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名为同文同种 实则包藏祸心 解读清末日本同文同种论的背后阴谋

时间:2023-05-19

中日同文同种这种说法正确吗?这种说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在提出的最初时期背后有什么含义?让我们一同走进中日同文同种的说法,一探究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1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导语:

中日是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友好邻邦,这是我们在形容中日关系时常常听到的句子,经常到大家从不怀疑这话的真假。中日同文同种这种说法正确吗?这种说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在提出的最初时期背后有什么含义?让我们一同走进中日同文同种的说法,一探究竟。

一、 是真是假——同文同种的起源

同文同种,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使用同样的文字,具备相同的种族特征。现在看来,这个词语从字面理解似乎不能用来形容中日两国,毕竟中日各有文字,中日的民族也分别是中华民族与大和民族。但是很神奇的是清末时期的人们得出的结论恰恰和现在相反。

最早出现的中日同文的说法来自清末洋务重臣曾国藩,而中日同文同种的说法则来自革命派的陈天华。当时的很多人都支持这种看法,包括一些知名人物。比如严复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到“书同文而壤地相接故也”,张之洞认为东洋文字,也就是日文和中文相差不大,很容易学会。章太炎、孙中山在与友人的书信交流中交也频繁提到中日同文同种,应当结为同盟的说法。日本方面同样有专家学者、政治家、商人赞同这一说法。

其实从广义来讲,中日同文同种的说法也不为过。种族是起源于西方的概念。最初西方学者将世界划分为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红种人、棕种人五个类别,中日均属于黄色人种。而文字方面,日本文字的确受到汉字的很大影响。在隋唐时期,日本通过大批当时的留学生——遣唐使了解到了中原王朝的繁荣,大举引进先进的制度、文化、习俗。日本文字就模仿了唐时的文字。

二、 暗流涌动——同文同种背后的政治势力

广为流传的说法,要么是放之天下皆准的真理,要么就是利益团体推波助澜的炒作。中日同文同种这种也不会是意外。清末民初,中日同文同种的说法在双方国内都有大批支持者。想搞清楚这一说法流行的原因就不得不看看支持者的细节。

中方对这一说法的支持者最初比较少。甲午战争之前主要是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黄遵宪为首的开明官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属于洋务派,对日本有一些了解,在面对清末千百年未有之巨变时希望认真了解先进的知识,了解自己的邻国日本。尤其是在日本明治维新后从闭关锁国的落后国家通过学习西方变成世界强国的情况。而普通民众大多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还认为日本不过是东瀛小国,不过是曾经跟随天朝亦步亦趋的模仿者。

后来中方的主要支持者是以章太炎、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他们大多有久居日本的经历,熟悉日本的风土人情,与日本的一些高层人士多有交流。当时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迫害甚是严重,他们发现日本和中国有相似的被侵略经历和反抗西方的想法。加上在日本的经历展示了中日在部分习俗、文化、宗教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自然而然萌生了视日本为兄弟之国,联合日本对抗西方的念头。他们在和日本一些政客、商人交流时经常指出中日同文同种,应当结为同盟、利害相助,一起对抗英美法等西方列强,进而实现建设强大中国的愿望。孙中山甚至主张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传统中华文化圈的亚洲国家建立大亚洲主义,使得黄种人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

日本方面的支持者最初也不多。在西方的人种论流行时,部分接受过西方教育的日本人认为中日两国地理上接近,文化上相似,与西方列强迥然不同。一个国家的力量太小,中日因为相似在联合时候具备先天优势。而中日若是不联合起来成为盟友,只怕会沦为西方的奴隶,像其他西方殖民地一样被肆意抢夺财产、杀戮民众。若是结为盟友,可以共同对抗西方,进而获得机会实现日本的富强。

到了甲午大海战之后,俄国、德国、法国合谋促使日本吐出了战利品之一的辽东半岛,故而被日本极为厌恶。此时的日本知道了西方诸国不希望自己强大,一己之力无法对抗西方,需要结盟。而中国人对日本的侵略举动也大为厌恶,反日情绪一时高涨。为了缓解中国日益加剧的仇日情绪,日本政界人士采取了拉拢中国,培养亲日派的策略。他们宣传中日同文同种,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愿意帮助中国学习西方知识,教授中国军事技术、科学技术,支持中国学生前去日本留学。两国关于中日互助、亚洲崛起的团体在日本政坛的扶持下雨后春笋般出现。

三、 狼子野心——同文同种的的巨大侵略阴谋

尽管日本政治家在甲午战争之后鼓吹中日同文同种,这种说法在两国都出现了高潮。但是政客都是嘴上是主义,心里是生意,不可轻信。他们心里也明白,如果单纯按照人种划分同种,那东南亚的国家应该也是日本的同种,这明显不符合他们按照人种结盟的想法。真正的结盟还是利益的交换。东南亚当时的国家弱小,日本又岂会费力去结盟?这种说法他们自己都不会相信。

所谓的同文同种,不过是日本为了掩盖自己侵略事实、谋取利益的借口罢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后广泛宣传中日同文同种。从清末到民国初建,再到日本侵华战争,始终不曾放弃这一口号。

日本通过中日同文同种的说法,在清末未展现狼子野心的时候能够取得宣传上的优势,一方面可以迷惑中国,让广大国人认为日本可以依靠,中日的战争与冲突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受到客观条件和列强逼迫的,不是出自日本的自愿。这样一来被日本侵占的占领区的抵抗会被削弱。而大范围地区的民众对于日本货物、日本商人、日本工厂等涉及到日本的东西排斥会下降,方便了日本在中国招募工人、建立工厂、掠夺资源、商品售卖,进而获得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宣传中日同文同种能够把矛头指向西方,转移注意力。这一举措使得中国民众对西方列强产生排斥,反而视日本为同盟,方便了日本在和列强的分赃中争取更多利益。

日本可以以帮助中国人代管、为中国人争取利益的幌子要挟西方列强,为自身牟取更多的利益。在侵华战争之后日本还是试着欺骗中国民众。还是例如在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在东北推广日文学习,逼迫人们放弃传统的中国习俗时,用的宣传就是亚洲一体,中日友好的口号。在抗日战争的大片沦陷区日本也是宣传大东亚共荣,欺骗民众日本是为了给中国开化,帮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建设一个美好的亚洲。这些虚假宣传无不是中日同文同种的改良版本,用以哄骗百姓方便统治。

日本在中国还培植了代理人和亲日派,通过给他们洗脑中日同文同种使得他们相信日本,愿意帮助日本统治中国的民众。有了代理人的站台,日本成功退居幕后,既不会背负骂名,又能收取实在的真金白银的好处。在中国建立宣传机构也方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通过宣传机构日本可以颠倒是非,在反日情绪高涨时污蔑抗日志士,将自己的侵略行动美化为同文同种。同时宣传中日同文同种也能方便地分化中国不同团体、取得部分团体对自己的支持。

但是,侵华战争时期日本烧杀抢掠的行径早就暴露了自身侵略的巨大阴谋,只靠同文同种的口头宣传是欺骗不了民众的。其实,很早之前国人就有觉醒者反对相信日本同文同种互帮互助的虚假许诺。在甲午战争之后就有人指出哪有唇齿相依的时候侵占对方领土的盟友?而日本作为侵略者,也不是始终戴着同文同种的面具进行自己的恶劣行径的。在西方针对黄种人发难之时,日本会立刻撇清和亚洲的关系,提出自己学习西方,早已脱亚入欧,不应该被西方歧视归入低劣的黄种人之中。

总结:

中日两国同文同种在民族主义盛行的今天不算正确,但是在广泛的语境下也不能算是错。毕竟中文、日文确实有诸多相似之处,而在人种划分中中日两国都是黄种人大类。但是这一说法的起源并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这种说法最初是两国的部分开明人士希冀团结对方国家共同谋求富强、抵抗西方列强侵略而提出的,表达的愿望最初很美好。

不过明明是部好经书,却被某些人念歪了,成为了日本政治家拿来掩盖侵略野心、要挟西方列强、谋取在华利益的借口。希望在不遥远的未来,大家正确对中日同文同种的说法建立正确的认识,使得这种说法表达它最初追求中日团结、互帮互助、建设美好生活的本意。

参考文献:

《中日同文同种论深究》

《同文同种?孙中山的亚洲主义话语》

《近代中日关系背景下的同文同种表述》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名为同文同种 实则包藏祸心 解读清末日本同文同种论的背后阴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3课《不懂就要问》课堂笔记 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3课《不懂就要问》课堂笔记 教案及练习题

...“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2023-05-19 #经典句子

三年级第3课《不懂就问》课文讲解 略读课文如何学

三年级第3课《不懂就问》课文讲解 略读课文如何学

...,说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参考答案:课文写了小时候孙中山在私塾读书,他背书很流利却不懂书里的意思,于是壮着胆子向先生提问的事。2.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师适当引导:私塾先生是非常严厉的,为什么孙中...

2023-05-19 #经典句子

反问句转陈述句 语文老师有妙招

反问句转陈述句 语文老师有妙招

...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们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再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第一步,将“什么”和“呢”去掉。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用?第二部,将问号去掉。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

2023-05-19 #经典句子

这里一定有你喜欢的句子吧

这里一定有你喜欢的句子吧

...好句子,收藏许久,分享给你们。希望你能喜欢~011915年孙中山和宋庆龄在日本相爱当时孙中山已经与卢氏成亲于是要求与卢氏离婚并迎娶宋庆龄为妻卢氏欣然接受她说:“我常识不够又不懂英语,都帮不上先生什么忙,愿先生...

2022-11-14 #经典句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必考题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不懂就要问》必考题总结

... )2、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请你将这句话换种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3...

2023-10-31 #经典句子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填空 附答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填空 附答案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六、句子解析1.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读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学生读书比作唱歌,形象地写出了学生读书的状态。七、...

2023-06-03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一》第一单元测试卷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语文园地一》第一单元测试卷

...校里上学。◇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点拨:只有理解了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才能知道哪些地方要重读,应该用什么样的语...

2022-12-02 #经典句子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景物描写)2.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心理、语言描写)3.先...

2022-12-20 #经典句子

这三句上联 各个都是千古绝句 迄今为止无人能对出完美下联!

这三句上联 各个都是千古绝句 迄今为止无人能对出完美下联!

...不相同。前中山指的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后中山指的是孙中山,前后中山最后都葬在了南京的钟山之上。纵观此联通俗易懂,语句精辟,结构严谨,而且都符合历史。这幅上联是近代南京一位高手所写,并刊登了报纸公开求下...

2023-05-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