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中考语文备考:名篇名段名句识记 讲究方法是关键

时间:2022-11-15

名篇。名段。名句识记部分二一默写与简答16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1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

名篇。名段。名句识记部分(二)

(一)默写与简答

16.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1)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5)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 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8)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本文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从总体上描绘了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0)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老死不相往来;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

(11)各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四段的大意:①发现桃花源;②访问桃花源;③离开桃花源;④再寻找桃花源。

(12)文中作者理想的社会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13)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17.林嗣环的《口技》

(1)口技表演者有一段时间同时发出许多声音,描写这些声音的文字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2)《口技》中从侧面描写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①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②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8、《愚公移山》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3)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是: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4) 愚公移山解决方法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5)愚公是怎样开始工作: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6)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7)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或:“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8)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聪明劝愚公改变主意的句子是: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0)出自本文的成语: 愚公移山。

19、刘禹锡的《陋室铭》

(1)《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文中用比喻赞美“陋室”、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0.周敦颐的《爱莲说》

(1)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 的人。

(4)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

(5)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6)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 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

(6)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22.崔颢的《黄鹤楼》

(1)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名篇名段名句的识记,内容较多,但是,学生在新课学习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那么,复习备考期间,学生只需要对重点句段进行识记。名篇名段名句的识记,笔者将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力求使学生的视野更宽阔。恳请各位大师对本复习备考资料提出宝贵建议!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中考语文备考:名篇名段名句识记 讲究方法是关键》,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句子的描写的两个方面 轻松帮你搞定句子赏析题目

从句子的描写的两个方面 轻松帮你搞定句子赏析题目

描写是五大表达方式之一,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按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一、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又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角度分为五种描写方法。不同的...

2022-11-16 #经典句子

环境描写:依靠六大手法 借助修辞 注入情感 写出优美句子

环境描写:依靠六大手法 借助修辞 注入情感 写出优美句子

一、【老穆有话说】同学们,上一讲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这一讲,我们主要来学习环境描写,顺带讲一下场面描写,这是我们在上一讲就约定好事情。提到环境描写,很多学生就会想到"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但提...

2022-11-13 #经典句子

给孩子的十堂作文课(第六课)

给孩子的十堂作文课(第六课)

...人、名人的诞生、去世等。例如:课文《飞夺泸定桥》的描写: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②抽象表示法:就是用抽象的时间名词来交代时间。这...

2022-11-15 #经典句子

三年级作文《那次玩得真高兴》 细节描写能让你的文章变得更精彩

三年级作文《那次玩得真高兴》 细节描写能让你的文章变得更精彩

...它描绘得活灵活现,从而达到吸引人的作用。第二,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当然三年级小学生用得最多、最熟悉的就是环境描写。就例如《那次玩得真高兴》这个习作要求,如果学生一开始懂得从环...

2022-11-13 #经典句子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八讲: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八讲: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怎么样,这段描写美吗?这段环境描写是选择中考阅读理解《欧利和雏芳》中的第一段,其中有一个考题是这样问的:“文中第一段中的环境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类似这样的考题形式,是中考阅读理解的必考题,他有可...

2022-12-21 #经典句子

「技巧」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

「技巧」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

...物的......特征/人物/......形象/文章......的主题。3、景物描写顺序及作用【答题技巧】景物描写一般以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外到里等)为主,采用“移步换景”法,有时也会采用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2022-11-18 #经典句子

高考语文答题方略 看懂130分以上不是梦 你品 你细品

高考语文答题方略 看懂130分以上不是梦 你品 你细品

...会原因。自然环境主要是人物活动的空间,一般是由景物描写构成。在小说考题中一般多考自然环境。2.主题:作者通过文本或者内容传达的对人物和社会的态度、认知与思考,或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的揭示。(一般来说在...

2023-01-01 #经典句子

2022高考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素材一

2022高考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素材一

...倒叙、插叙、伏笔和照应。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4.小说巾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社会环境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

2023-04-29 #经典句子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 语言 动作 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 语言 动作 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一、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短句。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感受老支书忠于职守的信念和舍己为人的伟大品质。能找出环境描写的...

2022-11-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