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报道 | 诞生过《包身工》《小木屋》的上海 今天需要怎样的纪实文学?

时间:2018-11-13

当下如何继承这一传统,让纪实文学滋养培育更多青年写作者?今天的读者需要怎样的纪实文学作品?5月8日下午,首届永业杯现实题材纪实文学大赛在沪揭晓,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热土,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一直有纪实文学创作的传统,诞生了夏衍《包身工》、黄宗英《小木屋》等代表作。当下如何继承这一传统,让纪实文学滋养培育更多青年写作者?今天的读者需要怎样的纪实文学作品?

5月8日下午,首届“永业杯”现实题材纪实文学大赛在沪揭晓,评奖范围是《上海纪实》电子刊创刊5年来刊发的现实题材纪实文学作品、及2018年12月30日至2019年11月30日期间收到的征文来稿,期间收到来稿1000多篇计500多万字。19名评委投票评出30名获奖者。业内期待,上海继续发挥报告文学“时代轻骑兵”的文体优势,挖掘鲜活细节,扎根生活沃土,涌现更多有温度有力量有情怀的纪实文学精品,体现城市精神与品格,力争将上海打造为原创文学和主题出版的高地。

“从文艺界、政界、哲学界名家,到普通工人、志愿者、医生,我们欣喜看到,写作群体广泛多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说。其中,一等奖获得者宗福先,以《民心民意给了我良知与勇气 ——回望四十年前话剧<于无声处>创作、演出》一文,回顾了自己于1978年创作、演出话剧《于无声处》的经历。当年这部剧本在《文汇报》刊载后引发广泛关注,全国读者的来信雪片般飞来。“写作要遵从民心民意,这给作家良知和勇气,照亮前行的路。”他感叹。

评论界认为,我们不缺好题材,而是缺少敏锐的发现、发掘和大手笔的书写。现实生活开辟了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现实生活的丰富性造就了写作的丰富性。比如李动《“小联合国”秘书长》写活了国际化社区民警陈国梁。这位80后民警,英语好,会电脑,懂管理,他与德国老板打交道,与意大利生意人斗智……让读者感受到上海一个中外混居社区的生活气息,也提出如何建设和谐国际社区等前瞻性问题。这篇作品后被专业编剧改编为滑稽戏剧本《72国房客》。

孙小琪《一座城市的合唱——上海业余合唱现状描述》一文,对这座城市的各个合唱团作了详尽的采访。如上海女记者合唱团成立20年,成员几乎覆盖上海各主要媒体,唱歌的同时,做慈善事业;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张士超你昨天晚上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哪里了》,气势磅礴的8个声部的大合唱,和谐的声线加上搞笑的歌词,在网上一夜走红……合唱,尤其是多声部合唱的普及程度,可视为城市文明程度的检测标准之一。

令人欣喜的是,上海纪实文学青年创作队伍正在重新集结。以80后作家王萌萌《生命的承诺和坚守》为例,为了写好“大地妈妈”易解放,王萌萌专门去了内蒙古沙漠,与易解放住在一起,去沙漠种树,边体验边采访。“大地妈妈”在沙漠里坚守14年,种了200万棵树,为的是完成儿子杨睿哲生前的心愿。为此,她花完了自己和老伴的半生积蓄及儿子的车祸赔偿金,一步步成为中国女性公益事业的引领者。王萌萌在文中写到,库伦旗百姓们特地为杨睿哲立了纪念碑,上面是易解放和爱人写给儿子的一段话:“您,是一棵树,无论活着,还是倒下,都是有用之材。活着,为阻挡风沙而挺立;倒下,点燃自己给他人以光明和温暖。”王萌萌因多年参与关怀、帮助云南少数民族儿童的志愿活动,于2015年与易解放被授予“最美志愿者”称号。

“评审过程中,不少作品是对中国现实生活飞速发展的描述。现实比虚构更真实,文字是有力量的。”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文艺评论家杨扬认为,上海这座城市需要强有力的纪实文学。

“今天不是简单的颁奖,而是对现实题材报告文学非常好的助推器。”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谈到,如何振兴现实题材的创作,需要深入探讨。而纪实写作既聚焦重大现实题材,重要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也倡导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不仅仅有浓墨重彩的“大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需写作者挖掘其闪光之处。

《上海纪实》电子刊由上海作家协会于2015年创办,依托华语文学网在线出版,为国内首个专注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的多媒体电子期刊。此次大赛由《上海纪实》电子刊联合永业集团合办。评委会副主任、《上海纪实》主编朱大建介绍,五年来电子刊和微刊不间断在线出版了20期,累计刊出390余篇400多万字的原创纪实作品,不仅刊发了众多当代著名作家的新作,接续了上海纪实文学创作的丰厚传统,还培育发掘了上海一批有志于纪实写作的新生力量,初步形成新鲜厚重、广博灵动的风格特征,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原文载于《文汇报》)

《上海作家》微信团组

主编:杨斌华

执编:郭浏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作家协会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报道 | 诞生过《包身工》《小木屋》的上海 今天需要怎样的纪实文学?》,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学习《包身工》 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点面结合的技法

学习《包身工》 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点面结合的技法

...: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报告文学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学样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文学性。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 文体。叙写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多彩多姿的生活,...

2012-01-23 #经典句子

《包身工》:以有温度的文字探索光明

《包身工》:以有温度的文字探索光明

作为最贴近时代、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报告文学,其创作是建立在真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是以文学的艺术手法来报告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主要反映了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抗日战...

2019-03-14 #经典句子

上海红色文艺创作以青年力量为主力 把寻路与对话的精神线索贯穿其中

上海红色文艺创作以青年力量为主力 把寻路与对话的精神线索贯穿其中

...它惊心动魄的风景。”青年作家吴越在“红色起点”主题纪实文学系列之《上海早晨——上海大学在1920年代》后,将投入创作“五卅运动”题材纪实文学作品。“上海的一砖一瓦、每一把泥土都富含营养物质,埋藏着很多历史...

2020-05-16 #经典句子

张先乾/文“ 塞外江南”中宁枸杞早康基地行(修正版)

张先乾/文“ 塞外江南”中宁枸杞早康基地行(修正版)

...家、资深广告营销高级策划人、制片人、擅长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言情文学、散文、散记、游记及诗歌的创作、发表作品多篇、《我与“毛泽东”“蒋介石“的一次邂逅》作品地海南海口、《三联农庄春游散记》作品地广东惠...

2020-05-27 #经典句子

海派文化的日常生态 ——周瘦鹃在1919

海派文化的日常生态 ——周瘦鹃在1919

...火烧赵家楼”与痛殴章宗祥的事件。其时周瘦鹃24岁,是上海的知名作家。如果说5月26日在陈独秀、李大钊主办的《每周评论》上出现“五四运动”的命名而继续其滚动效应,那么少不了像周瘦鹃那样推波助澜的环节。今天来看...

2023-08-15 #经典句子

【文史英华】艾芜:中国杰出的南行“流浪文豪”(下)‖ 黄慧清

【文史英华】艾芜:中国杰出的南行“流浪文豪”(下)‖ 黄慧清

...地下党的接待。在等候赴苏区龙岩、永定之时,他读到了上海出版的《萌芽》《拓荒者》《奔流》等进步刊物,激起了他从事革命文化工作的强烈渴望。于是,他写下散文《香港之夜》,描述了被押解到香港一夜的遭遇,发表在...

2024-01-12 #经典句子

深入浅出地锻造大众阅读精品——《好看的中国文学史》答问

深入浅出地锻造大众阅读精品——《好看的中国文学史》答问

...这包括既写一些学术著作,也写一些通俗读物,以及一些纪实文学作品;既钻研一些本专业的美学、文艺理论问题,也对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现当代文学等有所涉猎;既对家乡地域文化如桐城文化、徽州文化,以及更大范围的...

2023-11-07 #经典句子

今天聊点高深的话题:“啥是文学?”

今天聊点高深的话题:“啥是文学?”

...等皆可称为当代文学作品。按内容也可分为:史传文学、纪实文学、奇幻文学、报道文学等。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文学”方面的科普知识『闪米APP』内设文学分类,这里汇集了诸多当代作者,小说作者以及拆书员等专业...

2023-08-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