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乡土散文:吆喝声

时间:2019-04-18

清晨,公鸡报晓不久,村庄里就会响起豆腐来,油炸果子来,馍馍来的吆喝声,清脆嘹亮的女高音或者浑厚低沉的男中音,吆喝声此起彼伏,由远及近,构成了村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远去的吆喝声

小时候,村庄最美的歌声除了大公鸡的嘹亮报晓声,当数小商贩的各种吆喝声。清晨,公鸡报晓不久,村庄里就会响起“豆腐来——”,“油炸果子来——”,“馍馍来——”的吆喝声,清脆嘹亮的女高音或者浑厚低沉的男中音,吆喝声此起彼伏,由远及近,构成了村庄美妙的晨曲。清晨的吆喝声,大体就这么几种,也都是本村或者邻村熟悉的乡音,听起来既亲切又舒心。很多时候,吆喝声常常扰乱了美梦,即便这样也不感到心烦。

吃过早饭后,村庄里的吆喝声变得复杂起来。卖豆腐和油条的小贩,大都已卖完回到了家,个别还没卖完的,此时也没了先前的底气,有气没力地吆喝几声。伴随着晨曲的结束,一曲曲更美妙动听的歌声相继登场。此时,村庄的叫卖声常常没有规律,大都是外地口音,南腔北调,在村庄里格外引人注意。村庄常听到的是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师傅扛着一个全副武装的长条木板凳,来到村口,便扯起嗓子吆喝起来:“磨剪子来,戗菜刀——”那“刀”字喊得很长,在尾音还没有落地时,大姑娘小媳妇们就拿出钝了的剪刀、菜刀围在磨剪子的担子前,叽叽喳喳好不热闹。要是谁的剪子让师傅夸上一句:“这剪子钢口好,锋利,好使!”剪子的主人就高兴起来,免不了炫耀一番:“这可是俺的嫁妆,在俺娘手上就用了好几年啦!”

最常听见的还有“锔碗——锔盆——锔大缸”,听到吆喝声,人们就会端来带纹的或者摔成几块的瓷碗和泥盆、泥缸,锔匠接过碗盆,左瞧瞧,右瞅瞅,随即就是“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伴随着敲击声,有时还会来上一句似唱非唱的吆喝声,夹杂着村庄妇女的欢笑声,穿越村庄的喧闹,能听半里路远。

初春时节,村庄里吆喝声最多的是“小鸡吆,卖小鸡吆——”,前一个“吆”婉转带出一个下坠的“好”音,后一个“吆”上扬长音,吆喝起来很动听,只要一听见吆喝声,齐呼啦就会围上六七个家庭妇女来。小时候,卖小鸡常常是赊账销售,就是买时不用支付现金,待到过了麦季,卖小鸡的再来收鸡钱。卖小鸡的,大都是外地人,要账很黏糊,一般不扑空。那时候,人们虽然手头不宽裕,但都很讲信用,即使手头没有钱,邻舍家借借,也不会让要小鸡子账的跑第二趟。后来,人们管要账比较黏糊的人常说:“你这人,怎么和要小鸡子账似的,我又欠不下你的!”其实,欠账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人家赊账是为你行方便,来要账时理应痛痛快快,对人家要账的再说三道四,甚至是百般刁难,实不应该。

小时候,常来村庄的还有一种摇拨浪鼓的小贩,连摇晃拨浪鼓带吆喝。一只手不停地摇晃着拨浪鼓,伴随着鼓声不时地吆喝几声:“换针换线,换锅换盆哩——波!”“哩”的后音长,“波”猛地打住,比较响亮。其实拨浪鼓一响,人们就知道卖什么的来了。他挑的挑子前面是个由玻璃分隔成多个格子的箱子,格子里放着针线、手镯、香皂等,也有小孩子玩的琉璃蛋,后面装着盆碗,还有换的废品。

当年,这些小商小贩的到来,给偏僻的村庄带来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不一样的腔调但一样朴素的吆喝声经常穿行在街道上,萦绕在树桩的枝丫间,构成了村庄独特的乐曲。

后来,村庄里的吆喝声,渐渐地少了,有时好几天也听不到一声吆喝声。即便是有吆喝声也失去了过去那悠扬动听的味道。越来越多的吆喝声不再是小商贩本人直接发出了,而是事先录好了音,用一种能够循环放音的小喇叭播放。“收旧报纸、废纸箱、酒瓶子,收破冰箱、破电视、破洗衣机。”“修雨伞、换拉链、修理缝纫机、修理小家电。”“换米、换面、换面条。”单调的喇叭吆喝声,不再有悠扬动听的韵味,让人听起来十分烦躁。每当听到叫卖的小喇叭响,总会怀念小时候悠扬动听的吆喝声……

审阅:康书秀

简评:随着社会的进步,货郎的吆喝声与我们渐行渐远,成为了一种回忆。作者对货郎吆喝声描述精准到位,值得回味。

终审:严景新

作者:石荣臻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乡土散文:吆喝声》,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守望乡土文化」火龙舞 舞出幸福丰收来——尹国军与湘潭火龙舞的故事

「守望乡土文化」火龙舞 舞出幸福丰收来——尹国军与湘潭火龙舞的故事

...、龙头、龙把子、龙尾紧随其后依次排开。伴随着喧天的吆喝声和锣鼓声,火龙威武“出山”了!“火龙所经之地,夜空如昼,人潮涌动。”尹国军一边打开手机里录制的影像资料,一边向记者介绍。只见30余名舞龙者身穿黄色丝...

2013-05-04 #经典句子

衡山乡土题材散文作品集《这片乡土》首发

衡山乡土题材散文作品集《这片乡土》首发

... 11月5日上午,由衡山籍作者撰写的关于衡山乡土题材的散文随笔作品集《这片乡土》首发仪式暨创作研讨会举行。该书由衡山县文联主席黄明军编选,共收录27个作者、37篇作品,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集集中描写了衡山...

2010-03-05 #经典句子

王科军散文 ‖ 记忆中的吆喝声

王科军散文 ‖ 记忆中的吆喝声

...篓子的小买卖人,从这条街走到那条巷,也就把那熟悉的吆喝声从这条街带到了那条巷,声调不一、风格各异。听起来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在乡下,最常见的是卖豆腐的生意人,总是接近午时,清亮亮地吆喝一声“换— —豆 ...

2023-11-15 #经典句子

老杨乡土人物散文 相遇网络 添加微信

老杨乡土人物散文 相遇网络 添加微信

老杨乡土人物散文〔相遇网络,添加微信〕喜鹊登枝樱花树绽放鸟呜叽叽喳散步在花开小草丛中美景瞬间拍下 手机叮嘡响一看冀亮说也巧昨晚做了个梦梦中贵人相遇阳原桑干河畔三棱草芦草抹鱼虾真的回到千年村堡西庄那童年...

2007-07-04 #经典句子

晨之风乡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出版发行

晨之风乡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出版发行

近日,晨之风乡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该散文集辑录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作家近60篇乡土散文,共计25万字。其中包括曾被《读者》转载、“中原文化丛书”收录的作品,也有近几年创作的乡土散文新...

2008-06-04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故乡的院落

乡土散文:故乡的院落

...发和赞赏!(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乡土散文#作者简介沙洲冷,原名冯尚财,甘肃古浪人,中学高级教师,喜欢写作三十年,已在各类刊物发表散文等作品十几万字。本文编辑情感学院院长推荐阅读乡土故事:二...

2015-08-17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霜染银杏叶金黄

乡土散文:霜染银杏叶金黄

...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近代诗人郭沫若在他的散文《银杏》中这样写道:“你的株杆是多么地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地青翠,多么地莹洁,多么地精巧呀!我喜欢你,是因为你美、你...

2023-12-20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一叶知秋 丰收在望

乡土散文:一叶知秋 丰收在望

...彩缤纷的金色画廊……审阅:董柏年简评:一篇颂扬秋的散文诗,充分展现了美轮美奂的诗画田园。终审:严景新作者:周传利,中华诗文名家,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国际诗歌认证诗人,周传利(陕西石泉人)代表作《我爱你...

2024-01-1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