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张文宏厦大开讲!点赞厦门防疫措施:“高手是没有声音的”!多次提到这个团队→→

时间:2023-01-22

厦大党委书记张彦向张文宏颁发群贤大讲堂纪念牌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8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张文宏今天上午在厦大开讲

《传染病与人类:年轻一代的挑战》

张文宏教授是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厦大党委书记张彦向张文宏颁发群贤大讲堂纪念牌。

张文宏是厦门大学全新品牌系列讲座“群贤大讲堂”首位演讲者。厦大今天启动“大讲堂”,拟邀请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能传播时代正能量、在本领域有建树的知名人士,为师生、校友、政府和社会相关人士,搭建一个开阔视野、发掘兴趣、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创新意识、增进跨学科交流合作、提升能力素质的“第二课堂”。

上午,他一出现在厦大建南大会堂时,师生们热烈鼓掌。穿着西装的张文宏作揖回礼。

校方介绍张文宏是一位“硬核医生”,脚踏实地,风趣幽默。

张文宏在演讲中,以真实丰富的临床案例回顾了百年来历史上重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应对方式,介绍了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措施,讲解了有关疫情传播方式、预防阻断手段、当前疫苗关键作用和研发进展等问题。

他说,100多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一场传染病开始大流行,直到1921年才基本结束。但这并不影响人类在之后的100年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他意思是,对于疫情本身我们要认真对待,但也要以100年的视野来看。

张文宏说,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但经过一年多的抗疫,已俨然不是一年前的场景了。人类整体的适应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你今天不要告诉我,这个病毒多么凶恶,我们未来是多么的不确定。有一点我可以告诉大家,人类尽管艰难,但是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张文宏发表两个小时演讲,还花半个小时回答师生提问。

关于自己:

自称“普通医生”

张文宏在师生的掌声中开讲,他先把“高帽”戴在年轻学生和老师上,张文宏说,作为“大讲堂”的第一位主讲者,他是有压力,但好在有厦大学生和老师帮他分担压力,是这些人“喊”他来到厦大。

在上午的演讲中,张文宏多次谈到年轻人的作用。他介绍自己派学生到养猪场调查病毒时说,老师们不要忘记,你们的科学贡献背后有年轻学生的作用。

他自称是“普通医生”。张文宏透露,前不久,厦大一名毕业生给我颁了个大奖。张文宏所说的大奖是2020年度上海市市长质量奖,为他颁奖的是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龚正是厦大校友。

他说,这也是这一奖项首次颁发给非领导职务、非企业家,他领奖时,深深感受到国家对普通医生的认可。

关于新冠病毒:

“脾气”好的有时更难对付

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像什么?张文宏说,他经常被问及这个问题,大家逼着他要像介绍对象那样,描述这个女孩(男孩)怎么样。

张文宏将新冠和2003年的SARS(非典)做了对比,他说,如果非要这样介绍的话,那么,我只好说,SARS的脾气太差了,新冠脾气比SARS温和多了。

张文宏说,SARS脾气不好,心中对你不满,就一定会把脾气发出来。什么意思?感染SARS的患者都会迅速出现相关的症状——尤为明显的就是,病人感染SARS一旦发病,就肯定会发烧,极少隐瞒自己的临床症状。

换言之,一旦有人感染了SARS,基本上凭借外在症状就可以立马判断出来他患病了,需要进行隔体温测量、隔离和治疗。

但是,新冠病毒不一样,张文宏说,它有无症状感染者。

他总结说,你不要认为脾气温和的都容易对付,有时候经常不是这样。他说这话时,全场哄堂大笑。

关于厦门:

“高手是没有声音的”

张文宏说

厦门是继上海、广州之后的

我国第三大入境口岸

但是,在疫情期间

“厦门在全国一点名气都没有,

一点声音都没有”。

资料图

他告诉听众,在防疫战疫中,很多人都在说谁谁做得好,但是,他认为,真正做得好的一些人可能是没有声音的,“高手是没有声音的”。

他认为厦门实施“14+7隔离”与“核酸+总抗体筛查”策略起到作用,而这背后,是科技支撑的力量——以厦大夏宁邵团队为代表的厦大团队,无论为国内的抗疫还是国际抗疫都做了重大贡献。

应该说

张文宏的点赞并不是场面上的话

近日,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厦门市实施“14+7隔离”与“核酸+总抗体筛查”策略对发现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作用分析》的研究成果,该文分析了“厦门方案”,即厦门市实施入境人员14天集中隔离与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14+7”隔离)以及多次核酸和血清总抗体筛查(“核酸+总抗体筛查”)的联合筛查策略,结果显示与“14天隔离+核酸筛查”策略相比,该方案对核酸阳性入境者的检出率提高了约1倍,明显降低了境外输入引起续发传播的风险。

关于厦大

张文宏在演讲中多次提及厦大夏宁邵团队。

他说,对于如何阻止本土病例和输入性病例的发生,我跟夏老师有过数次充分的沟通,厦门采取了很多措施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他还提及夏宁邵团队正在研制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到了第三期,国内没有病人,只好到国外去做临床。

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

张文宏鼓励年轻人要充满希望。

他说,我是从乡下来到上海,你们的夏老师也是从一个比我乡下还乡下的地方来到厦大,他现在是中国著名的公共卫生专家和科学家。

他说,这一路会有很多曲折,但是,要充满希望。张文宏说,我相信今天的中国一定会给每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

他说,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国家将来要做的主要的努力的方向。

他被厦大师生问了这些问题

演讲结束后

张文宏回答了厦大师生提问

关于一线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专家

厦大公共卫生学院的一位学生支支吾吾地问张文宏对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专家在此次防疫期间分工的看法。

张文宏说,你言下之意是说,在这次防疫期间,公共卫生的专家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临床医生都去出风头了,是不是这个意思?

他说,这其实是和两者分工有关系,医生是作为个体工作,公共卫生所做的工作更多的具有政府的职能,这是无论是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是这样,所以,疾控中心官员不太经常出来讲话,因为你讲话可能就代表政府。

张文宏说,老百姓对于医生说的话,是有包容,基本上你讲10句话,有8句是对的,他就觉得OK——如果每个人都不允许别人出错,那么谁都不会去讲,整个的舆论场所就会被一些假的别有用心的人所占领。

但是,对于疾控中心官员就不一样了。

张文宏说,我有时候讲的话,是疾控中心的公共卫生专家逼着我讲,他们会说,张老师,你来讲讲打疫苗。我们就是给人打疫苗,叫大家打,人家都不听。

他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为老百姓。公共卫生专家和医生其实配合很好,我们都非常尊重他们做的贡献。

他说,特别是厦大的公共卫生学院,具有在国内地位非常高的一个科学的水平。

关于疫苗

有厦大校友提问,他已经打了新冠疫苗,现在要出国,是不是在国内继续打同类的疫苗,还是到国外去打一个新的疫苗,怎么样去处理可能更好?

张文宏坦承,现在还没有一个推荐意见,大家都在做这个研究,你要等这个研究出来才会形成推荐意见。

他说,现在我们给大家的推荐意见是你打完两针以后仍然具有保护率,也有人感染,但是感染了以后对重症的保护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

至于说打完两针以后,什么时候再加强接种,张文宏说,我们最好再等一等,等的日期不会太远了,今年下半年或是明年上半年,可能这样的研究都会出来,出来以后会给大家一个建议,要打或者不打。

关于中西医

张文宏还被问及中西医在治疗新冠肺炎发挥的作用。

张文宏说,现代医学和中医学结合并重,是我们中国一贯的国策。他说,这句话回答,有点像新闻发言人对吧?但是,我告诉你:这是事实。

他说,中国很多在中医学里面做得非常好的专家,都非常支持注射疫苗,很多在西医学方面有着非常高造诣的医生,在临床的方案里面也对中医的救治都给予非常大的肯定。

他说,医生查房,讨论某位病人是否能救过来,他把舌头伸出来,看到舌苔,就知道他会被救活,张文宏说,某种意义上跟我们西医的微循环有关系。

关于中国控制疫情成功原因

厦大一位学生提问,有些学者提出我国控制疫情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我国有相对广大的乡村群体,城市化意味着医疗资源的集中和人口的集中化。

张文宏回答:城市资源或者乡村分配多少不是这次抗疫的主要任务。他认为,这次中国控制疫情成功取决于三大原因:国家是不是具有足够的领导力,老百姓对国家的信任程度,中国的国力,我们的科技支撑是不是足够强大。

他认为,中国在这三方面这次都做到位了,但是,他说,我们不应该因此批评其他国家。

关于新冠病毒未来走向

厦大公共卫生学院的一名研究生问及新冠病毒的走向——一些国家已经用流感化的方式去对付新冠,他问,现在全球新冠的流感化的趋势是存在的吗?

张文宏认为,对新冠准备采取流感化的国家,都是目前疫苗接种非常充分的国家,其次,他们仍然会采取公共卫生的策略,例如加大疫苗接种。

他认为,流感化的控制是人类最终不得不要接受的一个结局,但是,一定要疫苗接种到非常高的水平,同时防控的能力仍然要具备,保持疾病的病死率在在很低的水平,就可以把它流感化。但是,如果是1%以上病死率,是不可能流感化的。

张文宏说,一切都在摸索,大家要且行且珍惜我们当前的防控政策。

不过,他认为,我们会进入新的时代,新的时代是全世界逐渐开放,全世界逐渐开放以后,中国也会随之逐渐开发一个防控政策。

他告诉大家,千万不要认为目前是常态,目前不是常态,你们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所以,未来在座的各位将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佘峥 摄影:张江毅 摄像/剪辑:黄少毅 蓝齐 杨启翔

编辑:罗小州 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张文宏厦大开讲!点赞厦门防疫措施:“高手是没有声音的”!多次提到这个团队→→》,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2020年高考预测考试语文试题

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2020年高考预测考试语文试题

...国人的伦理的义务感不止于对父母亲族,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务工作者不畏危险勇敢逆行也是中华价值观伦理义务感的体现。B.个人权利是重要价值,它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被社会价值观念所承认,但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则很难...

2023-08-21 #经典句子

山东省聊城市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山东省聊城市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

2023-01-09 #经典句子

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学属于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

2023-07-21 #经典句子

寻找“上海好医生” 请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石云医师点赞!

寻找“上海好医生” 请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石云医师点赞!

...医生”推荐对象简介石云,37岁,九三学社社员,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主治医师。“守正创新,精诚习业”是他的座右铭。他是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多年来对自闭症的探索取得实效。多位自闭症患儿在他的调治...

2023-06-13 #经典句子

中医将成为小学5年级课程?英语权重被降低 家长举双手赞同

中医将成为小学5年级课程?英语权重被降低 家长举双手赞同

...父母们认为英语不应该成为主科甚至应该被踢出高考中。中医将成为小学5年级课程?英语权重被降低,家长举双手赞同在孩子目前学习的科目中,家长除了英语都保持一种持平的态度,有人认为很多科目是没用的,甚至是反对...

2017-04-19 #经典句子

英语四级翻译模拟题7

英语四级翻译模拟题7

(七)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对抗疾病的经验总结。中医学运用阴阳理论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阴阳和五行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使用中药、针灸(acupuncture)以及...

2023-07-29 #经典句子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医”这一名称是近代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之后才产生的。中国古代对医学和医生有自己的称谓,如岐黄、杏林、青囊、郎中等。19世纪以来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是“中...

2023-09-13 #经典句子

从文本角度看《黄帝内经》表达特点

从文本角度看《黄帝内经》表达特点

...样的经典,但理解和认识结果差别很大。《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研究学习中医者不可须臾离之,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如此。这种能够跨越时空、常读常新的特质与“点而不破”的文本特征具备无限的张力直接相关...

2023-12-21 #经典句子

高伟全(加籍华人):我喜欢自己诗歌中的句子

高伟全(加籍华人):我喜欢自己诗歌中的句子

...》28认识生老病死,人生学神化论。——摘自《哲学》29中医望闻问切,西医拍照化验。——摘自《中医与西医》30我们是高端知识分子,我们有知识产权。——摘自《我们有权》31志士仁人不能无信仰,英雄豪杰不能无舍身。—...

2023-06-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