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国学常识:论语名句

时间:2016-05-1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解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温习,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遥远的地方赶来,可以和我讨论学问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温习,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有朋友从遥远的地方赶来,可以和我讨论学问,这不是很愉快的事情吗。这是《论语》首篇《学而》中的话。宋代的大学问家朱子分析说,《论语》将学习放在书的开篇,就是让大家明白,学习是一切的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读:学习但不思考,或者思考而不学习,都会变得迷惑、懈怠。孔子主张学与思不能偏废,只有学思结合,方可成为有学识、有道德之人。《论语》中多处言及学的重要,也有多处言及思的重要,都是根据具体情况而言的,但总体强调应将学与思适当地结合起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态度才是明智的。这是孔子告诉子路如何求知时说的,这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文化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毕竟有限,总有不懂之处,故应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不足,不断学习,这才是明智之举。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读:孔子主张博学,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这里的“文”主要指文献典籍,“行”主要指德行,“忠”指尽己,对人尽心竭力,“信”指诚实。孔子在教学中让弟子博学于文,广泛学习文化知识;注重德行,加强品行修养;主忠信,做到待人忠诚笃厚,与人坚守信约。

朝闻道,夕死可矣。

解读:早上明白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君子的信仰,也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孔子主张“士志于道”,要在寻求人生的大道上面努力,而不是只关心吃饭穿衣这样的事情;还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必须首先修养完善自身,才可能将道发扬光大;反之,只是以道来粉饰自身,哗众取宠,就不是真正的君子所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读:三个人当中,必然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学习他们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就在自己身上加以改正。孔子学无常师,经常随时随地虚心求教,他向老子学习过,也向路上的孩童请教过。他不仅要以正面的优秀的人为师,而且以不如自己的人为师,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就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有,就赶紧改正。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解读:智慧的人不会感到迷惑,宅心仁厚的人不会总是担忧,勇敢的人不会感到害怕。作为君子,孔子认为其必需的品格有许多,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孔子觉得这三条他都没能做到,但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解读:天下的人,都可以称作是兄弟。当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而唯独自己没有兄弟时,子夏劝慰说你不要担心自己是个独生子,只要你对人有礼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想要“四海之内皆兄弟”首先要自己做到对人有礼,处事恭敬没有偏颇,也就是“恭而有礼”。

礼之用,和为贵。

解读: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贵之处就在这里。但不论小事大事,若一味追求和谐,不以礼来加以节制,也就不可能行得通。在此,既强调礼的运用要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无原则地进行调和,而要以礼节制之。这与孔子的中和理念是一致的。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也是出自这里,但并不是说任何事情都不追究,而是要按照礼来。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国学常识:论语名句》,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国学典藏:100句著名古典名句 囊括中国文学常识 值得收藏

国学典藏:100句著名古典名句 囊括中国文学常识 值得收藏

我国古代典籍是一份珍宝,在其中,古人留下许多智慧之语,在为人处事上,在人生中,这些哲理,在今天看来,依然受用。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译文】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谦逊并感到...

2023-08-02 #经典句子

国学常识:孝经名句

国学常识:孝经名句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解读:身体和头发,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能随便损伤。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伸,父母辛苦地养育儿女,看到儿女幸福健康,才会觉得快乐。因此正如《孝经》中说的那样,就是从考...

2007-11-03 #经典句子

语文老教师总结:国学常识基础知识大全 小学到高中都适用!

语文老教师总结:国学常识基础知识大全 小学到高中都适用!

语文老教师总结:国学常识基础知识大全,小学到高中都适用!自古以来,语文就是一门非常博学的科目,所以也常有“得语文者得天下”这一说法。学识渊博的人定来都是非常成功的,这和他们从小饱读诗书有很大的关系。所...

2019-04-08 #经典句子

涨知识!国学文化常识大全 父母一定要教给孩子

涨知识!国学文化常识大全 父母一定要教给孩子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自有文字以来,文学就不断发展,迄今为止已有很多佳作。对于这些文学瑰宝,是每个学生都会学的,也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常识。可是从小学到大学,对于孩子来说,需要记忆的文学...

2008-10-08 #经典句子

小升初语文1~6年级古诗词(含国学常识) 出题率高!小学生必备

小升初语文1~6年级古诗词(含国学常识) 出题率高!小学生必备

小学语文考试中,有两道必考题型,就是古诗词默写和古诗词赏析,这两道题在考试中就相当于是送分题,尤其是古诗词默写,书上的知识点,只要同学们背得好,考试的时候,就一定能够拿满分。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知识...

2024-01-04 #经典句子

国学常识:什么是诗词 律诗 绝句

国学常识:什么是诗词 律诗 绝句

诗词,诗和词的统称,这里的诗一般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 词,特指宋词。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绝句的通称,对于诗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

2024-01-10 #经典句子

建议家长收藏!小学语文国学常识200题 一题一个知识点

建议家长收藏!小学语文国学常识200题 一题一个知识点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语言类学科,语文的学习需要长期的沉淀和积累,只有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积累一定的课外知识,孩子的语文成绩才会越来越好。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改革,语文学习变得越...

2018-04-11 #经典句子

深语文老师整理:40则《论语》经典名句及讲解 中小学生必背!

深语文老师整理:40则《论语》经典名句及讲解 中小学生必背!

...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资深语文老师整理的40则《论语》经典名句及讲解,都是小学生必备的名句,掌握这些《论语》中的经典,对孩子的语文学习有很大帮助,同时还能让孩子从中得到成长的启发,读懂了终生受益。《论语》作为...

2023-05-0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