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国学成语故事(21)落难时如何选择你的贵人之背信弃义

时间:2019-08-07

开讲之前,先说一个发生在二战德国的真实故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开讲之前,先说一个发生在二战德国的真实故事。

当年,德国纳粹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有兄弟二人侥幸逃了出来,为了缩小目标、躲避随时降临的危险,兄弟二人决定分头逃命。在问及各自的去向时,哥哥选择了一个赏识自己的人,而弟弟选择了自己曾有恩于他的人。最后的结果却是,弟弟投奔此人后,很快被出卖给了纳粹,命丧集中营;哥哥则受到悉心救助,活了下来。

我们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但这毕竟需要时间,但也多亏有时间,很多事才终于让我们释然。比如今天笔者要讲的这个故事。

时间回溯到公元前647年,这年冬天,晋国发生了大饥荒,危难之际,晋惠公想到了自己的内弟秦穆公。对于是否援助这个言而无信的姐夫,秦穆公颇有些踌躇,于是召开“御前会议”研究对策。大夫丕豹等人认为,晋国言而无信世人皆知,而且又杀了大臣里克等人,民心不附,此时不但不应该援助他们粮食,还应该趁机攻打它。而秦穆公最终采纳了大夫百里奚的建议说:“我们讨厌的是晋君夷吾,晋国人民没有罪过。上天祸殃流行,每个国家都可能交替遇到。再说扶危济困,这是人间正道,我们不能向天下人展示秦国失道。”随后,秦国动用了大批船只,通过黄河向晋国输送救济粮,粮船从秦国的都城一直到晋国的都城绵延不断,史称“泛舟之役”。

五岳独尊(山东泰安 张荣群)

转眼一年过去了,这年冬天,秦国也发生了大饥荒,秦穆公派出使者向晋国求援。晋惠公同样召开了“御前会议”。大夫虢射首先表示反对说:“我们曾经在土地割让上失信秦国,现在即便卖粮给它,也不会减损秦国的仇怨,而且会让他们更加强大”。大夫庆郑说:“我们违背诺言又幸灾乐祸,这是失德。如此背信弃义之举,必将为人民所唾弃,而且秦国一定会因此发兵攻打晋国,你们一定会后悔的。”无奈,晋惠公不听,而且还趁机发兵攻打秦国。

公元前645年,熬过大饥荒的秦国迎来了丰收之年,开始将复仇的刀锋指向晋国。秦军连战连胜,长驱直入,进驻晋国韩原。晋惠公急得团团直转,问庆郑说:“敌寇已经深入我国了,该怎么办啊?”庆郑说:“这可是您招来的,我也没辙,要不您问下虢射?”惠公气得只翻白眼,但又不好发作。

大敌当前,晋惠公决定亲自出马迎敌。根据占卜,庆郑担任惠公的车右武士吉利。惠公怨气未消说:“庆郑出言不逊,我偏不用他。”于是安排叔扬驾驶自己的战车,家仆徒为车右武士,用郑国出产的马拉车,然后挥师出征。庆郑劝谏说:“自古以来,像作战这样的大事,一定要乘坐本土出产的马匹。因为这样的马不会水土不服,而且熟悉本地人的训练和指挥方式。用外国的马关键时刻可能会不听指挥,那时后悔也晚了。”惠公不听,扬长而去。

结果,晋惠公很快就悔青了肠子。当年九月,在秦晋韩原之战中,晋惠公的战马陷入泥泞后呆立不动,惊慌失措的惠公向庆郑狂喊“救命”,庆郑冷笑着说:“你刚愎自用不听劝谏,又违背占卜胡乱安排,这是你自找的。”说完扬长而去。危急时刻,将军梁由靡为韩简驾着马车挡住了一马当先、一心想活捉晋惠公的秦穆公,并转败为胜,将秦穆公团团围困。这时,庆郑在一边大喊:“先救君主。”韩简闻听,放下秦穆公来救惠公,却反被随后赶来的秦军包围,晋惠公被俘。

对于这一扣人心弦、情节一再反转的故事,《左传》《国语》在关键情节上都语焉不详,好在《史记·秦本纪》给出了精彩补述。

原来,几年前秦穆公到岐山打猎,一不留神让马跑了。住在岐山下的一伙老百姓发现后,把马捉住,一时嘴馋,杀掉吃了。闻讯而来的官吏大怒,把所有参与分吃马肉的共300多人全部捉住,要依法处置。秦穆公闻讯说:“君子不会因为牲畜而害人性命。而且我还听说,吃了战马的肉不喝酒会伤人身体,一定让他们都喝点酒再放回家。”

秋色图(山东泰安 张荣群)

吃了国君的马不仅没有被问罪反倒被优待后无罪释放,这300多人不禁感激涕零,立下誓言有机会一定要报答穆公恩情。所以,韩原之战中,秦穆公身陷重围即将被俘的关键时刻,正是这三百多人冲锋陷阵,救了穆公。

忘恩负义的晋惠公做了秦国俘虏,消息传来群情振奋,秦穆公传下号令,择吉日良辰,把惠公洗干净剁了祭祀宗庙和上天。消息传到周王朝,周天子派使者前来求情,穆公不为所动。消息传进内廷,穆公夫人穿着丧服光着脚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站在柴草堆上对穆公说:“上天降下灾祸,使两位国君刀兵相见。我不能救我弟弟的性命,使您受到侮辱,那么就让我陪他死吧。”

在周天子和夫人的强大压力下,秦穆公放弃了杀惠公祭天的想法。当年十一月,晋惠公被释放回国。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晋国又发生了大饥荒。秦穆公再次以德报怨,向晋国输送粮食,救济灾民。

国学经典欣赏:

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对曰:“重施而报,君将何求。重施而不报,其民必携,携而讨焉,无众必败。”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丕郑之子豹在秦,请伐晋。秦伯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秦于是乎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汎舟之役”。

——《左传·僖公十三年传》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国学成语故事(21)落难时如何选择你的贵人之背信弃义》,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国学知识启蒙如何进行?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国学知识启蒙如何进行?

...故事的方式讲给宝贝听,期间我们还可以引入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十二生肖故事,神话故事,甚至西游记也都可以讲给宝贝听。

2018-04-05 #经典句子

幼儿园为推行“国学文化” 让孩子吃素?国学文化到底是什么

幼儿园为推行“国学文化” 让孩子吃素?国学文化到底是什么

...的生活,精神和智慧。推荐孩子去阅读《写给儿童的中华成语故事》这套书。这套丛书共有六册,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处处折射出中国人特殊的人生哲学和社会关照。这是一套非常值得孩子们阅读的书,能培养孩子情商,提高...

2007-04-18 #经典句子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请好好珍惜这三个人(深度好文)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请好好珍惜这三个人(深度好文)

...半是有所图之人,而能做到春风得意时指出错误之人则是贵人。仔细回想一下,我们这一生被父母批评的最多,他们总会在犯错的第一时间,甚至即将犯错之时冲出来制止,常常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同时,这世界上最疼我们...

2009-11-22 #经典句子

为什么要给孩子做国学启蒙?大语文时代 国学知识是孩子的基本功

为什么要给孩子做国学启蒙?大语文时代 国学知识是孩子的基本功

...》中是以小动物为主角的故事;《成语接龙》中有游戏和成语故事;《弟子规》中是编写的小故事。这样在原文、动画讲解和延伸内容的配合下,孩子不知不觉间就提升了对国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011-01-26 #经典句子

传统文化公益讲堂|百家讲坛名师刘强作客育才中学 解读国学智慧

传统文化公益讲堂|百家讲坛名师刘强作客育才中学 解读国学智慧

...像“尾生抱柱”一样,最后把自己的性命都耽误了。我们如何获得智慧?刘强最后总结道:不放弃学习、不停止思考、不迷信权威、不执着教条。审读:孙世建

2010-02-11 #经典句子

国学课堂之出自《史记》的10个成语

国学课堂之出自《史记》的10个成语

...百家号作者万顷之陂。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史记》中的成语故事,《史记》洋洋洒洒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的历史,其中不乏成语。今天小编从中挑选10例给大家讲解。1. 后来居上——《汲郑列传》【出处】陛下用群臣...

2023-11-28 #经典句子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中的56个成语典故 太涨知识了

小学生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中的56个成语典故 太涨知识了

...》、《爱的教育》、《朝花夕拾》等就非常适合孩子读。如何教孩子学论语,得先从论语典故开始讲起。少年时期是孩子个性养成,阅读的黄金期,万万不可将宝贵的时间都给浪费了。孩子读的什么书决定了他将来见识的长短,...

2014-01-13 #经典句子

国学成语故事(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如履薄冰

国学成语故事(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如履薄冰

《国学钩沉》,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时间回溯到2018年全国“两会”现场。据新华社报道,2018年3月10日上午,中央领导同志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严肃指出,“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

2023-10-1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