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苏轼水平很高的一首诗 每一句都另有所指 通篇充满了深刻的哲理

时间:2020-04-15

可能我们今天很难理解,苏轼为什么要反对变法?那我个人认为,苏轼并不是真的要反对王安石,他只是认为王安石变法太快也太激进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公元1079年(元丰二年),时年四十七岁的苏轼被调任湖州任知州,由于他一直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宋神宗为了帮助王安石扫清障碍,只要是反对的人,全部都外调,所以当时很多的人受到了冲击,苏轼也不例外。可能我们今天很难理解,苏轼为什么要反对变法?那我个人认为,苏轼并不是真的要反对王安石,他只是认为王安石变法太快也太激进了。

王安石在宋朝名气很大,而且口才一流,人也非常聪明,精明强干,深得宋神宗赏识,两人还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重振已经积贫积弱的北宋,君臣之间一拍即合,于是宋神宗开始支持王安石变法。可是以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人为主的文人,则是上书反对王安石。那在众多的反对者中,苏轼还是比较克制,不像司马光同样很激进。但是宋神宗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改革,于是把苏轼等人调离京城。

苏轼在湖州任上尽心尽力,古代的官员每当一个地方,必须要给当时的皇帝上奏表,也就是感谢隆恩。苏轼写了一封《上湖州谢表》,在这封谢表里,再一次谈到了对于新法的看法,同时还说了一些过激的话,这样就被别人抓住了把柄,直接从湖州的任上被押解到京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自从“乌台诗案”后苏轼的人生就陷入了困境,先后被贬到各个偏远的地方,开始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虽然苏轼的人生很不幸,可是他的这种不幸,又让他成为了北宋的骄傲,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如果苏轼没有那些特殊的人生经历,或许他难以写出后来令人惊艳的传世名篇。而且苏轼不仅词写得好,散文和诗歌更是一绝,短暂的一生留下了许多的名篇佳作。

苏轼的诗意境高远,往往一些普通的事物,或者是寻常之景,到了他的笔下都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以他的组诗《陌上花三首》来说,每一首都美得如诗如画,同时又有着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另外在创作手法上也有突破,还融入了民歌,使得作品更具有可读性,深受世人的追捧;尤其是最后一首,不仅写出了新意,也美得令人惊艳,同时还有着一处淡淡的忧伤。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我个人最喜欢这首,尽管前两首也不错,可是这一首写得很深刻,仅仅是开篇的第一句就充满了哲理,生前富贵草头露,这一句看似普通,但是有着诗人对于人生最深沉的描写,生前的富贵好像是草上的露珠,很容易被风吹落,也很容易消失。后一句则又是把上接上来,再一次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每个人死后的风流情感,那正如田间地头的野花。人其实很渺小,也非常不起眼,所以不要在乎富贵,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最后两句写得很巧妙,而且这两组叠字句,也是写出了新意;那这两句也是用了典故,五代吴越王钱俶投降了宋朝,还派人送信给王妃,说:“田间小路上鲜花盛开,你可迟些回来。”苏轼把这两句用在这里,也是用出了新意,钱王已经投降了北宋,还要让妻子不要急着从陌生归家。这两句也是充满了讽刺,读来也是让人拍案叫绝。

苏轼这首诗写于早期,他在杭州为官时的作品,当时他与朋友游历九仙山,于是有感而发,写下这么一首感伤之作。整首诗意境凄美,同时那种讽刺意味也是呼之欲出,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于那段历史的感慨,还有极力讽刺了钱王,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每一句都别具一格,不仅写出了新意,也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美。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苏轼水平很高的一首诗 每一句都另有所指 通篇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苏轼最奇特的一首诗 首尾两句完全相同 后人夸奖不已

苏轼最奇特的一首诗 首尾两句完全相同 后人夸奖不已

...,最全面的魁首,我想苏轼应该是当仁不让的。他的词作水平家喻户晓,诗歌脍炙人口,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顶尖的“宋四家”之一,连绘画也开创了一个流派。纵观古今中外文人,涉猎如此之广,而且都能在...

2010-06-28 #经典句子

苏轼这首诗化用韩愈的名句 别出心裁却是写出了新意 很值得一读

苏轼这首诗化用韩愈的名句 别出心裁却是写出了新意 很值得一读

...,同样的写得很简练,可是他的诗作里,则是又多了一层哲理,例如他和李白都写过庐山,读李白的庐山让我们感受到那种大气磅礴的气势,然后便要想去看看;但是读苏轼的诗,他笔下的庐山则又是完全不一样,使得人们读了...

2007-06-10 #经典句子

和尚月下写首诗 无一静字却句句写静 苏轼仿一首 水平高下立判

和尚月下写首诗 无一静字却句句写静 苏轼仿一首 水平高下立判

...,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不过,咱们不能凭此就认为苏轼水平差。很多诗人,都会有灵机一动,诗兴大发的时候,守诠这首诗想来也是一时灵感来了写下的,这种诗苏轼比不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大家觉得守诠这首诗写得如何...

2023-09-16 #经典句子

苏轼这首诗真正做到了大道至简 只用短短几句 讲述了很多大道理

苏轼这首诗真正做到了大道至简 只用短短几句 讲述了很多大道理

...词、文俱佳的大文豪,他的诗浅显易懂,但又有着深刻的哲理;词更是别具一格,在北宋文坛独树一帜;散文写得就更好,可以和韩愈比肩,其中有很多的名篇佳作脍炙人口。虽然我们距离苏轼生活的时代很遥远,他对于后世产...

2024-01-03 #经典句子

苏轼最俗气的一首诗 其中有两句还是至理名言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苏轼最俗气的一首诗 其中有两句还是至理名言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者兼得。这几句写得要极为有趣,其实也还是充满了一种哲理,更是告诉了我们要在取舍之间掌握好分寸。苏轼的作品往往就是这样,可以有的时候深沉的令人难过,也可以欢快的让人捧腹大笑,这也正是诗人最独特,也是最为...

2011-12-14 #经典句子

苏轼很伤感的一首词 通篇寥寥数语 便是读来却令人感慨万千

苏轼很伤感的一首词 通篇寥寥数语 便是读来却令人感慨万千

...词,但是苏轼却把它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达到了唐诗的水平,所以苏轼对于宋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我们从这么一首简练的词作中,也是最能够感受到苏轼内心的忧愁,还有那种深厚的友谊。

2009-02-05 #经典句子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诗 其中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更是成为至理名言

苏轼最经典的一首诗 其中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更是成为至理名言

...首诗,也就是同为大家所熟悉的《和董传留别》,这首诗通篇描写的生动有趣,诗人把朋友身上的那种传统美德,描写的很是感人,特别是这首诗中那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是成为了千古名言,相信即使是没有读过原文的...

2023-07-04 #经典句子

苏轼一首经典的听雨诗 每一句都有大智慧 这一生至少要读一遍

苏轼一首经典的听雨诗 每一句都有大智慧 这一生至少要读一遍

...院》来说写得就很深刻,通篇不仅非常的抒情,同时那份哲理,还有他对于人生的解读,那也是达到了出神入的境界,所以这首诗每一句都有大智慧,同时也体现出了他复杂的情感变化。《雨夜宿净行院》宋代:苏轼芒鞋不踏利...

2023-11-2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