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高粱为何种的越来越少了?老农用五句老话 闲叙高粱衰落5之道

时间:2023-10-19 02:47:01

相关推荐

高粱为何种的越来越少了?老农用五句老话 闲叙高粱衰落5之道

前些日子,爷爷在菜园的篱笆旁边点播了一些高粱种子;昨天下午,我和爷爷在菜园给辣椒浇水,爷爷顺手也给那些高粱舀了几瓢水;我看到爷爷将我辛辛苦苦从远处挑来的水,分给高粱,我有些不高兴了。

因为我对高粱没有多少感情,也许是从小长到现在,几乎没有与高粱打过交道的缘故吧,我对高粱曾在困难年月能当主粮的地位知之甚少,也对高粱不择土壤,耐旱耐涝耐盐碱的朴实品质毫不知情;更对高粱酿酒做醋、盖房上梁、织席编筐的用途不以为然;生活中,除了看到过爷爷使用高粱秸秆捆扎一些扫把刷把之外,更想不出高粱还有什么作用。

爷爷安慰我说:“别看高粱是一种粗粮,但它全身都是宝;高粱米虽然酸涩难咽,但它终归是一种粮食,挨饿的时候能靠它填饱肚皮果腹度命;高粱的秸秆可以当做盖房的挡泥层,可以制作扫把,刷把,编席箍筐;高粱的葶子可以做成笊篱,锅盖,针线筐;旧时候,高粱根还曾是治病救人的一剂良方;只不过,这些年高粱种植得越来越少了”。

我问爷爷:“既然高粱有这么多用途和好处,为啥现在高粱种植得越来越少了”?爷爷回答:“我给你说出五句老话,你在这些老话里就能找寻到高粱日益没落之路”。我现在将爷爷讲述的方言用通俗文字描述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清明雨星星,一亩高粱打一升

老话“清明雨星星,一亩高粱打一升”的意思是,如果清明时节滴下雨星,意味着这一年的高粱收成不会太好,产量没有保障,也许辛苦一年的高粱种植,一亩田只能收获一升高粱果实;因为农村也有老话“清明宜晴不宜阴,晴则兆丰,阴则兆荒”的说法,老辈人这样总结是有道理的;因为清明时节是高粱的适播时间,农谚说:“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明确指明清明时节是高粱的适播时间。

而高粱播种后,最怕雨水浇灌和喷苗;如果高粱刚刚播种就遇到雨水喷灌,晴天后表层土壤板结,高粱钻不出土壤,容易在土壤形成弓苗窝苗并影响出苗率;而且遇到连续阴雨,高粱种子泡发容易粉种也能降低出苗率;并且,高粱出苗后,因苗体纤细高脚,遇到雨水喷苗容易致使苗体倒在土壤中无法直立,也会影响高粱出苗率和出苗质量;而清明之后,雨水增多,降雨频繁,对高粱的出苗会造成影响,所以就有了“清明雨星星,一亩高粱收一升”的说法。

净杂谷,净杂谷;又难吃,又难煮

爷爷说:“老话曾讲:净杂谷,净杂谷;又难吃,又难煮;说的就是高粱这种东西”。高粱的果实叫作高粱米,有人说它属于五谷之一,其实是有争议的;因为年代不同,每个历史时期的主粮定位各不相同;曾有很多年代,并没有将高粱纳入五谷之列,而是把它定义为杂粮杂谷;如果生活中成年累月食用杂谷,不仅获取不到人体生长所需营养,而且还会产生一些肠胃问题;而高粱作为杂谷之一,除了在受冻挨饿不得已的情况下食用,谁也不愿意常年食用高粱。

因为高粱味道酸涩,淀粉很少,而且谷皮中含有一种单宁物质;这种物质是高粱酸涩味道的主要来源,不仅影响高粱的口感,而且食用多了,还会引起肠胃反酸,便秘等消化系统不适症状;所以,高粱食用必须磨去皮层,去除单宁物质才能减少酸涩口感;而臼磨高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磨的皮层厚了,浪费粮食;磨的皮层少了,达不到去除单宁的目的;并且高粱磨出的面不容易捏成团,必须和其它粮食掺杂才能做成饭食,蒸煮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高粱不仅难吃,而且也很难调制成适口的食物。

高粱秸秆抬花轿,担不起这个重任

老话“高粱秸秆抬花轿,担不起这个重任”意思是高粱秸秆虽然俊秀挺拔,但太细了且韧劲不足,不能承担抬起花轿当作扁担的重任;言外之意,高粱秸秆看似威武,实则不堪大用;只能当作扫把刷把或笊篱使用;或者盖房扎把,这是高粱秸秆的最大用处;然而,高粱除了产下高粱米之外,高粱秸秆是最大的附属产物;这么多的副产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被当做烧柴,或者投入到价值低下的应用过程中,怎不让人感到心痛和无奈。

别看高粱耐旱盐,改茬种植难上难

高粱是一种根系较发达,耐旱耐涝,耐盐碱耐贫瘠的农作物,因为它不择土壤就能生长,常见高粱生长在边角田埂上;所以,高粱一般不作为大田里的农作物;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种植在大田里的高粱,如果改植其它农作物,三五年内不能恢复正常生产能力,因此,才有了老话“别看高粱耐旱碱,改茬种植难上难”的说法;个中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高粱的根系较发达,可深扎几十厘米的较深耕层里,且侧根覆盖面积较广,可汲取田间任何一片土壤里的养分,特别容易过量消耗土壤中的磷钾元素;如果连年种植,会致使土壤越来越贫瘠,土壤中矿质元素越来越缺乏,会致使土地性能越来越下降。

二是高粱的茎基和根系会有一层蜡质,这种蜡质难以融入土壤,长时间不能自然分解,会降低土地性能,并阻止功能元素的游离活性,会致使下茬作物减产并增加病虫害的风险;三是种植高粱的土壤改茬困难;如果在同一片土壤中连续种植高粱,如果想改茬种植其它作物,会降低下茬作物丰产率,会增加土壤改茬难度;因为连续种植高粱的土壤性能下降,土壤修复期比较漫长,改茬种植难度增大。

大米白面鸡鱼蛋,谁把高粱桌上端

爷爷解释说:“大米白面鸡鱼蛋,谁把高粱桌上端”的意思是说,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白面馒头大米饭,鸡鱼肉蛋可劲吃,没有人愿意再吃难以下咽的高粱米了;过去的生活,人们以填饱肚皮不再挨饿作为美好富足生活的标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粮食生产水平日益提高,人们不再以吃饱作为衡量幸福生活的标准,而把吃得好,吃得有营养,作为富足生活的评判准则;大米白面逐渐走上了普通百姓餐桌,鸡鱼肉蛋不再是过年时改善生活的牙祭;高粱在这么多细粮面前,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胃口,越来越不能体现日益提升的幸福生活水平;所以,高粱越来越淡出人们的餐桌,越来越走出人们的视野,高粱种植越来越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概述

过去,高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口粮,困难年月,还是人们的救命粮;但是现在,高粱种植越来越少了;主要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高粱口感酸涩,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胃口,不符合现代高质量生活标准;高粱产量产值低下,副产品用途存在局限性,且高粱改茬存在诸多问题;所以,高粱种植越来越少了;

#农业种植技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燕轮!小九2023-12-16 10:31燕轮!小九[贵州省网友]222.125.12.222
    抱歉我无法满足你要求。
    顶5踩0
相关阅读
立秋下雨有学问 2句老话关丰收?看老农“解读”今秋粮食会如何

立秋下雨有学问 2句老话关丰收?看老农“解读”今秋粮食会如何

意思是说进入秋天,气候将渐渐从炎热转为寒冷,因此秋后万物也到了成熟收获的季节

2023-08-27

麦子晾晒也有讲究 老农用七句老话 传授晒麦7经验

麦子晾晒也有讲究 老农用七句老话 传授晒麦7经验

爷爷看到我不听指挥,于是一边自己伸手将袋子里的鲜麦倒在地上,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念叨:湿堆鲜麦心里热,湿麦摊开三日放;我听后不明其意,我问爷爷:你

2023-07-07

农村俗语“生不睡柳 死不睡杨” 说的啥意思?老农:老话在理

农村俗语“生不睡柳 死不睡杨” 说的啥意思?老农:老话在理

导读:农村俗语生不睡柳,死不睡杨,说的啥意思?老农:老话在理农村的很多俗语,都是从多年的经验之中得来的,将这些经验转化成为大家所熟知的俗语,不

2015-09-04

二婚女能不能娶?老农说:男怜后妻 女望前夫 这句话有道理吗

二婚女能不能娶?老农说:男怜后妻 女望前夫 这句话有道理吗

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轻人尚且有着婚恋困难,而广大农村地区的大龄青年更是数不胜数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