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空谷幽兰》:美国人眼中的中国隐士文化变迁

时间:2014-09-08

说到隐士我们总会想到古装电视剧里那些仙风道骨的修行之人,其实在现代这些人依然存在,对于他们的生活作者非常好奇也想要去了解,于是在大量的走访了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6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寻访中国现代隐士

作者是美国当代作家和翻译家,他对汉学又很浓厚的兴趣,并且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对中国文化有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在寺庙的修行,开始了长期在中国的旅行生涯,关于修行他有好几部作品,比如《禅的行囊》《丝绸之路》等等。

说到隐士我们总会想到古装电视剧里那些仙风道骨的修行之人,其实在现代这些人依然存在,对于他们的生活作者非常好奇也想要去了解,于是在大量的走访了中国隐士之后,写出了这部作品,看完之后,会对隐士这样的人群有新的理解。

与万物同在:独处

独处能够让人清晰的听从内心的声音,作者看来,中国的隐士是在攻读精神觉醒的博士,他们睿智,警醒,是所遇之人中最和善和智慧的人群。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隐士存在,他们生活的很简朴,远离社会和人群,他们并非被生活所迫,而是原意用这样的方式和自己独处,过着简单的生活。

想要找到隐士就要从山里开始,于是来到了恒山和五台山,但是事情进行的很不顺利,第一次的行程是摸着石头过河,草草的结束了第一次的探访之旅。

第二次作者选择了被称为“隐士天堂”的终南山,作者先提到了隐士的来源,传统精神在这里延续。

隐士共同的目标

古代大部分隐士都有同一个目标:修道,通过身体的约束来达到心灵的解脱,这样的生活就意味着与热闹绝缘,过着孤独的一生,古代的隐士面临着生活和政治的双重矛盾,中国人最熟知的隐士应该就是诸葛亮,在隐居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宁静心态与智慧增长,古代很多伟大诗人也是从无法从政之后,才过上了简朴隐居的生活,比如陶渊明。

隐居象征着神秘,老子最终也消失在这终南山,隐居对于道教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式,掌握了静心的方式,即使重新回到热闹的都市也能够继续修行。

修心并非一定要出家,那只是一种约束自己的形式,只要能够过上合乎正道的生活,其实不一定非要遵循出家的要求,持戒律己就可以了。如果你对自己没有要求,就算是出了家,修行还是会一无所获。

当你自然地行事的时候,你就会得到你需要的东西。但是为了了解什么是自然地,比你必须静修。

隐居者的修行有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如今几乎没有人愿意这样做了,悟道只通过学习是不够的,有可能那是瞬间发生的,不过大前提还是要清心寡欲,在保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够继续。

道与佛

修行隐居的人都离不开宗教的影响,道教主要是为了求得长生不了,而佛教则是寻求解脱,摒弃妄念。

之前拜访的都是修道的,后来作者又接触了很多修佛的人,从华山到西安,隐居者各式各样,他们文化程度不同,出家原因也各不相同,但是却都安于活在远离人群的清静之地,生活极为艰苦朴素,心中只有修行再无其他。

大多数人住的是茅屋,少数是岩洞和石头堆砌的房子,在山里他们自给自足,几乎不需要与人交流。

生命是短暂的,就像一道闪电或者是一个梦,八十年如云掠过。我们出生了,然后又死掉,但是在我们得到人身以前,还有另外一幅面孔---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用眼睛看不到它,只能用智慧去了解他。

太白山作为道教的中心,曾经也有过很多修行者,对于隐居者来说,最大的修行就是放弃执着和贪欲,儒家很过多学者都是通过隐居来改变自己,然后用作品去教书育人。

隐居文化不仅能够影响自己,还能够影响政治和社会,相比清贫的宗教隐居,为了艺术和创作而走进山里的知识分子们日子过得好了很多,他们不是为了修心,而是想要远离干扰和学会遗忘。比如王维,孟浩然。

对于生活在五光十色的都市中的人们来说,或许并不需要做到像隐士一样完全隔离世俗,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有一颗修行律己的心,相信很多品德和良知都会得到提升。既不是置身于山谷,一样可以在内心保持一片清静之地。

与其说是探访隐士的生活,不如说是从历史和的角度来一路追溯隐士的变化发展,关于道教和禅宗作者介绍了很多,一个美国人对中国的宗教文化有如此深入的研究,亲自去山林里去找寻隐士踪迹,这样的精神很令人佩服。

通过这本书了解到隐士和之前认为的修行者有很大不同,鬼谷子,孙思邈,李时珍都曾隐居过,大隐隐于世,真正的修行是可以即使在物欲横流的现代都市中,一样能够守住内心一片清静之地。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空谷幽兰》:美国人眼中的中国隐士文化变迁》,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学论文范文」魏晋时期三类隐逸小说题材探析

「文学论文范文」魏晋时期三类隐逸小说题材探析

摘 要:魏晋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重要时期,作品数量剧增,品种多样,小说创作多以小说集为主,一般可分为志怪类、志人类、杂传类等。这些小说中出现了一些关于隐士、隐逸的故事题材,其中许多篇章想象奇妙、叙事生...

2007-07-09 #经典句子

漫谈棋道——文化意义上的围棋之道

漫谈棋道——文化意义上的围棋之道

...》和《弈客围棋》等均予以了刊载。在那篇文章中,我对中国历史上的围棋九品说中的棋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衬托了日本于上世纪初率先创设日本棋院并推行现代围棋段位制度在围棋史上的划时代意义。...

2017-11-25 #经典句子

隐士的田园文学艺术

隐士的田园文学艺术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同时也是继“百家争鸣”后我国历史上又一思想文化大解放时代,山水园林、田园诗、山水诗的出现使得此期文化具有浓郁得田园文化气息。魏晋南北朝时期隐士的田园文化由当时...

2023-12-19 #经典句子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丨探析渔父意象为何深受文人青睐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丨探析渔父意象为何深受文人青睐

...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来推断,有学者曾经这样评价过“中国尤其中晚唐至宋代的士大夫追求的是内心平静、清净恬淡、超尘脱俗的生活。”由此可知在渔父形象成熟时期所代表的含义,与唐宋时期的这些追求有着必然的联系,...

2023-12-02 #经典句子

残雪是谁?三个字 总结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女作家:残雪

残雪是谁?三个字 总结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女作家:残雪

...—“残雪”,是谁?残雪,本名邓小华,是一名作家。从中国拉出10个人,有8个不知道她是谁,1个问你是不是写武侠小说的,最后那个可能是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大学生,能摸着下巴,眼神飘忽,结结巴巴地告诉你:“哦,残雪...

2018-04-27 #经典句子

茉莉花淡雅素净 清香怡人 是古代植物文化中的一股清流

茉莉花淡雅素净 清香怡人 是古代植物文化中的一股清流

...是可以肯定的是这首歌曲承载了南方民族的文化习俗,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茉莉花给我的最初印象便是它清新、淡雅的形状与色彩,它没有牡丹花那样的浓艳,也不似梅花那样的娇滴,也没有竹子那样的高耸。茉莉花所...

2019-07-12 #经典句子

从西方世界历代学术语言的变迁 看谁才是最科学的学术语言

从西方世界历代学术语言的变迁 看谁才是最科学的学术语言

...起后,建立起以欧洲为中心的人文史观。欧洲知识界对待中国的态度由仰视变为俯视,对于中国文化的看法也转变了。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从自身革命的需要把中国塑造成封建落后的代表,作为必须推翻欧洲封建贵族和教...

2023-10-14 #经典句子

古诗词常见的30个文化典故 帮孩子读懂诗词名句!

古诗词常见的30个文化典故 帮孩子读懂诗词名句!

...个人的学识和见识。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和家长推荐这套《中国诗词鉴赏》,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并且《中国诗词鉴赏》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

2023-12-1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