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 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时间:2017-05-12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孔曰:大夫僎本文子家臣,荐之使与己并为大夫,同升在公朝。可以为文矣,言行如是,可谥为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1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孔曰:大夫僎本文子家臣,荐之使与己并为大夫,同升在公朝。“可以为文矣”,言行如是,可谥为文。

《谥法》:锡民爵位曰文。

朱子集注:臣,家臣。公,公朝。谓荐之与己同进为公朝之臣也。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谥法亦有所谓锡民爵位曰文者。洪氏曰:“家臣之贱而引之使与己并,有三善焉:知人,一也;忘己,二也;事君,三也。”

“臣大夫”,家臣。四书释地:陪臣至春秋亦称大夫。大夫僎者,家臣之通称也。檀弓:“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家大夫谋以殉葬。”下言妻与宰,宰即家大夫。史记:“赵简疾,大夫皆惧。董安于问于扁鹊。”又:“简子每听朝不悦,诸大夫请罪。”此其征也。

“升”,入朝时要升阶登堂,同升则同入朝为官之意。僎身份低微,应是平民阶层,而古注多有平民难以进到高层的理解,也以此为夫子及平民弟子叫屈,以僎之事来看也并非没有机会,选士时或是任命基层官员多,但如何往高层走的道路也并未堵塞。平民与贵族二者的区别在于,贵族更有人脉资源关系,更有家族背景、家庭熏陶和教育机会,如此综合素质自然比平民会高,国君不用素质更高的人吗?岂会因为是贵族而故意疏远、打击呢?平民要进入高层要得自己有这素质和能力才行。平民要进入高层并非国君、人才办不给予机会和通道,而是起点不一样的原因。在高层基本饱和的情况下,平民要进去就要靠拼命挤,要特别优秀,如此还不一定能挤得进去。

为什么公叔文子可以为文?夫子没明说,后人对此进行了理解。《四书困勉录》引吴因之曰:“人臣之病有二:一忌后来之贤此后功名出我之上,一自尊卑人,不肯与若辈同列。此皆暧昧私情。文子休休有大臣风度,光明俊伟,故曰可以为文。”

论语后录:周书谥法“文”有六等,称经纬天地、道德博厚、学勤好问、慈惠爱民、愍民惠礼、锡民爵位,并无修制交邻、不辱社稷等例。檀弓:“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君曰:‘夫子听卫国之政,修其班制,以与四邻交,卫国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灵公之论,不本典制,故夫子举同升佚事以合之。”

修制交邻、不辱社稷应属于“经纬天地”的范畴,经纬天地亦是治国之意,卫灵公之论并无错误。而夫子又从锡民爵位这个角度给予公叔文子以“文”的评价,与灵公所论并不矛盾,经纬天地与锡民爵位完全可以并存。圣王而言,六等“文”法都齐全了。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由文子推荐,与文子同在公朝为官,一同事君。孔子对此事评价说,公叔文子可以谥为文。公叔文子有此美名,那么,国君是谁?是卫灵公。他敢于任用底层人员,任人唯贤,难道没有美名吗?所以下章说卫灵公能任用贤才而保卫国不丧。这章说卫国之臣能举贤才,而下章说国君能任用贤才,上下章是衔接的。臣与君必要如此配合,治国才是通畅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 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学组·诗文古韵」侯睿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中学组·诗文古韵」侯睿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2019-12-08 #经典句子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忽辛传》 超详细知识点背诵方案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之《忽辛传》 超详细知识点背诵方案

...民俾随侍左右夜则令卧户外时呼而饮食之各得其欢心群盗闻之相继款附。二十一年,授云南诸路转运使。明年,转陕西道。又明年,授燕南河北道宣慰司同知,寻除南京总管。三十年,授两浙盐运使。大德九年,进江东道宣慰使...

2007-06-03 #经典句子

初三文言文专题08《邹忌讽齐王纳谏》真题训练(原卷版)

初三文言文专题08《邹忌讽齐王纳谏》真题训练(原卷版)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吾与诸候约,先入关者王之。与父老约,法...

2023-08-14 #经典句子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短兵相接的场景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短兵相接的场景

...歌中,并没有将战事描写得过分顺利,并没有出现“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的场景,战士并非势如破竹,而恰恰相反,显得十分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敌军人多,那是将士...

2022-12-13 #经典句子

这五句话 出自《论语》 但经常被误解!

这五句话 出自《论语》 但经常被误解!

...句话的本意是相反的。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是鲁国的大夫,这个人做事过分的小心,过分的仔细,每做一件事情之前,都反复想很多遍。孔子听到这个事后,就说“再,斯可矣!”孔...

2023-08-03 #经典句子

孔圣人论语中的那些名言 还有你不知道的后半句呢 意思全变了

孔圣人论语中的那些名言 还有你不知道的后半句呢 意思全变了

...三: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季文子是春秋时代鲁国的一位有名的大夫,办事特别谨慎。孔子就说,考虑两次就行了,你不必太谨慎。这句话是对那些特别谨慎的人说的。四...

2009-08-31 #经典句子

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答案版

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答案版

...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9.(3分)“乃”是“才”的意思,“哉”相当于“啊”,...

2023-05-23 #经典句子

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

...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相吊。(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已绝出伦辈 绝:超过B.小人视之如仇雠 视:看待C.辄面喻可否 ...

2023-06-2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