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野行回夜虎 林卧起秋蝇 诗家语一字之差句法不同

时间:2018-08-13

读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的麓堂诗话,看到他接受别人的意见,给自己一首诗改了一个字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前言

古人有一字师的故事,亦有诗家语之说。

读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的《麓堂诗话》,看到他接受别人的意见,给自己一首诗改了一个字。由此可见,李东阳作诗不仅精益求精,而且越是位高权重越是虚心接受批评。

改过的这句诗很有特点,明显是“诗家语”的句法。老街在此分享一下这个故事,诗友作诗时,也可以尝试使用这种句法。

一、一字师

说到一字师的故事,往往会令人想起唐朝郑谷为诗僧齐己改《早梅》诗,将数枝梅改为一枝梅。

李东阳是明朝的文坛领袖,官任明朝内阁首辅。但是他虚心谦和平易近人,在《麓堂诗话》中,李东阳记录了别人为自己改诗的故事:

兆先尝见予《祀陵》诗“野行愁夜虎,林卧起秋蝇”之句,问曰:

“是为秋蝇所苦,不能卧而起耶?”予曰:“然。”曰:“然则‘愁’字恐对不过。”予曰:“初亦不计,‘妨’字外亦无可易者。”曰:“似亦未称,请用‘回’字如何?盖谓为夜虎所遏而回也。”予曰:

“然。”遂用之。

李兆先说,这两句诗中,上句的“愁”字,和下句的“起”字,对仗不合适。李东阳说,我也觉得不太合适,本来想改为“妨”,但是似乎也不太好,找不到更好的字。李兆先说为什么不用“回”呢?

李东阳认为李兆先说得有道理,于是把这句诗改为了:野行回夜虎。这个李兆先可以算是李东阳的一字师了。

为什么改得好呢?先从诗家语的特点说起。

二、诗家语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里说过:

……盖韵文之制,局囿于字句,拘牵于声律,散文则无此限制。……故歇后倒装,不通欠顺,而在诗词中熟见习闻,安焉若素。......各自不同,韵文视散文得以宽限减等尔......属词造句,一破“文字之本”,倘是散文,必遭勒帛。

什么是诗家语呢?《诗人玉屑》说王安石最早提到"诗家语",但是王安石并没有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说,诗有韵律的限制,因此诗家语就是不同于散文那样的表达方式。

那么李东阳认为李兆先改这个“回”字,改得好,也是因为这两句是标准的诗家语。

三、一字之差,句法不同

李东阳的这首诗题目是《中元谒陵答体斋学士赠行韵 》,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这个版本:

鞭辔停驱马,冠裳候入陵。野行回夜虎,林卧起秋蝇。

汉殿班头月,唐祠梦里灯。仙寮有佳贶,持报恐无能。

颔联:野行回夜虎,林卧起秋蝇。从《麓堂诗话》中,我们知道了这个“回”字的来历。

李兆先问李东阳“林卧起秋蝇”是什么意思:

是为秋蝇所苦,不能卧而起耶?”予曰:“然。”

注意“林卧起秋蝇”中这个“起”字,不是说人在林中卧下,让秋蝇起来,而是人在人在林中卧下,因为秋蝇(骚扰)而起来。

这是诗家语的用法,即钱钟书所说“盖韵文之制,局囿于字句,拘牵于声律, ……故歇后倒装,不通欠顺”。

如此来看“野行愁夜虎”,很容易令人觉得是野外行走害愁遇到老虎。这样的话,上联的句法语序与下联不同。用“妨”,句法上和“愁”一样,都和下联的“起”用法不一致。

因此诗人改为了“回”,意思是野外行走时,因为可能遇到老虎,所以折回。老虎和秋蝇是回和起的原因。

李兆先这样修改,上下联就工整了很多。

结束语

李东阳的这个一字师是个苦命人,李兆先出生仅四个月其母岳氏病亡。多年寒窗苦读后,十八岁的李兆先应试时,竟然在考场中病倒。二十四岁应试时,又误写试卷名落孙山。到了二十七岁再次应试前,李兆先却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李兆先,字徵伯,也是茶陵人。他和李东阳很熟吗?很熟。李兆先是李东阳的长子。

@老街味道

如何评价一首诗的优劣?刘勰文心雕龙中,提出六观可作标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野行回夜虎 林卧起秋蝇 诗家语一字之差句法不同》,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诗词创作中 炼字与炼句 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诗词创作中 炼字与炼句 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花洒雨,前院竹吹风”与“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句法完全一样,相比于简单的主谓结构(风-吹-前院竹,雨-洒-后庭花)要好一点。仔细看一下这两句,是状语前置:后庭(地点状语)花(主语)洒(谓语)雨(宾语)...

2023-10-28 #经典句子

只背唐诗宋词写不出好诗 先花10分钟学学诗家语

只背唐诗宋词写不出好诗 先花10分钟学学诗家语

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第一章专门讲了诗家语。喜欢创作诗词并且已经熟悉格律的朋友,有时间一定看看周先生的《诗词例话》,刚开始学习创作或者喜欢诗词的朋友也是如此,会极大的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第一部分 什...

2020-07-11 #经典句子

诗词鉴赏必须读懂“诗家语” 从三大方面入手 学生鉴赏能力大涨

诗词鉴赏必须读懂“诗家语” 从三大方面入手 学生鉴赏能力大涨

...要的方面。而要想做好诗歌鉴赏题,就必须要学会读懂“诗家语”。那么,什么叫诗家语?所谓诗家语,就是诗歌的语言。它通常具有含蓄性,凝练性,跳跃性,抒情性等特点。所以,如果我们不能读懂这些语言。我们就不能品...

2023-08-06 #经典句子

谁占据了C位?从黄犬奔马的几种变化看破唐诗宋词中的句法秘密

谁占据了C位?从黄犬奔马的几种变化看破唐诗宋词中的句法秘密

...的原因之一是语法结构的不同,在诗词中我们一般称之为句法。句法就是句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例如杜甫的这句诗:香稻啄馀鹦鹉粒,其实写成“鹦鹉啄馀香稻粒”也是相同的意思,都是说鹦鹉吃剩下的稻米,平仄格律...

2023-07-02 #经典句子

周符波与单大勇:从‘保护神’到‘保护伞’ 一字之差跌破天堂与地狱的距离

周符波与单大勇:从‘保护神’到‘保护伞’ 一字之差跌破天堂与地狱的距离

...吾身”,“省身”其实就是一个对照标准找差距的过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准,差距的具体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有的领导干部,开口闭口说马列,背地里却迷信鬼神。周符波就承认:“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由来已久,看八字算...

2024-02-01 #大杂绘

元稹 王彦泓 纳兰性德都写了这句诗 只一字之差 谁最得你心?

元稹 王彦泓 纳兰性德都写了这句诗 只一字之差 谁最得你心?

...清朝的宝藏词人,生为满洲人却一心爱上汉文化。这三位不同时代的诗人,却因为同一句诗系在了一起。三位诗人一句诗,仅一字之差,却妙笔生花。小编带诸位一起欣赏一下,哪一位写的最妙呢?元稹当初与初恋双文爱的轰轰...

2007-10-26 #经典句子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这句谚语因为一字之差 谬传数百年!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这句谚语因为一字之差 谬传数百年!

...且大家也一直在这么理解使用,甚至连语文老师也没给出不同的解释,更加坚定了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偶然一次听一位国学老师的讲座,他对这句广泛流传的谚语给出让人惊掉下巴的解释,还叫你不能不接受。焦点就在这个“...

2020-02-11 #经典句子

大诗人的名句竟然会是假的?学会辨别古人诗词 一字之差便即云泥

大诗人的名句竟然会是假的?学会辨别古人诗词 一字之差便即云泥

...照我们背熟了的唐诗,不少传诵于人口的名作,赫然大有不同呢!试看李白《将进酒》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篇大家熟悉的诗,敦煌卷子的诗题不是《将进酒》,而是《惜樽空》。后人改成《将进酒》以后,...

2023-11-1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