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六年级上册语文要素梳理

时间:2022-11-15

第四单元是以小说文体来组织的故事单元美好品质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85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8 分钟。

六年级上册教科书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五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第一单元“触摸自然”, 第二单元“革命岁月”, 第六单元“保护环境”, 第七单元“艺术之美”, 第八单元“走近鲁迅”。 第四单元是以小说文体来组织的故事单元“美好品质”。还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三单元“有目的地阅读”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是围绕阅读策略的学习编排的;第五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现结合教师教学用书和语文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编者意图将本册语文教学需要学生落实的语文要素简要梳理。

一、识字写字

学生在六年级之前已完成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的任务,但在六年级的教学中,依然要

重视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1.会读会写课后180个生字(在课后田字格标示),教材后有全册的识字表和写字表。

2.写字教学,应在指导学生写规范、端正、整洁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行款整齐,书写

美观,并且有一定的速度。适当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作品,感受汉字书写之美,进一步激发书写的兴趣。

*课文34面的书写提示强调书写时要行款整齐、布局合理、正确,要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

*课文125面的书写提示为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了解其楷书特点,帮助学生体会其书法的瘦硬挺拔,骨力遒劲,对“柳骨”形成初步感知。

3.本册教材的多音字都标注了拼音,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多音字的方法,形成分辨多音字读音的能力,在阅读时遇到多音字能借助字义推断字音。

4.阅读策略单元的写字教学,应有别于常规单元,以确保学习方法的整体性和流畅性。在策略单元中,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如果与阅读目的无关,可以直接跳过去;与阅读目的有关的,则需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查阅字典和资料进行理解。在学生完成阅读方法的学习交流之后,再进行写字的教学。

5.借助以往学到的识字方法,多渠道识字。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篇目。

2.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丰富自己的想象。

*课文1《草原》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课文3《古诗三首》的课后题提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想象文字所描绘的景色,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课文4《花之歌》连续使用大量结构整齐的句式,层次分明的将作者的想象一一铺陈开来,引导学生体会想象的奇特之处。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由此所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思考。

*课文1《草原》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课文2《丁香结》由花的“结”想到心的“结”,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课后题“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旨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作者的感悟,同时能联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

4.阅读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不仅要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还要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课文6《狼牙山五壮士》中,既有对五壮群体形象的描写,也有对每个人的细致刻画,课后练习让学生关注这样的写法,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强化描写的层次感。

*课文7《开国大典》引导学生聚焦阅兵式,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面的,感受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

*课文8《灯光》注意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蕴含的感情。

5.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阅读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不同。

*课文9《竹节人》在学习提示中给学生提出了三个阅读目的,带着不同的任务去阅读,就等于有了三个不同的阅读目的。第一个任务偏重于实用,需提取关键信息;第二个任务偏重于体验,需从字里行间去感受;第三个任务偏重于叙事,需把握住事情的前因后果和细节。课后练习的设置:为完成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交流你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意在引导学生明确:“有目的地阅读”。

*课文10《宇宙生命之谜》通过旁批呈现了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阅读这篇文章的思维过程,课后练习“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你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这位同学的思考给了你哪些启发?”下方的两个泡泡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开展新的阅读活动,进一步体会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

如果你想探究下面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

科学家是怎样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

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课文11《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里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逐步实现自主“有目的地阅读”。

6.阅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课文12《桥》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些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画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读一读。再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课文13《穷人》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样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找出课文中其他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

*课文14《在柏林》则引导学生从思考战争灾难这一主题入手,反思结尾环境描写的深意。

7.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课文15《夏天里的成长》找出中心句,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课文16《盼》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写“盼”的。

8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重要观点。

*课文1《草原》“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课文17《古诗三首》表现了不同的自然美景。《浪淘沙》(其一)说说从哪里体会到黄河的磅礴气势。《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书湖阴先生壁》哪两个字为神来之笔?

*课文18《只有一个地球》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思考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的?

设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课文19《青山不老》让学生关注课题,思考为什么课文说“青山不老”?

*课文20《三黑和土地》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把握农民看待土地的态度。

9.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课文21《伯牙鼓琴》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书戴嵩画牛》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的道理。

*课文22《月光曲》反复朗读第9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再背诵下来。

*课文23《京剧趣谈》生动记录了京剧舞台上的精彩瞬间,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马鞭和亮相在京剧舞台上的运用,体会京剧艺术的魅力。

10.借助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24《少年闰土》可以借助《故乡》的写作背景及节选等资料,说说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读句子,注意加点词语“并不知道”“素不知道”“所不知道”,说说从中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课文25《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说说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课文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以借助相关时代背景资料,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课文27《有的人》结合本单元课文和自己查找的资料,读懂诗句,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1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课文6《狼牙山五壮士》注意画线的部分,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12.诵读优秀诗文,把握语调和节奏,能够通过注释和想象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课文3《古诗词三首》课文5《七律 长征》课文17《古诗词三首》

13. 能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文言文故事。

*课文21《伯牙鼓琴》“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14.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

3.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第一单元习作《变形记》要求学生以“我”的视角来写清楚“我变成了什么”,具体描述“发生了什么”,指导把重点部分写清楚,写详细。

4.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课文5《狼牙山五壮士》课文6《开国大典》的编排,为本单元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课文的场面描写既写出了宏大的场面,也写出了群体与个人的表现,对学生的习作起到了很好的导引作用。

*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参加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确定写作素材。

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既关注整个场景,又注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写出活动的体会。

5.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三单元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是半命题习作,习作内容非常广泛。学生可以

选择教材中呈现的某个词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其他的词语。

三个泡泡以具体的例子,提示学生怎样结合自身实际去思考“什么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其中一个泡泡选择的是教材中的词语:种花,另外两个泡泡选择的是其他的词语:科技和音乐。三个泡泡都融入了各自的感受、感情,对“生活更美好”作出了生动的诠释:那就是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写作时,要写清楚某种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经历,并把原因写具体,还有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

6.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提供了三组环境和人物,从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7.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第五单元初试身手

课文76面初试身手旨在指导学生围绕中心意思进行选材,提供方法指导。练习写下的关键词,可能成为第五单元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选材时的参考资料。

a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戏迷爷爷”这个题目选的材料。判断一下,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达中心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

常给我们讲故事。( )

在爷爷的倡导下,街道组织了业余戏班子。( )

干活时会哼上两句流行歌曲。( )

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糊了。( )

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

每天看书看到很晚。( )

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

b从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两个,说说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好斗的公鸡 (斗) 都是淘气惹的祸(悔) 闲不住的奶奶(忙)

忙碌的早晨 (忙) 欢声笑语满校园(乐) 那些温暖的时光(暖)

*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从不同角度为学生习作提供了范例,提供了“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

《爸爸的计划》围线“爱订计划的爸爸”这一中心选择了多个事例,并在旁批中说明了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

《小站》围绕小站“小而精心”从不同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两篇例文,为学生选材提供不同范例,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

注意围绕中心意思,拟定提纲,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写。

*第五单元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以汉字的内涵引出话题,提示学生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作。教材提供了“甜、乐、泪、暖、悔”等十二个汉字供选择,主题范围广,材料来源自由。

8.学写倡议书。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能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想一想问题的危害

性,提出解决办法)

格式正确,内容清楚。

建议围绕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单元主题展开,使倡议真正发挥作用。

9.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感受、看法写出来。

*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题目中的“好戏”指引申义绝活或绝招。“好戏”前面

的两个修饰词“我的”和“拿手”,强调属于“我”,而不是别人的,还强调是自己擅长的,应该有成就感和自豪感,这也是这篇习作需要表达出的情感。

如何将艺术之美写得具体可感,《月光曲》和《京剧趣谈》等课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写什么,怎么写,学习列提纲,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学会修改,做到语句通顺,重点清楚。

10.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第八单元习作:有你,真好。其实就是“选择一个人,向他倾吐自己的心声”。

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

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

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

当时是场景是怎样的?

选择一个人,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情感。

通过对印象深刻场景的描述,把事情写具体。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恰当应对。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二单元31面:演讲

泡泡:第一个泡泡提示有演讲经历的同学,可以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展开演讲活动。第二个泡泡旨在提示没有参与演讲的同学,要树立演讲的信心。

演讲时要强调语气、语调适当,姿态大方。

还可以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演讲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观点要鲜明。

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

要有感染力,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

*四单元63面:请你支持我

有时候,我们需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做一件事情。

面对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些什么?(总结、反思、形成策略)

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

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六单元93面:意见不同怎么办

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大家的意见会有分歧,可以采用协商的办法解决。

说:确定角色,阐述主张,有理有据。

听:换位思考,适当让步,积极沟通。

交际礼仪:尊重对方,态度平和。

语言表达:以理服人。

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尊重不同意见, 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要有根据。

*七单元105面:聊聊书法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接触过书法,“聊聊书法”这个话题,体现了本单元人文主题的关联。

有条理地表达,可以分点说明。(话题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点分别讲述,使表达更清楚。)

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针对聊不同话题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指导)

五、交流平台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内容均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出一些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的过程。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

*一单元“交流平台”13面:引导学生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有相应的方法指导。

*二单元“交流平台”33面: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点面结合的写法,进一步加深对点面结合写法的认识。

*三单元“交流平台”51面:梳理“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逐步养成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习惯。

*四单元“交流平台”65面: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启发思考:你在阅读小说时,一般会怎样理解人物形象?

*五单元“交流平台”76面:引导学生依托课文8《灯光》课文16《盼》充分交流、感悟“围绕中心意思表达”的写法,可以从多个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把意思表达得更全面、充分、具体。

*六单元“交流平台”95面: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归纳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七单元“交流平台”107面:交流如何做课堂笔记,说说教材中的这些做法对自己的启发与收获,养成做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八单元“交流平台”124面:总结、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重点读读例子和泡泡里的内容,画出关键词句,说说教材中的这些做法对自己有什么启发?体会不同文章要有不同的方法,旨在引导学生的学习要活学活用。

六、词句段运用

*一单元

1.掌握路牌上的地名拼写规则,可以借助拼音认识地名。

2.感受排比句和使用分号的形式美,学会运用,让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二单元

1.通过讨论交流,体会通过重复词语的使用,可以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

2.学习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三单元

1.学习刻画人物入迷状态的方法,并试着写一写。

2.学习用逐条说明理由的方式,有条理地表达观点。

*四单元

1.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到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2.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示例,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

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六单元

1.能通过抓住关键句,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

2.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课文96面公交车是常用交通工具,选择合适的乘车方案,能让出更顺利、快捷。读材

料,想一想:小林同学家住温泉镇,他希望早上9点以前赶到在宋家洼的外婆家,好跟舅舅一起去爬山。他怎样乘车最合适?你从站牌和旁边的提示中,读出来什么信息?

*七单元

1.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知晓它的引申义,学会正确使用。

亮相 行当 压轴 行头

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台戏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2.学习修改说明书,使说明书更清楚明白。

*八单元

1.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可以多维拓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拟题方法)

以人物命题 以事件命题 以事物命题 以地点命题 以性格命题 ……

2.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或生活经验展开想象,

用关键词记录自己想到了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写一段话。想象的内容一定要与词语有关,要体现深处内涵。)

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 心灵的深处

七、日积月累

*一单元:朗读并背诵古诗,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单元:大致了解每句名言的意思,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并熟读成诵。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三单元:朗读并背诵古诗,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知晓古诗蕴含的哲理。“寻芳”指的是求圣人之道。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万紫千红”则比喻儒学的丰富多彩。

春日 [宋]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单元: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其思乡之情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六单元:了解并积累传统文化常识。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彩:黄、青、赤、白、黑

*七单元:了解并积累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黃钟大吕

轻歌曼舞 行云流水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

*八单元:积累鲁迅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梢》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八、快乐读书吧

67面的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阅读与儿童成长相关的中外经典小说。如《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

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本文作者:曾瑜名师工作室导师黄敏

(任教于监利市实验小学)

黄敏,曾瑜名师工作室导师,监利市实验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省教育学会会员,荆州市骨干教师,县对口援教工作先进个人,语文学科带头人。录像课、微课、说课、课件、科技创新小制作、论文多次荣获省市一、二等奖。在她的心中,学生永远是天使,她就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六年级上册语文要素梳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句子的描写的两个方面 轻松帮你搞定句子赏析题目

从句子的描写的两个方面 轻松帮你搞定句子赏析题目

描写是五大表达方式之一,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按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一、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又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角度分为五种描写方法。不同的...

2022-11-16 #经典句子

环境描写:依靠六大手法 借助修辞 注入情感 写出优美句子

环境描写:依靠六大手法 借助修辞 注入情感 写出优美句子

一、【老穆有话说】同学们,上一讲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这一讲,我们主要来学习环境描写,顺带讲一下场面描写,这是我们在上一讲就约定好事情。提到环境描写,很多学生就会想到"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但提...

2022-11-13 #经典句子

给孩子的十堂作文课(第六课)

给孩子的十堂作文课(第六课)

...人、名人的诞生、去世等。例如:课文《飞夺泸定桥》的描写: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②抽象表示法:就是用抽象的时间名词来交代时间。这...

2022-11-15 #经典句子

三年级作文《那次玩得真高兴》 细节描写能让你的文章变得更精彩

三年级作文《那次玩得真高兴》 细节描写能让你的文章变得更精彩

...它描绘得活灵活现,从而达到吸引人的作用。第二,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当然三年级小学生用得最多、最熟悉的就是环境描写。就例如《那次玩得真高兴》这个习作要求,如果学生一开始懂得从环...

2022-11-13 #经典句子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八讲: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八讲: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怎么样,这段描写美吗?这段环境描写是选择中考阅读理解《欧利和雏芳》中的第一段,其中有一个考题是这样问的:“文中第一段中的环境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类似这样的考题形式,是中考阅读理解的必考题,他有可...

2022-12-21 #经典句子

「技巧」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

「技巧」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

...物的......特征/人物/......形象/文章......的主题。3、景物描写顺序及作用【答题技巧】景物描写一般以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外到里等)为主,采用“移步换景”法,有时也会采用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2022-11-18 #经典句子

高考语文答题方略 看懂130分以上不是梦 你品 你细品

高考语文答题方略 看懂130分以上不是梦 你品 你细品

...会原因。自然环境主要是人物活动的空间,一般是由景物描写构成。在小说考题中一般多考自然环境。2.主题:作者通过文本或者内容传达的对人物和社会的态度、认知与思考,或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的揭示。(一般来说在...

2023-01-01 #经典句子

2022高考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素材一

2022高考高中语文晨读晚练素材一

...倒叙、插叙、伏笔和照应。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4.小说巾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社会环境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

2023-04-29 #经典句子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 语言 动作 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 语言 动作 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一、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短句。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感受老支书忠于职守的信念和舍己为人的伟大品质。能找出环境描写的...

2022-11-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