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小学四年级语文10课《绿》课堂笔记 教案及练习题

时间:2022-12-18

2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60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一、课堂笔记

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字和8个词语,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方法,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叉”读“chā”,要读准,重点指导书写“瓶”右边的“瓦”。

2.阅读理解

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去感受现代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特点。

3.表达运用

在反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想象画面、对比阅读感受诗意、诗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诗文引路,入《绿》之境

1.图画导入。

(1)师导入一组由各种绿色绘制而成的图画。(课件出示青山绿水、禾苗、竹林、绿树等图)

①师:看到这样一组图画,你想说些什么?

②示例:看到这一片绿色的景象,很自然地想起奶奶家的那片竹林,一场春雨过后,一个个手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就从土里探出来,可有意思了。

(2)师小结:这生机勃勃的绿景实在让人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绿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为文人墨客所歌咏。

(3)你知道哪些带有“绿”的诗词?

示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引入课题。

(1)师引导:诗人艾青也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

(2)板书课题,(板书:绿)生齐读课题。

(3)师述: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继续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出示课件)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吟诵含有“绿”的诗词为引,带领学生进入绿的意境,在旧知与新知、古诗与新诗中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板块二 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1)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2)师指名读。

(3)师:读了简介,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谁想补充说明一下?

2.生听课文朗读音频,注意节奏和停顿。

3.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2)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瓶”读“pínɡ”,不要读成了“pín”,“叉”读“chā”,不要读成了“cā”。

(3)识记字形。

①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标注拼音的字的?

②生交流。示例:顺口溜记“叉”字。又字多一点就是叉。

(4)指导书写。师指导书写“瓶”字。

视频出示“瓶”书写笔顺;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练习书写。

【设计意图】此板块主要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识记生字新词,逐步训练学生的识记能力。

板块三 朗读课文,初感绿意

1.释题。

(1)生齐读诗题。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2)预设: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一片一望无际的麦苗田……

(3)师指名读诗题,读出对绿的美好感受。

2.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全诗共有几节?(预设:5节)

(3)师指名分节朗读全诗,相机正音。

(4)全班齐读;小组分节比赛读,要求:正确、流畅、声音洪亮。

(5)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①师引导:读着读着,整首诗的画面在我们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②预设:诗歌描述了春天无处不在的绿色景象。树木、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这首诗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梦幻、绿的闻风而动。

(6)再读全诗,在读中理解。

3.四人小组内用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有效学习的第一步。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比喻、拟人、想象、联想等手法在诗中的作用。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寻找“诗韵”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绿》。(板书课题:绿)

(2)师指名分节读诗。

(3)师述:《短诗三首》的学习帮我们解开了现代诗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的秘密,这节课我们就尝试着运用在上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找一找《绿》这首现代诗里藏着的秘密吧!

2.生自由读全诗,寻找“诗韵”。

3.全班交流。师重点引导交流以下内容。

(1)课件出示第2小节。

(2)注意诗句中含有“绿”的词语,反复朗读。

(3)感受“绿”的多。

①想象“绿”的画面。师引导: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预设:各种各样的绿色)都有哪些绿?(预设:墨绿、浅绿……)

②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师:只有这些绿吗?从哪儿可以看出不只这些绿?(预设:从省略号可以看出)

③师引导发散思维:你还知道哪些绿?(预设:橄榄绿、苹果绿、黄绿……)

师:这么多的绿,都悄悄地藏在省略号中,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难怪作者这样说——(课件出示诗句)

生轻声读;师指名读;全班齐读。

(4)感受绿的美。

①师:作者的联想多么丰富啊!眼前各种各样的绿,在他眼里是什么样的?(生自由交流)

②师指名读第1小节。

③理解“发黑、出奇”。

师:这么多的绿,在作者的眼里,绿得发黑、绿得出奇。你怎么理解“绿得发黑”?(预设:绿的程度深)

师:“出奇”是什么意思?(预设:特别,不平常)

④师指导朗读:读出诗中不寻常的“绿”。(师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知绿的美,感受不寻常的“绿”。

板块二 精品细读,想象画面

1.学习第3~5小节。

(1)师引导: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读读课文第3~5小节。

(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轻声地自由读第3~5小节。

你觉得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再仔细读读。

(3)生读第3~5小节。

(4)生交流,师相机出示第3小节。

①师小结:很多人喜欢这一节诗,喜欢的原因是,这一节诗句式相仿,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②师范读后指名读。

③引导想象,感受诗的意境。

一阵风吹来,( )是绿色的。一阵雨冲刷过,( )是绿色的。

小溪潺潺流过,( )是绿色的。一束阳光射进,( )是绿色的。

师指名读;小组读;全班齐读。(师相机指导,读出诗的韵味)

(5)学习第4小节。

①课件出示诗句。

②关注“在一起”的句式,读出节奏。

③师指名读后,全班读。

④师:注意表示动作的词,你读出了什么?将表示动作的词语读得重一些,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1:这么多的绿融合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的、浅的、浓的、淡的……满眼都是绿。

示例2:一个“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绿色集中在一起的画面。

⑤师示范读后,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⑥拓展运用。(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仿写练习: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意,你能写一写“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校园里( )在一起,

公园里( )在一起,

田野里( )在一起。

a.生仿写,师巡视指导。

b.生朗读仿写句段,相互评价。

(6)学习第5小节。(出示课件,师指名读)

①师范读后指名读,相机引导:说说“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预设:这是作者的想象,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梦幻、绿的闻风而动,体现了绿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的主题。

②说话练习。(课件出示说话练习)

说话练习:一阵风吹来,小草( ),柳条( ),树枝( ),( )。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生自由练习读全诗。

(2)师指名分小节配乐读;生齐读。

【设计意图】此板块主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读出作者的想象,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诗的意境。学生通过进一步自主探究发现现代诗是作者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作者触景生情,情动而辞发。反复朗读,又将背诵巧妙地融于整节课的教学之中,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板块三 对比阅读,感悟语言

1.学习“阅读链接”。

(1)师: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课件出示宗璞的作品。

(3)生自由朗读;师指名读。

(4)学生交流读后感受。

示例1:作者抓住了灵隐“绿”的特点,善于联想、想象。从“绿意扑眼而来”“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这些词句中可以读出。(课件出示:“绿意扑眼而来”“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

示例2:作者着重写层层叠叠的树木和青苔的绿。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课件出示: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生齐读)

2.师总结:同学们,生活中的美景无处不在。参天的古木、蜿蜒的小径、潺潺的流水,它们都以美的身姿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愿通过学习这首现代诗,我们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能推敲、把握重要词语和关键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些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看起来很普通、平实,但如果仔细思考、揣摩就会发现其深刻的内涵。文章的主旨也往往在我们理解了关键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后豁然显现,学生的学习由此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教学这类课文,不必进行过多的分析讲解,重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展开想象,在脑海中浮现诗歌描绘的美丽画面,并启发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进行补充和拓展。在学习的过程中边读边想,边读边体会。通过反复朗读,与作者一道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这才是审美阅读,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诗歌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定位,还在于它的意境。所以仅读熟、读流畅还不够,还要通过阅读,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类文链接更好地体会“绿”在作者眼中的意味,“绿”在作者眼中的画面,“绿”寄托的作者的情感。对于现代诗的教学,在让学生理解诗意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我还尝试引导学生进行说话仿写练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练习题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辨字组词。

蹈( ) 练( ) 叉( ) 按( )

稻( ) 炼( ) 又( ) 案(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交叉() 节拍()整齐()飘动()

重叠() 指挥()集中()出奇()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缩句)

2.所有的绿被春天集中在一起。(改为把字句)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nèn)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huī),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按要求写词语。

(1)从文中摘抄出表示“绿”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仿写两种绿。

橄榄绿 __________绿__________绿

2.春天的世界“到处都是绿的”,你能说说“到处”是哪些地方吗?(至少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的“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A.红、绿、蓝中的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瓶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4.仿照诗歌的第3小节写几句话。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在一起的情景吗?选择一处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蹈(舞蹈) 练(练习) 叉(交叉) 按(按照)

稻(稻田) 炼(锤炼) 又(又是) 案(答案)

二、交叉(交织) 节拍(节奏)整齐(划一)飘动(飘荡)

重叠(重复) 指挥(指示)集中(会和)出奇(稀奇)

三、1.绿飘动。

2.春天把所有的绿集中在一起。

四、1.(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苹果绿;草绿

2.河畔是绿的,山坡是绿的,田野里也是绿的……

3.C

4.草儿是绿的,柳儿是绿的,大地是绿的,天空也是绿的。

五、春天到了,到处都是绿色的,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景象。翠绿的柳树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洁了浅绿色的嫩叶;小草展开淡绿色的叶子,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嫩绿的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

黎明(节选)

艾青

当我还不曾起身

两眼闭着

听见了鸟鸣

听见了车声的隆隆

听见了汽笛的嘶叫

我知道

你又叩开白日的门扉了……

黎明,

为了你的到来

我愿站在山坡上,

像欢迎

从田野那边疾奔而来的少女,

向你张开两臂——

因为你,

你有她的纯真的微笑。

和那使我迷恋的草野的清芬。

我怀念那:

同着伙伴提了篾篮

到田堤上的豆棚下

采撷豆荚的美好的时刻啊——

我常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

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

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

这是自然给我的抚慰,

我将狂欢而跳跃……

(选自《艾青诗选》接力出版社)

1.将文中的词换成近义词。

叩开——疾奔——

抚慰——

2. “你又叩开白日的门扉了……” 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你”指的是,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是。

A. 省略同类词句,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B. 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C. 表语言断断续续。

D. 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

3.“我将狂欢而跳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发挥想象,在原诗的基础上补充一句,意思及风格与原诗尽量接近。

当我还不曾起身,两眼闭着,听见了。

5. 诗人描绘出这样一幅生活场景:在孩提时代,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我”曾和小伙伴去采豆荚,“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这充满深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多么动人啊!试着用两三句话描写你孩提时代的快乐时光吧。

【参考答案】

1. 示例:敲开 飞奔 安慰

2. 拟人 黎明 B

3. 表达了诗人激动和喜悦的心情。

4. 示例:闹钟的叮当 窗外的喧闹

5. 略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小学四年级语文10课《绿》课堂笔记 教案及练习题》,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