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千幻冰云讲坛:网络文学创作误区

时间:2020-06-12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样的小说能写?什么样的不能写?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1927年以后的中国历史不能写?他反问我,为什么抗战的小说很火,这个是1938年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1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样的小说能写?什么样的不能写?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1927年以后的中国历史不能写?他反问我,为什么抗战的小说很火,这个是1938年后的事情了?我回答:这个时期刚好是抗战时期,不管你是红的白的黑的青的,都有一个仇人,那就是日本。你不写内战,写抗战自然是可以的。我经常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因此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网络文学创作误区第一:基础误区,基础到底要不要?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基础我讲了很多次,无非就是不要有长句、长段;不要乱用标点符号;不要很单纯的用引号开头的对话方式;不要有逻辑错误;不要有太多的错字或许有人又会说,人家谁谁谁,书里面错误一大堆,还那么火。我想说一说,基础存在的必要在哪里?一本小说,我们会看是谁写的,如果是很出名的人,或者是以前写过很好的作品的人写的,那么我们会给他加几分印象分,这个印象分叫做粉丝分数。新人以及不老不新的作者,粉丝分数多不多呢?出名的作者,比如经常被拿来当做挡箭牌的烽火戏诸侯,他的粉丝分数,是新人的多少倍?读者都已经到了可以忽视他一切错误的地步了,你的读者能否忽视?基础重要吗?网络小说以情节和速度为主,实话说基础并不重要。但是基础好的作品,印象分会增加;基础差的作品,印象分会减少基础的东西,真要认真去掌握,三四天内就可以完全达到最低的标准;比如分段只是多按几个回车键而已,连三岁小孩都会。这么一个最容易掌握,又最容易被扣分的东西,重要吗?个人觉得基础是态度问题。基础存在的意义在于,读者会认为这个作者是个牛逼的人,还是个S……的人。试问一个连话都说不完全的,写出来的东西读者都看不明白的,看你一个段落看到读者差点断气的作者,是牛逼还是S……?接下来说第二个误区:细节描写的性价比大家写作文的时候,如果形容词用得好的话,老师会夸奖文笔很好,文采很华丽。因此大家在写小说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带入这种习惯,喜欢把一些细节描写得很精致、很唯美。最直接的是人物外貌描写我刚写小说的时候,曾经为了琢磨一个人物的外貌描写,搜索了几十个网页,最后只得到三个形容词。问题是这三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物之后,我发现这个人物的外貌并没有被读者记住。这样的事情,相信很多作者遇到过,描写细节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但是读者却是匆匆扫过。这就是性价比的问题了现在网络小说,以情节和速度取胜;读者一天看一万字根本不会感觉过瘾。单纯的情节,一万字作者要写四五个小时。如果是那种喜欢描写细节、喜欢华丽文采的作者,一个小时一千字就很多了。一边是大量文字需求,一边是细节越来越难写。有个作者曾经写了三千个字,花了五个小时;平心而言,这三千个字写得很好,文笔文采都很不错、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画面感十足。发到网站上,读者说:我等了五个小时就看你这些形容词?以该作者的创作速度,五个小时一万二根本不在话下。所以细节描写相对的性价比比较差,同样的时间,我们可以写出至少是三倍以上数字的章节了。而其中的误区在于,既然性价比这么差,那干脆别写了?这肯定是不行的!有一句话可以解决这个误区: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这里,想给那些想通篇都写出心理细节、战斗细节、人物外貌细节、场景细节、背景细节的作者说一句:整篇都是细节,那么你这本书根本就没办法看。倒不如在某些重要的地方突出细节,反而更容易让读者记住。我记得很清楚,古龙写李寻欢的时候,总是突出他的手;写楚留香,总是写他摸鼻子。不停的强调某个细节,强化这个细节在读者脑子里的印象,其效果远远高于那种星眉剑目、鼻若悬胆、眼睛射出凌厉目光,令人浑身一震,想要趴到在地之类的描写。请记住:能够让读者记住的细节,才是真正的细节。写一大堆东西,具体描述很精彩,结果人家记不住,这叫什么细节?第三个误区:网络小说靠的是情节和速度,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网络小说靠的是情节和速度,这句话我刚才有说过,现在怎么拿来做批判教材了?其实这句话的真正内容应该是:网络小说靠的是能保证质量的情节和快速的更新速度。情节前面加了保证质量,这个是我们不生产劣质产品的要求,也是读者的需求,更是身为一个作者的基本原则。快速的更新速度,可不是快速的创作速度!以三少为例:他一个小时能保证质量的创作速度,是六千!每天在保证质量这个前提下,应该可以达到六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他每天可以拼到三万六!但是如果他遇到一个有三十六万字存稿的人,速度再快也没辙。不要傻傻的听人家说,一定要更新多一点快一点,然后就一天拼一万字两万字三万字在没有办法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你就是写10000万字一天,也没人看。希望飞库的作者,能够找出自己保证质量的创作速度。多留一点存稿,这样既可以保证创作速度,又可以保证创作质量,还可以保证更新速度。第四个误区:读者评论很多的作者,非常的注重读者的评论;甚至有的人会因为读者的一句话,辗转反侧睡不着。其实,读者的评论神马都是浮云。作者是作品的生产厂家,读者是什么?只是产品所针对的一个客户而已。就好像臭豆腐,有的人喜欢吃,有的人嫌弃。难道就因为读者的一些看似有道理的评论,我们作者就得停下来反思和修改?如果是那种普通的错误还好,如果突然间跑出来一个人跟你说,这人物怎么样怎么样;这情节该如何该如何;这个这样,那个那样;若是作者没有一点主见的话,那么我建议作者让那个读者来写。请记住:读者的意见只是参考、只是建议;我们是作者、我们是上帝,我们的作品允许你批评指出错误,不允许你来指手画脚。再说了,作者就算满足了某个读者的要求,他能满足所有读者的要求吗?第五个误区:修改误区新作者最喜欢的就是接受别人的意见,然后进行修改。因为新作者想把自己最好的作品拿给读者看。问题是文学作品,靠的是灵感,而不是修改;有将近百分之八十的新人作者,都死在了修改上。为什么呢?我们以举重来举例,相信大家会比较清楚的知道为什么。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举重都会有一个极限。比如说我可以举起100斤重的东西十秒,那么很可能举120斤,12.5秒就是我的极限。如果我老是想冲击200斤,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我的举重姿势,修改我的营养。但问题是我现在的水平,最高水平就是120斤,也许能冲上124,但却是很难超越太多。很简单的道理:你现在的能力,只能到这里,那么无论你怎么修改,你都没有办法超出你的能力范围太多。因此很多作者就会发现:他们越改,书就越怪,越难看,于是书就这样子太监掉了。这是因为作者在修改的过程中,把最原汁原味的灵感去掉,剩下的东西都是经过处理的看起来很美好的东西。这就是修改的弊端了。还有一个误区就是,既然你说修改不好,我就不修改了。修是肯定要修的,但是修改的东西,应该是错字、是逻辑、是长段、是那些改了不会变动故事节奏、不会伤及情节根本的细节问题。也就是说,修改在还没有完本的时候,只能修改基础错误;如果没有极大的必要,千万不要进行大幅度修改。第六个误区:书的成绩不好,把它太监掉了。我记得有一个寓言里的一句话:你没有爬到高峰处,你永远也不知道你的能力到底是多高;半山下山的人,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水平是多少。完本对于一个作者的含义:首先是摆脱作者创作心态,写作的时候是一种心态,写完肯定又是一种心态;然后是完本后的作者,大部分会挖掘出自己的不足。拿我自身的经历来说,看到自己完本的小说都会摇摇头:这些东西竟然是我写的?那几个情节怎么可以处理成这个样子?为什么这个人物会刻画成这样子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态已经从创作的时候跳出来,纯粹开始以挑刺的眼光看,自然可以看出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关于完本的重要性我已经不想多说了,大家可以看一下共享文件夹里面的关于完本重要性的讲课内容。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千幻冰云讲坛:网络文学创作误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名师讲坛丨江逐浪:现实世界的两生花——科幻文学

名师讲坛丨江逐浪:现实世界的两生花——科幻文学

...媒体从事节目策划工作,近年来在多家中央及省市媒体和网络平台担任文化评论人或主讲人。来源:超星名师讲坛 【来源:肥城市图书馆】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2018-05-25 #经典句子

沈阳大学学生台上办文学讲坛 校长台下当观众

沈阳大学学生台上办文学讲坛 校长台下当观众

“高邮地区的水文化影响了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其中包括大量水的描写,小说人物和情节也干净随性……”10月27日,沈阳大学文法学院传统文化情景教室里座无虚席,鸿雁文学社的大学生们正在这里开设讲坛。学生们走上讲台...

2024-01-13 #经典句子

作家讲坛 | 莫言:河流与文学

作家讲坛 | 莫言:河流与文学

...姑为原型的妇科医生的形象。但正是因为我从人物出发的创作,使姑姑这个形象具有了真实感和说服力。所以此小说发表之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阅读热潮。几年之后,在中国执行了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宣告废止,自由生...

2007-12-02 #经典句子

学而思网校上线《作者讲坛》:30余位课文作者亲自讲课

学而思网校上线《作者讲坛》:30余位课文作者亲自讲课

...30余位课文作者亲自讲课,为孩子们生动还原课文背后的创作背景和故事,分享阅读、写作方法。据悉,《作者讲坛》系列课程有力抓住了小学生“能学文中字,不解作者意”的痛点,请作者本人亲自讲解创作课文时的背景、所...

2012-04-07 #经典句子

第53期陕西北路网文讲坛预告:那个开孤岛书店的人要来分享新书

第53期陕西北路网文讲坛预告:那个开孤岛书店的人要来分享新书

...说作者的时晨推出新书《侦探往事》,这本书是时晨首次创作以民国上海为背景的推理小说,他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从方言、生活空间、美食等方面入手,真实还原了一个1930年代的“魔都”上海。书中登场的诸多民国...

2023-12-17 #经典句子

第五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酒城讲坛”举行 学术风暴席卷泸州

第五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酒城讲坛”举行 学术风暴席卷泸州

...《人·酒·诗·戏》、《中国新诗与现代生活》、《诗歌的创作与翻译》等主题进行了演讲,与现场的文艺界人士、诗歌爱好者及泸州市民分享了他们的音乐、诗歌作品以及创作心得。谭盾:《音乐武侠武侠音乐》侠是情与义平衡...

2024-01-06 #经典句子

沈从文代表作《边城》为什么是悲剧结尾?听听“荆楚社科讲坛”嘉宾怎么说

沈从文代表作《边城》为什么是悲剧结尾?听听“荆楚社科讲坛”嘉宾怎么说

...文学生存论”。他认为,文学的存在方式,一方面是作者创作过程中整个生存状态的一种展现,通过文本的创作展现其对复杂社会的理解;同时,文学也存在于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每一个读者对同一个文本的阅读都是不同的...

2019-08-07 #经典句子

旅琼文艺家大讲坛开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金甫展示玉石雕刻技艺

旅琼文艺家大讲坛开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金甫展示玉石雕刻技艺

...700多年的历史,解读“因材施艺,因色取巧”的玉石雕刻创作理念,并围绕振兴传统民间手工艺、传统工艺的产业发展路径、传承“工匠精神”等话题与现场观众交流。周金甫从事青田石雕行业近50载,擅长花卉、果蔬、山水、...

2009-04-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