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人文:真正的国花“牡丹”文化 令人为之动容

时间:2020-09-26

唐 裴潾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唐/裴潾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东晋顾恺之的名画洛神赋中已经出现牡丹的形象,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作为观赏对象毫无疑问。

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独特方面,它是几千年来围绕着牡丹而产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不但以文字、音像、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还有大量的以无形的、口头的或展览等形式表现出来,如一年一度的洛阳国际牡丹花会,即是其一。

“国色天香”历来是牡丹的美称。古人曰:“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说牡丹“天香”、“第一香”,虽是出于人们的感情而夸张,但“香”是众花之美德,牡丹既为“国色”,其“香”的内涵就更加深远了。牡丹之谓“国色”,其根本在于它的形态美。“倾百花之光英”,“夺珠树之鲜辉”,它的气质更不同于凡卉。牡丹雍容华贵之态,俨然花君之相,赢得“百花之王、”“艳冠群芳”之美誉。牡丹称“国色天香”,既取决于它的天生丽质,更有众多人文内涵在其中。历代文人骚客题咏牡丹者颇多。唐李正封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牡丹花的栽培始兴于隋,盛于唐,南宋兴旺,元代衰落,连年战乱成为牡丹花栽培史的一段浩劫。明统一天下后又振牡丹雄风。到了清代,皇家园林中大量种植牡丹,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仁寿殿建国花台,以示牡丹之尊贵,并将牡丹定为国花。新中国成立后,牡丹之胜有过唐朝。目前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最盛者为河南的洛阳

自唐以来,牡丹在人们心中就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对社会心理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它融进了人们对生活的美丽憧憬和良好祝愿,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由于牡丹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基础,以牡丹为题材的国画作品日益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推崇。牡丹花的天姿国色为历代画家所倾倒,应运而生的牡丹花艺术在中国花鸟画中占有一席之地,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它给予人们高品位的精神愉悦、深层次的启迪,体现了高贵、纯净、圆满、希望。

牡丹的花、叶和杆,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特点。比如春天的花,朵大鲜艳,英姿端丽多变,晶莹有光泽;夏天的叶,发育充分,姿态百出;初秋的杆儿,曲屈盘错,穿插组织,自然生动。正所谓“春观花、夏观叶、秋观枝、冬看杆”。牡丹的品种很多,品种间的差异也很大,各有各的特点。就是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反应和变化。

在创作绘画中,就要从艺术性的要求出发。中国花鸟画家通常把对牡丹不同季节的感受,集中到所创作的作品中来,使牡丹的艺术形象更集中,更典型,更美好,更有代表性。古往今来,许多著名画家画牡丹,留下了不少佳作,如陈淳的《墨牡丹》,恽寿平的《国香春霁图》,任伯年的《富贵寿考》,齐白石的《牡丹》,吴昌硕的《双富贵》,王雪涛的《欣欣向荣》,这些作品色彩华丽而不俗,以书入画,是高度的文学气质与修养在作品中的诠释。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人文:真正的国花“牡丹”文化 令人为之动容》,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封丰子恺先生“特制”婚礼嘉宾签到帖 揭开了一段金乡的人文佳话

一封丰子恺先生“特制”婚礼嘉宾签到帖 揭开了一段金乡的人文佳话

...眷恋,想起孩童时候父亲口中的宋家大院,更让在座亲友为之动容。“你父亲是我的表哥”,你结婚我还去吃酒(金乡方言,喝喜酒。)呢”“你的奶奶是我的外婆”……像打翻了话匣子,大家围坐在卫城文化客厅的茶几前回忆...

2014-07-08 #经典句子

洛阳画家张志文的画意人生

洛阳画家张志文的画意人生

...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张志文在国花牡丹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洋画作和摄影作品的技法,构图独特精巧,用墨大胆夸张,讲究意境融合。别人画牡丹是先画花再画枝干和叶,他则先画枝干,再画花叶,心...

2015-10-26 #经典句子

各国名花知多少 孩子看了写作文知识面都广了不少

各国名花知多少 孩子看了写作文知识面都广了不少

...,首先小编就来介绍一下我国的名花,我国是唯一没确定国花的大国哦,所以小编在这边只能说是介绍中国的名花。因为在历史的长流中,曾经确定过两种花——牡丹和梅花,也是争议最多的。牡丹有“花中之王”的雅称,从古...

2017-04-18 #经典句子

花木文化琐谈之60:“花中二绝”——“将相伴侣”牡丹与芍药媲美

花木文化琐谈之60:“花中二绝”——“将相伴侣”牡丹与芍药媲美

...丹的美是属于盛世繁华的美,所以它被晚清和民国列为“国花”,成为富贵的象征。而芍药的美反而更散发着一种淳朴而多情的人文气质,它下沉到了人的真实生命体验当中,这使得它虽然在所谓的“格调”上不比牡丹大气,但...

2022-12-24 #经典句子

刘禹锡一首唐诗 句句经典 为大唐国花代言 结尾更是人尽皆知

刘禹锡一首唐诗 句句经典 为大唐国花代言 结尾更是人尽皆知

...富丽堂皇的牡丹便成了唐人的最爱,是当之无愧的大唐"国花",李白就曾写下"名花倾国两相欢,长使君王带笑看"的《清平调》,赞贵妃、赞牡丹。前两句:庭院前的芍药虽艳丽无比,却没有高的格调;水池中的荷花虽洁净雅致...

2023-08-21 #经典句子

牡丹:朋友圈发我图片的时候 可以配上这些诗句 但最后一句除外

牡丹:朋友圈发我图片的时候 可以配上这些诗句 但最后一句除外

...牡丹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清朝末年曾被当作是我国的国花。在上一年的7月份,在像公众征求国花的意向时,牡丹得票最多,也就是说牡丹成为我们这年代的国花。牡丹之所以深入人心,除了它长得漂亮外,还有众多诗人的...

2022-12-26 #经典句子

北京聚师网小课堂:教资综合素质人文常识大集合 你需要这份秘籍

北京聚师网小课堂:教资综合素质人文常识大集合 你需要这份秘籍

...国四大名剧:《西厢记》(王实甫,崔莺莺与张生)、《牡丹亭》(汤显祖,柳梦梅与杜丽娘)、《长生殿》(洪升,唐明皇与杨贵妃)、《桃花扇》(孔尚任,侯方域和李香君)。十大戏剧家(1) 关汉卿:“元曲四大家”之首...

2007-04-25 #经典句子

巨野工笔牡丹画项目入选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巨野工笔牡丹画项目入选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发展、脱贫攻坚、文旅研学等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国画国花+非遗的融合发展模式、艺术家+职业画师的培养模式、文化产业+文明实践综合赋能乡村振兴的运营模式等推动了全县书画产业跨越式发展,巨野工笔牡丹画先后亮相上...

2008-02-2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