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西楚霸王设下鸿门宴 却被两句话巧妙的化解 樊哙说的最霸气

时间:2023-05-26

今天小编就给你们说一说,汉太祖能在这场不见刀兵的争夺中保住性命,其实完全靠了两句话,其中一句是汉太祖自己说的,而另一句则是手下的大将樊哙说,而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今天是莹英给大家带来鸿门宴的解读,希望大家喜欢

鸿门宴是我们都熟悉的历史,但是在其中的一些细节却是很多人都不曾注意的。今天小编就给你们说一说,汉太祖能在这场不见刀兵的争夺中保住性命,其实完全靠了两句话,其中一句是汉太祖自己说的,而另一句则是手下的大将樊哙说,而樊哙说的也是最霸气,最大胆的,让人都不得不为樊哙捏一把汗。

在鸿门宴中,汉太祖去了军营之后,见了西楚霸王第一句话就自称为臣,并且还说:“他与西楚霸王本是为了推翻秦朝的统治而战斗,西楚霸王战在河北,而汉太祖自己则是在河南,但是一不小心就比西楚霸王先入了咸阳城,这实在是一个误会啊,今天在这里见到了西楚霸王,真是感激涕零啊”。汉太祖这句话说的非常有水平,首先先将他们的立场放在同一条阵线上,其次说明了汉太祖能够入关还是西楚霸王的功劳,而今让给西楚霸王也是理所当然。西楚霸王一听,这汉太祖会来事,会为自己考虑,这小心脏一跳,西楚霸王就原谅了汉太祖。

这是汉太祖说的话,而第二句是樊哙说的话,这句话更加的霸气,大胆,甚至让西楚霸王都找不到不杀他的理由,樊哙得知了项庄想要刺杀汉太祖的时候,立马就拿起盾斧冲入大营,我们先不说他是什么样的状态,先看樊哙怎么说的。樊哙说:“臣喝下这碗酒,就有一句话不得不说了,当初怀王约定,谁先入关就当关中王,而今大王是要毁约?那天下人该怎么想?”这句话是最大逆不道的,汉太祖到了鸿门宴上都乖的像孙子一样,不敢提怀王一诺的事情,然而樊哙敢。刀斧一立,怒目而视,西楚霸王被看的一低头。

其实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鸿门宴就像是一场陪傻子玩的闹剧,五个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蛋瞎弄。西楚霸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稀里糊涂的人,不仅因为那两句话而对汉太祖放下杀心,反而还感觉到了自愧。而范增作为西楚霸王部下唯一的谋士,看情况是很透彻的,是一个聪明人;而在宴会上耍杂技的项庄也明白,此时不杀汉太祖,或许就再难找机会了,而范增也将此话说的明明白白。

上面是西楚霸王部下的两个明白人,而汉太祖这一伙子呢,就更不用重点说了,汉太祖因为关乎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他不小心谁小心,一句话不对,让西楚霸王大喊一声“烹”,这不是得不偿失吗。所以汉太祖在鸿门宴上持有的态度是有多谦卑就多谦卑;在史记中记载,汉太祖是一个痞子,粗人,说什么话都喜欢以脏话开头,什么“老子”这些话都是口头禅,然而他在西楚霸王这里,屁都不敢瞎放一个,谦卑的自称小人、臣下。

而樊哙呢,情况其实和项庄一样,都是两个大老粗,更是迷糊,但是体现在一点上,那就是忠心,项庄对西楚霸王忠心耿耿,所以范增的话项庄是非常信任的,让他杀汉太祖就去杀,让他玩杂耍就玩。而樊哙呢,也一样,当张良说鸿门宴中有人要对汉太祖下手了,樊哙是二话不说,提起把式就是往上冲,还直眉瞪眼的看着西楚霸王,甚至让西楚霸王都有一瞬间的退败。

其实小编觉得,在场上看得最透彻的一个人就是张良了,作为一个顶级谋士,或许有些朋友会说范增。其实呢,范增是因为他是西楚霸王手下仅有的一个谋士,所以才会被冠以高明。跟张良比起来,那根本就是关羽面前耍大刀,找死。张良最先明白西楚霸王设下鸿门宴的动机,所以当汉太祖向他询问要不要去的时候,张良一口咬定,不去就是死,去也是死但是会有一线生机。

而张良最看重的生机是谁呢?那就是西楚霸王部下的项伯,这个人当时也在宴会上,为什么小编没有将项伯算入五个明白人之间呢?那是因为项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救汉太祖。看到这里,很多人会疑惑,项伯是西楚霸王部下,与汉太祖是敌对势力,怎么可能救汉太祖呢?殊不知,早在西楚霸王打函谷关的时候,项伯就已经和汉太祖结为亲家了,西楚霸王实在是信错了项伯这个亲戚啊。

鸿门宴中,当范增叫项庄进来耍剑,顺带将汉太祖刺杀的时候,鸿门宴中起至关重要的人物出场了,那就是项伯,他看出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所以呢就急冲冲的上去说:项庄这剑耍的着实是好,看得老夫一时手痒痒啊,忍不住出来比划比划,也增加一些乐趣。而后还时不时的将身子挡在汉太祖的前面,项庄是又急又气,但是项伯是西楚霸王的亲戚,所以他无可奈何啊。

对于项伯这个人,你们怎么看呢?下方留言吧!

喜欢的点个关注,谢谢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西楚霸王设下鸿门宴 却被两句话巧妙的化解 樊哙说的最霸气》,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语文打卡|必修1

语文打卡|必修1

...闻大王。(《荆轲刺秦王》)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10.大行不...

2023-02-04 #经典句子

文言文阅读(二):完结篇

文言文阅读(二):完结篇

...)为上卿。”《廉颇蔺相如传》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屠惧,投(之)以骨。《狼》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

2023-09-15 #经典句子

高三寒假文言文复习:《史记·刺客列传》

高三寒假文言文复习:《史记·刺客列传》

...。也指受刑之人,古代多以受刑之人充服劳役的奴隶,《鸿门宴》中“刑人如恐不胜”即是此意。刑人还可指代宦官。B. 委质,古代卑幼见尊长,不行宾主接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称为“委质”。呈献礼物,表示...

2023-02-04 #经典句子

文言虚词辨析十法

文言虚词辨析十法

...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①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为后置的介词结构,因此“于”可解释为“比”,介词。②句为定语后置...

2023-01-01 #经典句子

2022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常考题型答题技巧大全

2022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常考题型答题技巧大全

...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补充...

2022-11-24 #经典句子

夯实基础: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精编

夯实基础: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精编

...开两腿坐在地上。乃:是。以:以之,用这个办法。)【鸿门宴】一、通假字1、成五采 (“采”同“彩”,彩色)2、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使……进入)3、要项伯 (“要”通...

2023-08-04 #经典句子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难?高分必备万能口诀!速看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难?高分必备万能口诀!速看

...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

2023-06-07 #经典句子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最新

高考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最新

...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知识3:常见固定结构(熟记黑体字部分)一、表示疑问①何以……?(凭什么……?)②何所……?(所……是什么?)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④如……何;奈…...

2023-05-28 #经典句子

2021高考备考:文言文备考技巧 不要错过!

2021高考备考:文言文备考技巧 不要错过!

...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备查知识三】常见固定句式1.表示疑问①何以……?(凭什么……?)②何所……?(所……是什么?)③奈何……?(……怎么办?为什么……?)④如……何;奈……何?(把...

2023-08-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