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生存家族》:非主流清新系灾难片 “人在囧途”反思现代文明

时间:2014-06-20

车水马龙的喧嚣、灯红酒绿的娱乐、不能走亲访友的春节、没有观众的元宵晚会、旅游变成了人在囧途一切现代文明的热闹在这种失控中,如同蒙上了毛玻璃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7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前言

突发而迅猛的疫情让世界陷入一种失控感。

车水马龙的喧嚣、灯红酒绿的娱乐、不能走亲访友的春节、没有观众的元宵晚会、旅游变成了“人在囧途”......一切现代文明的热闹在这种失控中,如同蒙上了毛玻璃。除了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其他必要工作人员,全国所有人整齐划一地响应国家号召——宅在家里就是做贡献。

宅家这些天,虽然深感吃了睡睡了吃的“肥宅生活”不好过,外面的疫情和生活的压力让人焦灼不安。但此时此刻能在家里写写文章看看电视,真的是危难中最大的幸福。

在人人封闭得如同孤岛的日子里,我想起一部特别应景的电影——《生存家族》。

一般而言,灾难片基于自然界、人类、动物或幻想的外星生物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大规模灾难题材,具备场面宏大、特效震撼、紧张刺激的一流视听冲击力,主角通常自带拯救人类的超级英雄色彩,立意总是围绕着人性的复杂——黑暗与光辉。

简单总结,传统灾难片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观众“又惊又惧又爽又燃”,感官刺激得到满足之余,还能思考一下人生的真谛和人性的奥义——两者兼备,就是一部标准的主流成功灾难片。

从这个定义而言,《生存家族》显然不是一部标准主流灾难片,虽然不标准又非主流,但并不妨碍它成功。

《生存家族》出自矢口史靖导演之手,矢口导演是日本独树一帜的高水准喜剧导演,其艺术风格是:追求真实画风,喜剧远离恶搞低俗,充斥着青春、阳光、可爱的气息,让观众不知不觉中得到治愈。

在这个拍电影不用CG特效的个性导演手里,《生存家族》展现出了一种与传统印象中灾难片不兼容的“清新气息”:简单而普通、务实且现实、窘迫却温情。

1、简单而普通

《生存家族》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有一天醒来,全世界突然陷入了莫名其妙的大停电,这场停电相当彻底,一切与“电”有关的事物都好像被“上帝之手”掐断了——电器、电车、电池、电瓶......什么都不能用了,城市变成了难以生存的荒漠,于是在日本首都东京生活的“城里人”纷纷踏上逃亡之路......

题材选取的角度多么平庸日常,比起外星人进攻地球、洪水猛兽、海啸丧尸......简直就是不值一提的小儿科。

但问题是,“电”是什么?19世纪60年代后期,人类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拉开,人类进入社会生产力重大飞跃的“电气时代”。今天进入千家万户、社会每个角落的电流,是伟大的科学家们为人类文明创造的不朽功绩,电是现代文明运转的基石。

把电彻底一停,影响相当于“釜底抽薪”。交通、生产、通讯、网络全部瘫痪,手机不能用了,饭也做不了了,习以为常的非现金便捷支付也行不通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家停业,公司停班,水厂停水——现代文明的生活,说没就没了。

主角选择上,《生存家族》同样简单朴实。

东京大都会里普通中年家庭铃木一家,爸爸有着很多“社畜小男人”的特点:热爱工作,兢兢业业,习惯性忽略家人,有点小自私和爱吹牛,现代女性憎恶的“丧偶式”和“诈尸式”在他身上都有。

妈妈是日本典型的家庭妇女,絮絮叨叨,忙里忙外,遇事无主见,但砍价是一把好手;性格开朗贤惠,但老公、儿子和女儿总爱不搭理她,邻里关系处的很好。

一双儿女:哥哥是单恋“交际花”的大学生,妹妹是成天想减肥的高中生,共同点是离不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新生代,对爱念的妈妈和臭脸的爸爸相当冷淡。

大停电突如其来,爸爸和孩子们睡过了头,妈妈做不了早餐。和邻居们挤着跑下十楼,妈妈跑去抢蜡烛,爸爸和孩子们一路狂奔到公司和学校,发现根本就没必要——没电,散了吧。

不用上学让孩子们欢呼雀跃,而“工作狂”爸爸适应不了不工作,点着蜡烛吃晚餐的时候也埋头写材料,上司无奈提醒他:别想什么工作了,关心关心家人,快带着他们离开东京吧!很快,匮乏的物资引起骚乱,铃木一家被迫踏上了逃亡之旅。

2、务实中现实

铃木一家不是Super Family,没有拯救世界的使命感光环。

他们的逃亡之路,是小人物的“人在囧途”,所谓小人物,意味着与太高尚的形容词无缘。

停电前,一家人貌合神离,平静表象下矛盾暗潮涌动。住在偏远渔村鹿儿岛的外公寄来的鱼,孩子们嫌弃,妈妈也觉得这种东西太过麻烦,爸爸更是不屑一顾。

爸爸从公司沮丧回家,爬楼梯时看到年纪大还去抢物资、提重物爬楼坐在台阶上喘气的邻居老太太。按照观众预想,爸爸应该上去搀扶老人,帮她提东西,但影片中爸爸只是礼貌性地鞠躬问候,因为他自己也气喘吁吁。后来,撑不下去的老太太死了,站在门口看她尸体裹着白布,铃木夫妇脸上露出真切的悲戚。

隔壁一家人走了,留下了宠物狗自生自灭,听到无辜的狗一直叫,铃木一家虽然心中不忍,但并没有英雄主义上头,破门带着狗一起逃亡;逃亡时,遇到一对嘴唇干裂的夫妻要花钱买他们的水,妈妈赶紧拉衣服盖住,说他们也没剩多少。

铃木一家因循着小人物的安身立命之道——务实主义。不行恶事,独善其身,不道德绑架自己,也听不到什么“远方的哭声”,平淡庸俗过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齐齐整整。

虽然拍的是末日背景下的灾难片,导演用的却是一贯清新自然的画面,青草蓝天、灰色公路、城市建筑......每一帧都极尽真实,虽然世界陷入末日,但这个抽离了人类文明的地球,依然不改它神奇壮丽的美,在这样的镜头下,人类的渺小反而愈加凸显。

尽管长了张“小清新”的脸,导演反思现代文明和人性的力度却没有减弱。

停电危机出现后不久,城市就陷入一片抢购热潮,习惯了便捷支付的人们排起长队取钱,插队、疯抢、踩踏......正常社会秩序失控时,人类文明的秩序也将被践踏。

铃木一家踏出逃亡之路时,目睹瓶装矿泉水的价格从1000日元卖到了2500日元,失去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无形之手”的缺点暴露无遗。

很快,钱也变成了没用的东西,地位尊崇的富翁拿着劳力士和玛莎拉蒂车钥匙,换不到米店老板娘的半粒米,“滚”——仓廪与衣食,永远是人类需求金字塔的根基,人生无饱暖,什么都是不值一提的空中楼阁。

人类文明从狩猎时代一路发展到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的经济,便捷的交通和通讯网络,世界触手可及——但现代社会很了不起吗?创造出这个华丽璀璨社会的人类就能目空一切,以为征服了地球了吗?

《生存家族》给人类停了一场电,把来自大自然的电和磁两种元素的奇迹结合抹去,这样轻轻一下,人类文明就摇摇入坠了,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创造的德道规范,经历末世考验时结果充满了反讽意味。人在自然面前,永远都要居安思危、保持敬畏。

窘迫却温情

在爸爸“我们去羽田机场坐飞机”的提议下,没主见的妈妈和满脸不悦的孩子们跟随踏上了逃亡之旅。

轻快地骑着脚踏车,妈妈无比满足地说好像多年前一家人去郊游。而到了羽田机场后,庞然巨鸟们已经飞不起来了,在“大阪好像没停电”的道听途说下,铃木一家又出发前往大阪,孰料又一次失望.....接二连三的不顺,一路窘迫,一路狼狈,铃木一家从衣着讲究“混”到了形同乞丐。

爸爸盲目吹牛一再被打脸,妈妈没主见像个小孩,儿子没有男子汉的担当,女儿一言不合就抱怨。这家人不会看地图,做事没规划没远见,大人孩子不时陷入情绪化争吵,互相推诿责难伤害——实在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三好家庭”。

但导演却用一点点小“高光”,让铃木一家在“囧途”中释放出了足够多的可爱光彩。

晚上在野外睡觉,所剩不多的“救命水”就一个男人偷走了,爸爸让儿子赶紧追,儿子追到了一个隧道里,看见男人用水冲奶粉给婴儿喝,悄悄地放下了手中的木棍。

为了给孩子们换一口吃的,一向面子大过天的爸爸,五体投地跪下来求别人给孩子们一口吃的;被妻子和儿女指责没有责任感、好面子,爸爸很丧气地坐在地上,看到他这个样子,妻儿们没有说真话的快感,反而陷入了内疚自责。

儿子一家在美国的独居乡村老汉,以“帮忙抓猪”为由收留了饥肠辘辘的铃木一家,教他们做基本的农活,挽留不住执意要去鹿儿岛看外公的他们时,送了他们一大堆熏肉。

和徐峥“囧”系列喜剧异曲同工,《生存家族》把灾难和公路喜剧融为一体,让宏大的主题背景尽情释放小人物的可憎与可爱,在铃木一家身上,能看到每个普通人家的影子,丧与囧之中微妙地平衡着一种平淡有力的暖与燃。

情节安排爸爸被淹死在湍急的大河中,把铃木一家人的“丧”推向了高潮,以爸爸之死作为情感爆发的导火线。自行车丢失,妈妈失魂落魄,两个孩子沉默不语,失去爸爸的一家三口有气无力地走在铁轨上,女儿手中的熏肉招来了狗群,妈妈被袭击受伤,千钧一发之际,浓烟滚滚的蒸汽火车救了母子三人的命。

而河岸苏醒的爸爸,奇迹生还后,抓住最后一丝机会,用打火器吸引了妈妈的注意,一家三口得以在火车上重聚,最终到了鹿儿岛。两年后,电流倏忽而至,世界又恢复了正常,铃木一家回到了东京,生活还跟以前一样,只是经历了这场停电劫难,家庭成员间的隔阂冰消雪融,学会了爱和珍惜。

结束语

这个强行喜剧的俗气happy ending,让《生存家族》无法升华出更深刻的题外之义,电影优点也成为其掣肘,但作为一部非主流灾难片,轻松愉快中不乏深沉思考,《生存家族》确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人类忙忙碌碌一辈子,穿梭于钢筋水泥,被俗世生活绑架,忘了看看真正的隽永——天上的星星、身边的家人和赖以生存的这颗星球,丧失了打渔狩猎与耕种养殖的基本生存技能。

一座座现代化城市,像一个个巨型量产摇篮,人类躺在其中,反而退化成了不会生活的巨型婴儿,不知敬畏,不懂珍惜,当人类庸碌、狂妄而不自知时,世界就用它的方式予以惩罚、警告和提醒,它偶尔失控一下,其实反而是在治愈人类吧?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生存家族》:非主流清新系灾难片 “人在囧途”反思现代文明》,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10年前风靡一时“葬爱家族” 手指夹着烟 嘴里叨念非主流语录!

10年前风靡一时“葬爱家族” 手指夹着烟 嘴里叨念非主流语录!

...年前风靡一时的“葬爱家族”,手指夹着烟、嘴里叨念非主流语录!时间的流逝,让世界不知不觉发生了质的变化。曾经的过往也只成为了过眼云烟,又有多少人能够想起过去的种种,只能够留存于人们的记忆当中。面对文化的...

2022-11-15 #经典句子

科幻电影中的生态话语

科幻电影中的生态话语

...材的影片在全球热映并引发了持久的讨论和争议。无论是灾难片、科幻片还是历史片,生态题材已经为不同类型的影片所热衷,生态题材在这些各自不同的类型片中承载着审美表达和政治正确等多重结构功能。能否深入解析当下...

2023-01-15 #经典句子

网聚COP15!绘本《短鼻家族旅行记》出英文版啦

网聚COP15!绘本《短鼻家族旅行记》出英文版啦

...英文版在COP15期间正式登陆美国亚马逊、巴诺书店等全球主流渠道,开始全球预售。英文版中云小象用诗歌《我爱中国——亚洲象旅行记》,以饱含的深情、澎湃的热情表达了亚洲象对这片热土、这里的人民深深的眷念和感激,...

2014-01-03 #经典句子

杨晓敏:我的文化理想

杨晓敏:我的文化理想

...为一个互补互动的科学和谐的链条,只有这样,才能夯实现代文明进程的基础。所以从广义上讲,小小说的社会学意义便超出了它的艺术形态意义。小小说作家除了文学写作的追求外,他们还具有文学启蒙、文化传播和普及教育...

2019-09-15 #经典句子

社会达尔文主义:被时代抛弃的主流思潮

社会达尔文主义:被时代抛弃的主流思潮

...。霍夫施塔特认为它与许多种族主义的表现形式一样,是现代“民族主义和浪漫的运动”的产物。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昭昭天命”。这是19世纪美国一个响亮的口号和信念。它的有拥趸相信美国被赋予了扩张领土的合理缘由,...

2007-11-02 #经典句子

人类文明的根本价值是什么?

人类文明的根本价值是什么?

...反思时期,对一战二战的反思时期,对工业污染导致生态灾难的反思时期,对文明高光下的贫富分化现象、腐败现象和传染病暴发现象的反思时期,等等。人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样通俗表达的:“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为何还出...

2023-10-22 #经典句子

多和田叶子:日本当代越境文学的旗手

多和田叶子:日本当代越境文学的旗手

...等要素,消解了男性话语成立的基础。多和田叶子还指出现代文明的荒诞与异化,其病源就在于现代工业文明操纵下的,由权力与资本衍生出来的话语体系。多和田叶子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圆融自如地表露出女性本位及...

2023-12-30 #经典句子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往来越来越密切 是同化?还是发生冲突?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往来越来越密切 是同化?还是发生冲突?

...程,如果急剧改变那就是“文明入侵”带来的只有战争与灾难。西方文明的优势真的存在吗?日本人曾经也对中国有“优势论”,现在面对已经开始学习的中国,其优势荡然无存。同样,西方现在的优势也只是“先发优势”,文...

2023-12-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