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句法上越省略诗词就越凝练?以几个案例独特视角去分析其作用

时间:2023-05-04

诗经时代虽然四言诗盛行,句式短,但是句中的句法成分齐全,而且还运用之而且等意义非常虚化的虚词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4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古典诗歌句法的省略程度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并不受句式长短的影响。《诗经》时代虽然四言诗盛行,句式短,但是句中的句法成分齐全,而且还运用“之”“而”“且”等意义非常虚化的虚词。翻开《关雎》《硕人》等诗,其中的语言就是用当时的口语四字作一截截短而成,都是大白话。这种散文化的语言句法省略情况很少,诗意的营造主要依靠“赋、比、兴”手法来进行。这样的句法一直持续到玄言诗。

孙绰《赠温峤诗》五章堪称玄言诗的代表作,其中一章曰:

大朴无像,钻之者鲜。玄风虽存,微言靡演。

邈矣哲人,测深钩缅。谁谓道辽,得之无远。

玄言诗意义晦涩难懂,但是因为重点在于思辨、说理,所以每一句句法成分都很齐全,而且虚词运用丰富,有语气词“矣”,有关系连词“虽”,有程度副词“靡”,还出现了两次否定副词“无”。

“谁”“之”等代词在古代属于意义虚化的词类,在此诗当中却运用很频繁,这说明所指代的主语和宾语的名词成分没有出现省略的趋势。这首诗从它的词类运用来看,句法成分省略很少,而且依靠着逻辑的线性顺序来安排发展篇章线索。如果不是因为四言句式整齐,简直与散文无异。

省略的情况在永明年间谢灵运、谢眺和沈约等人的诗歌中开始发生变化,以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为例: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依因。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这首诗中音步比起孙绰诗来说更加整饬分明,更加诗化,因为造成诗句散文化特征的虚词逐渐消失。介词的丢失模糊了诗中意象的时间空间的位置,更不会产生时空关系的变化了。

诗中已经见不到表示逻辑关系的连词和包含感情的语气词,这类词虚化度更高一些。没有连接词,诗中的每个意象成为独立的个体,它们之间除了时间和空间的秩序之外没有其他关系。诗中只有一个表示近指的指示词“此”,“此”字指代了前面提及的系列意象和诗人从意象当中悟到的哲理,把名词意象构成的山水诗引入了说理,所以这首诗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玄言诗,只不过换了说理方式。

诗中最多的虚词是意义较实的副词“尚”“已”“自”“相”“无”“试”,可以表示时间和事物关系。虽然诗句的句法成分还比较齐全,但是因为缺少多种虚词的支持,此诗的篇章顺序中已经不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而是由景物意象的空间视觉并列来形成图景排列,这种方式不适合用于线性逻辑推理,但是对于营造一种意象群的弥漫性的氛围却非常有效。

诗人寄情于山水,通过对意象群的剪辑,悠闲散淡的景象呈现一种老庄清净无为的感觉。而且诗中还有轻微的省略主语的倾向,比如“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四句都缺省了主语。但是可以看出省略的主语应该是人物。人物主语的省略让句子的意指变成了泛指,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和人生普遍的法则,而不是特指某人的动作。缺省人物主体把客观与主观世界隔离开来,消灭了客观世界中的主观色彩,客观世界成为一种独立之境。这样的语言形式非常符合诗中的宗旨:虑澹物自轻。物我两忘,在自然当中寻找人生的真谛。

由诗中省略的成分来看,可以将此诗看做古典诗歌散文化到纯诗之间过渡阶段的作品。近体诗篇幅的缩短加强了对意象凝练度的要求,也就必然加剧省略的程度。由单句形式组成意象叫单句意象,其中句法成分齐全,句中的主、宾两个成分代表的景物之间发生了关系,或者由定语、状语规定了这种关系的时空、逻辑的条件或者性质。

总之,单句意象的内部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单句意象简化为词组意象的形式之后,意象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动意象,一类是静意象。动意象是由主谓结构构成的动词性中心语词组;静意象是以偏正或者并列结构构成的名词性中心语词组。

比如在“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杜甫《白帝城》)这两句诗当中高江、急峡、翠术、苍藤属于名词性词组,是静意象,雷霆斗和日月昏属于动词性词组,是动意象。静意象和动意象的语义重心都落在中心语上,其区别在于名词中心语或者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表现出来就是静景和动景的区别,比如“飞云”和“云飞”,前者强调“云”,后者重在“飞”。

无论动意象和静意象,它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意象,意象内部关系单纯,只有一个景物出现。诗歌进入近体诗时代时出现了这样一种句法倾向:压缩单句意象成多个个体意象。单句意象向浓缩的个体意象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这样几种句式:

一个是句和词两种形式的意象兼有的句子,如“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句子中前面是个体意象中的动意象,后面是单句意象。

第二是纯由个体意象组成,但是动、静意象兼有的句子,如“江雨/铭旌湿,湖风/井径秋。”(杜甫《重题》)

第三是纯动意象句,如“秋风/楚竹冷,夜雪/巩梅春。”(杜甫《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第四是纯静意象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单句意象向个体意象的转变使得一首诗歌中意象数目更多,如“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两句都有三个意象。五言诗更常见的是两个意象构成的句子,如“烟霜凄野日,杭稻熟天风”(杜甫《移居东屯茅屋四首》);“骤雨清秋夜,金波耿玉绳”(杜甫《江边星月二首》)等。

七言诗常见的就是三个意象,如“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杜甫《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五言诗能包含三个以上意象,七言诗四个以上的意象,尤其以纯静态或纯动态意象的句子非常少见,如释齐已在《风骚旨格》所举的句子“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就是纯静意象旬。这是因为单一性质的意象不容易布局,意象重复太多反而显得堆砌铺排,容易单调乏味、境界狭小。

#诗词#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词原创火云

矛盾不是问题,诗句这样写可更加有力与警策,杜甫最爱的手法之一

诗词字数很少,如何在有限字数里得到最浓稠诗意?古人是这样做的

通过古人诗词案例分析,学会诗词的时间写法技巧,句子可瑰丽无比

填词《薄倖.来生缘》长调以寄命运之奇妙,情深或不寿,百感人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句法上越省略诗词就越凝练?以几个案例独特视角去分析其作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动作描写的赏析方法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动作描写的赏析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带有“人物动作描写”的句子。在平时的文章里,我们常常看到句子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正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今天文章的主题,是...

2022-11-16 #经典句子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过渡句的赏析方法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过渡句的赏析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过渡句。过渡句定义在“百度百科”中对过渡句的定义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过渡句判断那么在考场上,如何准确判断过渡句呢?在一个句子中,前半句提到了上...

2022-11-16 #经典句子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心理描写的赏析方法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心理描写的赏析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带有“人物心理描写”的句子。在平时的文章里,我们常常看到句子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正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今天文章的主题,是...

2022-12-24 #经典句子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比喻句的赏析方法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比喻句的赏析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比喻句”。什么是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是“用跟 甲事物 有相似之点的 乙事物 来描写或说明 甲事物。”当然,这样理解起来有点深奥。举个例子来说,“太阳像个大火球...

2022-11-16 #经典句子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语言描写的赏析方法

“赏析句子”题怎么做?——人物语言描写的赏析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带有“人物语言描写”的句子。在平时的文章里,我们常常看到句子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正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今天文章的主题,是...

2022-12-28 #经典句子

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中“赏析句子”类题应该怎样做?

中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中“赏析句子”类题应该怎样做?

句子赏析题,属于现代文阅读常考题型之一,不仅小学会考,初中、高中皆会考查,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句子赏析考试题型有六种形式,如下:〖1〗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句子〖2〗请从修辞手法...

2022-12-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