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诗路花语|星汉:谢灵运山水诗对偶句浅说

时间:2022-11-19

星 汉 姓王,字浩之,1947年5月生,山东省东阿县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第二届、第三届副会长,现为顾问;新疆诗词学会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8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星 汉 姓王,字浩之,1947年5月生,山东省东阿县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第二届、第三届副会长,现为顾问;新疆诗词学会创建者之一,现为会长;“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公开出版有《清代西域诗研究》《天山东望集》等20余种。

谢灵运山水诗对偶句浅说

星 汉

对于诗歌来说,对偶是修辞的需要,对仗是格律的要求。可以说,对仗是要求严苛的对偶。对仗的要求大致是;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字面相对、词性一致、平则相对、避免同字同位相对。所谓词性一致中,数词、颜色词、方位词,一般不和其他词类相对。窃以为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诗成为学习对仗者的范本。以对仗的要求来衡量谢灵运山水诗的对偶,并不完全相符,每每“缺项”,故而只能以对偶称之。但是,谢灵运诗作的对偶,又比一般的对偶严谨,故有此文,以求正于方家。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谓南朝宋代的颜延之、谢灵运的诗歌创作,“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这几句话的大意是:各种颜色相互映衬,各种乐器的音响协调和畅,是由于颜色、声音各依它相适宜的器物。要使得一联诗句中的平声仄声前后变化,高低对称互换,前一句是平声,那么后一句就须用仄声。一行之内,五个字音韵各异,两句之中,角徵清浊全不相同。只有领悟这些奥妙,才可以谈论诗歌的写作。

由此可见,谢灵运是自觉地追求对偶的精致,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与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尽可能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先看一首名作《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较之律句的平仄要“二四异声”,那么“潜虬媚幽姿”“薄霄愧云浮”“进德智所拙”“初景革绪风”“池塘生春草”诸句,显然达不到律句的要求;但是“飞鸿响远音”“新阳改故阴”“萋萋感楚吟”“离群难处心”诸句,又是“轻重悉异”!

这首诗的用韵,谢灵运参照何种韵书,已不得而知。但是我们从后来的《广韵》知道,其用韵全在“侵第二十一”中,此作未越雷池一步。

唐人崔颢的《黄鹤楼》,以律诗衡量,可谓“声病满纸”。“昔人已乘黄鹤去”,在平仄上二四同声;“黄鹤一去不复返”一句,后六字全是仄声;“白云千载空悠悠”又出现诗家大忌的“三平调”。但以其“气格高迥,浑若天成”,被后人评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严羽《沧浪诗话》);“此诗为后来七律之袓,取其气局开展”(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历来诗评,仍然把这首诗放在“七律”的位置上。如果我们以此来衡量谢灵运这首古诗,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应当类似于崔颢的《黄鹤楼》,说它是早期的“排律”以未尝不可。

谢灵运之前,古诗对于对仗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世说新语·文学》:“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大概谢玄有了“驱驰十载,不辞鸣镝之险,每有征事,辄请为军锋”(《晋书·谢玄传》》)的生活体验,才能体味这几句诗的深沉厚重。但是我还觉得这几句诗的佳处,也不能排除诗句的对偶,谢玄才给予高度赞赏。东汉辛延年《羽林郎》:“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这位“酒家胡”服饰和头饰,用对偶的句子写出,当更能打动读者。《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隐)、陆士龙(云)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华)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陆云,字士龙,吴郡海盐县华亭乡人,华亭别称“云间”;荀隐,字鸣鹤,是颍川人,地近洛阳,故自称来自“日下”。荀隐和陆云分别以各自的籍贯与名字出对与应对。这种后来对仗所要求的天文对天文、方位词对方位词、动物对动物的对仗,已是极致。以上种种对于对仗的探索,后来再出现谢灵运诗中的对偶就不奇怪了。

《登池上楼》这首诗凡22句,其中有18句是对偶的句子,难得的是,就是不易开篇的首联“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和不易收合的尾联“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也全是对偶。即便是不甚对偶的“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中“节候”和“窥临”,今天看来也是并列词组相对。“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中的“索居”和“离群”,今天看来也是动宾词组相对。“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中,有后来要求的“形体”相对和并列词组相对。“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有叠字相对和专用地名相对。这些,应该说是作者有意为之。

再看《入彭蠡湖口》,全诗是: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全诗20句,除首联和尾联外,全部对偶。其中有数量词相对,如“千念”对“万感”,“三江”对“九派”,颇见匠心。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全诗16句,12句对偶。《登江中孤屿》全诗14句,10句对偶。《游南亭》全诗18句,10句对偶。《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全诗22句,12句对偶。《七里濑》全诗16句,10句对偶。《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全诗22句,16句对偶。由此可见,在山水诗中追求对偶,是谢灵运自觉的行为。

谢灵运的那些垂范后世的佳句,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过始宁墅》);“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晚出西射堂》);“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读书斋》);“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过白岸亭》等,语言工整精练,境界清新自然,犹如一幅幅鲜明的图画,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美。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句子全以对偶的形式出现的。

谢灵运开启了一代新的诗风。在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表现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审美情趣,“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这几句大意是:讲究全篇的对偶辞采,争取一句的奇特警策;在情景上一定尽力刻画形貌,在用辞上一定尽力求新颖。这种新的特征,“俪采百字之偶”,诗中对偶句的出现,是功不可没的。

中国诗史上诗人甚夥,大诗人相对显少。一位诗人是否可称作大诗人,其中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要看他的诗歌对后世诗人影响的多寡。“诗至於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沈德潜《说诗晬语》)。这种“转关”就是承前启后。谢灵运对后人的影响不谓不大。李白、杜甫都受谢灵运的影响很深。有人统计,李白诗中直接提到谢灵运的就有30余首。杜甫学谢诗要比李白深刻,而且成功。恐怕也是谢灵运诗艺的唯一嗣法弟子。这点,前代学人早已指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说,详谢诗格调,千秋而下,少陵一人而已。

杜甫在谢灵运诗歌艺术上,一学谢体,二学谢法。杜学谢法主要是从文字工夫和声律两方面继承了谢灵运的诗法。谢灵运研究的前辈学者黄节指出:“双声叠韵,在六朝时,诗家文家,皆极注意。唐宋以后,此道不传,惟工部一人,尚经意为之。康乐诗中此类对语极多。”这种声律方面的“双声叠韵”,在对仗中尤为明显。

两个字的古声母相同是双声。两个字的古韵母相同是叠韵。诗人利用这种词语的特性,巧妙地安排到诗歌中,使诗歌铿锵悦耳,强化了韵律,对紧张的诗歌节奏也随之放缓。

先看谢灵运对偶中的双声叠韵相对:

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富春渚》)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登江中孤屿》)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入彭蠡湖口》)

上三例中“惊急”为同纽双声,“参错”为同位双声;“想象”为同位双声,“缅邈”为同纽双声;“回合”为同纽双声,“崩奔”为同纽双声。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七里濑》)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七里濑》)

上二例中,“潺湲”,叠韵;“照耀”,叠韵。“沃若”,叠韵;“叫嚣”,叠韵。

杜甫学谢双声叠韵的对仗甚夥,现举二例: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宿府》)

上二例中,“艰难”和“潦倒”,叠韵相对。“荏苒”和“萧条”,双声对叠韵。

笔者不敏,学习先贤,也在律诗创作中,注意双声叠韵的相对。

山外有山知汗漫,客中送客感苍茫。(《黄鹤楼送玉奎吟兄归马来西亚》)

岩绕歌声飘淡荡,风翻秋色走斑斓。(《登柳州立鱼峰》)

上二例中,“汗漫”和“苍茫”,是叠韵相对,“淡荡”和“斑斓”,是双声对叠韵。

一首律诗的成败,对仗的优劣占有很大的比例。对仗的优劣,又和读书多寡和对生活的体悟的深浅有关。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岳飞语),此之谓也。

如果让星汉说句倚老卖老的话,那就是当今年轻人学写律诗,必须多读前人名作,多接地气,方能成就自己的诗词创作。

作者/星 汉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诗路花语|星汉:谢灵运山水诗对偶句浅说》,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思维导图:对比和对偶使用大全 家长收藏好 孩子作文生动形象

思维导图:对比和对偶使用大全 家长收藏好 孩子作文生动形象

...家长收藏好,孩子把作文写“活”今天我们来看下对比、对偶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们还是先用思维导图把这些修辞手法都列举出来,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这样就可以把这些零散独立的知识点都串联起来,...

2023-01-16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106句精选对偶句 为作文加分!

「小学语文」106句精选对偶句 为作文加分!

对偶这种修辞手法一般在小学阶段就有涉及,他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学的一个内容。一些年级低的同学可能还没学到这里,小荟可以先给大家讲讲。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

2022-11-19 #经典句子

对偶句和对联的区别在哪里?

对偶句和对联的区别在哪里?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对偶句和对联的区别,希望你能够喜欢。·对偶句特征。我们平时看到有两个句子结构上相同,字数也是一样的,意义上对称的一对词组来表示相反或是相关意思的一种创作手法,对偶句有时候也称作对子...

2023-01-28 #经典句子

1000句“流传千古”的对偶佳句 作文中的“点睛之笔”!值得收藏

1000句“流传千古”的对偶佳句 作文中的“点睛之笔”!值得收藏

1000句“流传千古”的对偶佳句,作文中的“点睛之笔”!值得收藏在小学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一种修辞特别容易受到忽视,那就是对偶,所谓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

2023-10-20 #经典句子

浅谈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对偶诗句(山西运城)

浅谈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对偶诗句(山西运城)

...诗,便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锦绣文章一一《滕王阁序》。 对偶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这是单句对偶,属对偶...

2022-11-19 #经典句子

反复与对偶分不清楚?看完这篇 高职高考语文修饰手法你就明白了

反复与对偶分不清楚?看完这篇 高职高考语文修饰手法你就明白了

...。同时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音韵美。对偶:将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手法叫对偶。1.种类(1)正对。上下句意义相似、相近、相衬的对偶形式。...

2023-01-28 #经典句子

中小学语文中常见修辞手法有这八种 看完后对中考高考有所帮助!

中小学语文中常见修辞手法有这八种 看完后对中考高考有所帮助!

...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⒌对偶 ⑴对偶的特点 八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在一起. ⑵对偶的种类 ①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

2017-06-16 #经典句子

人民日报整理:100句对偶佳句 堪称古人智慧结晶!

人民日报整理:100句对偶佳句 堪称古人智慧结晶!

对偶,我们一般叫它对子,在诗歌、曲赋里使用很多。相信不少的人都能感受到对偶句的美丽。读起来不仅郎朗上口,而且很容易就让人记住。对仗工整,每一个句子和词语都能与前面对的天衣无缝,毫无瑕疵,让人拍手叫绝!...

2023-01-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