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毛泽东不愿做白内障手术 医生念了一句诗 主席欣然答应

时间:2023-01-06

晚年的毛主席得了严重的白内障,已经到了看不见东西的程度,经过专家多次会诊,党中央决定为毛泽东进行白内障手术,但不管别人如何劝说,毛泽东都不愿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67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一代伟人毛泽东十分坚强,但也有执拗的一面,他认定的事情,别人很难说服。

晚年的毛主席得了严重的白内障,已经到了看不见东西的程度,经过专家多次会诊,党中央决定为毛泽东进行白内障手术,但不管别人如何劝说,毛泽东都不愿接受手术。

关键时刻,负责为毛主席动手术的医生唐由之念了一句诗,毛泽东听后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大拐弯来,欣然答应了接受手术。手术过程中,毛泽东十分放松,还让人播放《满江红》弹词,顺利完成了白内障手术,终于重见光明。

毛泽东为何不愿做白内障手术?为什么听了唐由之念了一句诗,便欣然答应?手术前后发生了哪些故事?本篇文章带你一起回顾毛泽东接受白内障手术的经历,体会一代伟人的非凡魅力。

1974年冬,唐由之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到解放军305医院参加会诊。

唐由之,男,1926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时任广安门医院眼科主任、主治医师。

接到通知后,唐由之没有多想,立刻赶到305医院。

一进305医院会议室,唐由之愣了,会议室里足足有几十位医生,皮肤科、心脏科、呼吸科、泌尿科、眼科……光是眼科大夫,就有7、8个,不过唐由之是唯一的中医大夫。

这情况不正常啊,多严重的病需要这么多科医生会诊?唐由之心想。

按照会诊惯例,医院方面报告完病例后,就由会诊医生看病人,再研究治疗方案,但这次情况不一样,报告病例时连病人的姓名、籍贯、职业都没有,只说是男性,82岁,视力下降严重,看书读报困难,而且不只讲眼科的病,还把病人整个身体状况系统讲了一遍。

唐由之暗想,这次会诊的病人肯定不是一般人,至少是个高级领导干部。

报告完后,领导组织讨论,各科都提出了意见,唐由之负责眼科组,他在分析后认为病人很可能是老年性白内障,但具体到什么程度还不十分清楚,提出需要亲眼看病人才能确定。

领导回答说:“现在还不能接触病人……初步印象是什么病?对这个病你们还需要了解什么?如果确诊的话,打算如何进行治疗?你们尽管提,我报上去向上面反映。”

唐由之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诊,但领导已经说了不能接触病人,他也不好多问,于是肯定地答复说,“这是典型的老年性白内障,可以手术治疗,但病人年龄太大,有一定风险。”

会诊结束后,唐由之又参加了两三次会诊,主要是讨论治疗方案,每次都见不到病人,也不知道病人基本信息,唐由之更加肯定,病人是一位神秘的大人物。

转眼到了春节,1975年2月4日,一位40多岁的解放军来到唐由之家中,对他说:“我是8341部队的,有一项任务需要您外出一段时间,现在就要接您走。”

唐由之意识到,这次很可能是去见那个神秘的病人了。

唐由之简单收拾一下,直奔机场,在机场他见到了其他医疗专家,还有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唐由之更加确信了自己的想法,难道是要给毛主席动手术吗?

上了飞机之后,他不知道去哪儿,飞机降落后他才知道是到了自己的老家杭州。这个时候,汪东兴告诉唐由之等人说,“明天你们要去见毛主席,毛主席请你们来为他检查一下眼睛,必要的话,还要进行手术。”

唐由之听了,大大吃了一惊,心里既兴奋又紧张,一晚上都没睡好。

当唐由之见到他的病人时,大大吃了一惊,令他震惊的是毛泽东的状态。

在唐由之心目中,毛泽东的形象是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熠熠生辉的,但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本人,他才发现毛泽东很憔悴,头发蓬乱,有些不修边幅,还穿了一件带补丁的旧睡衣,脚上穿着一双旧拖鞋,身子靠在沙发上。看得出来,毛泽东的健康状况已经很差了。

唐由之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哀伤:英雄迟暮,伟人也不例外,这就是我们的领袖毛主席,他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鞠躬尽瘁,才成了如今这幅模样啊!

经过询问,唐由之得知毛主席得白内障已经一年多,基本看不到东西了,读书看报很困难,都是让工作人员读给他听。

即便如此,毛泽东仍然很乐观,言谈之际不忘幽默,他对眼科专家张晓楼说,“你住的房子永远大不了了,你是小楼嘛。”

毛泽东一开玩笑,大家的情绪放松多了,对毛泽东的眼睛进行了一番细致检查。

这一检查,唐由之发现毛泽东的病情比想象中还要严重,他的白内障已经到了膨胀期,眼球变形严重,只用药物治疗肯定不行,最好是做根除手术,但唐由之还发现毛泽东的肺不好,做检查时咳嗽得很厉害,自己却吐不出来。

如果做西医手术,术后要缝针,咳嗽厉害的话,术口缝合处很容易裂开,一旦裂开,眼球的组织比如虹膜、玻璃体受到挤压后,可能会往外跑。对一个80多岁的老人而言,西医手术风险很大,一旦出了意外,后果不可想象。

唐由之把情况详细做了汇报,大家一致认为治疗毛泽东白内障的最佳方案是进行手术,并推荐唐由之担任主治医师。

唐由之师从中医眼科名家陆南山,从医30多年,眼科治疗经验十分丰富,他是中西医结合专家,尤其擅长眼科手术,他发明的“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用时短,切口小,不需要缝针,伤口容易愈合,十分适合毛主席当前的情况,此前已经用这个方法做过数千例白内障手术,还给印尼总统、柬埔寨宾努亲王等领导人动过手术,让病人成功复明,所以唐由之无疑是最佳人选。

最终,党中央决定由唐由之给毛泽东做手术。

听到这个决定,唐由之很激动,连血压都一下子升高了。

对唐由之而言,手术并不十分困难,困难的是如何说服毛泽东接受手术。

晚年的毛泽东健康状况不佳,情绪不稳,他更愿意吃药治疗,而不愿接受手术。尽管周恩来、叶剑英、汪东兴等领导同志都劝说毛泽东做手术,宽慰他,但毛泽东就是坚持不做手术。

别人拿毛泽东没办法,便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唐由之。

毛泽东有个特点,他不爱听领导干部的劝,但对专业人士很尊重,容易接受他们的意见。

可这一次却是例外,唐由之连续几天去看毛泽东,陪他聊天,给他讲解病情,告诉毛泽东白内障是怎么回事,药物治疗是否有效,为什么必须手术治疗,等等。

但毛泽东就像小孩子一样执拗,“吃了秤砣铁了心”,还是不愿接受手术。

唐由之也有点没招了,别人对他说毛主席性格很要强,他平时很注重锻炼,身体一直很健壮,有个感冒发烧,也不吃药,反而是要游泳或者跑到外面淋一场雨,坚持要用身体的抵抗力来克服病痛,能不吃药就不吃药,何况是手术。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很“迷信”自己的抵抗力,对医生的话从来都是半信半疑,甚至是说10句只相信3句。

有一次,毛泽东对唐由之说:“我知道,你们是担心我的健康,我要是有三分病,你们也要说它个五六分、七八分,好动员我做手术,但做个手术,前前后后治病而影响工作。”

唐由之认真回答道:“主席,我是医生,肯定要对病人负责,不敢夸大其词,何况是对您,我更要本着科学的精神说实话,不会把三分病情说成五六分的。”

毛泽东点点头,又问:“唐大夫,你做这个手术要多长时间?”

唐由之说:“这个手术很快,只用几分钟就行,加上术前准备,也就是几个小时。”

“哦”,毛泽东停顿一下,又问,“那手术之后呢?”

“手术之后肯定需要休息,还要观察手术效果,我估计少说也要几个月才能完全康复。”唐由之回答地十分谨慎。

毛泽东没有回答,唐由之猜测,毛泽东快被自己说服了,他应该是担心手术治疗耽误工作,才不愿意手术,因为毛泽东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不影响跟人交流,可以听汇报、做指示,照常工作,但做了手术之后需要休息,一定程度难免影响工作。

过了几天,毛泽东又问起唐由之:“我的这个眼睛,必须要手术吗?”

这不是毛泽东第一次问,唐由之肯定地点了点头:“手术是最有效的方式,也最安全。”

“我们中医博大精深,难道没有其他法子吗?比如只吃药。”毛泽东还是不死心。

唐由之回答说:“主席,我这个白内障针拨套出术不是西医,是中医,中医也有手术,但是用针进行手术,这个法子古代就有了,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

说到这里,唐由之突然想起一句诗,顺口说了出来:

“万般灵药皆无效,金针一拨日当空。”

毛泽东立刻来了兴趣,问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唐由之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说服毛主席的一个机会,他对毛泽东解释说,白内障不是稀罕病,我国唐代《外台秘要出眼疾候》就有记载,金针拨内障术就是这本书记载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得了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用传统方法治疗没有效果,最后通过手术成功复明,所以写了《眼病》一诗,说“万般灵药皆无效,金针一拨日当空。”

毛泽东听了连连点头,说:“原来白居易也得了和我一样的病,那我还是向古人学习,老老实实听你的话,做手术吧!”

唐由之心中大喜,这个老大难的问题,竟然靠一句唐诗解决了。

毛泽东为什么会被一句唐诗说服?这跟他的兴趣爱好有很大关系。

众所周知,毛泽东喜欢古诗词,不但喜欢读,还喜欢写,他跟人讲话或者作报告,经常引用古诗词打比方讲道理,显得十分生动,这次唐由之的“无心之举”正中毛泽东下怀,让毛泽东豁然开朗,终于下定了接受手术的决心。

消息传来,大家都很振奋,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手术事宜。

为了确保手术顺利,唐由之把手术室设在了毛泽东的书房,毛泽东最熟悉这里的环境,有助于缓解他的紧张心情,这个想法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但在手术前,毛泽东又提出一个要求——手术用的全部器械都要用国产的,不要进口的。

唐由之很奇怪,进口医疗器械的质量确实更好,出于手术效果考虑,使用一些进口器械在所难免,于是他便问毛泽东,为什么必须全部用国产的器械?

毛泽东回答说,“我不愿用外国的东西,我们中国自己造的器械,我们中国自己造的器械不好么?我们原子弹、氢弹都造出来了,我一定要用国产的器械做手术。”

唐由之点点头,毛泽东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了他,正是因为这样深沉的爱国情怀,毛泽东才能带领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打跑国民党反动派,才能建立新中国,打败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才能真正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啊!

一个月后,唐由之专门设计定制的手术器械全部搬到了毛泽东的书房。

从第一次参加会诊到开始手术,足足准备了240多天。

手术前,唐由之为毛泽东做了药物过敏试验。10天过后,药物过敏试验期满,可以做手术了,但毛泽东始终没有发话。1975年7月23日这天,医疗组一直等着毛泽东发话,但他始终没有任何消息,大家一直等到晚上11点多,还是没有消息。

今天到底做不做手术?唐由之决定亲自问问毛泽东。

唐由之轻轻走进屋里,毛泽东正半躺在沙发上,好像刚睡醒的样子。

唐由之开门见山,问,“主席,今天是第10天,手术已经准备好了了,您看做不做啊?”

毛泽东回过头来说,“你们都准备好了?”

唐由之肯定地回答,“准备好了。”

毛泽东眨眨眼,问:“准备过程中有问题吗?”

唐由之回答:“有点问题。就是白天我给您冲洗泪道时看您轻轻动了一下,我知道可能是麻醉效果不好,不小心把您弄疼了。”

毛泽东一听,知道唐由之在宽慰他,哈哈笑了一声,抬手做了一个切的动作,“做!”

“大战”在前,大家都难免紧张,医疗组都是经验丰富的专家,但给毛泽东动手术还是第一次,唐由之也不例外,护士过来给他量脉搏,一看,好家伙,每分钟跳120多次。

唐由之深吸了几口气,努力让心情平复下来,表面上变得沉着平静,他知道不能让大家知道自己紧张,不然大家会更紧张,毛主席也会紧张,会影响手术效果。

唐由之搀着毛泽东向手术室走去,毛泽东一边走一边问,“唐大夫,手术室里都准备好了?”

唐由之听出毛泽东有一丝紧张,肯定地答复说:“放心吧主席,都准备好了。”

毛泽东问,“你准备音乐了没有?”

唐由之一愣,老实回答说,“主席,我没有想到这一点,没准备音乐。”

毛泽东笑嘻嘻地说,“没事,玉凤同志,你去放《满江红》的弹词吧!”

片刻,《满江红》的弹词响起,乐声时而优雅舒缓,时而高亢激昂。

1975年7月23日晚上11点半,毛泽东躺在了手术床上。

毛泽东放音乐这一招很管用,听着音乐,唐由之也不那么紧张了。这是他唯一一次听着音乐做手术,不过虽然耳边一直响着音乐,但唐由之一句《满江红》的内容都没听见,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手术上,不敢有半点分神。

手术异常顺利,只用了5分钟。

唐由之用纱布包扎好后,对毛泽东说:“主席,手术已经完成了。”

毛泽东很诧异,“那么快?我还当你没做呢。”

手术完成后,唐由之突然想起三国时期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古有关云长下棋刮骨疗伤,今有毛主席听音乐做手术,天下的英雄果真是不同凡响啊!

这时,一名心脏病专家过来对唐由之说,“唐大夫,祝贺手术成功,但是你绝对想不到,毛主席的心跳一分钟有多少下。”

听到这句话,唐由之问,“主席紧张吗?我怎么没感觉出来。”

大夫说:“主席的心跳一点没改变,80多岁的老人了,毛主席真是了不起!”

唐由之心中涌起一股由衷的敬佩,转念一想也不奇怪,毛主席一生革命,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生死考验,眼睛都不带眨一下,二十多年的战争年代都挺过来了,这点小手术对他来讲真是“胜似闲庭信步”,这就是伟人与众不同之处吧!

手术结束后,毛泽东回卧室休息,唐由之等人不敢离开,守在外面随时待命。过了一会,毛泽东睡醒了,他坐起来,让张玉凤拿纸笔过来。

唐由之劝毛泽东多休息,毛泽东摇头说,“我没事,这只是个小手术。”

随后,毛泽东提笔在纸上写了两句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唐由之问毛泽东,"主席,您为什么写这句诗?"

毛泽东笑了,“这是鲁迅悼念进步人士杨杏佛的诗,杨杏佛被国民党暗杀了,鲁迅专门写诗悼念他,全诗是: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唐大夫,你的名字叫由之,我便联想到这个诗了。”

唐由之心想毛主席真是知识渊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名字的出处,他灵机一动,说,“主席,您这两句诗,送给我吧。”

毛泽东点头道:“好,你送我两句诗,给我动手术,我也送你两句诗,给你签个字。”

说完,毛泽东在纸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末了,毛泽东高兴地说了一句:“祝针灸万岁!”

唐由之小心翼翼地接过毛泽东的题诗,收了起来,这是他一生最珍贵的礼物。

手术后第三天,唐由之给毛泽东的眼睛换药。经过检查,他的眼睛已经能看清东西了,唐由之正要把毛泽东的眼睛用纱布再包起来,毛泽东突然挥手说:“不用包了,我已经好了。”

唐由之说,“不行主席,您的切口还没长好呢,还要包起来。”

毛泽东又犯起了犟脾气,说:“我都好了,看得清清楚楚,眼睛也没有什么不舒服,还要包什么?包上纱布,我才觉得不舒服。”

唐由之态度很坚决,“主席,真的不行啊,必须要等切口愈合后才行,不然容易感染。”

毛泽东突然生气了,手一摆,意思是让医生们走开。

看到这种情况,其他医护人员都离开了,但唐由之还是不走。

毛泽东问:“你怎么还不走啊?要给我做工作?”

唐由之老实回答:“主席,我不能走,我是医生,您是病人,我要对病人负责,您也得听我的,不然我不会走的。”

毛泽东沉默了一会儿,说:“包着纱布很不方便,影响工作,还有其他办法吗?”

唐由之想了想,说:“可以戴一副眼镜,只要左眼有镜片,能罩住你手术的眼睛,这样既能看得见东西,又能遮挡眼睛,不会碰到,不被感染。”

毛泽东赞赏地点了点头,说:“我就说你有办法嘛,唐大夫,这个主意好。”

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毛泽东戴上这副特制的眼镜后,感觉不错,但他很快就忘了自己刚做完手术,迅速投入了工作,一会会见来宾,一会听取汇报,还要看书,唐由之担心毛泽东用眼过度,引发伤口感染,他不敢离开,日日夜夜守在毛泽东的住处。

第二天,张玉凤突然对唐由之说,“唐大夫,主席的左眼不舒服,你快去看看吧!”

唐由之吓了一跳,别真是感染了,他赶紧跑过去做了检查,幸好只是掉进去一点灰尘,不是感染,但这已经给毛泽东敲了一记警钟,他用药水给毛泽东冲洗了一下眼睛,说还是需要包扎起来,以防再有脏东西进入眼睛。

毛泽东沉默了很久,突然说:“你胜利了!”

唐由之吓了一跳,赶紧说:“主席,您也胜利了!”

前前后后算起来,唐由之一共陪了毛泽东10个月,这十个月里,他始终密切关注着毛泽东的24小时饮食起居,也被毛泽东的伟人风范深深折服,能为毛主席做白内障手术,是唐由之一生最大的幸运,这位特殊的病人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手术后第四个月,毛泽东的眼睛彻底痊愈,唐由之也要离开了。

临走之前,毛泽东亲切地和唐由之等医疗组成员合影,他高兴地说:“唐大夫,你是我的光明使者,等到了明年,我还请你给我做另一只眼睛。”

唐由之激动地说:“好的主席,只要您愿意,我一定会来给您做。”

毛泽东哈哈一笑:“我当然愿意咯,你那句‘万般灵药皆无效,金针一拨日当空’,可是比什么金丹妙药都管用呀!”

唐由之也笑了,医疗组成员都笑了。

1975年底,唐由之又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他为毛泽东进行了术后复查。离开中南海前,毛泽东又提起第二年让唐由之给他做右眼的事情,唐由之满口答应了。

唐由之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溘然长逝。

听到这个噩耗,唐由之的眼泪哗地流了出来,毛主席的音容笑貌彷佛还在昨天,怎么今天他老人家就去世了呢?主席啊主席,我还没来得及给您做手术呢!您怎么就离开了呢?!

对唐由之来说,这是他一生中永远的遗憾。

多少年过去了,唐由之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但几十年前为毛主席做白内障手术的场景还经常浮现在他眼前,毛主席的音容笑貌似乎就在昨天,从来没有远离……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毛泽东不愿做白内障手术 医生念了一句诗 主席欣然答应》,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你看见了 高兴吗?照样子写句子

你看见了 高兴吗?照样子写句子

我们可以这样照样子写:1、你听见了,开心吗?2、你发现了,伤心吗?3、你明白了,懂了吗?4、你听到了,激动吗?5、你成功了,兴奋吗?拓展我们在仿写句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被仿写的这个句子的特点,要注意原文本...

2022-11-11 #经典句子

照样子 写句子:你看见了 高兴吗?

照样子 写句子:你看见了 高兴吗?

知识背景万丈高楼平地起,丰厚知识从零开始学起。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课本中安排了“照样子写句子”的训练,就是引导学生从仿写句子开始,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增加语感,丰富语言的积累,形成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

2022-11-12 #经典句子

写心情高兴的优美句子 句句唯美

写心情高兴的优美句子 句句唯美

1.我的心因你而笑。2.花儿在灿烂地微笑,鸟儿在快乐地欢叫,我的心情啊,像吃了蜜一样甜。3.乐观的心态看待世界,世间处处是快乐;以平静的心态看待事物,你会看到事物的两面,其实,时时刻刻我们都在分享快乐,有时,...

2022-12-2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