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写作1000篇文章 100万字后 我总结了这5个写作方法(建议收藏)

时间:2023-01-13

是不是超惊喜?!喜欢写东西、兼职投稿,或者想往新媒体方向发展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啦!能让你的写作水平上升一个等级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3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黛西巫巫 ID:dexiww001丨来源

黛西丨作者

小朱班纳丨编辑

今天,给大家一份超有分量的干货——让你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写作能力。

是不是超惊喜?!喜欢写东西、兼职投稿,或者想往新媒体方向发展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啦!能让你的写作水平上升一个等级。

一篇你看了就赚大的文章,分享我觉得最实用的几个写作技巧。提起12分精神,现在开始上课!

01

用好这五大杀器

短时间内提升文笔

1、张力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你的文章有「呼吸感」。

创作时,你是文字世界的主宰;一旦写完,神权就流落到读者手上。这时候,文字就像风筝的线,你要让读者飞,但时刻牵着他们。

我常用的技巧有2个:

一是让文字停留在想象的起点,这招叫「先呼后吸」;

二是增加信息密度,也就是用最少的字,传递最多的信息,当读者尽量飞出去。

两者结合,无往不利,最终呈现效果就是:该酣畅淋漓的绝不全身紧绷,该惊心动魄的绝不平淡无奇。

具体怎么做,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让文字停留在想象的起点。

就是说,在读者刚刚开始想象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但细细思索,会发现一条用于追溯前源的线索。

例如著名的《项脊轩志》的那句: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句话很简单,却让人感慨甚至泪目,原因就在于文字结束了,但想象才刚开始。

「妻死之年」、「手植」自带故事属性,合在一起非常有画面感,重在唤起人们对归有光和妻子感情的想象。

「今已亭亭如盖矣」是留下的追溯线索。表面感叹:“原来枇杷树已长这么茂盛了”,实质却是:“原来妻子与我阴阳相隔已这么久了。”

视线定格在画面,思绪却和前两幅场景呼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言、悲凉、深刻的思妻之痛,感人肺腑。

所以,「张力」的本质是什么?

是带有情绪的想象。

不明白的话,再看2个有意思的例子。

1)门口有两双鞋,一双不是我的,另一双也不是我的。

乍看无厘头,深思才发觉……爱是一道光,绿到人发光。这种,就是带有无意发现被绿得难受、心灰意冷(情绪)的想象。

但只要稍稍一变,传递的情绪就完全不一样:

2)门口有两双鞋,一双是我的,一双……还是我的。

改动之后,情绪大不相同,由被出轨的难受,变成单身狗的自嘲打趣。

总结下,让文字停留在想象的起点,重点在于:结局前置,塑造画面场景,留下1条追溯线索。

而掌握这个重点的关键,就在一次次的模拟演练,提升进步不是空喊口号,核心是对所掌握的写作知识最大程度地吸收,而复盘是你最佳的思维辅助工具。

理解了这点后,可到达下一步骤:如何写出有张力的文字。

核心要领是,用最少的文字,传递出最多元的信息。

来看几个例子:

例4:出生证明。死亡证明。同一支笔。例5:对不起士兵,鞋子按双出售。例6:棍棒。长矛。利剑。火枪。核弹。棍棒。

这些例子的魔力在于,能自动在读者脑中,上演一部充满情绪和冲突的电影,而传达出的情感,往往能够戳痛人心。

主题上,例4直接是描写人性中的亲情。例5生动地讲述了战争的残酷,例6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传递的都是战争与和平的概念,同时也掺杂着人性因素。

表述上,都用极短的句子,透露出超越生死的单个或者系列故事。

尤其是例6,利用人类时代战争的武器为代表,呈现系列主题场景,传达出沉重深刻的观点:若科技的进步与战争结合,世界终将毁灭。一气呵成,使人先恍然、后沉思。

跨度上,分为时间和空间跨度。

例2的时间由「买鞋时刻」(当下)转换至「战争时刻」(从前),空间则是「鞋店」到「战场」;例4最明显的是时间跨度,即从出生到死亡,而地点看似没变,其实是辗转多地,最后回到医院。生死回归原地,能带给人更大的情绪冲击。

选词上,一定是具有「捆绑性」的词汇。

比如,士兵、武器总是和战争捆绑,出生和新生儿挂钩,死亡和悲伤挂钩;用得更高级一点,就像例6那样,将某方面有联系的多个名词放在一起,使它们显出远超单个动词的威力。无一动词,但展现出史诗级的战争场景,千言万语也未必比得上。

综合来讲,主题依附人性,表述尽量精简多义,时空跨度大,词汇具有联想空间。

言尽于此,剩下的靠各位悟性啦。

2、画面感

想提升文笔,绝对不能忽视画面感。

画面感产生想象力,让文章不是一堆干巴巴的文字,而是一副美景,一处空间,一个世界。

一旦进入文字世界,人的思想、情绪就全由你的文字做主。

所以,营造画面感最核心的,是让人在你的场景里产生情绪和情感。

我屡试不爽的法子是:在描述某件事情或者场景时,插入一段带有强烈「情绪滤镜」的景色描写。

注意,风景只是起到渲染作用,不用大篇幅描写,否则容易主次颠倒。

例如,描写在人生低谷,站在天台上时:

那晚的月亮不甚识趣,照得人心慌。目之所及,是几欲覆灭的灯星火点,耳边传来呼啸的风声,像情人的怒吼,又像溺者的低呼。她挪了挪了麻木的脚,死死地盯着远空中的月白:天,真的还会亮吗?

「不识趣」、「照得人心慌」的月亮,「几欲覆灭」的「灯星火点」,还有「呼啸的呼声」都能快速让人代入场景,感受到压抑、痛苦,最后加上主角的心理描写,传递出主角迷茫、纠结、渴望救赎的情感。

简单来说,就是把痛苦啊迷茫的之类的情绪,诉诸于明月、风雨、灯火、高楼、山水等等,再透过「情绪滤镜」映射出来。

将这手法运用地极致的,莫过于杜甫杜老夫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样写的好处就是,能够高逼格又委婉地表达情感,同时放大镜般扩大情绪化的细节,提升整体的意境。

言归正传,思维退到本段的核心重点,怎么增强画面感?

实际运用中,掌握这2点就够了:

1)动作描述和比喻尽可能贴近生活,让人不难想象。

先来看这段文字:

他感觉空气中弥漫着,记忆中随处可见的花朵的味道,而前方的KT板上,贴着50年代盛行的明星穿搭,他径直走去,看见店里面的小姑娘头上扎着不知名部落的专属发型。

这段描述乍看没毛病,但其实很难让读者具体想象,描绘场景用的词汇太抽象和遥远,让人摸不着头脑。

再来看看王小波是怎么写的:

没想到那女孩像条刚钓出水面的鱼一样狂翻乱滚,一头撞在她鼻子上;撞得她觉得油盐酱醋一起从口鼻里往外淌。

这段描述就很具体,营造出特别强烈的画面感,单单只说「乱滚」,读者可能不清楚到底是哪种滚法,而用「刚钓出水面的鱼一样狂翻乱滚」,动态的画面感就扑面而来。

再比如,《儒林外史》中的描述: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低着头」、「扯」、「几十回」,简单的七个字,迅速抓住眼球,把读者拉进画面中去。

2)注意多用运用色彩、声音、味觉、嗅觉、图案、触感等,和人体感官相关的事物。

尤其是色彩和图案的交叠,更能产生画面感。

例如著名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小山重叠」、「娥眉」、「花面交相映」等呈现了图案形状,而「金明灭」、「腮雪」、「金鹧鸪」则是和色彩相关,增加整体画面色调对比。

除了视觉,其他感官运用得当也很加分,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我记得鱼尾巴砰砰地拍打着,船上的座板给打断了,还有棍子打鱼的声音。我记得你把我朝船头猛推,那儿搁着湿漉漉的钓索卷儿,我感到整条船在颤抖;听到你啪啪地用棍子打鱼的声音,像有人砍一棵树,还记得我浑身上下都是甜丝丝的血腥味儿。

这一段话,依次运用听觉、视觉、触觉、味觉,让人恍若置于其境。

再贴一段我自己随便写的小段子,帮助大家理解:

大师曾说,六楼靠窗的床位,易撞邪。我偏不信。那晚正睡着,忽然感觉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味道,一股冷气从我的脚尖缓缓上移,最后停在脸部。我瞬间惊醒,却死活不睁眼,我感觉每个细胞都在哆嗦。窗外响起婴儿般惨哭的猫叫,宿舍里却依旧死气沉沉,没一点动静。我隐约感觉有人站在我的床头,挣扎几分钟后,我压住所有恐惧翻了个身,却听见身后传来了,令我毕生难忘的恐怖声音:“你……是不是……每次看完我的文章都不点赞……好坏坏……”

哈哈哈,我这个恐怖搞笑段子,就用到了嗅觉、触觉、听觉三大感官,如果再加上视觉描写,妥妥的吓哭小朋友系列!

3、视觉美感

营造视觉美感,是提升文笔最直观的方法。

文章和人一样,第一印象很重要。还没细读,视觉上看着就很美,那么且不论文章内容、主题如何,印象分也俨然到手。

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运用句式、词汇、结构、韵律等,让你的文字和「美」挂上钩。

先来看看堪称千古绝唱《洛神赋》: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一眼扫过,即使不知道描写的主题具体是什么,你也会感受到浓烈的美感。套用一句话,就是「知其美,却不知其所以美」。

再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片段:

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

三言两语,描绘出一幅薄雾笼罩的山水墨画,带给人美的感受。

看到这,你可能会说,要写出「美而有味」的句子太难了,有啥速成法吗?

有!3个小秘籍,传授给你!

1.句式错落有致,长短句完美结合。

比如:「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注意,句子不要超过15个字。

2.处处透露韵律之美,整体和谐上口。

比如,「荣曜秋菊」和「华茂春松」。据我观察,常用ong、ang、ing做韵尾的词,美感通常很足,不信你试试。

3.词汇本身就极具美感和意境。

例如「轻云」、「蔽月」、「流风」、「回雪」、「烟霭」、「明漪」等。你发现了没,只要多和自然风光、色彩、美人挂钩,文字美感瞬间上一个台阶。

贴一段我自己描写海山一线景色的散文:

弦之上,是绵延的群山。隔我近些的,所染墨色便浓些,入眼为烟雨般的鸦青色;隔我远些的,所染白色便浓些,恰似民国佳人身着旗袍,缓缓走过,只留下那抹黛蓝的影儿。

以上,总结一下:

张力、画面感、视觉美感。

把这三个技巧练熟了,融会贯通地用在一篇文章里面,那文笔和效果,绝对惊艳!

02

功夫在诗外

决定后劲的,还是日常积累

虽然写作时运用技巧很重要,但决定你文笔好坏最关键的,还是平时的积累。正所谓,功夫在诗外。

如果你真想稳扎稳打地提高文笔,那请收下以下小建议:

1)每天读书。

为自己制定个每天读书的目标,比如阅读1小时以上,或者至少30页等,但必须是你感兴趣的作品,最好是名著诗歌,培养你的文学审美。

2)随时记录灵感。

不论是哪方面的的灵感,只要你觉得眼前一亮,都可以记录下来。另外我还会从梦境、音乐、艺术作品中寻找灵感,结果往往很令我满意。

3)每天坚持写日记随想。

让写作变成你的习惯,一开始我写个500字都抓耳挠腮,咬牙坚持一段时间后,发现越写越顺,轻轻松松就能写出几千字文章。

4)平时多观察身边事物,展开联想。

越是善于观察事物、世界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就越令人震撼,不是因为文笔有多好,而是视角很新奇,思维独辟蹊径。

5)建立素材库,随机搭配。

例如上面的有「美感」的词汇,可以建个素材库,以此类推,举一反三。

例:你写一个人的眼睛,就可以建一个「眼」库,葡萄眼、水纹眼、古井眼、梨花眼、马眼、老鼠眼、下水道眼、玻璃眼、猫眼……下次写眼睛,就可以说「她生着一双水纹眼」,而不是「她长着一双很清澈的眼睛」。

03

强烈推荐的4本写作书籍

其实看书是锻炼思维和增长技巧,多写多练才是王道。

所以,我推荐这4本超棒的写作工具书,帮助你更快了解,要如何正确地练习写作。

1、《大师们的写作课》

首先要知道美的标准,才能知道什么怎么才能变美,写作也是。

这本书会通过48位文学大师的作品,为你揭开写作的密码。此书内容有三类,分别是内容篇、技能篇和拓展篇,相信对你的写作会有切切实实的帮助。

2、《七十二堂写作课》

这绝对是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技能不得不读的绝世好书!

内容几乎涵盖所有的文章以及文学体裁,诗歌小说、记叙议论、散文戏剧等等,每一类又细分有精炼老道且浅显易懂的见解和指导。

不会让你看着觉得晦涩难懂,适合对文学体裁、文章形式不太熟悉的新人朋友阅读。

3、《落花水面皆文章》

这本书是叶圣陶先生的大师之作,可以说是语文教育家的权威!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写作是什么、怎样寻找写作的材料、怎样写作、怎样修改文章、怎样评判文章的好坏等方面。

详细论述了写作要法,并仔细解答了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 的疑惑之处。书中既有干货满满的写作技巧,又有精辟入里的文章道理。

这是一本大师经典,想提高文笔的你不容错过。

4、《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这本书也是很多写作人士推崇的经典之作,想提升写作能力,千万别错过。

作者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列举了2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原则:

包括如何规划表述的观点和顺序,如何使用恰当的例证以及如何增加文章的易读性等,涵盖的技巧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写作。

所以,这本书不仅适合文学写作,也适用于课程写作、商务写作人士。

04

写到最后

最后,回归主题:如何提升一个人的文笔?

1、最基础的技巧 ,此为最快速直接的提升方法,这是「点」;

2、日常生活积累,往肚子里灌墨水,这是「线」;

3、核心——提升立意,放大格局,提高境界,这才是「面」。要知道,文字美转瞬即忘,而意境美可千古流传。

这些经验和方法,也是我自己写了上千篇文章、超过百万字后,慢慢摸索出来的。

剩下的,就大胆地去模仿、拆分、练习吧,实践出真知!各位加油,在写作的路上,我与你相伴,共勉!

如果这篇文章大家看完觉得有所帮助,可以点个「在看」和点赞。

我们会继续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写作干货哦~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写作1000篇文章 100万字后 我总结了这5个写作方法(建议收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慈母情深》:课文导学+当堂检测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慈母情深》:课文导学+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1、理解慈母情深,懂得感恩回报。2、体会场景细节,学习反复手法。3、回忆感人经历,仿写作文片段。学习过程:一、词语积累。本课需要积累的词语有:挣钱 压抑 颓败 噪声 褐色 疲惫 耽误 衣兜 龟裂陷入 ...

2022-11-13 #经典句子

语文教学应关注文本结构

语文教学应关注文本结构

...,层次分明。其中第4自然段,有顺序地选取了三个典型场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特点。第5-6自然段则通过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结合,衬出了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小...

2023-01-13 #经典句子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知识点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知识点

一、交流平台作者的感情有时会融入到他描写的场景中。阅读时,品味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什么是场景描写?场景描写指的就是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

2023-09-28 #经典句子

把句子写的有味 把内容写具体 把场景写有序

把句子写的有味 把内容写具体 把场景写有序

...面朝大话、春暖花开。大家点头称赞。”为何面对同样的场景,不同的人说的话结果却不一样呢?其实这里不仅是一个俗、一个雅的问题,而是第二个朋友把这种美景说的很详细,具体而已。对学生而言,平时习作三言两语,字...

2022-11-17 #经典句子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短兵相接的场景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短兵相接的场景

...也很有名,和其他两首诗不同的是,这首诗不是写送别的场景,也不是写行军的过程,而是直接写军情战事,反映出了军士们傲视一切的豪迈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当然,这里头同样少不了的,依然是对严酷的气候、壮丽...

2022-12-13 #经典句子

用细节说话 让场景表白 文章会更加精彩

用细节说话 让场景表白 文章会更加精彩

...方向。二、如何用细节说话?比如,我想写表达这样一个场景,我一个人回到家,家里没有其他人,感觉冷冷清清的。如果我只说了一句,“一个人回到家,顿时感觉到家里冷清多了。”这样一句话,读起来显得干干巴巴的,没...

2023-07-14 #经典句子

如何拿下高考语言扩写题?一线语文教师给你支招

如何拿下高考语言扩写题?一线语文教师给你支招

...供各位参考。一、常见题型高考扩写题常见题型有两种:场景式扩写和语境式扩写。 1. 场景式扩展。场景式扩展就是让考生根据题目所给的相关材料,描写一个场景,这个场景或者是自然景观类的场景,或者是社会生活类场景...

2022-11-24 #经典句子

教育随笔: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说课稿

教育随笔: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说课稿

...敬意。为了立体地表现人物品质,课文除了通过用环境和场景描写来渲染人物、推进情节的发展之外;还通过对谭老师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人间大爱;最后引用最具说服力的...

2023-12-08 #经典句子

「技巧」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

「技巧」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

...。4、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022-11-1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