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南外老师讲语文的重要性 给首次月考结束初一的同学和焦虑的家长

时间:2023-05-24

我个人认为这些回答很有意思,它正好反映了目前初中阶段我们语文学习的地位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6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2 分钟。

我在初中的第一堂语文课上,就这样问过孩子们,以你小学阶段的学习经历来看,你觉得在语数外三门中,哪一门学科最重要?有不少小朋友都积极回答, 第一个孩子回答:“数学”,第二个孩子回答:“英语”。我个人认为这些回答很有意思,它正好反映了目前初中阶段我们语文学习的地位。

当然,到了初二初三阶段,还有多少同学来这样回答我。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也能够理解。确实,面对小升初的考试,大家在数学、英语的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我也知道, 有的学校甚至把语文作为副科,为了最后的冲刺,语文老师都帮忙去改奥数卷。

面对这种种现象,我不想做出过多评论,无论曾经怎样,都成为了过去。那么一个崭新的中学生活展现在我眼前,我们必须做出及时的调整,更加科学,也更加高效地在中学中取得全面发展,取得优异成绩。因为语文学习对每一位同学来说, 都太重要了,必须把它放在首位。用往年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家长们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得语文者,得天下!”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说,所以请允许我花一点时间赘述一下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语文学习是我们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需要

我们一辈子其实都在和语文打交道,语文,语言文字,它包括了听说读写。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工作中,我们片刻也离不开它。我们要人际交往,要求学升职……可以这样说,从生下来到我们在这个世界,离开语文,我们寸步难行。学不好语文,对语文学习没兴趣,或者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何谈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学不好它,就制约了我们的人生高度与深度,限制了我们人生的发展能够取得的成果。

其次,语文学习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语文是学好所有学科的基础,它会影响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历史、政治学科的考试中表达,数理化考试中的审题。说实话,这么多年,我几乎没有看到语文学不好而成绩优异的学生。我记得,往届有个同学,小升初的时候, 是“双一”优录的,也是自己考上了南外,但语文成绩有偏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直影响着他初中三年的成绩,最终因 6 分的差异,高中与南外无缘。

在南外,经常看到有孩子,政治考不好,答题混乱。政治老师会说,这是因为你语文没有学好;数学考不好,因为题目较长,看不懂题意。数学老师会说,这是因为你语文没学好,审题不清。等到评讲试卷的时候,有的孩子会说, 唉,这是因为我粗心造成的;有的孩子考完试,经常给自己解嘲,说我又不是不会,你看这题是我粗心,那题是我没看清题目。事实上,在我看来,粗心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是审题能力太差,没有领悟出题人的意图,再加上平时训练不到位造成的。

最后,语文学习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接触到不少刚升入初一的孩子,因为小升初,南外英语能力测试的需要, 导致了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忽视。而进入初中,语数外是站在同一条线上。初一总分的计算就是三门排名,弱了哪一门,都会极大的影响孩子的排名,乃至丧失的是对整个学习的信心。

我们有些孩子到了初三,进入了中考。中考当中语数都是 120 分,所占比例最大。从高考的角度来看,江苏省的模式是“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3”指统考科目,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各科分值设定为: 语文 160 分,数学 160 分,外语 120 分,共 440 分。文科生语文另设附加题 40 分。

你看,语文学习有多重要!语文学不好,几乎就是瘸了一只脚,塌了半边天。只有学好语文,我们的孩子才能走的更稳,走的更远。所以,我想说的是,不是得语文者得天下!而是失语文者失天下。其实很多人也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语文的学习有它的特殊性,它不像数理化来的那么显性,提高的那么迅速。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厚积才能薄发,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一方面语文学习时间长,收效不明显;但是还有它的另一面,那就是一旦能力水平提高上去了,就不太会再掉下来。虽然起效慢,费时长,但一旦拥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水平也会长期维持下去,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递减,会让我们受益终身。不像数理化,时间一长,有时候不做题,我们就全忘光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语文是随时在用在读在写的工具。

看到不少家长的提问,如,孩子背书太花时间,但是不背又怕考到,两难选择,如何引导孩子做好复习语文的工作呢?还有家长问怎样快速提高作文成绩? 再如,如何把课内学的古文知识迁移到课外对比阅读中,等等等等。

这些问题, 其实都是与孩子们的成绩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大家目前最渴望的是赶紧提高自己孩子的语文成绩。行,咱们就从考试入手,来谈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同时解答一些家长们的疑惑。

中考语文的构成

首先我来说一下,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的构成情况:

2016 年中考试卷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只有一、二、三的序号,同时标有分值。第一部分 28 分,第二部分 38 分,第三部分 54 分。

实际上,这三部分我认为分别从三个角度来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积累与运用(28 分),阅读与理解(38 分),写作与表达(54 分)。这三部分既涵盖了我们语文学习的所有方面,同时也很有梯度性的考察了我们语文学习的三个不同层面。

积累与运用

我们首先来说一说“积累与运用”部分,这部分在中考考试当中总共是 28 分。那么这个部分考些什么呢?基本上来讲,每年的题型还是相对固定的。那么在中考当中,首先会考试名字句默写 10 分,字音字形 4 分左右,汉字的书写 4分。另外还有 10 分左右,是考我们语言在生活实际当中的一些运用。

比如前几年就考过,“参加‘南京小导游’活动”,假设一位游客来南京,如何安排旅游线路,听南京话的感受,如何撰写导游词等。在这个部分当中,除书写的 4 分外最好拿之外,最容易拿的分还有名句字词默写,它一共 14 分。所以,对我们孩子来说这个分是一定要拿到的。

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书是一定要背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它更是学好语文基础中的基础。我们既然知道在考试当中有 14 分是属于死记硬背的题型,而这些都是课内的内容,我觉得背诵非常重要。因为这体现了语文学习第一个环节, 那就是积累。

要学好语文,积累是前提,它是第一步,是绕不过去的!所谓积累,首先就是字词,尤其是名家名篇名句,字词有时候也体现在名家名篇之中。不要说背书太花时间,如果这点时间都不愿意花,语文怎么能学得好?!刚才有家长说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其实这不是两难的选择,是没有选择。只有背!如果连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都背不下来,最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何谈其它的课外积累?

实话,我教书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看到过背书背不好的学生能学好语文的。背, 就是积累,就是把书上的东西,重要的,精挑细选的内容印到脑海里去,否则脑海几乎就是空空如也,就是家徒四壁,那我们第二步“阅读与理解”,第三步“写作与表达”,何从谈起?如何提高?记忆也是一种能力,不要说孩子记性不好、就是背不了东西,记忆的能力是在不断磨练中提高的。不磨练它,你的孩子的学习就如同漏斗一样,所盛甚少啊!

有时候在班上也发现我们有些孩子不喜欢背书,我经常跟孩子们讲,在我们语文学习中,还有比背诵默写更简单的活吗?不会背,我认为是态度问题,不是不会,其实是逃避、不愿意,以及对语文学习还不够重视。背,是第一步。作为一个最基本要求而言,我认为完成老师的作业,只是完成了 60 分的量,如果按照 100 分来计的话。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背课内, 而且如果有可能,也可以适当的背课外的。况且,背的东西越多,积累的越多, 你脑子里盛的货越多。你积累得越多,字词也好,名句也好,一会我还会在后面的阅读理解和作文也会提到这个积累问题,都很重要。那么积累得越多,拿来盖房子的砖瓦才越多,你的房子才能盖得高,立得稳,所以我把背诵当作是语文学习的“打地基”。

一个学生,初三的一次校内考试,有这么一道题,就是要求孩子们在阅读的基础上,除了课本之外,再写两句与“水”有关的课外名句。有个孩子在考场上,一口气,写了 17 句,而且有一些还是《红楼梦》中的诗句。考完之后看到这样的试卷,说实话,令我真的非常惊讶!这个孩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知识储备,所以他的语文成绩才可能达到优秀。

这是刚才说到我们中考试题当中的第一个部分,积累运用。那么另外一个呢所谓的“运用”部分大概有个十分左右。其实考我们的就是语言在生活当中在实践当中一些运用。

比如说,几年前南京市中考就曾经考到过这样的一个综合性的考题。有一个外地的游客到南京来旅游,然后,他当然给你些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然后呢,给你完这些材料以后请你根据材料来帮这位游客制定一下旅游的线路计划。第二个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可能会听到南京话。用南京话来介绍我们南京的一些风土人情、文化,问你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针对这样一些语言的运用,其实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我觉得我们的语言不是死的。所以刚才提到,有的孩子他不愿意背,有的认为那是死记硬背,其实我觉得这是因为你的方法没有掌握好。从我们记忆的角度来讲,背诵应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一个理解性的识记,这样的话,我们记得的内容才能够比较牢固。

那么在学习当中,我们也要尽量把我们所记得的这样一些字词、名句,包括平时自己说积累的一些原材料,在生活中能够运用起来。如前赘述,语言它不是死的,它是活的,在我的生活当中到处都体现着语言的魅力。

阅读与理解

这也是家长问的最多的问题。也是考试中最容易失分的地方。

首先,我们看看中考当中阅读考什么?中考阅读考查的内容有古诗、古文; 现代文主要考查散文、小说、议论文的阅读;也有可能考查说明文、诗歌、戏剧的阅读;去年还出现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何谓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呢?也就是围绕同一个话题,把不同体裁的文章, 放在一起阅读,2016 年,是把一首古诗,文本均是课外的材料。

可能有家长就会再问:那既然都是课外的,那我们还要学课内的吗?课本的学习还有作用吗?我觉得课本学习当然是有作用的。因为你要做好课外阅读的前提是学好课内文章,掌握阅读不同文体的方法,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量。今天我不讨论有关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做好阅读题的方法与技巧,因为这个话题专业性太强,是老师应该教给学生的,而不是家长层面应该掌握的。

我想讲的是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帮助他们不断提高阅读水平。首先我们来谈谈古诗文的阅读问题。

我想先问家长们一个问题:您的孩子除了在课堂上接触学习古诗古文外,课外还有机会接触到吗?除了做练习之外?我想即便有,也很少,不像现代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拿起任何一份报刊杂志, 一本书,哪怕就是在手机上阅读,目前也基本上都是现代文。所以,阅读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与现代文是不太一样的。

那么我们第一步就是要扎扎实实的学好课内古文。所谓扎扎实实,就是做到每个字都要会翻译。这就是我在课堂上不断强调的所谓“字字落实”,就是无论是实词还是虚词在文章中都要搞懂它的意义或用法。

实词,有词义、有实实在在的意义,所以我们要搞懂它。在考查实词时,比较容易考的内容,只要是出现了词法现象的词:有可能是通假字,有可能会是古今异义,即古代的词与现代的词意义不一样;有可能会出现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是名词,在古代汉语中可能是动词;也有可能会一字多义,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解释;有可能这个词在文中是关键词,搞不懂意思,就会影响上下文的理解。

所谓虚词,有时有解释, 有时表达的是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在学的时候也要搞清楚;有的虚词在我们古文当中无意义,比如“之”, 在我们古文中运用比较多,那么我们有如下几种不译的情况:

一,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时它不要翻译;

二,在倒装句中, 表示倒装,它不要翻译;

三,放在词尾做词缀不翻译……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都要把它搞清楚。特别强调的是,千万不要在翻的时候采用大家比较喜欢的意译,把它的意思大概搞清楚了,其实这一大大概概就不够准确了,那么在考试时就容易出错。

课内要熟到什么程度呢?应该做到滚瓜烂熟!我觉得至少是这两个方面:

第一所有的课内古文应该背的滚瓜烂熟:第二,包括它的翻译,尤其是书下注释。

就是我刚才讲的,一定要做到每个字都要会翻。因为,中考看起来不考课内阅读,但在考试过程中,也不是完全抛开课本的。在考题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题目:加点词的解释。那么这个加点词,有些是我们课内出现过的。也可能是选择题,给 ABCD 四个选项,然后请选择与例句相同或不同的一项。四个选项往往是我们课文中出现过的。所以, 在中考当中不是不考课内阅读,而是换了一种形式,这就是知识的迁移。

所以, 我们在学习古文的时候。一定要把课本当中的每一个字词的解释搞清楚,不厌其烦,一定要搞准确搞明白,不懂的地方就要去问同学问老师,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虽然考课外阅读,但应该讲都是考察我们课内知识的迁移及运用。

既然课内搞懂了,那我们要不要读课外古文?

我的回答是:一定要!因为光靠初一每册书 5 篇古文共 10 篇,初二初三每册 10 篇古文,那么几十篇的古文,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古文阅读水平的。考古文就是考我们知识的迁移,而知识迁移本身而言,需要一个过程,就是要举一反三。我们考试考的是课外古文,不读课外古文,只靠那几十篇课内古文,是肯定不行的。

那么,读什么样的课外古文?

以前我遇到过这种情况,初一小孩一下子接触古文,有的孩子不适应,考的不理想,家长急了,立刻就去买《古文观止》。说实话,不要说小孩子,一般的大人,你能读懂吗?如果一般的大人都读不懂,这个孩子读得下去吗?所以,任何事情都要讲方法,都要循序渐进才行啊。其实古文课外阅读的书,书店还是不少的,建议大家买带阅读练习的。

书店里的书一般分年级来编写,对一些程度较好的同学来说,建议,可以买高一至两个年段的练习,但一定要做,而且要有计划地每天做个两三篇。一般古文的选文都不会太长,做两篇,估计就 10 来分钟。做完练习要对答案进行自我修订,错的地方要加强记忆。如果选文不太看懂,可以上网搜翻译,因为教辅用书当中所选的这些语段都是比较成熟的,都是多年来各地中考题目的积累,所以相对应的翻译在网上一定能找到。长期积累,一定会有所提高。

另外,我也建议我们的孩子可以专门有一本古文笔记本,作长期积累。一方面,把课内出现的词法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这样特殊的词,它积累在你的古文笔记本上;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把你在课外所读到的、比较典型的、有语法现象,或者经常出现自己又不理解的字词记在古文笔记本上。我觉得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一定会有所提高。

现代文阅读方法

1、必须进行大量课外阅读。

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下,我们的孩子学会说话,学会与人交流的过程。

对一个孩子来说,从生下来开始,其实就已经接触到语文,因为他在听,他要听上好长一段时间,有时是十个月,有时甚至更长,一年、一年半,然后有一天他慢慢的开始说话了,先是简单的词,然后慢慢是句子,但他还是在听,在模仿,在理解……我们做父母的会不厌其烦、轻言细语地纠正他,跟他说话,解释给他听,与他不断进行交流,有时一个词,一句话会反复说上好多遍。宝宝也会睁大眼睛跟着我们说,这就是牙牙学语吧。

群里的每一位爸爸妈妈,回忆一下,你们的宝贝,是不是这样一步一步的学会了说话。回忆起来,满满的都是温馨。

是的,这就是我们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听,是什么,是积累,是学习。孩子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在听,就在积累,除了睡觉以外,时时刻刻日夜不停的在积累,他的整个的婴幼儿时期,在他认字前,他都通过听在积累,在模仿, 在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积累的过程是多么的重要啊。所以,有听才能说,才会说。

那么,现在我们的孩子靠什么在积累?听已经是次要的了,读才是最主要的。读的过程,就是在学习,在理解,在模仿。有读才能写。这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听、说、读、写。这四个字非常好的概括了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所以要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根本途径就是读,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家长问,我的孩子不太爱读书,能不能专门训练答题方法技巧,这样来快速提高阅读水平呢?

我的回答是,也许有一点作用,但只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大量的阅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本质的提高的。就像婴儿,没有大量的听,

怎么才能开口说话呢。

给大家念一篇文章中的片段:

【我坐在从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同时穿过了很多排 iPad——不睡觉玩 iPad 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 或者一部 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

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 10 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 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

(摘自《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有删改) 】

这真是我们中国人的现状,也是我们不是孩子的现状,宁可玩手机也不爱读书。

我觉得这个片段比较好地解释了现在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或者有些孩子为 什么对阅读没有兴趣。关于类似问题,之前黎老师邀请我给小学的一些家长做 过一个讲座,我觉得对于小学的家长来讲,可能这个问题就更重要了。因为阅读 兴趣是要从小培养的。

与此同时,我也给家长们分析过,为什么有些孩子没有阅 读的兴趣或者说在幼小阶段、低幼年级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针对这个问题,简单点说,我们每个人的阅读,其实是一个二次创作过程。

读到的文本当中的形象,包括故事情节,需要在我们的脑海中进行第二次创作,才能 够将文字转化为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脑海当中,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阅读理解。

相反,现在很多孩子喜欢看电影、看电视,包括看动画,那么这些形象直接呈现给孩子,不需要再进行思考和理解,这样一来,也就是剥夺了孩子们通过阅读进行理解的机会,缺少了形象性思维的过程。长期不读书,形象性思维也就长期得不到训练,孩子对读书也就越来越没有兴趣。而他所接触到的电影电视中的形象,是导演通过演员呈现出来的,是导演演员的理解,就好像在吃别人嚼过的馍,毫无营养,败坏口味!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我坚决反对孩子长时间玩手机、看电影、看电视等,这种方式不仅占用了孩子大量的时间,还取代孩子们的阅读行为,破 坏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文字本身有着极大的张力,需要我们慢慢品味。而我很少 看到这样的孩子语文成绩能优异的。刚才的材料也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家 长也应该仔细考虑一下孩子手机的使用问题,考虑一下,到底该怎样引导孩子读 书的兴趣。

2、读什么样的书?

著名作家周国平在《经典和我们》中有一段话讲的特别好,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那么我们的孩子的阅读,究竟属于哪一类?

说实话,目前可能不少孩子的阅读,还属于功利类和消遣类,功利类,为考试而读书,包括读名著。消遣类,我称之为“读闲书”,闲书不是不可以阅读,关键是我们的孩子没有这样的闲功夫来读啊。每天那么多的课,那么多的作业、考试,哪有这个闲功夫,去读玄幻小说、盗墓小说、寻宝小说……而这些小说恰恰就是“有趣而无用的”,因为他们只追求情节的紧张刺激,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很难恭维。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的家长会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书读了不少,语文成绩怎么就不见提高呢?周国平老师的回答一针见血,因为这些书是“无用而有趣的”。看起来,终日埋首书海,实际上,只是“消磨了时光”。

我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阅读那些对我们真正有帮助的书,这一类书,我称之为“磨脑子”的书。周国平老师,也有一段很好的论述: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

简单的说,真正的阅读,就是有灵魂参与的、能引起我们共鸣的,能让我们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书。

推荐一批书目,这些书目来自于课本当中的作家。毫无疑问,这些作家的作品是非常优秀的,另一方面来说, 多读他们的作品,也更加有利于对课内文章的理解,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我在课堂教学中,也经常会在上完课文以后,让孩子们谈谈他们所读过的这位作家的其它作品,谈谈有趣的情节,印象深刻的人物,包括阅读后的感受。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激发大家的兴趣。

除此之外,还有像《读者》这样大家比较公认的优秀期刊,包括它上面经常会选登的一些作家,像林清玄、毕淑敏、龙应台、肖复兴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家。《读者》里有不少这些作家的文章,他们的文章贴近生活,有文学性,有思想性,文质兼美,是各地中考题中经常出现的选文。

在选择的时候,我认为选文学类的,也可以是历史类的、科普类的,还有要尽量贴近我们的生活,贴近我们的时代的书籍。让孩子们有兴趣读下去,读完以后能有收获,不仅提高的孩子的文学修养,拓宽孩子的视野,还让他们去思考去感悟,提高他们的思想的深度,为写作也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个人认为这就是选文的标准。

3、关于名著

关于名著,我留意到许多家长反映“我家孩子读名著没什么兴趣”,“我家孩子读名著太慢”等等。首先,我介绍一份材料,“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如下表: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6 月统计发布)

第 1 名 《红楼梦》

第 2 名 《百年孤独》

第 3 名 《三国演义》

第 4 名 《追忆似水年华》

第 5 名 《瓦尔登湖》

第 6 名 《水浒传》

第 7 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 8 名 《西游记》

第 9 名 《尤利西斯》

第 10 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大家会发现,怎么都是名著啊!为什么不爱读名著,难道名著都是“伪名著” 吗?当然不是,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有它兼具了文学性和思想性,所反映的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社会画卷。对于我们十几岁的孩子来讲,它的思想性与我们现实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之前我建议的是多读书,读文质兼美的书,读贴近生活的书,并没有强调一定要读名著。对于名著,我个人建议:

1)课本中要求读的名著一定要读, 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而且还要仔细地深入地阅读;

2)其它名著看个人缘分和喜好,也许今天是几岁不爱读,过了一段时间到了十几二十岁思想成熟的时候就慢慢就读懂了,也许这辈子你不想读就不读了,也没有什么,对你个人成长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

阅读的前提是什么呢?是兴趣。那么在兴趣的基础上,我们做适当地引导, 阅读也不能完全由着孩子的兴趣。比如有的喜欢读玄幻小说,有的喜欢读《盗墓笔记》,有的爱读武侠小说,有的小姑娘爱读言情小说,都由他(她)去了,那肯定不行,对吧?所以我觉得一是兴趣,二是引导。刚才我讲了几位作家,在我们中考当中经常也会被考到,如台湾的林清玄和龙应台,大陆的毕淑敏、肖复兴等作家的作品,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作品内容跟我们生活很接近;他们又是成人,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有思想的高度和深度,我们的孩子读一读,即会有兴趣,不觉得晦涩难懂,又会有收获。

接下来我来谈一谈到底怎么读?

4、怎么读?

(1)家长尽可能的陪同孩子一起阅读。

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个调查报告:

受访者是 30 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 15 人成为大学教授,15 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 30 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

15 位教授中,有 12 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 位工人中,只有 4 人有这种经历。

15 位教授中,有 14 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 位工人中,只有 4 人家中有书。

15 位教授中,13 人的母亲与 12 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15 位工人中,只有 6 人的母亲与 4 人的父亲经常阅读。

15 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15 位工人中只有 3 人受到鼓励。

家长们阅读完这个报告,通过比较一定会发现,十五位成功人士,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在他们的青少年时代,或者有父母的陪伴、或者是家里有很多的图书、或者是父母亲经常去读书看报,他们本人在读书的时候也受到了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所以,在孩子阅读的过程当中,我们家长的积极参与,引导并陪伴他们一起读书,经常跟孩子交流交流读书的结果与感受,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2)在阅读的基础上做摘抄写点评。

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思考的过程。

刚才所说的读,指的是泛读。那么在泛读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做到精读、静思。在阅读的基础上,做摘抄就要对所读篇目进行挑选。选什么抄呢?选文质兼美的一些语段,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富有张力,有思想性的语句进行摘抄和点评,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就是选择和思考的过程。再加以适当的点评,深入思考所选语段的语言特色,精巧构思,思想内涵,与自己生活的共鸣点。这样做,既提高了阅读的质量,也为作文的写作做好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是我多年来在语文教学过程极力推广的一项工作,我觉得收效甚好。前提当然是孩子他本身愿意真正地去完成这个任务。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思考、进行感悟、进行自我修炼、自我帮助、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我们孩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至于对接下来要讲的写作水平提高也都是很有帮助的。

做摘抄和点评,是我们阅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班上有些孩子做的很好,他们写的那些点评,非常精辟,思考得非常深入,很有见地。坚持长期做下去,这些孩子的语文成绩都有稳步提高,长时间的保持在高水准,自己也学的轻松。

(3)固定一个时间读书。

我建议大家每天有一个专门的固定时间来读书,这点非常重要。不要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说我今天作业多我就不读了,我觉得有一次不读就有可能有两次,到最后读书就变成了一个形同虚设的要求,最后不了了之。大家可以设定一个读书的时间,比如饭后孩子刚吃完晚饭,六点半,读到七点,静下心来好好读, 做到每天读书至少半小时,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以上就是我说的怎么读的三点:家长的陪伴;摘抄、写点评;固定一个时间。

5、阅读与做题。

语文学习要不要做题?怎么做?

凡是考试都是有应试技巧的,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当然也是有一定的答题技巧的,技巧要经过训练,才能慢慢掌握。

下面我就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来谈一谈:

例一,古诗阅读题

送别杜审言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①,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题目: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做这道题需要这么几个知识点:

(一)“情与景”的角度。什么叫情与景的角度?情于景无外乎几种情况:

1.寓情于景,2.借景抒情,3.以乐景写哀情。这是这道题第一个知识点。

(二)“赏析”本诗的颔联。我们中考当中考古诗题无外乎四种题型:1) 情感题;2)意境题;3)赏析题;4)写法题。这道题要求从情与景的角度去“赏析”

。赏析题怎么做?赏析题的答题应该分三步:第一步首先情与景这首诗是怎么呈现的,这首诗属于寓情于景;第二步,概括所赏析的诗句的大意;第三步,通过作者在所描绘的景物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因为所有的诗歌都是用来抒情言志的,

作者写景一定是带有情感的,所以第三步要答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这三步,就是中考中的三个得分点。这样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是不是要进行一定的训练?

(三)这道题还包含了一个小小的诗歌常识“颔联”,颔联指的是律诗当中的三、四两句,这个常识也必须掌握,否则就不知道到底是对哪两句话进行赏析。

当然,我所说的这道题的技巧与方法,是建立在读懂这首诗的基础上的,如何读懂呢,还是回到前面的话题,大量的阅读,包括古诗文的阅读做题,都是必不可少的。对知识的掌握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例二,小说阅读题:

【修了一座桥,把哥累得不轻。原来身子就弱的人,身体越发弱下去。他要拄着拐棍才能从家走到桥上看看。夕光晚照中,村里上空的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牛羊归圈,孩子放学村民扛着工具慢悠悠回家。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 像一尊塑像。】

题目: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

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这道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是什么?

首先应注意申清题意,是问画线句子的“含义”而不是“作用”,这在考试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考我们含义题。含义题的答题方法应该是“找关键词”,因为句子中某个词可能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所以出题人才会问我们这句话它的含义是什么?这个句子“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中关键词是什么呢?

关键词应该是“塑像”。“塑像”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塑像指的是伫立在那里不动的,那就是表现文中的哥哥他长时间地站在那里 站在他修好了的这个桥头,表现他对这座桥的喜爱、眷恋。另外一层含义,人们为什么样的人塑像呢?往往是我们尊敬的人、崇敬的人,包括神灵,大家对他都充满了一种敬意、敬畏的人。这里,表达了大家对这个哥哥,散尽家财,竭尽所能地帮助村民去修桥铺路的崇敬之情。该题四分, 正好就是这两个点,一点 2 分。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语文阅读题的回答是有一定的方法技巧的。每道题都有得分点,都有思路。我最反对学生将阅读题写成“读后感”,不好好审题,没有头绪的乱写。看起来试卷上都答得满满的,实际到处都是错。这就是没有经过阅读训练的结果。

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语文在答题前,也要像数学考试一样,一定在答题之前先把答题的思路思考清楚,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然后再答题,而不是写读后感,这是完全错误的。为什么有的孩子阅读理解部分总是被扣很多分,就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掌握做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阅读的量不够。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语文平时也是要做题的,只有通过做题训练,才能慢慢的掌握这些方法。

6、对于初三的孩子。

对于我们初三的孩子来讲,马上就中考考试了,该怎么办?

在阅读部分,我提倡要适当地多做题。因为在教学实践当中,我看到不少孩子,语文学习只是停留在读课本,还不能说读书,只是读课本中的课文,除此以外,常年不做题,或者说只是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不做任何的课外题。我觉得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就像我们学数学一样,经常听到孩子们喜欢用一个词叫做“刷题”。所谓“刷题”,我的理解是多做题,同一个问题做很多题目,通过反复训练来提高对概念的理解。

语文呢?平时不做题怎么能指望到考场上一下子就能考好呢?我觉得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我前面说了很多关于课外阅读、读名著、做摘抄等等,对于初三的孩子来讲现在恐怕时间有点不够用,我觉得要想提高阅读方面的成绩,一是掌握答题方法,二是多做题。外面书店里有很多中考阅读方面的训练题卖,我觉得也不要买上很多,有那么一两本,能够每天坚持做一两篇阅读题,做完以后对着书后的答案,能把答题的, 如前述的一些要点步骤,思考清楚,我觉得就很好,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考生也就会有收获。

写作与表达

目前中考作文为54分。其中,有4分是修改小作文,改错别字和病句,语序与标点符号等。另外,50分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作文。

作文在评分时,基本上分为五档,三分一个档次:三十分以下不及格,30-32分是五档,33-35 是四档,36-38 是三档,39-41 是二档,42 分以上是一档。

作文的切入分是37分,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先达到切入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什么样的文章能够达到切入分?

一般来说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1, 每篇文章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第2, 所选择的材料,是能够表现这个中心的;

第3, 能够进行详略处理,比较好的重点描述文章的中心。比如说写孩子的努力,那么努力的过程重点写,而不能写成, 原来怎么不努力,后来如何意识到要努力,最后用很少的篇幅写自己进过努力取得了进步,这样写就是详略不当,最多只能是四档作文。

第4,语言表达上,自然流畅,通顺,没有语病,语言分就体现在刚才所说的3分一档的3分,如三档作文36-38分,语言不够流畅的36分,语言较好的38分。

那么怎么去评判一篇作文?就是从刚才我讲的这几个方面考察。

第一,看文章有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有的孩子写文章记叙完事情,文章就结束了。比如写去登山,然后登山当中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光,登山结束了,文章就结束了,没有中心,文章最多只是在三十分左右。因此,老师改作文,第一个看中心是否明确。

第二,看所选的材料。材料有两个问题:首先是能不能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第二个是所选择的材料,是不是新颖,是否太普通,大众化。一般而言,能够表现中心至少是 33 分以上,如果选材太普通,人云亦云,基本上在三十五分左右。比如说我们学校很多学生喜欢写演讲,如何克服自己自卑的心理,因为演讲是我们南外一个特色,有不少小孩喜欢写,还有写登山、写自己练琴、学骑车等等, 这些材料写的同学较多,应力避之。

第三,看对材料有没有进行详略的处理。如果详略不当,三十五分以上也很难达到。而详略不当,是我们很多同学会犯的错误。写文章,应该做到重点突出, 不能报流水账。我在教同学们写作文时,经常提倡,要做到详略得当,两个原则: 以写“努力”为例,一是至少在行文三分之一处就开始写“努力的过程”,二是至少用全文三分之一(两三百字)写这一过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方法去进行详细描写“如何努力”,这样才能做到重点突出。

第四,看语言。语言要做到流畅生动,流畅,就是没有病句;生动就是不要一叙到底,全部用叙述的方式,可以进行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比如,“门前长着一棵树”,只是叙述,而“门前长着一棵高大的树,它枝繁叶茂,树干长的如何,树叶长的如何”,就是描写。通过描写,可以让我们的文章生动起来。所谓

“描写”, 简单地说,就是加一些适当修饰词,运用一些比较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更好地描摹人物。

下面我们来说一说考试当中不能犯的问题(30 分以下的作文):

(1)没有中心;

(2)转述别人的故事。举个例子,我们以前考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榜样》。其实,应该就是写我们自己身边的人或者事。有些小孩可能会写雷锋是我的榜样, 也有小孩儿写姚明是我的榜样……其实名人的故事,都是通过报刊杂志所获得的, 包括历史上那些人物,比如写李白等,包括电影上的,也有同学会写汶川大地震 当中出现的一些人物事情,说实话,这些都不是你亲身经历的。所以应该都转述。

(3)胡编乱造,缺乏真情实感。当然,作文本身是有一定虚构性在里面,不可能完全把生活的原样完全一字不落地全呈现出来,那要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改造, 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如果不符合生活的逻辑,这篇文章就让 人觉得是假的,就有可能会不及格。

(4)没有扣题写作。作文要点题,紧扣题目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几年前,有个中考题是《呼唤》,有考生在考场上从头到尾都在写鸟儿怎么样去呼唤自由等, 内容本身是符合题意的,但这两个字从头到尾就是不出现,那最后也只能是不及格。所以,不要忘记在行文中有三到五次的点题。但是要注意,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能做过了,有的学生为了扣题,在文中反复点题,点个十次八次,让人看了也很烦,也觉得很做作,这样做不合适,要自然而然的点题。

(5)立意不正确。中心一定要正确,不能是错误的。举个例子,我们前几年有一个孩子写《分享》。那个孩子可能是仙林外校来的,学校是不允许同学们在校园里吃零食,这个孩子就写双休回来以后,带了许多零食,将我的好朋友招到学校的某个角落里,把零食分给大家,大家吃的都很开心,充满了欢声笑语,通过分享我感受到了友谊。这篇作文有中心,有详略,有描写,能点题,但不能及格。因为中心明显是错的,文中所写的事情明显违反了校纪校规,不仅自己违反了校纪校规,还带大家一起违反,所以这样的作文最后只能判不及格。因此,主题一定要正确。

两个提醒:

(1)写好字。书写也非常重要,看到字漂亮的文章,老师自然而然也会多打一点分。

(2)列好提纲。考场作文没有那么多时间先打草稿再修改,那么在正式写作前把思路理清再开始写作非常重要。列提纲,可以帮助我们先确立文章的中心, 然后再对材料进行适当的规划,就有可能避免详略不当的情况出现,也不至于写着写着发现跑题,或者是字数过多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针对我们初三同学,作文问题如何解决?

目前还有半年的时间,我个人的建议是如下两点:第一,多读范文。中考作文方面的书籍书店也有很多,我建议大家这个时候为了应考,可以多买一点范文。每天晚上坚持看三五篇,或者是一个专题。一般情况下,同题作文有五篇左右,

边读边思考边学习。第二个就是在考前准备 5~10 篇属于自己写得比较好的作文。在平时训练中,我也看到有的孩子从来就很少有写得好的作文,平时的作文都写不好,拿什么上考场?不要去准备别人的作文,因为有可能被当成抄袭来对待。所以我建议是准备至少 5 篇属于自己的写得比较好的、成功的作文,至少能找到一点写作的感觉,这点很重要。

以上就是我对初中语文学习的一些思考。

附后问答:

有家长问:孩子的阅读理解,老师总是说用词不够准确,如何做到用词准确? 我认为,一方面可能跟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关,但另一方面,可能更重要的是,您孩子本身掌握的词汇量不够,没有那么多的近义词供他选择,所以出现了词不达意的情况,看起来,是阅读问题,实际上是语言本身的积累不够,如果这样,也可能会影响到作文。有关于语言与写作的问题,我会稍候再做解答。所以语言的积累非常重要,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

有家长问:基础知识薄弱就是要死记硬背吗?

对,首先必须背,将基础夯实了,才能灵活运用,才能融会贯通。当然,背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而不是死记硬背,是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在加强记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南外老师讲语文的重要性 给首次月考结束初一的同学和焦虑的家长》,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适合励志朋友圈短句子早安精美短句子

适合励志朋友圈短句子早安精美短句子

...写出灵感、爱情、友情、幽默语录等精美的句子吗?译成古文短句汇与你分享适合朋友圈的各种风格的短句,让你文笔优雅大方!喜欢不要忘了(点赞,关注,收藏)1. 张开双臂,迎接充满希望的早晨,温暖从身体到心底的阳光...

2022-11-13 #经典句子

那些用白话文平平淡淡 用古文却高大上的句子。你都听过吗?

那些用白话文平平淡淡 用古文却高大上的句子。你都听过吗?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那些用白话文平平淡淡,翻译成古文却吊炸天的句子!01白话文:人要是没有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古文:涸辙遗鲋,旦暮成枯;人而无志,与彼何殊。02白话文:丑的人都睡了,帅的人还醒着。古文:玉树立风...

2023-06-18 #经典句子

早上励志句子适合发朋友圈短句 译成古文

早上励志句子适合发朋友圈短句 译成古文

...写出灵感、爱情、友情、幽默语录等精美的句子吗?译成古文短句汇与你分享适合朋友圈的各种风格的短句,让你文笔优雅大方!1.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新的习惯养成即将来临!译成古文新者日,新之始,新者习成将至!2.以...

2022-11-01 #经典句子

层林尽染秋叶丹 古文简练韵味浓一一记新洲区小学语文中年段小古文教学研讨活动

层林尽染秋叶丹 古文简练韵味浓一一记新洲区小学语文中年段小古文教学研讨活动

...新洲区教研室在邾城六小报告厅,隆重举行了中年段“小古文”教学研讨活动。全区各街道的教研员,语文骨干教师纷至沓来,参加了本次活动。新洲区教研室黄海花副书记前期提供资源,并精心组织,耐心指导,特级教师朱幼...

2023-10-31 #经典句子

我们为什么要求孩子学习小古文呢 如何才能学好小古文呢?

我们为什么要求孩子学习小古文呢 如何才能学好小古文呢?

你好,亲爱的小古文!------摘自王芳穿过历史线吃透小古文一书序言我在万米高空中向你问好,向几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化问好!我在万米高空中向你问好,向几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化问好!首先,我要把你介绍给读者朋友们...

2022-12-30 #经典句子

谈古文复习的形式与方法

谈古文复习的形式与方法

...有没有方法应对呢?我就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古文考查题型先归纳:第一种是词语固定式(一词多义识记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从2014新考纲开始已有这方面题型的考查)。如: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

2023-08-19 #经典句子

如何确定申论作文立意

如何确定申论作文立意

...文题目:请深入思考给定资料5划线句子“科学、艺术和古文化对于想象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自拟头目,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题干的核心部分就是划线句子,这篇文章是要求我们通...

2022-12-24 #经典句子

如何激发小古文学习兴趣?这本给小学生编的小古文读本好评无数

如何激发小古文学习兴趣?这本给小学生编的小古文读本好评无数

一提起古文,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晦涩难懂,不少都是古今异义,一个字还有多种翻译,特别容易理解不到位,再加上个“背诵全文”,小古文简直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经过小编这段时间的研究,发现市面上虽然资源林林总...

2023-05-24 #经典句子

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实力?这本“好到极点”的古文选本从古火到今

如何提升文言文阅读实力?这本“好到极点”的古文选本从古火到今

...力的提升也不是一憱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中学生学古文,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古文来阅读。可读的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对于中学生来说,最好读古代的名篇佳作。《古文观止》就是一个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选...

2023-05-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