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想象 话语与景观:底层视角下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进路研究——一项基于NC市XH事件的

时间:2022-12-24

雷少杰,通讯作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04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1 分钟。

李春雷,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雷少杰,通讯作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底层青年群体心理极化的传媒干预研究》(项目批准号:16BXW002)的阶段性成果。

风险社会中,谣言成为群体行为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社会抗争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具有清晰的抗争剧目,而在所有的抗争剧目中,谣言因其普遍性成为了抗争的主剧目”(郭小安,2013)。并且,由于新媒体的介入,“重大突发事件与以新科技作为活跃载体的谣言产生了捆绑效应”(王灿发,候欣洁,2012),因此,其复杂的传播机理使得事件极易走向风险化与失控化。如何有效地审视公共事件下的谣言传播则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对公共事件的实地调研,以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对调研文本采取了三级编码与登陆,旨在厘清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独特进路与传播逻辑。本文悬置了已有学术框架下的谣言传播研究,在对备忘录及调研报告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调研组获得的启示是:需将公共事件中的谣言研究置于中国本土情景下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之中,公共事件下的谣言传播具有一套独特的传播机制与逻辑,需要用底层视角重新考量谣言的多元维度。所谓底层视角,即在充分考量底层群体的资源获取上,理解其对所谓谣言的认知判断及其传播逻辑,将其看作为一种公共事件下的底层传播话语,这种特殊话语凸显了他们对谣言的认知维度及价值判断。

事件回顾与样本分析

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一起由环境安全隐患所引发的公共事件。该事件发生在NC市所辖乡镇下的居民楼盘XH新城,XH新城作为该市“刚需房源集中地”从而成为了一个新近开发的居住区,由于缺乏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以及成熟的周边商圈,该小区的房价要普遍低于该市商品房售价,较低的房价吸引了来自周边县市地区的务工人员以及当地的低收入群体。因此,单从资源获取层面上考量,该地区的居民在某种程度上是弱势的。此外,XH新城毗邻其他区县,与行政中心相对疏离,按居民的话说是“三不管地带”,从而被当地小区居民看作是被遗忘的角落。因此,当地居民普遍认为XH新城不受重视。

2015年6月1日,NC市XH新城业主听闻一大型天然气项目将在小区附近的空置场地动工:NC市规划局提出拟将“(NC市)QYP区天然气综合站置换至XH新城”。项目选址就在该居民区附近,此消息甫一发出,旋即引起了小区居民的恐慌。在其公示期间,XH新城业主为抵制气站项目上马,纷纷在QQ群、微信群以及XH论坛等业主社交网站奔走相告,并相约走上街头“集体散步”。在多次网络“陈情”未果后,为了显示自助决心,该小区居民先后在昌南大道、省政府门口静坐协商。此举使得公安干警快速介入,随着事态的失控一度造成了局部的紧张态势。与此同时,坊间流传着各种关于天然气站及其危害的小道消息,一时间谣言四起,加剧了XH居民的恐慌情绪,并进一步致使事件发酵与升级,直接导致了当地群众与基层政府的冲突,使其最终演变为一起公共事件(以下称XH事件)。XH事件从酝酿到结束先后持续了数月。而在此事件中,谣言导致的恐慌情绪直接促使了XH事件的爆发。事件的发生迅速引起了当地基层政府的关注,在双方反复交涉下,最终以当地基层政府的妥协以及“天然气置换项目”的另行选址而结束。对此,调研组对该事件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关注。

本文选取XH事件为研究对象主要出于以下考量:其一,此次事件关乎三十多万XH新城业主的切身利益,且自助行动持续数月,事件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涉及多方主体,是一起典型的公共事件,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其二,此次事件距天津塘沽爆炸事件仅隔数月,这起重大安全事故唤醒了XH业主的风险意识,在集体记忆的作用下,其与XH业主的绿色行动形成了联动与共振,因此,事件在具备典型性的同时又具有复杂性;其三,谣言传播现象十分凸显,不同于以往的悲情叙事,作为一种突生话语,XH事件是底层群体朴素的话语表达,具有一套特殊的动力机制。基于此,本文将XH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进一步廓清谣言的传播逻辑与社会意涵。

研究方法

以往公共事件的谣言研究往往采取量化的研究路径,常常聚焦于统计数据而忽视了情境与意义。因此,本文将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以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展开考察,力图全面均衡地观照整个事件。

(一)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的过程旨在发展一套完整的概念,为正在研究的社会现象提供全面的理论解释。不同于其他研究方法,该方法倡导悬置已有的研究框架和学术理论,扎根于文本,“从现实资料中提炼出概念,然后把相似概念归纳为范畴,通过核心范畴的涌现和逐步归纳,得到核心范畴,从而形成理论”(Glaser & Strauss,1967:10)。

扎根理论主要运用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三步对文本进行登陆,挖掘出文本的主要范畴及核心范畴并开发故事线,进而得出基于文本的扎根理论。具体编码步骤如下图1(Pandit & Naresh,1996)。

如图所示,扎根理论的第一阶段通过深度访谈最大限度的占有文本资料,对访谈文本进行逐句编码并进行标签化处理,以凝练每句的核心意思。在此基础上,对意思类同的句子进行合并同时给予一个概念,对于有关联性的概念则进一步范畴化。第二阶段则运用典范模型(表2)归纳出问题的主副范畴。第三阶段则通过对主副范畴进行思考,发现可以说明事件的核心范畴,并明确一条故事线。

(二)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作为扎根理论的一部分,是开展扎根理论的前期工作。因此,待事件“稳定”后,调研组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先后六次前往事发地及其周边村庄对其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实地调研访谈。本次田野调研地点主要集中在事发地以沿FH路、BYH路、JS二路以及HJ路两横两纵所形成的FYCH小区、JLXH城小区以及LMXH壹号小区及其周边商铺、广场;由于2016年1月该地区又出现了反对建造陵园事件,该事件与XH事件的又一次爆发具有深度的勾联关系。因此,调研组对拟建陵园所在地的BJ半岛小区、BJ半岛御河湾小区、LG国际城及其周边的大洲村、小洲村进行了实地补充调研。

为了使得深度访谈有效进行,在事件发生之后,课题组尝试与当地群众进行线上接触并取得其信任,通过多方联系与滚雪球的方式发展了多名“线人”。调研组分别选取了3名新闻记者、4名基层民警以及5名XH业主参与线下访谈,他们由于亲身经历过本次事件故作为重点访谈对象。配合半结构式的访谈提纲以及现场补充提问的形式,调研组分别对其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访谈与集体座谈,每次访谈均不少于60分钟。此外,对事发地周边的FYCH小区、JLXH城小区以及LMXH壹号小区居民进行了偶遇抽样与随机访谈。对于事发地的周边乡村,调研组亦进行了大量入村入户的田野调研。为确保访谈准确高效,调研组在深度访谈前进行了多次研讨与头脑风暴,根据相关主题及所搜集到的材料,不断加入与剔除访谈问题,设计了多个关联性的话题,拟定了面向不同对象的访谈提纲。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纳,调研组在每次访谈结束后随即撰写访谈备忘录以及调研报告,通过备忘录与调研报告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调整并用于下一轮的访谈。本次参与访谈群众共计40余人,包含了不同年龄阶段(20-70岁)和性别的受访者。访谈对象均具备独立的逻辑思考与判断能力,因此,调研样本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XH事件的扎根分析

调研组经过六次的实地调研与访谈,当访谈内容不再产生新的概念与范畴后,访谈内容达到饱和。经过文本化过程、剔除无关内容等“标准化”的文字整理后,调研组获得一手调研资料共计5万余字的文本材料。深度访谈所获得的材料将进一步用于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与建构理论。

(一)开放式译码

开放式译码是三级编码的第一步,是按开放原则对文本进行逐句登陆赋予摘要与概念,通过摘要之间相互比较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对现象摘要标签化的过程。开放式译码的目的是从大量访谈资料中归纳总结相关概念,寻找概念间的联系并将其打散、揉碎、联合为不同范畴,为下一步范畴化做准备。

调研组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在排除干扰信息与无效信息后,最终筛选出184条现象摘要,按照同一归纳的原则提取出27条概念(类属)。概念是扎根理论中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此过程中,所引入的每一个概念都被看作是暂时性的。当某个概念在数据收集中以显著性的形式存在并且被证明与现象的相关性具有持续性的契合时,为保证理论与现实具有一致性或相容性,概念将被保留下来。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将本案例访谈者的录音访谈资料转换为文本资料并记为“ax”,对每一句话语或段落进行精简扼要的概括,提炼出本句(段)的中心主旨并同样标记为对应的“ax”形成现象摘要,其目的是从繁杂的文本中提炼出有效的信息。在形成现象摘要之后,进一步对所有的摘要进行抽象,并在抽象的基础上将某类具有相似意蕴的摘要进行概念化,本文记为“Cx”。通过对访谈数据的开放式编码,最终得到27个概念,记为C1-C27,如表1。

范畴化是概念化的进一步延伸与深化,按照内在关联与逻辑,调研组将27条概念进一步整合,最终得到12个范畴,记为D1-D12,如表2。

“开放性译码的目的在于指认现象、界定概念、发现范畴、也就是处理聚敛问题”(奎因巴顿,1990/1998:38)。开放性编码是一个不断抽象的过程,如图2。

本案例开放性译码如表3所示。

(二)主轴译码

主轴译码是通过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策略、结果典范模型(见表4)将所得概念与范畴(类别)联结在一起,试图找寻回应核心问题的侧面维度。范畴化是扎根理论的重要步骤,为理论的整合提供了路径。文章通过对所得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整理,运用典范模型归纳出3个主范畴:意义内爆典范模型、关系驱动典范模型、群体动力典范模型,详见下文表6、表7、表8。

(三)选择性译码

选择性编码是编码过程的最后一步,是所有范畴围绕核心范畴进行统一的过程。“把它系统地和其他范畴予以联系,验证之间的关系,并把概念化尚未发展完备的范畴补充完整的过程”(王迎军,李志刚,2007),旨在挖掘核心范畴,并形成一条完整的故事线。根据前两步的译码结果,将提取的概念和范畴进行整合。并且,对三个主范畴和相应的副范畴进行思考,对核心问题不断追问。调研组发现可以用“谣言内爆——外爆动力机制”(如表5)作为核心范畴统合所有概念与主范畴,得到故事线。

事件故事线:XH居民由于长期的低度安全感对周边的安全隐患极为敏感,尤其在天津塘沽事件被大量报道以及不久前刚刚抗议陵园项目“地下千秋园”的建设后,当地居民对周边的大型项目时刻保持着一种警惕的心理。此外,由于此前购房时的一些承诺未能兑现,居民对当地基层政府普遍怀有某种微妙的心态。“一开始他们在售卖房子的时候,那里是规划建一个湿地公园的,后来开会,市政工程把天然气站项目迁到这里来了”,这种期望带来的落差感进一步加剧了居民的相对剥夺心理。在遭遇气站项目的上马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隐患时,各种关于气站的坊间新闻被不断制造出来,在网络媒体的助力下,消息的本来意义遭到了扭曲变形与夸张再造,小区的天然气项目被当地居民戏称为“小区附近装了一个定时炸弹”(a67)(a83),在业主QQ群中,许多关于气站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的小道消息被大量传播。在熟人关系的加持下,大量信息的真假边界开始变得模糊不清,真与假的界限消失了,谣言开始内爆为一种超真实体验。当谣言话语不断被熟人圈子制造出来时,其逐渐演化为一种舆论景观。因此,越来越多的XH业主开始参与到自助行动中来。在这种群体动力与关系圈层下,谣言经过了由内爆到外爆的过程。

正如格拉泽与斯特劳斯所提请人们注意的,不管研究的问题多么微观,更广泛的结构必须被加以考量,“对一个事件的考量不应局限于对中心利益现象立即产生的条件,影响这一现象的更广泛的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文化价值、政治趋势、社会运动等等”(Corbin & Strauss,1990)。因此,在谣言的形成过程中,调研组亦考虑了XH新城居民的社区环境及其与当地基层政府的关系,相应的社会结构与集体记忆亦被纳入到了考量范围。

基于扎根理论的谣言传播逻辑与传播进路

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虽然显得杂乱无章,但其却遵循着一定的传播路径,有着独特的传播逻辑。在本次事件中,谣言传播具有由内往外、由点及面、线上线下、层层扩散、相继外爆的传播特点,即内爆——脉络——外爆的传播进路;谣言的话语属性亦渐次经历了从想象性真实演变为超真实,进而再被建构为景观真实的三层转换,并且,谣言传播的阶段与谣言的话语属性呈现出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

(一)元动力:边界消解与意义内爆

在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看来,内爆是由模拟与仿真所制造的超真实建构起来的,“是对原因模式、决定的差异模式及其肯定与否定的控制的吸收,这是意义的内爆”(Baudrillard,1995:31),内爆是边界和意义被抹除的过程。本文通过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发现谣言在传播过程中显得真假难辨,甚至出现了将官方消息当做是虚假的,而公众的“内部消息”被认为是确证的这样一种真假倒置的现象。除此之外,更为常见的是真实与虚假的边界消融,这种情况亦暗合了后真相时代下的信任逻辑。本文遵循了“奥卡姆剃刀”的简单有效原则,借用了鲍德里亚的内爆概念用以归纳相关范畴,如表6。

如表6所示,在XH天然气项目立项公示之时,正值天津塘沽爆炸不久,其所引发的灾难性后果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集体记忆,亦增强了公众的安全意识,公众的邻避心理得到进一步的凸显。此时XH新城业主得知一大型天然气综合服务站选址在其小区附近,且该项目将在公示后立刻上马,恐慌情绪迅速弥散于XH业主之间。在此期间,各种关于气站建设及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的“可靠消息”与“线人情报”不断地在当地的社区论坛上流传,并持续向其他网络场域输出,由此产生了大量文本的模仿与互文。其信息传播之快,流布范围之广,不仅仅因为该项目是事关30万居民的大事,还因为“一般中国老百姓是这样的,只要关系到自己利益,就不会管其他的一些东西的。他们做出这种行为肯定是为了扩大影响引起领导的关注。”在新媒体碎片化传播下,由媒介营造的虚拟真实与符号真实构成了独特的传播环境,因为“居民也没有必要去捏造假的事实”(a34),所以“相信大家说的话”(a117),因此,谣言具有超高的可信度,其意义开始内爆。在大量高强度的信息环境下,XH居民产生了“超真实”的错误认知,即坊间的各种流言与小道消息是确信可信的,甚至比官方信息还要可靠。其次,“对于小道消息,居民就一句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哪怕他说的是假的也会相信”(a13),由此,真实与虚假变得模糊不清,XH居民对谣言具有一种单一维度的认知。因此,真假边界的消解与意义内爆使得谣言具备了传播的元动力。

(二)节点与脉络:关系驱动与圈层交往

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的社会形态开始接受多元的改造,网络社交媒体能够赋予其更多的可能。然而,难以忽视的是,当下的中国社会依然保持在传统的交往框架之下,“关系”的维系仍旧是人们交往的前提。因此,互联网的出现只是丰富了“差序格局”的实践方式,人们的关系倾向于更加多元化与虚拟化。因此,公众的交往逻辑依然取决于线上、线下的关系与圈子,在这种逻辑下,关系驱动下的圈层交往成为了谣言传播的主要节点与脉络,充当了谣言传播的中介。

如表7,在XH事件中,在低度安全感下,圈子成为了小道消息的集散地。基于公共事件下,以往松散的业主群体会迅速结盟以抱团取暖争取权益。这种结盟有其外在的现实因素与内在的心理动因。XH新城虽然在人数规模上达到30万,但因其为规划不久的居民集中安置小区,因此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只有一条通往市区的公交路线。“地铁、公交都没有照顾到XH居民”(a10),医院尚在建设,周边的文娱设施较为缺乏,且常常遭遇停水断电,XH被当地人自嘲为NC市的“贫民区”,居住于此的居民积愤已久,“对新城的照顾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那样”(a11)“建一些好的东西就不想着我们,就把天然气站这些东西建在我们这边,感觉政府好偏心”(a54)。在这种情况下,为争取“生存”权益,XH居民只能选择抱团取暖,自助圈子由此形成。因此,在超真实的谣言信息环境下,依靠强关系驱动的传播网络渐次形成。在网络媒体的载动下,消息开始从亲朋邻里扩散至众多的网络在线社区,形成了消息与关系的策源地,去中心的自助组织雏形逐渐开始形成。“民众其实自己也是有组织的,像QQ群相互维权这样的组织,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这个事情”(a157),只要“有一个苗头,就在QQ维权群,他们会在里面发布实时的状况,而且还会号召一些人聚集起来”(a166)。以XH居民为主体的XH论坛因地缘纽带因素因而具备强大的“网民”吸附能力与传播效能,基于危机而达成的联盟关系使得每一个人犹如中心“石子”,不停地与外围发生联系及交换信息,而谣言则以各种形式与版本流传于“熟人圈子”中,在每个人互为中心的网络空间中,谣言信息呈现出液态化的传播形态,即四处扩散、细密渗透、灵活有势。

(三)外爆:集体记忆与群体动力

集体记忆对集体行为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许多公共事件形成的集体记忆成为了后来者所参考的对象,“集体散步”是自助者所采取与“学习”最多的行动之一。而谣言亦成为“集体散步”的副产品被借鉴下来。另外,塘沽爆炸事件的震撼性给当地居民留下了深刻的集体记忆,他们对可能带来重大安全隐患的事件还未能脱敏。在这两种记忆的共同作用下,群体性的转发动力使得大量谣言被不断复制、再生与传播,形成“外卷化”的信息环境。在谣言不断繁殖扩张下,谣言开始外爆,外爆是一个快速生发的过程。

如表8,XH新城位于NC市DX乡,毗邻该市QYP区,然而其所在区域比较特殊,“这边还是属于NC县,还不是属于区(管辖),得不到政府、市里部门的关注”,按XH业主的理解是“属于三不管”的地方,基础建设相对落后,“(基层)政府对象湖新城的照顾度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那样”(a11)。当地居民对本地基层政府充满失望情绪,具有一种塔西佗陷阱效应。因此,对于基层政府,XH居民一贯保留着抗争的心态。对于基层政府的停工承诺,居民不仅要“看到实实在在的红头文件,并且加盖了市政府的章”(a24),还要“看到原本要建天然气站的地方没有动工,是没有动静的才相信”(a25)。这不仅是因为之前“有过类似事件发生,对于XH民众具有参考性意义。比如NC钢铁厂改制事件、PZ建核电站事件等,这类公共事件都可以作为XH民众参考的对象”(a152),以往的公共事件亦加深了这种偏见。并且,天津塘沽爆炸余温未退,这种交错的危机感与不信任感时刻萦绕在居民心中,很多人表示“我听到别人说成天津那样,我也觉得危险”(a30)。因此,为了应对项目的上马,谣言或许是集体记忆下的无奈之举,在新媒体的参与下,舆论资源被调用到动员过程中,并建构了合法性,使得更多的XH居民参与到自助行为的集体中,从而促进了XH居民的集体“生态自觉”,导致了XH事件的发生。

底层视角下谣言传播的进一步审视

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具有朴素的情感色彩,调研组在通过对备忘录、调研报告以及所形成的扎根理论进行仔细审视后,得出的阶段性发现是:公共事件中的谣言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反对权力精英的社会资本,但获得的一手材料更加倾向于将谣言看作是弱势群体自救状态下所激发出的朴素表达,谣言的传播并非是对基层权力的对垒,而是一种生存伦理上的集体无意识,即在本土语境下,公共事件中的谣言具有一种集体自助性质。

在公共事件尤其是环境事件中,谣言很有可能经历过由想象到话语再到景观的持续循环过程,一手的田野材料能够说明的是:作为谣言传播的逻辑起点,由媒体所中介的公众将事件的前置想象判定为真实,这亦是在公众的心理图示中完成的,以作为一种自我传播的过程与结果;在这种确信之下,由此产生的各种谣言想象被大量投递到虚拟社区与关系圈层之中,并以此制造话语,此为一种群体协作性质的传播;在话语“社工”的生产与搬运下,谣言被编织展现在公众的观看视角之下,在大众传播中被建构为一种话语景观,此时,哪怕一个简单的“观看”与“说出”的动作都是对景观的一种生产。谣言作为一种想象、话语与景观,更是一种“想象的话语景观”。

(一)谣言是一种真实的想象

在XH事件中,公众的自助行为一度造成了局部性的结构紧张与冲突,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联盟者的家园。在强关系驱动的圈层交往中,任何关于天然气站的相关消息都会被认真对待,“比如建多大的、建在哪里,建在离我们小区远不远啊,这是我们最关注的”(a40),由于大家都认为谣言“基本上都属实”(a21)。因此,当地居民选择“相信大家说的话”(a117),因为“大家都是邻居”(a108),基于“一种紧迫感”(a6),甚至连“那有些比较离谱、夸张的小道消息第一反应都会相信”(a61),在一种高度不安感下,一种由话语建构的想象真实代替了原有的真实。就像安德森所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事实被说出的世界中,这些被说出的话实际上不是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不留痕迹的一阵风,实际上,不论他们的痕迹如何多样,都会保留下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被话语所标记、所交织的世界中”(Foucault,1987:177)。

在XH事件中,谣言是基于特殊场景下话语想象的产物,如果我们移情式地理解其生存环境与信息环境,就不难觉察这种想象的合理性。谣言被想象成一种真实,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官方信息的真空与小道消息过载导致的认知失调,更是塔西佗陷阱的深化。谣言被鉴定为真实的话语,具有超真实的体验。

(二)谣言是一种朴素的话语资源

本次事件中,XH业主“即使查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也不知道向哪里反映,想去投诉都不知道要去哪里投诉好,你去找政府,政府也不会理你”(a38),“因为他们没有诉求的地方,社区可能是他们所说的地方,可是社区会怎么回答他们呢,我会向上级部门反映,结果等了很久,什么都没有”(a39)。即使被接待,也是“安抚下,把情况记录下,抽根烟、聊个天、喝杯水、坐一坐回去了,没有什么消息”(a165)。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政府无作为,他们之前肯定是上报了,找上面反映了,但是解决不了。(基层)政府不管,诉求无门,诉求无门那我就只有以我的办法来解决。以自己的方法解决”(a147)。XH业主对当地基层政府的拖延推诿感到失望,媒介报道亦以政府采取的口径为报道框架,凸显了当地基层政府的强势话语,而作为一种对“权力的返还”,谣言被当作XH居民回应官方话语的无奈选择。在独特的“话语——秩序”生态下,绝大多数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亦是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达(程中兴,傅芸,2012)。因此,材料表明XH事件中的谣言是XH民众在环境危机中调用的话语资源,作为一种朴素的话语表达存在于公共事件之中。

(三)谣言是一种隐退的舆论景观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谣言亦包含了舆论的维度。XH事件中,谣言作为一种朴素的结构性话语,其亦包含了情感的表达,隐晦地显示出了HX居民的集体情绪,这种情感的流露就是隐退的舆论景观。之所以称之为隐退,其指形式上的不在场,旨在揭示其显性的政治维度的隐退与矫饰,而代之于情感。与此同时,经过“内爆—脉络—外爆”的过程,这种集体情绪和谣言已然成为一种舆论景观被呈现出来,“有很多人把从网上看到的直接摘下来放到群里面去,但是有些人会在后面加一两句子,居民自我补充信息,说这个怎么怎么严重”(a22)。在谣言传播过程中,通过集体情绪形成的舆论环境迫使基层政府正面回应,从这一点来看,风险性的政治话语隐退了,而换之以谣言,然而两者之间具有等价性。从田野调研数据亦不难看出关于项目建设的谣言揭示了XH居民对当地基层政府的看法,在访谈过程中,大部分居民表达了“认为政府偏心”(a54)、“不信任(当地基层)政府”(a71)、“(当地基层)政府不关心XH”(a78)的看法,这些话语最主要还是“发泄情绪”(a69),并促使当地基层政府介入。在参与处理事件的一位干警看来,“老百姓的诉求真的好简单,我接触公共事件是真的接触过好多”(a184),谣言无非是公众的话语没有得到回应,而采取的“弱者的武器”,是一种舆论的倒逼手段。

结语

理解谣言需要一种下沉的理论视角,从底层来观照公共事件中的谣言或许不失为一种选择,正如前文所述,只有以底层的视角来审视谣言,将其看作是底层的一种传播话语才能真正体悟底层群体对待谣言的想法与行动。值得注意的是,从本次的扎根经验来看,公共事件中的谣言在行动者身上极具张力,其可能具备一定的社会破坏力,更为重要的是,当仔细梳理其表征与传播逻辑时,不难发现其亦包含了一种隐藏的维度,在公共事件下,底层群体将谣言作为一种为数不多的可调用的资源。作为群体行动的机制,谣言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正向的传播取向,其不但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对话,亦是公众表达集体意见、参与社会议程的“民间选择”,因此,需要用不同的视角去观照公共事件下的谣言传播。

本文系简写版,参考文献从略,原文刊载于《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8期。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本期执编 / 彤昕

订阅信息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际新闻界》,国内邮发代号:82-849,欢迎您订阅!

您也可通过下方二维码或网址https://weidian.com/?userid=1185747182,进入国际新闻界微店,购买当期杂志和过刊。

您还可访问《国际新闻界》官方网站 http://cjjc.ruc.edu.cn/ ,免费获取往期pdf版本。

想象 话语与景观:底层视角下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进路研究——一项基于NC市XH事件的扎根研究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想象 话语与景观:底层视角下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进路研究——一项基于NC市XH事件的》,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组想象力句子;谁能想象时间之前与宇宙之外?

一组想象力句子;谁能想象时间之前与宇宙之外?

一,如果人们停止了幻想,如果他们不面向宇宙的奇迹,那么这就是人类衰落的真正征兆。----《三种命运》(未来世界的城市高度应该超过1000米。)二,贫穷限制了想象力?不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而是你的想象力有限无法让...

2023-01-18 #经典句子

超暖心的治愈系句子:别总是自卑 你永远比你自己想象的要好!

超暖心的治愈系句子:别总是自卑 你永远比你自己想象的要好!

1.太多的人想改变这个世界,却极少有人想改变自己。其实改变自己的心态,就能改变自己的世界,心是一切的根本。2.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 又何必把一些人,一些事看得那么重要。3.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

2023-06-20 #经典句子

当英文翻译成古风句子 简直美得让人不可想象

当英文翻译成古风句子 简直美得让人不可想象

1.If I know what love is ,it is because of you.[因为你,我懂得了爱]【如是良人长相绝,犹恐梦中思上邪】2.If we can only encounter each other rather than stay with each other,then I wish we had never encountered. [如果只是遇见,不能停留,不如不想见]【若只...

2023-06-11 #经典句子

从这唯美深情的句子中 你看到的是什么?结尾颠覆你的想象

从这唯美深情的句子中 你看到的是什么?结尾颠覆你的想象

红尘渡口,我寻寻觅觅,期期盼盼,只为遇见心中的他。奈何桥上、孟婆汤里,千年的轮回,我早已忘却万千人的模样,可心里却清晰记得他的身影。红尘三千繁华,我走过看过迷茫过领悟过;红尘几度洗炼,我哭过笑过痛过伤...

2023-01-17 #经典句子

感悟生活的句子 这个世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或者那么坏

感悟生活的句子 这个世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或者那么坏

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质。A genuine interest in others is the most important quality for asalesman.那些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停止尝试的人,永远不会失败。Those who do not stop trying because of a momentary setback willnever fail.伊利更喜...

2022-12-18 #经典句子

励志句子集: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

励志句子集: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

1.做一个世界的水手,游遍每一个港口。(by 惠特曼) 2.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动着不让我低头的血液。(蒙奇·D·路飞 海贼王)3.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特别是当你回头看看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走了一段...

2022-12-24 #经典句子

干净文艺的句子:未来是让人想象不到的 所以才会有所期待

干净文艺的句子:未来是让人想象不到的 所以才会有所期待

希望你与幸运撞个满杯,无论去哪儿,沿途都是风景。I hope you"ll have a good time with luck. No matter where you go, it"s scenery along the way.未来是让人想象不到的,所以才会有所期待。The future is unimaginable, so we can expect it.希望未来奔向我的是...

2023-08-25 #经典句子

想象中美好爱情样子的句子 总想问你 你喜欢吗

想象中美好爱情样子的句子 总想问你 你喜欢吗

1、路再长也是会有终点,夜再长也是会有尽头,不管雨下得有多大,总会有停止的时候。No matter how long the road is, there will be an end. No matter how long the night is, there will be an end.2、爱你的人生怕给你的不够不爱你的人就怕你要求得太...

2022-12-02 #经典句子

总是有些句子让你 既怀念过去的美好 又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想象

总是有些句子让你 既怀念过去的美好 又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想象

1.你身上的味道最好闻。你笑起来的样子最好看。你陪着我的时候,我从没有羡慕过任何人。You smell the best. You look the best when you smile. When you were with me, I never envied anyone.2.你归来是诗,离去是词,且笑风尘不敢造次我糟糠能食,...

2022-11-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