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语简读|为啥老人更容易被骗?看完这句就明白了

时间:2023-01-11

自古以来,那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人们是不屑的,把他们归为阿谀奉承的小人一类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人嘛,耳根子软,都爱听好听的话,哪怕只是假话。自古以来,那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人们是不屑的,把他们归为阿谀奉承的小人一类。可是,就算到了现代,这类人还是大量存在,而且比那些沉默寡言的实干家活得滋润得多。说到这里,自然就会想到《论语·学而》第三章: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篇1.3)

01

断句引发的不同解读

孔子的这句话,《论语》的学而篇和阳货篇中都有同样的记载,可见此话的分量之重。

而对这句话的解读,因为断句的不同,也出现了两种主流的释义倾向:一是:“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二是:“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第一种断句解读的大意是:孔子说:“喜欢花言巧语,善于伪装的人,很少有‘仁’的品德。”

第二种断句解读的大意是:孔子说:“一个人,说话讲究方式,能让别人高兴,就是仁。”

两种断句都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都知道,儒家是崇尚质朴的,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

再根据上一章,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是从正面阐述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孝悌之义,而这第三章孔子言“巧言令色鲜矣仁”应该就是从反面来说明仁不是什么,即花言巧语,工于辞令。

是而,孔子之意应更偏向于第一种断句,即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所以, 孔子让追求圣人之仁者不要误解仁的含义,不要以为对人待物和善友好、和颜悦色就是仁,那些“花言巧语、功于辞令之人通常都缺乏仁心。”

02

古人早就看透了人性的复杂

要说内心毫无仁心仁术,却借机钻营、巧言惑世、狡诈蒙骗,博得善名的人,古已有之,典型的故事就是钻了制度空子的大孝子许武。

在许武生活的东汉王朝,官员的选拔采用的是“察举制”。这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到了汉武帝刘彻时,首先提出“举孝廉”,“孝”:孝敬父母;“廉”:清廉勤政。被举“孝廉”的人,前程远大,升迁较快。所以,他就故意做出“孝悌”的样子,最后得到入仕机会。

据《后汉书·循吏列传》记载,已经因孝致仕的许武为使弟弟当官,于是想出一个钻制度空子的好办法——“分家”,他自己要走了最肥沃的土地、最大的房子、最强壮的奴婢,剩下的“边角料”才给了两个弟弟。

老百姓都说这许武实在太贪婪了,都对这位“孝廉”失望了,但是他的两个弟弟却一个劲地替哥哥说好话,替哥哥各种遮掩。于是,两个弟弟“悌”的名声就传播开了。

因为“很悌很悌”,两位弟弟因此也被举荐做了官。

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就有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为鸡。”的著名民谣,以讽刺当时人才选拔制度的流弊。

其实,这种情况春秋末期就已经出现了。文武二王开创的周代以德立世,至此已是满目疮痍,名实严重不符,孔子才会发出“巧言令色,鲜矣仁”的感慨。

03

如今依旧“口有蜜,腹有剑”

关于什么样的表现是巧言令色,想必大家都听过狐狸去夸奖乌鸦,从而得到乌鸦嘴里的肉的故事,狐狸的表现是什么?就是巧言令色,他为了得到乌鸦嘴里的肉,什么恭维的话,肉麻的话都说得出来。现实生活中,这类狐狸般的人大有人在,让人防不胜防,更有甚至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3月份,山东青岛一位60多岁的老人跳海自杀。老人生前留下一封遗书,声称自己花了十几万买保健品,到头来才发现自己竟然上当受骗了。

老人的遭遇让人同情,但新闻不断曝光的老人深陷“保健品”骗局的新闻层出不穷,让我们也会觉得疑惑,为什么平日里省吃俭用的老人,面对保健品时,也会买买买收不住手呢?

听听上过当的老人是怎么形容那些推销人员的。“哎呀,那一见面大爷大妈爷爷奶奶的叫得你是真舒服啊”,“他们还会上门来给我们做饭,每天都电话请安,时不时上门来陪我们聊天啊,每次还都会带着或多或少的各种礼品呢。”

记得,新闻还报道过一名79岁的退休科研人员关老先生为“保健品”花光了毕生积蓄50多万元,还成了名符其实的“月光族”:每个月4500元的退休金全部用来买保健品。按理说,退休的科研人员那也是有学问有辨别能力的人了,为什么也会被骗呢?事后,他在女儿的盘问下才说出,那些保健品的推销员又是把他捧为专家,又是给活动当顾问、做评委的。老人一被人抬高,又有事消遣,自然就配合着买了一大堆产品,直到口袋掏空。

翻看这类老人被骗的新闻,发现骗子们用感情牌和老人们套近乎几乎屡试不爽。媒体也报道过一些保健品公司,他们销售的保健品,中老年人是购买主力军。而推销的主要步骤就是先召集老人们开会、专家讲座等,然后,通过“一对一”的贴心服务,或者免费发放赠品、体验品,或者带着老人免费旅游、免费踏青,这种让老人难拒绝的推销,实质就是一种哄骗,是口蜜腹剑、巧言令色的具体表现。

被花言巧语蒙蔽的事实多不胜数,让甜言蜜语欺骗的状况层出不穷,不仅仅是老年人,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提防巧言令色的人,小心花言巧语之类的糖衣炮弹,防备慈眉善目掩盖下的陷阱和迫害。千百年前孔子就为此敲响了警钟,告诉我们人性的复杂,他的提醒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仍然十分必要。

撰文/编辑:堇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语简读|为啥老人更容易被骗?看完这句就明白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传统文化课堂」学好传统文化 打牢人生根基(小学版)

「传统文化课堂」学好传统文化 打牢人生根基(小学版)

...下来、古圣先贤为我们留下的最好的东西,比如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庄子》。为什么说传统文化是最好的东西呢?因为这里面有做人做事的根本、宇宙人生的智慧。如果没有这些,所...

2023-05-17 #经典句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大部分人其实都没读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大部分人其实都没读懂

今天我们开始讲论语开篇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的编者把这一句放在开篇的位置,是随意的吗?如果是这样,那孔子的弟子徒孙们要挨打,一点恭敬心...

2023-07-24 #经典句子

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中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中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究,其实这是一种刻板印象。读读主要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以及其他一些关于孔子言行的文本,就会发现孔子并不呆板拘泥,相反他在思想与行为方式上很是权变灵活、机智辩证,特别善于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能够根据实...

2023-07-18 #经典句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卷(有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卷(有答案)

...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论语》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也谈到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

2023-05-06 #经典句子

2021高考浙江省9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1高考浙江省9月联考语文试题

...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材料二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材料三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2023-01-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