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王敦厚:从自编对联看府谷文化名镇黄甫

时间:2020-01-30

从古至今,每逢过春节,家家户户不论贫富无不在门前贴上春联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7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左书文苑

作者:王敦厚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两千多年前。从古至今,每逢过春节,家家户户不论贫富无不在门前贴上春联。只有贴出春联,才显出过大年的节日景象。据传说,历史上黄甫镇仅大门就有三百六十个,意味着有三百六十进院落。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三百六十个大门张贴各不相同的三百六十副春联。据说府谷一县官闻知黄甫镇过春节不贴重复春联,专程到黄甫镇观赏春联,观后信服,赞叹不已!

岁月流逝,现今黄甫镇古建筑多有拆毁,三百六十个大门大多不复存在,流传下来的黄甫镇古文人自编的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也难找到文献记载。笔者从小爱好文学,留心从老年人口中搜集黄甫镇文学方面的趣闻,对流传下来的古对联也略知一二。如传说道光年间,李裕德举人,人称李三举人,中举后不愿做官,要过自在清静的生活。某年春节在大门上贴出“日尽逍遥如意福,闲时补读未完书”的春联。李三举人系文举,他的长兄李树德先生中了武举,在他家门曾贴过“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春联。

咸丰年间,魏源进先生曾在大门上制了一副木刻春联,每年春节挂出来,到古历二月初二再摘回去。其春联是“博学约礼化气节,远山近水抒胸怀”。据说魏源进先生去世时,老秀才李怡先生题赠挽联,上联是:俯仰直天人八十五年无愧怍;下联是:功名流朱墨百千万世有文章。魏老先生一生性格耿直,为人忠厚,学识渊博,在当地是有声望的人。在郝家大院大门影壁上,现还保留一副砖刻对联,其上联是“读书好耕田好说好就好”,下联是“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清光绪年间黄甫镇穷秀才李连生和本地一富豪打官司输了,过春节时穷困潦倒,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副自编春联:得过年且过年过了年抵手凭心盼来年;你有理我有理有甚理文权武职都有理。表达了老秀才家境贫困,盼望来年能有所好转,谴责了有权有势的人不讲道理,反映了穷人有冤难伸的痛苦。清道光年间,回民作乱到黄甫,全城人避敌远逃,唯独老秀才王汝义先生守城未远去,惨遭杀害。事后为悼念王汝义先生,李裕德先生对其撰挽联,后立一石牌楼将此联刻其上,其联横额是“舍生取义”,右联是“独守孤城为文人争许多气节”,左联是“能捍大患看儒者是何等英雄”。此牌楼保留至五十年代末,修鱼儿沟大坝时毁掉。

民国初年,老秀才魏双生先生之夫人和长子魏梦瑞病中争吵,促病加重而故,先生中年丧妻,不胜悲痛。魏先生在妻灵堂上书挽联云:养子易教子难指望更难,忍气轻受气重气死才重。表达了对不孝之子的谴责,其子魏梦瑞看后捶胸跺脚,追悔莫及。此联在黄甫一带广为流传,教育后代人引以为戒,子女对父母应尽孝道。魏双生先生对门,来至河曲县旧县镇一姓尹的男子,租赁了“宝聚恒”一家小铺面,开了中药铺。魏先生懂中医,走访了几回中药铺,见姓尹的中医先生不学无术,根本不懂中医,胡乱开方售药。魏先生恐其伤害当地父老乡亲,于是过春节时给尹中医编了一副对联,其联是:医难凭脉难凭家传难凭,患者受康者受药触者受。揭露了尹医既不懂医理,更不会脉理,也不是家传。如若找他看病,不管是有病的人还是健康的人,吃了他的药都会上当受骗。此联很快传遍全镇,姓尹的后来耳闻其联,羞愧难当,不到一年时间便关闭了药铺返回原籍。

解放初,黄甫镇有学问的老先生如梁栋儒、樊浩治、苗秉宏、王吉仁等都远走内蒙。但黄甫镇每逢婚、丧、嫁、娶和过春节,自编对联的习惯仍延续。五十年代初,有一年近七旬的老秀才王保祥先生熟读“聊斋”,人称“聊斋”先生。他常将“聊斋”中的鬼、狐等故事讲给众人听,很受人们爱戴。五十年代初春节的一天,我见他家门上贴有一副春联:盛时舌耕聊糊口,老年拾粪歉过年。表白了王老先生年轻时曾当过私塾先生,讲坛耕耘,姑且能吃饱肚子。年老了,下地生产干不了力气活,只会提粪筐拾粪,生活自然贫困了。次年春节,又见他家门张贴的春联是:青年文盲吃饱饭,斑白鸿儒饿肚皮。抒发了他满肚文章没人用的苦恼和对当时没文化的机关干部反比自己活得滋润的不平衡心理。

记得一九六零年春节,是我任教的第二个年头了。当时正是大搞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年代,他家大门上贴出自编的春联,其上联是:前三月分粮分类压迫受饿,下联是:后半年自收自留暑耕放荒。此联贴出去,轰动全镇。时任黄甫公社党委书记的张宝善亲自登门观看了此联,并质问王老先生是什么意思。老先生不慌不忙地解释说:“我编对联只针对我自己。去春前三月救灾粮下到生产队,家中颗粒无几,分我为头类户,没享受上救灾粮,这不等着挨饿吗?后半年过了处暑,生产队才给我拨了自留地,已过了节令,我能耕种吗?”张书记听了王老先生的一番话,又看他年岁已高,只长叹了一声走了。事后听说给王老先生救济了三十斤玉米、二十斤高粱。

王老先生只有一个儿子,一直在内蒙居住,家中只有他和老伴。一九六二年正是大干快上的年代,家乡又是灾荒,生活实在难以维持了,老伴只好离家到内蒙托嘴。家中只剩下王老先生一个孤老头子,少粮没菜,先生甚是可怜,过春节时仍然自编对联:老妪饥不过远行就食,拙叟饿难熬近度时年。横额是“远近都好”。该年老先生在内蒙的儿子王福怀将老人家也搬迁到内蒙居住。从此再也听不到王老先生的“聊斋”故事,更看不上老先生自编的有趣春联了。

黄甫镇虽然走了王保祥老先生,自编春联的仍大有人在。比如与我隔壁为邻的老中医李生荣先生,每逢春节家门总有自编对联。记得一九七三年春节,大门上的春联是:我健康好为人民谋健康,家安乐更望世界都安乐。当时先生身患肺原性心脏病,希望自己能尽快恢复健康,更好地为百姓治病。再如本镇居住的民国时期高小毕业、曾当过小学代教的张润华老先生,晚年落实政策没有退职金等任何政府补贴,仍然以农为业。一九八五年春节在自家大门上张贴了一副自编春联: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还比如终年靠讨吃维生的一单身老乞丐魏己酉老人,小时上过几年私塾,每逢春节也常有自编春联出现。如一九七五年春节,他的门联是:咦没多几天,呀又是一年。一副五字联,反映了魏老生活虽穷寂寞,但性情开朗乐观,感到时光流逝很快。

上述王、李、张、魏等老先生,只有李生荣老先生仍健在,其余都早过世了。笔者现已年近七旬,在黄甫镇生活了五十三载,不敢称老先生,但也熬过十年寒窗,又有四十三载的教学生涯,现时也可算黄甫镇的老文化人之一吧!笔者从上学至教学,一直热爱文学,从中学期间就试练写诗作对。从一九五八年至今,家门春联都是自编自书,感到苦在其中,乐在其中。苦是编一副好对联要苦思冥想,有时腊月初就开始构思春联,既要内容合乎情理,更要有趣味性。乐是每编好一副对联,表达了自己内心想要说的话,张贴出去让众人皆知,自己更是百看不厌。六、七十年代我结合当时时事政策,编过许多春联,曾发表于《榆林报》、《陕西群众艺术》等报刊。我编的对联,和我镇老前辈相比,多有逊色,不敢现丑列举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王敦厚:从自编对联看府谷文化名镇黄甫》,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冯二来 李桂滋:黄甫方言俗语

冯二来 李桂滋:黄甫方言俗语

黄甫方言俗语文/冯二来、李桂滋黄甫和府谷东部乡镇地域一样,方言俗语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在蕴涵丰富共性内容的同时,又具有本地区流传较多的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方言“土成语”等表现形式。这些方言的形成并被...

2023-08-18 #经典句子

著名的重庆风景名胜区 是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距市区约1小时

著名的重庆风景名胜区 是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距市区约1小时

...户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木大门古朴,上面贴着鲜亮的红对联,木窗精致,有的窗户是简单的镂空,有的窗户上还刻有精美的图案。富丽堂皇的风景十分迷人,古色古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古朴的建筑别让大家感觉到这些建...

2024-01-05 #经典句子

品味府谷品牌文化调研报告(2019)

品味府谷品牌文化调研报告(2019)

一、建设区域公共品牌的意义(一)品牌历史背景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秦晋蒙三省区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地带,东与山西省保德县、河曲县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阡陌相通,西、南与神木县...

2014-05-08 #经典句子

康文慧:一份珍贵档案引出的话题

康文慧:一份珍贵档案引出的话题

...文慧2014年初春,因主持点校清乾隆四十四年版八卷本《府谷县志》的缘由,我与远在美国讲学的马少甫博士经常在网上交流,讨论修改稿子。一天,他给我发来一份奏折的照片,因涉及书法,有些字他不能识读,请我帮忙辨认...

2010-12-27 #经典句子

枣庄山亭历史文化名镇——西集镇(伏羲故里)

枣庄山亭历史文化名镇——西集镇(伏羲故里)

...中、薛城、滕州、山亭四区(市)的中心位置,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巨龙河畔,流淌着千年的古文明。古城古寺古街坊,古楼古井古寨墙。一个“古”字,把西集的古韵展现的淋漓尽致。铁匠铺、木杆秤,羊肉汤、烧饼摊、伏里...

2011-09-26 #经典句子

“丝绸名镇”震泽:传承厚重蚕桑文化 用一根丝串起产业融合发展链

“丝绸名镇”震泽:传承厚重蚕桑文化 用一根丝串起产业融合发展链

...弘扬百年前震泽丝商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传承厚重蚕桑文化,激扬奋进力量,推进丝绸振兴,擦亮“中国丝绸名镇”金字名片。图说:大会现场。震宣 供图(下同)震泽是“中国丝绸名镇”“中国蚕丝之乡”,丝绸是震泽的...

2019-06-02 #经典句子

陈出新:府谷民国才女苏雅云女士——有悲含秋石 无语话凄凉

陈出新:府谷民国才女苏雅云女士——有悲含秋石 无语话凄凉

陈出新/文府谷由于胡汉交界,黄河与长城纵横,自古即为国家社稷之边陲要地。随着人类文明通关贸易的流行,府谷又扮演着中原去往塞外及中亚与俄罗斯口岸的商贸必经之重要角色。因而,几近千年的财富积累,人文蓄养,...

2023-06-09 #经典句子

江苏一座历史文化名镇 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湖滨古镇

江苏一座历史文化名镇 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湖滨古镇

...,它也显得很有发展价值,也成为了当地城市很有潜力的文化古镇景区,毕竟其古镇的未来前景也很大。作为是江苏一座历史文化名镇,由于其古镇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它也是沟通苏南、皖南的经济走廊,这一般可以看出其古...

2016-12-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