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语文教学愿景现实环境在什么方面需要改变

时间:2017-08-10

乙部讨论了应如何改变现行的教学实践,使能更接近理想的教学愿景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1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引言

在本研习的甲部设计了两个心目中理想的学习活动和评估活动。乙部讨论了应如何改变现行的教学实践,使能更接近理想的教学愿景。很明显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愿景,环境因素也需改变。本部分就是讨论辨识现实环境在什么方面需要改变才能使理想的教学安排付诸实践。本部分研习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把理想的教学付诸实践所需面对的挑战以及这些挑战的性质和成因。二是本研习所涉及的教学机构和居住地区的整体环境需要怎样改变才能使理想教学愿景实现并解释为何需要如此的改变。

●若要把理想的教学安排付诸实践需要面对的挑战并分析这些挑战的性质和成因

若把理想的教学安排付诸实践,需要面对的挑战首先是本研习所涉及的教学机构和本地区的教学界,人们对教学所持的不同看法和观点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认为教学是否成功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如果教师知识丰富,综合素质高,个人修养全面,品德高尚,自然而然就能把教学搞好,与学机构的环境以及教学所需的条件并无多么密切的关系,师所需应有的教学条件是否健全并不与教学质量的高低相互关联。其次是教学是否成功,并不是以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造才能与创造潜力综合考察学习者整体素养的提高而是以学生的成绩分数为考核标准。学生的分数高,全能考上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说明教师的教学是成功的,否则是失败的。再次是评定教师教学是否成功就看这个教师是否会搞人际关系,如上下级关系、师生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如关系融洽既就是教师教学不成功也容易被认为是成功的。如不融洽就很有可能不认可一个教师的教学,这样复杂的人为因素为教学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总之,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学生考试的分数与升学率的高低以及教师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成为本文所涉及的教学机构和当地教学界对教学是否成功的普遍看法和观点,这样的观念和看法与理想的教学是非常不相配的。理想的教学应该排除考试分数与升学率的困扰,排除教师是否会搞人际关系的困扰,当然教师本身所具有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教学理念的改变学习理念的确立和知识理念的建构等都是理想教学的关键所在。但教师所需的教学设备和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创造才能是配合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当然理想中的教学实践是否尽善尽美,本文认为并不一定,对于教学的理念以及教学实践的看法是见仁见智的,没有一个教育理论家所提出的教学实践就是尽善尽美的,因此对于理想的教学实践是否成功不应寻找放于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而是一个不断创生,不断完善,不断建构的动态过程,而且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在本研习所涉及的教学机构以及居住地区的宏观环境有许多外在的因素,有些是支持了理想的教学实践能够得以实现,有些是限制了能够实现的可能性。例如教学机构中的领导、语文教研组、以及广大的学习者与学习者的家长都支持理想的教学实践能够得以实现,都渴望理想的教学实践能够代替传统陈旧的教学实践。教学机构中给每个语文教师配备了能够上网的电脑并让语文教师参加省市语文新课程培训,这些因素都在宏观上支持了理想的教学实践能够实现。在居住的地区有省级图书馆、博物馆、画廓等大专院校比较集中,专家学者和画家就居住在教学机构周围的小区,文化古迹众多例如大雁塔慈恩寺等,这些外在因素都有力地支持了理想中的教学安排能够付诸实践。限制的因素也很多例如教学机构中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教具完备并且能够给每个学习者提供创作绘画的空间,各种教具缺乏,众多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能否保持有序的活动方式和纪律等都对理想教学安排能够付诸实践有限制。在所居住地区的宏观环境中交通拥挤、车辆众多、环境噪音大等因素对学习者出行参观访问时的安全造成一定困难,限制了学习者自由出行扩展活动空间,这些因素对理想的教学能够付诸实践造成了限制。总之本研习所涉及的教学机构和居住地区的宏观环境既有支持理想教学安排付诸实践的因素,也有限制的因素。这些因素和所面对的挑战有的是客观因素,靠个别机构和个人的力量很难改变,要靠全社会的综合力量才能改变。有的是主观因素和挑战,靠教学机构的改革和改造是能改变的,特别是人为的挑战和因素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就能改变。因此,这些挑战与外在的宏观环境因素也是见仁见智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改变标准,而是在不断互动创生和可持续的生态式调节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的。

●本研习所涉及的教学机构和居住地区的整体环境需要怎样改变才能使理想教学愿景实现并解释为何需要如此的改变

本研习所涉及的教学机构的管理和组织状况需要如下改变才能使教学愿景实现。例如:在教学机构的教学管理中很教条,语文教师必须按教育局规定的课时与进度进行教学,教师都没有权利调整教学进度和哪些课该提前或放后学等,因为教育局要统一出期中、期末的考试题,因此全局所管辖学校的教学进度都必须整齐划一。这就不利于充分调动教师创造性教学的积极性,这样的现象必须改变才能有利于教学愿景的实现,因为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需要广阔的自由空间和时间才能进行。教育机构的教学组织状况死板疆化,上课下课时间规定是硬的,教师备课时课程各部分教学所需的时间都是规定好的,各部分该讲几分钟都是严格限制的,不然就讲不完课,甚至上课与学习打招呼问好、起立、坐下并环视学生的时间是几分几秒都要在教学组织中体现出来,教育局的听课者就按这样的操作规范来评优秀课,哪位教师刚好到下课铃响刚好讲完课堂教学中最后一句话被评优课者津津乐道。这样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状况不彻底改变,理想的教学愿景要实现哪是根本不可能。因为理想的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主的建构式和情景式的学习活动,再没有教师权威的说教和传授,因此传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必须彻底改变才能使理想的教学愿景得以实现。在本研习所涉及的教学环境中,领导与语文教研室大多数语文教师是积极的协助教学转变,他们扮演着提供教学资料,共同研究讨论并出谋划策,帮助理想教学愿景得以实现,并从中取经得出成败的原因以充实自己的教学实践,当然也有极个别同事出于忌妒的心理不以协助,充当着旁观者,成功了他说风凉话,失败了兴载乐祸。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就害怕别的教师比自己有出息,而埋没了自己。其他各科教师有协助者也有合作者,因为对于教学实践的改变每个教师都是见仁见智,各有理据,谁都不能说服谁,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因此不能要求别人怎样,只能依靠教师自己的实践创造以实现自身的实践人生价值。本研习所涉及的教育机构和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许多普遍存在的特点都会帮助实现教学理想,例如教育机构中的所有教师都认为陈旧的教学必改不可,所有的学习者,学习者的家长及社会上关心教育的每一位人士都认为陈旧教学必须改变,不然就压抑了学习者的创造潜力和创造才能。这是帮助实现教学理想有利的普遍认识特点,但是现有的教育制度,选拔人才的标准和以升学率为标准的评价机制以及以考试为核心的教学实践却大大限制理想教学实践的实现。但这些限制并不是某个教学机构与社会环境所能轻易改变的,这才是真正压抑实现教学理想的核心问题。因此改变这些核心问题是当前全社会和最高教育主管部门所应急需解决的最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要实现初中语文课程理想教学实践愿景,必须优先处理以下几个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整体环境的改变。首先是教材的编写,现行语文课程是在《语文课标》的指导下编写,采用中央一周边模式(E817C第一部分P31)由中央衍生新观念,然后把新观念扩散到整个体制的其它地方,以人教社初中语文课程(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基本还是以教师教授、讲解、传授的陈旧教学为核心来指导编写,没有以学习者学习活动为核心来编写,基本停止在阅读理解和扩展知识的基本上。(皮埃尔·布尔迪厄2003P393)认为“开放,灵活和容许改变的课程是一个框架而非枷锁。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层级愈高,课程的限制应愈少。”人教社现行课本没有做到这一点,这是应该改变的最重要的一点。其次是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师资的培训,提高整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综合素质,按“语文课标”编了新教材,但教师不知怎样“教”,学习者不知怎样“学”,整体教育环境是以应试为目的,考试内容与评估方法不改变,理想的教学实践愿景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与学习进入到一个迷茫的地域。总之只有改变以上所有限制和压抑理想教学愿景得以实现的条条框框,就能够真正实现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再不会成为升学考试的附庸,真正的理想中的教学愿景就会实现。

小结

本部分讨论了心目中理想的教学安排付诸实践所面对的挑战以及这些挑战的性质和成因。综合分析了本研习所涉及的教学机构和居住地区整体环境怎样改变才能使教学愿景得以实现。并讨论了初中(七年级下)语文课程要实现理想中的教学愿景必须优先处理和改变的两个问题。

本研习总结

本专题研习在甲部构思设计了理想教学愿景中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学习活动和相联系的评估活动。讨论了应如何改变现实教学实践才能使实际教学实践与理想教学愿景更为接近。探究了现实环境应该在哪些方面需要改变才能使理想的教学愿景得以实现。总之,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愿景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与学习观念,建构附合教学愿景的学习目标,内容和程序以及教师,学习者与社会其它人士的新型人际关系。反思并改变现行教学实践不符合理想愿景中的教学与学习理念,以及教学评估体系。在全社会和最高教育管理部门参与下,彻底改变现实环境中限制与压抑理想教学愿景得以实现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状况,真正给教育教学创设自由的活动空间,给教师,学习者和家长松绑,使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参考资料

《语文》七年级下册课程教材研究所与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初中语文教学参与》七年级下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主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Cobb 1994《思想在哪里》选自《学习者、学习与评估》冯施钰等译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E817C学习指引摘要

Hanks 1991选自Cobb 1994《思想在哪里》出自《学习者、学习与评估》冯施钰等译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E817C第一部分P31

皮埃尔、布尔迪厄2003 P393《环境与课程》冯施钰等译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语文教学愿景现实环境在什么方面需要改变》,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语文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 其生活习惯在某一方面也会存在一定问题

语文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 其生活习惯在某一方面也会存在一定问题

...文学习习惯的重点强调,如识字、读书、书写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是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开展高效的语文学习异常重要,而语文学科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其...

2023-10-28 #经典句子

学好语文现代文阅读 这三个方面很重要!

学好语文现代文阅读 这三个方面很重要!

...国外许多语文试题经常朵用这类方式,国内的许多学校在语文教学中也逐渐注意这方面的调练,它对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1983年考题中出了一道划分层大的题目,原文是茅以升同...

2023-07-15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能力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培养?

小学语文能力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培养?

...,小学语文学习是一个知识从无到有的过程,每个知识点需要全面铺开,这样孩子们才能了解透彻,才能真正掌握的深入细致厚重,如果一味的只学皮毛,字就是字,词就是词,不深入探究,让孩子成为死记忆硬背的学习工具,...

2012-11-12 #经典句子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 关于阅读方面 可以这样培养学生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 关于阅读方面 可以这样培养学生

关于一年级的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然后读得流利。整个一堂语文课,在阅读指导的环节,要重视起来,通过阅读培养语感。一、朗读指导朗读指导的时候要体现层次...

2022-12-02 #经典句子

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必须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必须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荣居榜首,必须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与工夫。笔者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实事求是地说,我的语文教学成绩一直都是本片区数一数二的。不少老师问我:“是如何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的呢?”主要是因为我摸索出了一套提高学生...

2023-09-01 #经典句子

幼儿在学习英语方面需要注意哪几点?

幼儿在学习英语方面需要注意哪几点?

...和后天的坏境双重影响下,实现了一个蜕变,而这个过程需要父母和外在的教育环境是否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一给孩子创造适宜的环境这个年龄的孩子称为学习语言的环节期英语是习得的,即是说孩子在学习语言上可以采...

2023-05-06 #经典句子

大语文学习是“玄学”?小学家长提出新思路 试从这3个方面入手

大语文学习是“玄学”?小学家长提出新思路 试从这3个方面入手

...握课内,熟读那几十部指定阅读名著,熟记重点文常,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但,这又是最基础最起步的要求。接着,无论是出于选拔的目的还是个人兴趣的规划,希望深挖的,那么有代表性的文学经典书单请进一步扩大,以...

2023-12-15 #经典句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15搭船的鸟》让你学会从通感方面细致观察

三年级上册语文《15搭船的鸟》让你学会从通感方面细致观察

单元分析本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包含《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以及“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2022-12-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