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朝花夕拾》思维导图及阅读方法指导 让你搞定初中语文名著阅读

时间:2023-10-08 03:26:01

相关推荐

《朝花夕拾》思维导图及阅读方法指导 让你搞定初中语文名著阅读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 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流传最广,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 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 年到日本学医。他最初想用医学来促进社会改革,并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误的人。但在留学期间一次偶然的事情改变了他的想法,痛感于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更重于医治肉体的病痛,于是决定“弃医从文”,提倡文艺运动。他于 1909 年回国,在杭州、绍兴任中学教员;

1912年到北京,在教育部任职,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师。1918 年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撰写了大量杂文,散文,批判旧思想、旧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的著作以杂文,小说为主,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而已集》等。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在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此外他还在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领域有所成就。

鲁迅的思想和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鲁迅也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思想界,文学界的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峰。

二,写作背景

《朝花夕拾》是鲁迅 1926 年所作的回忆散文的结集,即《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后加《小引》和《后记》,共十二篇。

1926 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严厉抨击教育当局和北洋政府,被免去教育部的职务,后又遭到北洋政府的秘密通缉,他不得不在北京各外国医院辗转避难。尽管生活艰苦,但他还是写了不少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

1926 年9 月鲁迅接受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任教,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与之前在北京所作的五篇散文先后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总题为《旧事重提》。

1927 年 5 月成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并作了《小引》,7月又写了《后记》。

三,名家评论

1.鲁迅的一卷《朝花夕拾》,真是古今少有的书,翻开来看时觉得惊喜,因为得未曾有。及至看完了,又不禁怅然,可惜这太少了。——周作人(中国现代作家)

2.《朝花夕拾》是鲁迅在民间话语空间的闲聊者的形象。——钱理群(中国鲁迅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

3.在爱与死的反顾里,既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朝花夕拾》的特殊韵味。——温儒敏(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4.《朝花夕拾》在文体上别有创意,小说笔法与随笔韵致交融在一起,行文别是一番境地。——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5.《朝花夕拾》集中部分散文较多地继承了传统散文的特点,写人记事均于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藉着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时,还常常发表议论,抒发对现状的某些不满之情。作者每每把回忆往事与抨击时弊结合起来,笔锋犀利,体现了鲁迅一贯的战斗风格。——柳斌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6.它(《朝花夕拾》)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它不是历史书,却使人从中看到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而生动形象的侧面:它当然更不是民俗学著作,但它却涉及并记叙了那么多的城乡风习。——王景山(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7.《朝花夕拾》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真挚的感情,在简洁洗练的文笔中有深长的韵味;虽为个人回忆,但有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在为数众多的现代散文创作中,它的艺术成就是创造性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王瑶(北京大学教授,文学史家,鲁迅研究者)

三,阅读指导

【关于阅读内容的建议】

《朝花夕拾》描写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同时也立体地展现了他性格、志趣形成的过程。书中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描写了许多那个时代独有的事物,在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因此在阅读的时候,要思考:文章是怎样塑造人物的描写那个时代的独特事物的目的何在?如何分析,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本书是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叙述的,即通过儿童的视角认识社会现实,童趣中带有深刻的疑问和思考。但与此同时,这也是鲁迅成年后写的回忆性散文,所以文中又夹杂了成年鲁迅的思维和评判。

我们将《朝花夕拾》的阅读设置为“求学之路”“传统之思”“身边之人”。三个层次的阅读设置分别从认识鲁迅(了解时代),感知生活(深刻思考)、心灵升华(绘人写实)几个方面进行横向认识,纵向思考,从而去解读作品,探寻作者生命中那份温情的力量。

阅读《朝花夕拾》,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去认识鲁迅,解读鲁迅,审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体味一代文士身上所彰显出的家国情怀和对时代的深刻反思与领悟,把握作品背后的深层要义,全面而辩证地在心中培植起对鲁迅的深刻性的理解。

【关于阅读方法的建议】

快速阅读:首先用 2~5 天时间,将全书快速阅读一遍,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主要完成对文章大意的把握。

精读:选择比较重要的作品进行第二遍阅读。在这次阅读中,要注意文章的遣词造句,也要仔细体会作者的感情,思考作品的主题,并且随时在文旁批注。

具体操作需注意以下方面:

1.阅读中可以使用批注法。随着阅读,将自己感悟到的内容随时记录在书本旁边,尝试记录文中“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并在结束一部分阅读以后,制作读书记录表。2.可以通过归类,探究、讨论等方式,从多个角度分析作品,从而比较完整地把握和理解本书的主要观点和感情。

3.为了理解作品,可将快速阅读与精读相结合,保证在快速阅读的时候掌握文章大

意,在精读的时候仔细品味、用心思考,理解深层文意。

阅读总目标:

1.熟悉文章内容情节,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2.探究人物形象,从人物描写,事件叙述中,分析其性格特点,感受鲁迅先生对这些人物的感情。

3.归纳文章主题,理解鲁迅先生的爱憎情感。

4.抓住关键语句体会鲁迅凝练,简洁、意味深长的语言风格,特别注意他对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阅读思维导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魂芜2024-01-28 16:33魂芜[安徽省网友]203.26.60.213
    这份资料让我信心十足相信读完《朝花夕拾》会更加有收获!
    顶38踩0
  2. 朚雋剴2023-12-22 04:10朚雋剴[宁夏网友]203.17.187.229
    阅读方法指导实用易懂使初中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这部经典名著。
    顶0踩0
  3. 凌言小志2023-11-14 15:48凌言小志[福建省网友]106.25.168.239
    《朝花夕拾》思维导图内容详实帮助了解文字内涵阅读更有层感。
    顶8踩0
相关阅读
初一语文复习:《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接上部课件习题全

初一语文复习:《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接上部课件习题全

语文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与其在手机上放纵,不如用手机充实自己,笔者按

2014-06-27

七上语文名著《朝花夕拾》导读 课文同步 期中 期末考试必备

七上语文名著《朝花夕拾》导读 课文同步 期中 期末考试必备

友情提醒:购买本专栏的朋友,如果需要PDF可打印文档,请给我私信!关于作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

2014-07-18

初高中衔接 学好语文提升素养拿高分 你要做这些准备并为之努力

初高中衔接 学好语文提升素养拿高分 你要做这些准备并为之努力

中考之后,各位即将开启高中阶段的学习

2023-11-11

襄阳市初中语文第三届“四个一”阅读优质课展评活动精彩纷呈

襄阳市初中语文第三届“四个一”阅读优质课展评活动精彩纷呈

长江文艺出版社赞助了本次展评活动老师和学生的用书

201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