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艺术”就是高大上吗?|我写了一篇既浅又俗关于“艺术”的文章

时间:2014-08-22

今日正好读到艺术阅读:生活的奥秘存在于艺术之中这一章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近来在读朱永新教授的《分类阅读》。今日正好读到“艺术阅读:生活的奥秘存在于艺术之中”这一章。

普通民众似乎对于“艺术”二字总是有一种敬畏和美好高远的定位和想象。觉得那都是高人干的事,和我隔得远着呢。

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其实在我个人看来,生活当中处处都是艺术,只是我们都缺少一双发现它们的眼睛。

比如一道青翠的清炒苦瓜,放以小红米椒点缀,这颜色搭配就是艺术;又比如桂花开放,打花烘焙成茶,就是茶饮的艺术;或者栀子吐香,摘折一枝插瓶,就是香氛的艺术。

最朴实的还有劳动人民的春种庄稼,夏栽棉花,秋收冬藏之。艺术在哪里?在种子破土,苗圃绽绿,花蕾开放,果子成熟。这是生命的艺术。

还有妈妈们的巧手里也都是艺术。一针一线缝制的布鞋,五色毛线织就的衣物。我小的时候,我的妈妈就特别会编织毛衣,走在路上总有别的妈妈扯过去细细的观看花色,遭人羡慕。这是爱的艺术。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的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

艺术既没有学术定义,也不可能有任何精准的定义,艺术就是感知,理解,看见,情感,自然种种的交汇。

无处不艺术,只是形式多样。

可以是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影视,闻香、茶道、工艺美学,摄影,书法,篆刻,曲艺,杂技等等。这些事物无一不在传递着美的力量。

我曾在头条简介里写到:书本,音乐,电影还有自然,皆是我灵魂寄居的寓所。凡是和美好相关,我都喜爱,我都欣赏,都能令我愉悦。

但是不得不承认,艺术的发现需要有敏锐的感知,就好像看见一轮明月,有人说“好大的月亮啊!”而有的人却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

这就好像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在人群里多看了一眼就在未来的每一天都想念?而为什么有的人,互看了终生,也无半点倾心?大概就是缺少和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引起共鸣的心灵的区别吧。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讲究效用的社会,什么都是以实际、实用出发。什么美?什么艺术?有实际的用处吗?

有用处,产生金钱价值的大多又够不着,小情小调的又觉得实在无聊无用。

艺术对于人类看似无用,实则有用至极。谈到有用,必须先从艺术素养开始,从美的学习孕育开始。否则也只能是对牛弹琴。

我记得上学时,学生们都特别盼望音乐课,美术课和体育课,那是孩子对美的天然的向往。但是每到学期末,这些课程就会被别的学科占用做复习。

记得我小学五六年级时的班主任,是一个皮肤特别白的年轻男子,借给我看《西游记》和《唐诗三百首》,十分有文艺范。不仅教我们的语文,还教我们唱歌。

那时候学校的乐器伴奏只有脚踏琴,老师一边弹奏一边放声歌唱,觉得内心鼓胀,难以言说的高兴。印象深刻的一首歌是江珊的《梦里水乡》。至今听到旋律都有别样的情绪在心底回荡。

小孩子在校园时期对美的意识觉醒有时候需要运气。也需要自身的天赋。

最需要的还是家庭的影响,为孩子塑造一个对美好有感知的环境特别重要。

如今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艺术教育也非常重视,有些甚至重视得过了。安排自己的孩子学习众多的课外培训,譬如舞蹈,美术,书法,陶艺,跆拳道等等。

我在没有那么丰厚的家底去送自己的孩子去到真正的有艺术氛围的学校和机构学习的情况下,对一些培训班是存在疑虑的。

我的小孩也非常喜欢画画,甚至画的挺有模样,我就很纠结要不要送他去培训班学习。因为我深知很多的培训班在美术这块的学习上,总是教技能过多,一味追求画得像,画得好,但是却缺少对美的引导和想象力与个性的尊重。

所以我一直都是让他自己发挥。配色,涂色,构图,布局自有他自己的一套,常常令我惊叹,而且他还自主学会了临摹。我倒庆幸对他天性的保护,到他对美的意识更有概念和理解能力时,再学理论也应该不会迟。

而且我发现很多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常常嘴上是哼着曲调的,自成旋律。听到音乐还会合着节拍律动。

见到大自然里的优美风景他们也会由衷感叹说:好美呀!微风拂面他们能感知舒爽惬意;会发现花朵的绽放,果实的成熟,鸟儿筑巢,蚂蚁搬家。

孩子们的眼睛里都是美好,他们也是纯粹的艺术家和创造者。

所以我个人觉得家庭和学校关于美育最重要的是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天性,和孩子一起发现美,欣赏美,才能最终懂得美。

很多家长在长成大人后,丢了灵性,常常以画不画得像来评判打击孩子,或者以自己的标准和狭隘的认知去苛刻要求孩子,这样的话,无论学多少培训班,孩子的心在艺术感知上也是被动的,被剥削了灵性的。

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理解力,创造力是构成艺术修养的根本,而且,对艺术的修养必须先得有自动自发的欣赏力和感知力才能更好的理解艺术的理论和艺术的价值。

有了好的艺术修养再来看艺术,就会发现艺术的无限妙用。

思托洛维奇从艺术价值的多种表现出发,把艺术的社会价值归类出了十四个具体内容,分别是:启迪,交际,社会组织,使人社会化,教育,启蒙,认识,预测,评价,劝导,净化,补偿,享乐,娱乐。

所以,我们可以从下面两点去看待艺术的价值和妙用。

首先,从个人层面去看待艺术的价值。 美学家尤鲍列夫说:“艺术能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影响,这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任何一个角落,艺术能造就完整的个性。“

艺术不仅能启智,提升审美,更能让人热爱生活,发现生活当中难能可贵的小确幸,对美和丑的评判会更多元,更懂得欣赏每个人的优点,完善人格,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一个家庭,如果都具备好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为,将是非常幸福和谐的家庭。

其次,从社会层面去看待艺术的价值。梁启超先生曾说:“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

也就是说艺术是能改造国民品质的。一个国家如果具备良好艺术素养的人越多,社会就会越加健康繁荣,人际关系也越和谐,人格发展愈加全面,一个社会整体的综合素质和软实力就越强。

国与国之间的差距,除了物质经济,还有其国民的精神素质。

艺术和我们隔得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里;就在四季轮回,昼夜交替中;就在这世间万物的出现与消失间。

我们来到世间一场,不仅仅为了生存,我们还需要好好感知活着。

活着就是最高的艺术。

“我是莫澜”,于千万人之中,你读到了我的文字,希望我们能有所共鸣。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你点击关注我。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艺术”就是高大上吗?|我写了一篇既浅又俗关于“艺术”的文章》,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风味人间2》的文案艺术|适用于作文的优美解说词摘录

《风味人间2》的文案艺术|适用于作文的优美解说词摘录

...这些优美的解说词积累下来,以后若有需要,将其运用到文章或是作文当中,那也一定会加分不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可以摘录吧。适用于作文中的解说词摘录1. 我们在日常点滴的欢愉中,缥缈世事的况味里,与(甜)...

2014-05-11 #经典句子

《树真好》:1957年凯迪克金奖 我想在这文学+艺术氛围中躺平

《树真好》:1957年凯迪克金奖 我想在这文学+艺术氛围中躺平

...请告诉我,你读过这本书,阅读的感受是什么呢?下一篇文章,我将会荐读和评价1957年凯迪克银奖作品《狮子》。相关阅读:1956年凯迪克奖:2岁以上娃的韵律绘本,放在一起读效果太棒了《灰姑娘》版本那么多,我更喜欢“凯...

2023-09-03 #经典句子

青山绿水间感受张大千的艺术人生丨寻找成渝文旅新地标

青山绿水间感受张大千的艺术人生丨寻找成渝文旅新地标

...》幼儿园萌娃走进景区了解大千爷爷培养书画爱好从一座高大宏伟的石牌坊进入大千园广场,一尊高大的张大千塑像赫然矗立在张大千美术馆前。名家雕塑的张大千,一袭长衫随风飘动,他左手轻抚长髯,满脸自信注视着远方,...

2024-01-01 #经典句子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强调艺术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强调艺术

...、某种事物所采用的特殊显示、着力渲染的艺术手段。使文章有关内容更加醒目、深刻,使读者在不断咀嚼、回味中留下经久不灭的印象。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就提到了在"精言不能追其极"的情况下,往往"壮词可以喻其真...

2023-09-16 #经典句子

电影艺术语言之美——《闻香识女人》

电影艺术语言之美——《闻香识女人》

...影片情节上也使其更加完整,使故事更打动人心。这也许就是此片艺术语言之美的体现。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美",表达方式可能各有千秋,但带给人们的感受不尽相同。电影艺术语言之美来自于其巧妙的视听,也正是因为电影...

2022-12-03 #经典句子

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人民日报撰文:探索艺术和技术融合路径

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人民日报撰文:探索艺术和技术融合路径

...创作既要个性又要统一,既要创新又要符合舞台规律。这就是创造,创造本身是迷人的。”当下,“互联网+”赋能文艺创作,艺术传播正进入跨领域、跨媒介的融合时代,线上演播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将推动舞台艺术迭代升级...

2023-11-18 #经典句子

礼赞生命 共享芬芳——广元市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掠影

礼赞生命 共享芬芳——广元市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掠影

...里,几户黑瓦白墙的农家院子门前,长满红红柿子的苍古高大柿子树撑满霞印山川的天空……在作品前,就读于广元市特殊教育学校启聪八年级的赵晓梅高兴不已。因听力障碍,16岁的她只能用手语比划着给阐释这幅画的创作意...

2013-06-16 #经典句子

第二届东京国际甲骨文艺术节开幕

第二届东京国际甲骨文艺术节开幕

...儒家核心精典《论语》相结合,为中日奉献了一场难得的高大上文化宴饗。“艺术节”还将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日本甲骨文书道研究会会长张大顺的纪念“造甲骨文書道新古典――東京宣言”发表10周年的《温故创新...

2019-01-1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