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春天看鹤|愿闻人语响 青草香

时间:2023-01-01

想必所有人心里都在等待着好事发生,等待着花开时,能一道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0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赵佶 《瑞鹤图》局部

新的一周开始了,大家都好吗?

春天着实已经在着了,东风也温柔。想必所有人心里都在等待着好事发生,等待着花开时,能一道看。

古时的人,一直觉得鹤代表着吉祥。诗里画里传说里,总有它在。大概是因为在人们心里,鹤关乎着美好的祈愿,每当它来,便有好事发生。

所以,想在这个春天里,与你一同看鹤。希望寓意着祥瑞的仙鹤,能带来如意吉祥,还有所有我们心所期待的美满。

也愿我们能早日出门,闻到春天青草香,人语响

水墨作品_林曦

常常能在画里看见仙鹤。

古人喜欢鹤,它体态优雅,性情温和。寿命也很长,常有五六十岁,在古人平均年龄三四十的时代,这算相当高寿了。

向往长寿的古人,喜欢以鹤入画。和龟搭档,龟鹤延年,与松作伴,松鹤长春,寄托着古人朴素的向往。

文人喜欢鹤,其良好品质移到人身上,是才貌双全,卓尔不群,士大夫所追求的理想风范。《世说新语》中有人在描述嵇康的儿子嵇绍容貌才德时说:嵇延祖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白居易一生写了百余首咏鹤的诗,他说: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这样的品性,像是在说文人自己。

皇家喜欢鹤,故宫太和殿前姿态优美的铜鹤,立了600年。明清两代的一品文官补服上,也是它,人们称它为一品鸟。

道家喜欢鹤,道家文化里它是长生不死的仙禽,很多成语也出典在这里,道家人坚信,它可以将人的灵魂带到天上去,才有羽化成仙,驾鹤西归这样的说法。

大家都爱鹤,尤其以下几位,爱鹤更是爱得痴。

01

你是我最珍爱的

△唐寅 《款鹤图》局部

《山家清供》这本南宋时期传下来的著名菜谱,书的作者林洪,才华不仅仅在菜谱上,他的诗文也是挺好的,但是怎么努力都不太容易进入当时江浙一代的主流文人圈。

有一次他谈到自己的七世祖,就是著名的林和靖,还被别人嘲笑。那些人说:和靖当年不娶妻,只留一鹤一童儿;可山认作孤山种,正是瓜皮搭李皮。

这件事情被当时一位挺仗义的人给予了支持,他叫施枢,他说:梅花花下月黄昏,独自行歌掩竹门;只道梅花全属我,不知和靖有乃孙。后来清人林则徐在嘉庆二十五年,任浙江杭嘉湖道,亲自主持重修杭州孤山林和靖墓及放鹤亭、巢居阁等古迹,发现一块碑记,记载林和靖确有后裔。

林和靖并非终身不娶,是丧偶不娶,其实是有子嗣的。那些嘲笑他七世孙的江浙文人,写起诗文来,个个心中又住着一位林和靖了,看上去大家都向往他的宁静淡泊。

史书记载,林和靖喜欢过恬淡的生活,隐居在杭州西湖,孤山上自己修了房子。他常常驾舟游西湖诸寺,与当时的高僧以诗文相往还。有句引用频率比较高的句子,就是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好动人,真是最懂梅花的男人了。

他每次出门后,总要叮嘱童儿,如果有客人来了,正巧我还没回来,就把鹤放飞了,我看见鹤,就知道客到了,归棹回家。这个故事里,鹤真的像孩子,家里客人来了,妈妈说,去喊你爸爸回家。一样一样的。

苏东坡很喜欢他的诗,觉得像唐人孟郊的文辞。黄庭坚也喜欢他,说每每看到他的字,就算生病了不吃药也能痊愈。沈周也喜欢他,说他的书法很是瘦硬,丰润的笔墨都留在西湖的绿意中了。张岱也喜欢他,在他的《西湖寻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了他的坟,里面只有两样东西,一个端砚,一只玉簪。

现在的孤山上,仍有他的“放鹤亭”。

02

你到了别人家要乖

△仇英 《独乐园记》局部

白居易一生爱鹤,多年养鹤,屡次迁居鹤都始终相伴相随。为鹤写了大约106首诗,他爱鹤的心,都记录在了《全唐诗》里。

好友裴度来家里玩,看到可爱的鹤,就问他要,他觉得自己那么喜欢,恐怕舍不得。但是朋友情真意切,怎么办。想了很久,还是把鹤送给好友吧,不过呢,特意写了一首诗给好友。

他说,夜栖少共鸡争树,晓浴先饶凤占池。诗的题目是《送鹤与裴相临别赠诗》,看着是写给好友的,其实更像慈父叮嘱离家儿郎的:你们两个小娃娃,夜里睡觉不要和鸡娃争地盘,早晨起床洗澡或者晒太阳要礼让别人家的大孩子。

多年后,他对送出的鹤仍然念念不忘,他又写诗: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

三年杭州为官,他觉得东南繁华如过眼烟云,只说:万里归何得?三年伴是谁?华亭鹤不去,天竺石相随。

迁居洛阳,为给爱鹤寻一个理想住处,到处看地找房子,终于东南得幽境,心满意足安顿下来。闲居期间,他晴引鹤双舞,闲遣鹤看船,枕前看鹤浴,薄暮引鹤归。睡则伴宿双栖鹤,病则鹤伴临池立,只须与鹤相伴,便可数旬闭门不出。

在白居易的日常生活里,鹤早就是家庭成员了。之前文学意象的飘飘欲仙,也有了人间烟火气。在他笔下,鹤被世俗化、人性化,不仅有凌云之志,劲直之节,还有故乡之恋,伤病之痛,稻粱之谋,保身之虑。

鹤的情感世界被白居易大大的丰富了,让鹤更有情趣,更有韵味。

03

你孤独的样子就是我的样子

△林风眠 《鹤》局部

绍圣四年(1097)二月二十四日,苏东坡被贬惠州时,搬入白鹤峰新居,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开阔,俯瞰大江,眺望远山。搬入白鹤新居后,苏东坡也有过好一阵子乐不思蜀的恍惚,他吟诵陶渊明的《时运》诗,“斯晨斯夕,言息其庐”,心情相当明媚。

可在新居只住了不到两个月,就被贬谪到海南儋州。在这两个月里,有位客人常来,他叫周彦质,惠州太守,常与东坡唱和。他有一首诗,叫《过苏东坡白鹤新居和东坡韵》,他写:豹隐南山鹤在阴,浮罗一望白云深。如何东岭神仙境,肯约衰翁数访临。

东坡特别爱鹤。在千古名篇《后赤壁赋》与《放鹤亭记》里,他用鹤隐喻了自己的遭际。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这是《后赤壁赋》里的鹤。那时候,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用鹤来表达自己精神上的隐逸。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这是《放鹤亭记》里的鹤。在政治上多次被打击,东坡借鹤来表达对仕途的厌倦,想要隐居的心态。

一只孤鹤,来自哪里,去向何方,来时的理想,抱负,追求,前途又在哪里呢?鹤在他的笔下,我们读来可以看到他自己,和他的天地。

04

你让我学会爱惜羽毛

△孙克弘 《销闲清课图卷》局部

曾经,小世界介绍过颜真卿的故事。他出身于琅琊颜氏,这个家族在历史上很有声名。西晋时,颜氏家族随晋元帝渡江,从琅琊迁到建康,历七代,已经是江左的望族。

家里祖祖辈辈都出书法大家,看重学识,尤其因为训诂、书法见称于世。真卿的母亲则来自殷氏一族,恰也有很好的书法家学,一直传承着。颜真卿自己也说,“自南朝以来,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世所称。”

这样的家风影响中,很自然地,颜真卿也很喜欢写字。

小时候,家里养过一只小腿折断了的鹤,幼时的颜真卿学写字,贪玩的年纪,常常会在鹤背上来写。哥哥颜允南看到了,很严肃地和他说,“此虽不能奋飞,竟不惜其毛羽,奚不仁之甚欤!”

折胫的鹤不能飞,也请你爱惜它的羽毛。

颜真卿是这样长大的。

05

请记得

△沈周 《中秋赏月图》局部

大约在南北朝,一位称作华阳真逸的隐士,在华亭得了一只鹤,鹤随他四处云游,想不到在镇江竟然仙逝。鹤是古人心中的长寿仙禽,它居然先一步走了,这件事对隐士的打击有点大,因为他就是去追寻长生永不老的,而这件事令人感觉到某种虚幻。

然后,这位隐士就用玄黄的丝绢收敛鹤的遗骸,葬在焦山下,并在葬鹤的土丘旁写下了一百多字的《瘗鹤铭》,深情凭吊。“瘗”的意思是埋葬,瘗鹤铭就是葬鹤的铭文。成文之后,隐士雇佣工匠将全文刻在焦山摩崖石壁上。

可是,这个摩崖石刻也是命运多舛。《瘗鹤铭》原石位于焦山西麓崖壁上。直到北宋景德年间都好好的,然后遇到几个炸雷,一部分崩裂到水中,后来崖壁上半部分也逐渐淹没。至北宋庆历八年,当地郡守钱彦远在焦山脚下的江中获得铭文残石一块,《瘗鹤铭》至此重现于世。

元代至顺年间,好像又是因为打雷,《瘗鹤铭》残石再一次坠落江中。直至清代康熙年间,苏州知府陈鹏年将残石打捞出水,并将其中一块一分为三,保存有九十三字。清人遵循原石刻行次,以摩崖的形式在定慧寺旁建亭保护,这便是今天见到的《瘗鹤铭》。

在这个伤心又深情的往事之外,碑文本身的书法成就相当高,因其有南朝时代书法气韵,虽是楷书,却还略带隶书和行书意趣。刻字大小悬殊,结字错落疏宕,笔画雄健飞舞,且方圆并用,上下相衔,如仙鹤低舞,仪态大方,飘然欲仙,形成萧疏淡远、沉毅华美之韵致。有“大字之祖”这样的地位,历代很多书家都会来此参拜。

北宋黄庭坚一生最是喜爱,他的字受益于此良多,他说:大字无过瘗鹤铭。这话,有金石声。

《瘗鹤铭》里的字

06

在云间

△张路 《神仙图册》局部

邓石如有一幅字,现珍藏在国家博物馆: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写得气势宏大,蔚为壮观。

据说在嘉庆九年的一个夏天,邓石如遇见了灵隐寺见初禅师,两人往来数日,邓石如觉得禅师修行高洁,而且对书法颇感兴趣,有先辈智永禅师的遗风,就书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他。

字写得神完气足,布局恢弘,和乾嘉年间媚气的帖学派完全不同。

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字,和他对篆隶碑学的潜心研究不可分,和他一生爱鹤如命更不可分。

他家里有两只鹤,一雌一雄,加起来年龄超过了一百三十岁。一日,雌鹤竟然去世,仅隔十几天后,他的发妻也去世了,这件事对他打击巨大。

那一年他59岁了,伤心不已,只剩雄鹤与他相依为命。他不忍心看到雄鹤每天孤单的样子,于是择地三十里外的集贤关佛寺,将鹤寄养僧舍中。从此,他担粮饲鹤,三十里往返,每月坚持不懈。

后来雄鹤被安庆知府看中,抓回府中。得知这一消息,他即刻启程赶到安庆,写下《陈寄鹤书》,向知府陈情上书索鹤。

这篇文章写得哀婉动人,催人泪下,知府接书,无言以对,不日便将鹤送还佛寺。

可是不久,发生一场蛇鹤恶斗,最终雄鹤不敌巨蛇,被困而死。邓石如从此卧病不起,六个月后即嘉庆十年十月,他也随鹤而去。

那一年他六十三岁。

07

放鹤归去

△王士祯 《放鸟图卷》局部

支公好鹤是《世说新语》里一个有名的故事。

这个故事有两个版本,另一个在南朝人写的《高僧传》里,对支道林放鹤,只有寥寥几笔:

后有饷鹤者,遁谓鹤曰:尔冲天之物,宁为耳目之玩乎。遂放之。《高僧传》里的支公是个明白人,高人,直接把鹤放了。

但是《世说新语》的故事更有起承转合,令人过目难忘。

支公特别喜欢养鹤。他在浙江东部的峁山住的时候,有人送了他一对小鹤。过了一些时候,小鹤渐渐长出羽翼,时时想起飞。支公舍不得鹤飞走,就剪断了鹤的羽根。鹤想举翅高飞却没办法再飞,于是回头看自己的翅膀,然后低下头来,看上去就像人一样沮丧。支道林说:鹤生来是应该翱翔在天空的,哪里会甘心当人的宠物被眷养玩耍。经过一段时间调养,等到鹤的羽毛重新长出来,让它们飞走了。

支公并不是一开始便有恩慈,他有偏爱,看到鹤翅长欲飞,便铩其翮,不惜伤害,以求耳目之玩。直到看到鹤不能飞,垂头懊丧,遂觉悟,放鹤去。

两个版本中,《世说新语》有冲突,有情节,人情人心俱在。最终支公冲破情感的偏狭,物我两忘,各得自由。

08

你是祥瑞

△赵佶 《瑞鹤图》

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郁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倏有群鹤飞鸣于空中,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之端,颇甚闲适。余皆翱翔,如应奏节。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叹异久之。经时不散,迤逦归飞西北隅散。

这个景象,让宋徽宗心里很喜欢。

自古帝王都爱祥瑞征兆。

便常有大臣们向他举荐道教宗师,报告象征国泰民安的消息,哪里又发现了芝草,哪里又出现了麒麟。他甚至命人制作了一套祥瑞图册,详细描绘各种象征祥瑞的千奇百怪的景象。

政和壬辰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的傍晚,汴梁城天空中有十八只神态各异的仙鹤盘旋翱翔,有两只仙鹤落于殿脊之上,相对而立,回首相望,顾盼有神。不仅是皇帝自己,首都民众都看到了这一奇异的景象。徽宗皇帝也是非常高兴。

他提笔作画,并且还提了一首诗以作纪念。

于是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瑞鹤图》。

隔了千年了,依然不觉得隔绝。来自遥远的时代,也好像是从我们的当下而来的。

愿这个春天

我们有祥云,有瑞鹤

也可以看看这些

都是带着爱做的

(点击文字或图片就可以看到啦)

2020长长春假,给同学的一封信

再看齐白石 | 宛如超人,宛如农夫

再看丰子恺 | 愿与你共有这安宁

一份清单|春假快乐,all ready

我们这个小世界的故事

文章、视频等内容为 Lstudio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 | 联系我们:Lstudio@VIP.126.com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春天看鹤|愿闻人语响 青草香》,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唐朝隐士养鹤:凭借文学艺术与市场需求 我过上了吃穿不愁的生活

唐朝隐士养鹤:凭借文学艺术与市场需求 我过上了吃穿不愁的生活

...常的一件事,几乎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都有养鹤的习俗。我靠着这门养鹤的本事,也是过上了不愁吃穿的生活。诸位看客若是不信,那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一、养鹤历史及鹤的重要性咱们中国的养鹤历史可以追溯...

2023-07-17 #经典句子

郭德纲秒变哲学家 再发哲理短语 既以诗明志 又勉励众生

郭德纲秒变哲学家 再发哲理短语 既以诗明志 又勉励众生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赠质上人》一诗,是赠给一个叫做“质”的和尚的诗。“上人”,是对高僧的敬称。从人的嘴里说出来的事,必是人之心中所想,不说人间事,是他心里根本不想这...

2016-03-05 #经典句子

关于惜时的千古名句你记得多少?这3个均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关于惜时的千古名句你记得多少?这3个均是千古流传的名句

...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至理名言。除此之外,还有像杜荀鹤的“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秋娘(或无名氏)的“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也都是劝人珍惜时间的名句,你最喜欢哪一句呢?

2022-10-29 #经典句子

浸透泥土芳香的诗焰——赏析诗人张水田心中流淌的诗语

浸透泥土芳香的诗焰——赏析诗人张水田心中流淌的诗语

...、展翅,都溢满诗意,一地流淌,尽显妩媚。用外物衬写鹤的华贵:草间奔走的流萤/可是在为你巡视/河岸不息的蛙鼓/可是守更的梆子/俨然一位高贵的公主形象。残冬一天,诗人在野草滩上拾到一枚鹤的羽毛,诗人思绪开始浮...

2023-05-04 #经典句子

3个千古名句赏析:杜荀鹤叹息伯乐难寻 苏轼这句令无数人追捧

3个千古名句赏析:杜荀鹤叹息伯乐难寻 苏轼这句令无数人追捧

...那天,人们才会承认它的高大伟岸。出自于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小松》,诗曰: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此诗前两句写一株幼苗的茁壮成长,到了后面这两句,作者笔锋一转,发出...

2022-11-30 #经典句子

5首绝妙古诗 每一首都文采飞扬 令人赞不绝口 赶紧背下来

5首绝妙古诗 每一首都文采飞扬 令人赞不绝口 赶紧背下来

...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而上面这首《苦吟》算是杜荀鹤的夫子自道了。关于诗歌的写作,确实有些人是随口道来,例如李白那般天马行空,宛若天才造就。但李白这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多数人想要写好诗歌还是要靠辛苦的...

2023-10-10 #经典句子

那一代人的友谊——沈从文冯至陈翔鹤

那一代人的友谊——沈从文冯至陈翔鹤

...年,距离他们追梦的时代已过去半个世纪,但他记与陈翔鹤的友谊,如诗如画,历久弥新。他还写到:“我的工作成就里,都浸透有几个朋友淡而持久古典友谊素朴性情人格一部分。”以沈从文的天真纯朴,能让他深情地回忆的...

2023-07-20 #经典句子

《河南日报》一版6000字长文深度解读鹤壁高质量发展!

《河南日报》一版6000字长文深度解读鹤壁高质量发展!

...张飞介绍。这位学城乡规划专业的鹤壁小伙子,谈起各种鹤的性情,如数家珍。淇河,一条从《诗经》中流出的河流,在鹤壁持续多年的呵护下,因水质而声名远播——是目前华北地区唯一流经城市而未被污染的河流。沿着绵延...

2023-12-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