒失的小子大胆反驳了一句,“那可太渺茫了,像老师这么好的学问,不是也到处碰壁,很不得意吗?我们恐怕就更难以实现自己的追求了。”

对这种非常现实的反驳,恐怕孔子本人也是感到无奈的。于是,作老师的又诱惑学生;“你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事情成功与否,是要看‘时’的,时势造英雄吗。不得其时也是无奈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志向。不过退而求其次,你的道德学问好了,就可以扬名立万,获得大家的敬仰,‘有朋自远方来’会有众多的志同道合者前来和你探讨交流。大家畅谈时事,各抒胸中所学‘不亦乐乎?’不也很痛快很高兴吗?”

三 学习可达成的最低目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样三千弟子中什么样的学生也都有,一定会有更犟的弟子钻牛角尖的。

“老师,那可不一定!你得学问好了,别人可不见得就会理解你,自古雄才多寂寞,高处不胜寒。百家争鸣,就是您的学问也有很多人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来的可不一定都是朋友,反对者也不一定,而且说来说去,你也未见得就能说服别人,最后不单不痛快,弄不好还会给自己填堵的。还‘不亦乐乎?’不亦恼乎还差不多。”(这种事学生们肯定是见到过不只一次的,一定是有感而发,不是抬杠的)。

圣人就是圣人,老师不可能让这些后生小子给难住的。

“我不生气!”

“为啥?”

“人的内涵不同,度量就不同。当你的学识还不够高的时候,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赏识。会为自己得不到理解而辗转反侧、夜不成寐。当你的学识提高了,又会受到别人的嫉妒,会受到别人的攻击,你自然会感到烦恼。可是这一切不是学识造成的,而是你的学识还不够高,如果你的学识达到更高境界,那么,别人对你的就只有敬仰而不是嫉妒。这就是距离或者说差距产生美。即使别人不理解你,你也会‘人不知而不愠,’你不会和他们一般见识的。这样,即使你仕途不得意,没有志同道合者又怎样?‘不亦君子乎?’你还是可以做个快乐的君子的。”

如此这般,弟子自然无话可说,屁巅屁巅的去乐学了。

当然,这些只能是自己的一点“窃以为”的心得,不能解释给学生听,好在不是语文老师,也不必为标准的答案和自己意见相左而烦恼。同样,也不会解释给孩子听,她还得考试不是。那就自得其乐吧,当然如果能够因此‘有朋自远方来’,自然不亦乐乎?如果‘人不知’那也可‘不愠’,反正谁也不认识谁,自己躲在一边做个自在囚,不亦君子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风髯2023-12-17 16:02风髯[北京市网友]203.27.45.45
    抱歉我无法完成你要求。
    顶0踩0
相关阅读
说《论语》 谈《庄子》 于丹教授带你感悟古典文化之美

说《论语》 谈《庄子》 于丹教授带你感悟古典文化之美

作为古典文化的传播者,于丹教授不仅让古典文化走入国民内心,更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于丹教授曾说:让经典走近千家万户属于人们享求文化平

2010-10-23

《论语》求知|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求知|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注释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

2019-12-09

论语心得8:学而篇1.8自重忠信友贤担当

论语心得8:学而篇1.8自重忠信友贤担当

给论语当编剧,穿越到夫子的课堂 自重忠信友贤担当1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

2023-10-21

论语心得3:学而篇1.3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心得3:学而篇1.3巧言令色鲜矣仁

臆想当初的情景,大约是这个样子的

2023-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