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小学六年级下语文14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 教案及练习题

时间:2022-11-25

一课堂笔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俱等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在句中的含义。3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5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一】课堂笔记

【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俱”等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在句中的含义。

3. 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4.《两小儿辩日》中,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理解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两小儿辩日》中,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明白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学弈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解题:(出示插图)“学弈”是什么意思?(弈,下棋)学习下围棋。

3.根据课文题目质疑:(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弈的结果怎么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出示课件)作者简介: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一书主要由孟子的言论汇编而成,是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而成

的。

设计意图:

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由题目质疑,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强调按朗读节奏读准课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本课生字。

援、俱、弗、辩

3.读一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yì yǔ jù fú yǐ huì hónɡ hú zhuó yú

学弈 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诲 鸿 鹄 弓缴 弗若与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读通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出示课件,自学提纲。

(1)小组合作,疏通文义。

(2)小组内把不懂的字、词记下来。

2.学生汇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点拨。

3.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擅长。

(2)使弈秋诲二人弈诲:教导。弈:下棋。

(3)思援弓缴而射之援:引,拉。弓缴:弓箭。

(4)弗若之矣弗若:不如。

4.说说文中的“之”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 (弈秋的教导)

(2)思援弓缴而射之。 (鸿鹄)

(3)虽与之俱学。 (前一个人,专心致志者)

(4)弗若之矣。 (前一个人,专心致志者)

(5)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

(6)惟弈秋之为听。 (助词)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

小组交流理解古文意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的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二人学弈的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做事情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有可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设计意图:

与生活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六、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2.运用这节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阅读下一篇文言文。

【板书设计】

学弈

态度决定成败

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黄帝神游》《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

(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的)

(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

由题目质疑,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1)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设计意图:

在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自学。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太阳的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大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②日初出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设计意图:

了解两个小孩争辩的原因。

4.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1)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学生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精神。)

三、拓展。

1.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观点 依据

经过角度不同

结果:孔子不能决(实事求是)

教学反思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少,能做到正确的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教学中我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的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教学中我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问题:

一、不必采取对译法

老师认识的误区是小孩子不懂文言文,又是初次接触,。一定要逐词逐句的对译,不然学生可能学不会。有效的方法是,学生反复读懂课文,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字词和每句话的意思。学生如有不懂,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使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贯通全文。

二 、充分发挥范读的重要性

教师范读课文本身作用不可小觑,范读文言文更是重要,第一遍要读的有声有色,流畅自如,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

三、指导文言文的读法

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四、注重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也经常尝试使用。教学这一课同样适用。让学生讨论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讨论文中对人物的评价。

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还有意的传授了一点儿文言文知识,这样,以后对孩子还是有好处的。

【三】练习题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形近字组词。

俱( ) 援( ) 盂( ) 弈( )

惧( ) 缓( ) 孟( ) 奕( )

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 ( ) (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 ( ) ( )

三、翻译句子。

1、孰为汝多知乎?

2、为是其智弗若与?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 )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 )的品质。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①并壳入口。②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A我非不知,并壳者,③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B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④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连同。 ②有的人。③想要。④因为、由于。

(1)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

A

B

(2)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来说明。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人不学而不蕴,不亦君子乎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学奕》这篇文言文讲述了关于学习的问题,告诉我们学习要。我们曾学过的《论语》也有关于学习的论述,请写出其中的两则。

(1)

(2)

参考答案: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形近字组词。

俱( 俱乐部) 援(援助 ) 盂(盘盂 ) 弈(学弈 )

惧(惧怕 ) 缓(缓慢 ) 孟(孟子 ) 奕(神采奕奕)

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聚精会神 ) (一心一意 ) (全神贯注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开开心心 ) ( 平平安安 ) (红红火火 )

三、翻译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四、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弈秋的教导 ) ( 天鹅 )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前一个人 )( 前一个人 )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告诉我们(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3、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 实事求是 )的品质。

五、(1)A。我不是不知道,要将壳脱去,想脱去但是太热了。B.菱角生于水中是一种土特产,由于你逞强,不懂就装懂才这样的。(2)A

六、专心听讲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小学六年级下语文14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 教案及练习题》,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句子》专项复习 孩子吃透 期末95+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句子》专项复习 孩子吃透 期末95+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句子》专项复习,孩子吃透,期末多拿分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句子这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大小考试卷上都有相关考题,并其分数占比还不下,就例如:仿写句子、缩写句子、修改病句等等。这...

2022-11-16 #经典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复习!很全面 建议打印出来多做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复习!很全面 建议打印出来多做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句子专项复习!很全面,建议打印出来多做练习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为关键重要的,尤其是语文这门科目,在教改以后,古诗词、文言文还有阅读理解这部分学习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如果不重视的话,...

2022-11-20 #经典句子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重要知识点: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附答题技巧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重要知识点: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附答题技巧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有一道题: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再读一读。这种题目该如何做呢?标点符号使用小技巧1.句子没有结束,用“,”2.句子结束了,语气平淡,用“。”3.句子结束了,有疑问语气,用“?”(吗)...

2022-11-26 #经典句子

统编版语文五 六年级(下)期末专项③—句子复习

统编版语文五 六年级(下)期末专项③—句子复习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小初爸侃育儿,ID:papercheck02】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来 源:小初爸侃育儿(ID:papercheck02)五年级 六年级 关于作者:小初爸侃育儿,深耕教育行业10年的小初爸,百万家长...

2022-12-08 #经典句子

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归类训练汇总 专项提升 快速攻克薄弱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归类训练汇总 专项提升 快速攻克薄弱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句子归类训练汇总,专项提升,快速攻克薄弱点!语文作为我们从小阶段就要接触到的一门学科,对于孩子们来说既是简单的科目,但也是最难学的科目,而且很多家长还总认为语文就是读读背背的事情,所以...

2022-12-09 #经典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句子+词语+课内阅读 掌握好 期末遥遥领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句子+词语+课内阅读 掌握好 期末遥遥领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句子+词语+课内阅读,掌握好,期末遥遥领先!六年级是小学最为重要的冲刺阶段。各科难度都提升不少。特别是语文这门科目,从基础的字词,难点提升到阅读以及写作。很多同学上了六年级成绩就开始下...

2022-12-21 #经典句子

语文 六年级上册 句子类 期末大复习 收藏哦

语文 六年级上册 句子类 期末大复习 收藏哦

每个学期期末考试前都要进行总复习。就是把一个学期来,新学的知识全面的复习一遍。复习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分类复习。就是把知识分为几类,然后逐类去复习。下面的练习题就是句子类的复习。请小朋友们...

2023-01-05 #经典句子

六年级下语文句子基础讲解+专题训练 给孩子吃透 期末稳居第一

六年级下语文句子基础讲解+专题训练 给孩子吃透 期末稳居第一

六年级已进入最后尾声,同学们在心态上要保持平和,戒骄戒躁。每天积极有序地进行复习,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为接下来的小升初考试做好准备。在知识内容方面,大家其实框架已经都拉完了,该学的知识都也复习了好几遍...

2023-04-29 #经典句子

人教PEP版六年级上英语:单词+句子+知识考点大全 暑假提前看

人教PEP版六年级上英语:单词+句子+知识考点大全 暑假提前看

人教PEP版六年级上英语:单词+句子+知识考点大全,暑假提前看在学习小学阶段,孩子们在学习英语时并不认真,如此一来到了六年级迫于小升初的压力,就必须得临时抱佛脚了,要知道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临时抱佛...

2023-01-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