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钱锺书 杨绛两先生与人文社古典部的友谊

时间:2017-11-19

钱锺书选唐诗由人文社古典文学编辑室以下简称古典部承担整理、编辑,这是古典部与钱锺书、杨绛两位先生善缘的续篇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6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在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文社”)隆重推出一部重要的新书《钱锺书选唐诗》,以此表达我们对钱锺书、杨绛两位先生深深的怀念。

《钱锺书选唐诗》由人文社古典文学编辑室(以下简称“古典部”)承担整理、编辑,这是古典部与钱锺书、杨绛两位先生善缘的续篇。钱、杨两位先生与人文社古典部有着深厚的友谊,回顾历史,这段友谊可以上溯至上个世纪50年代《宋诗选注》的编辑出版。

1952年,钱先生受郑振铎先生之邀加入新组建的文学研究所,并承担选注宋诗的工作。按照当时文学研究所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约定,文研所的古典文学作品整理图书基本都交由人文社出版。因此,这部《宋诗选注》便顺理成章地交给了人文社古典部。

《宋诗选注》1958年9年出版,该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见解,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出版时,书的封面上有三行文字标注:“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校|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第五种”。书名用书法题签,题签者据说是沈尹默先生。我社五十年代出版的古典文学作品多数是请沈尹默先生题签。

1978年,出版迎来新的春天,《宋诗选注》再次加印。据时任责编弥松颐先生回忆:“1978年到1992年曾五次重印。”“每次重印,钱先生都有修订,小则几字,大则整段,补充的时候多,删减的时候少。”例如该书《前言》后所附的1978年4月有“重印附记”,1988年1月“第六次重印附记”,1992年4月“第七次重印附记”。

1978年以后,《宋诗选注》封面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书名题签,据弥松颐先生说,书名曾请钱先生本人题写,后来又换用了杨先生的书法,他们晚年喜爱互相题签。后来读《我们仨》,果然有这样的话:

“《管锥编》因有乔木同志的支持,出版社立即用繁体字排印。锺书高兴说:‘《管锥编》和《堂吉诃德》是我们最后的书了。你给我写三个字的题签,我给你写四个字的题签,咱们交换。’

“我说:‘你太吃亏了,我的字见得人吗?’

“他说:‘留个纪念,好玩儿。随你怎么写,反正可以不挂上你的名字。’我们就订立了一个不平等条约。”(《我们仨》)

其实,他们互相题签不限于这两本,杨先生题签的还有《围城》《谈艺录》等,钱先生的题签还有《洗澡》《干校六记》等。

1998年12月19日,钱锺书先生溘然长逝。钱先生走后,杨先生也一直关注《宋诗选注》的编校质量,她曾给出版社提交了四条勘误意见,一笔一划写在方格稿纸上,清清朗朗。

2000年以后,蒙杨先生信任,人文社又承担了杨先生委托的另一部大书的出版计划,这就是《复堂师友手札菁华》,由古典部负责编辑。这是钱家的珍藏,是钱先生的父亲钱基博老先生传给他们的。这批书札是钱基博老先生的心爱之物,他将书信精心编次,黏贴在毛边本上,大本5册,小本3册,并为部分写信人编写了小传(33篇)。钱锺书先生也参与整理工作,手札前的题记即由钱老先生口述,钱锺书先生执笔记录。

据联系该书的周绚隆老师忆述:“大概2000年前后,我刚参加工作不久,钱先生的《宋诗选注》重印出版,责编弥松颐先生要给杨先生送书,问我有没有兴趣一起去见见。我当然乐意去,只是心里有些忐忑,怕在老人面前说话露怯,所以见面的时候略微有些紧张。那天具体谈了些什么,如今都记不清了,印象中聊得还算愉快。话题似乎一直围绕着钱先生和他的学术,中间好像也问过我一些问题。杨先生大概觉得我还不算很外行,后来提出说有个东西要给我们看看。说完就从里屋抱出一本手工装订的大厚册子,封面题签写着‘复堂师友手札菁华’的字样。册子里贴的全是晚清著名学者和词人谭献的友朋书信,其中很多作者都是政界显要或文化名流。老人说这原本是她公公的藏品,后来给了钱锺书先生。这批东西共有八大册,拿给我看的只是第一册,其中包含着有关晚清社会各个方面的丰富信息。我想它们如果能被整理出版,对于研究晚清社会和学术文化都有重要意义。于是试探着向杨先生提出了出版的建议,她说将来可以考虑,还答应会交由我们出版。”(《不够知己的纪念》)

后来经过协商,杨先生答应将此珍贵文献交给人文社出版。

周老师说:“就具体操作的问题,杨先生特意约我上门谈了一次。这次见面谈得很轻松,主要就该书的出版提了两点要求。一是为了文物安全考虑,她希望我们制版时能到她家里来扫描,免得把原件带出去发生丢失或损坏。二是她不要求我们付任何报酬,只希望将来出版时,书的定价不要太高,好让更多的人购买使用。这都是合情合理的建议,而不要底本费则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令我既意外又感动。”(《不够知己的纪念》)

杨先生品格之高洁,不必滥用华美的词来形容。古典部不负嘱托,《复堂师友手札菁华》于2015年顺利出版,这部收录晚清近代众多名臣、名士、学者给谭献(号复堂)的近500封书信为学界贡献了一批重要的历史文献。这次合作算是“亲上加亲”了。

2016年5月25日,105岁的杨绛先生也走了。本以为她已经将“战场”打扫干净。我们恐怕不会再有什么惊喜。孰料一部埋藏了近30年的书稿——《全唐诗录》重现人间,吴学昭老师将整理出版的重任再次交给了人文社。

周绚隆老师仍是这部书稿出版的重要推动者,他在《出版后记》有简要的介绍。这部书稿是杨先生鼓励钱先生选的。钱先生遂以《全唐诗》为底本,每天选几首,杨先生每天抄一点,以为日课。从1983年到1991年,前后七年,如此日积月累,最后形成了这部稿子。其后近30年,这部手稿从未对外公布。钱先生曾在封页上题写了“父选母抄,圆圆留念”八个字,“后来由于钱瑗不幸早逝,杨先生就把这部由她亲笔抄录的稿子,赠给了吴学昭(稿子的封面上有杨绛的赠语:‘此八册抄本,赠吴学昭留念。绛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七日。’按,原稿实为九册)。吴在征得杨先生同意后,抱着学术为公的态度,决定将其公开出版。”(《钱锺书选唐诗·出版后记》)

按照吴学昭老师的嘱托,古典部立即组织人力,对书稿进行整理、编辑,并为其取名《钱锺书选唐诗》。这部唐诗选本收录诗人308位、诗作1997首,体现了钱先生选唐诗的主观立场和独特视角,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能够较为全面呈现唐代诗歌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状貌的大型选本。此外,杨绛先生在抄录手稿时留下了日期、诗歌评论、书法评论、生活杂记等文字,也体现了钱杨夫妇的品评互动。这是一部充满家庭生活温暖且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图书,出版这本书是我们对钱、杨两位先生的最好纪念。

我们永远铭记钱、杨两位先生对人文社的深情厚谊,也特别感谢吴学昭老师对我们的信赖和支持!

原标题:《钱锺书、杨绛两先生与人文社古典部的友谊》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钱锺书 杨绛两先生与人文社古典部的友谊》,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钱锺书大师夸赞夫人杨绛的《将饮茶》一书:文笔之佳 不待言也

钱锺书大师夸赞夫人杨绛的《将饮茶》一书:文笔之佳 不待言也

...里的文章,回忆父亲杨荫杭、三姑母杨荫榆、一生的爱侣钱锺书,写的都是至亲至爱之人,落笔含情,生动细致,轻松自然,温馨温暖,行文中时见机智幽默,时见一颗老年的天真心,读来也亲切可感,还让人心里舒服熨帖。杨...

2023-05-08 #经典句子

钱锺书刚出版《宋诗选注》时受到严厉批评 夏承焘写文章声援

钱锺书刚出版《宋诗选注》时受到严厉批评 夏承焘写文章声援

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倘若我们不用什么“经典”之类词语去形容,说它是一块研究宋诗绕不开的学术界碑,应无疑义。可是,《宋诗选注》出版之时,却受到一些批评,有人甚至以当时流行的斗争观点对其严厉批判……...

2012-06-25 #经典句子

学者陆建德谈《围城》:钱锺书的语言功夫对现代汉语有贡献

学者陆建德谈《围城》:钱锺书的语言功夫对现代汉语有贡献

1937年意气风发的方鸿渐,1938年回国任教清华的钱锺书夫妇……昨日的方鸿渐或许就是你我生活中的某一瞬间。2019年4月1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原所长、《文学评论》原主编陆建德受邀来到清华大学,围绕着钱锺书小说...

2007-08-17 #经典句子

《围城》 三句话不离比喻

《围城》 三句话不离比喻

比喻砌成的《围城》——钱锺书对比喻的研究与运用作者:王彬彬(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我不是“钱迷”,对“钱学”的发展状况也不了解。钱锺书的著述,不求甚解地读过一点。当然也有一些肯定是粗浅的想法,其中之一,...

2023-01-04 #经典句子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获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获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

...20种获奖图书以及49种推荐图书发布。中华书局出版的《钱锺书的学术人生》《汉画故事:刻在石头上的记忆》获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黄河与中华文明》《故宫营建六百年》获得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推荐。文津图书奖是国家...

2015-05-17 #经典句子

钱锺书:诗可以怨丨“纪念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文章之二

钱锺书:诗可以怨丨“纪念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文章之二

本文为钱锺书先生1980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教授恳谈会上的讲稿 ,最早收录于《也是集》,由香港广角镜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后收入《七缀集》。钱先生妙笔纵论中国古典诗文评中的核心母题“诗可以怨”,在文论之外增加...

2023-08-05 #经典句子

杨绛仙逝 享年105岁 她的12句经典语录 绝对值得一读再读

杨绛仙逝 享年105岁 她的12句经典语录 绝对值得一读再读

...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澎湃新闻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对这一消息进行了确认。有生之年,能够经历这种“超级大师活在我们的时代”到“超级大...

2023-11-21 #经典句子

1930年 一位“农民诗人”数学考0分 凭借三句诗 就被大学录取

1930年 一位“农民诗人”数学考0分 凭借三句诗 就被大学录取

...来都不缺文科成绩优秀,数学成绩奇差的“偏才”。比如钱锺书、吴晗和沈从文,都是这类人。钱锺书当年考清华大学,数学只考了15分;吴晗最初考北大,数学也没有考及格。沈从文二十年代末考北大,包括数学、语文在内的...

2023-10-3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