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说文解字》第457课:细说“诈” 成语“尔虞我诈”是啥意思?

时间:2014-05-16

在现代汉语中,詐简化为诈,是现代汉语次常用字,其余两字均不常用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言”部的三个汉字:“詐、訏、(言差)”。在现代汉语中,“詐”简化为“诈”,是现代汉语次常用字,其余两字均不常用。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诈”。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詐(诈)。读zhà。《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诈,欺也。从言,乍声。”形声字。本义是欺骗。《洪武正韵·祃韵》:“诈,诡谲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不骗你,你不欺我。”这本是楚宋两国结盟盟约上的话,在那个时代,这是实现不了的理想状态,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更多的是互相欺骗,所以后来这组词就发展为成语“尔虞我诈”,比喻你骗我,我骗你,互相欺骗,互不信任。成语中的“诈”用本义:欺骗。

(尔虞我诈)

现代汉语,诈的本义也经常使用,老舍《骆驼祥子》第二十二章:“诈他钱的孙侦探,愚弄他的陈二奶奶,诱惑他的夏太太……都会死。”用的就是诈的本义。

本义之外,诈还有几个用法:

(1)作假;假装。如诈降。《尔雅·释诂下》:“诈,伪也。”《史记·高祖本纪》:“将军纪信乃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楚皆呼万岁。”将军纪信乘坐汉王的车驾,假装成汉王,欺骗楚军。楚军都高呼万岁。

(2)体面;俊俏。多用于元曲。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打扮的身子儿诈,准备着云雨会巫峡。”又引申为矜夸;神气。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诈又不当个诈;谄又不当个谄。”

(越剧《西厢记》剧照)

(3)用言语试探,诱使对方露出真情。《红楼梦》第九十九回:“谁不知道李十太爷是能事的!把我一诈,就吓毛了!”

(4)通“乍”。突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诈,假借为乍。”

“诈”的小篆写法如图:

(诈的小篆写法)

2、訏。读音有两个:

(一)xū。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訏,诡譌(伪)也。从言,于声。一曰:訏,嗟。齐楚谓信曰訏。”形声字。本义是诡诈虚伪。许慎又说:另一本义说,訏,是嗟叹之词。齐楚等地说诚实为訏。”合起来,在《说文解字》体系下,訏有三个用法。

先说本义。《新书·礼容语下》:“犯则凌人,訏则诬人,伐则掩人。”

再说“嗟”义。这个写法本应写作(上差下言),叹词。

最后说“诚实”义,这是齐楚等地的方言。

此外,我们说过,凡是有“于”作为组字部件的字,都有“大”义。《尔雅·释诂上》:“訏,大也。”《方言》卷一:“訏,大也。中齐、西楚之间曰訏。”《诗·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毛传》:“訏,大;谟,谋。”建国大计定方针,长远国策告群臣。

(《大雅·抑》诗意)

(二)xǔ。这个读音出自《集韵》。用于专用词组“訏訏”。广大貌。其实用的还是“于”的大义。《正字通·言部》:“訏,地广衍也。”《诗·大雅·韩奕》:“川泽訏訏,鲂鱮甫甫。”川泽遍布水源足。鳊鱼鲢鱼肥又大。

“訏”的小篆写法如图:

(訏的小篆写法)

3、(言差)。读音有三个:

(一)jiē。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咨也。一曰痛惜。从言,差声。”形声字。本义是表示嗟叹的语气词。实际就是“嗟”。徐锴《说文系传》:“今俗从口作嗟。”“痛惜”一义,未见其他典籍有载。

(二)chài。读音出自《广韵》。异言。《广韵·卦韵》:“(言差),异言。”

(三)cuǒ。读音出自《集韵》言失。《广韵·箇韵》:“(言差),言失也。”

以上字义其他典籍均未见应用实例。(言差)的小篆写法如图:

((言差)的小篆写法)

因为《说文解字》没有收录“嗟”字,用到“嗟”字时,一般篆作本字。

(【说文解字】之457,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说文解字》第457课:细说“诈” 成语“尔虞我诈”是啥意思?》,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说文解字》第472课:细说“讨”字 成语沿波讨源中讨字何义?

《说文解字》第472课:细说“讨”字 成语沿波讨源中讨字何义?

...就像沿着水波而寻找到了水源。后来“沿波讨源”发展为成语,意思是沿着水流寻找源头,喻深究事物之本末。这里的“讨”,意思就是寻找。另外,成语“自讨苦吃”中的“讨”,同样是寻找、找的意思。(3)声讨;公开谴...

2019-03-25 #经典句子

《说文解字》第412课:细说“蔼”字 成语和蔼可亲 蔼字何义?

《说文解字》第412课:细说“蔼”字 成语和蔼可亲 蔼字何义?

...是言语美好、和善。这个意义说得通,比如现在我们还说成语“和蔼可亲”,指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这里的蔼,就是这个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个意义呢,因为有“葛”,葛是一种可以编织葛布的草,可以引申为茂美,这里的葛...

2017-09-18 #经典句子

《说文解字》第381课:细说“语”字 “语”为啥有个“五”?

《说文解字》第381课:细说“语”字 “语”为啥有个“五”?

...齐国国君的话不严肃(或“苟且”)。也指谚语、古语或成语。《史记·郑世家》:“语有之:‘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古语有:“靠权势、钱财相交,一旦一方失去权势和钱财,另一方就会疏远他。”(3)汇辑一时...

2023-11-12 #经典句子

《说文解字》第475课:细说“诟”字 什么是“诟病”?

《说文解字》第475课:细说“诟”字 什么是“诟病”?

...诟病”这个词,但词义中融入了引申义“辱骂、指责”的意思,合在一起,“诟病”的意思就是:指出他人过失(耻辱)而加以非议、指责、辱骂。诟,还指花言巧语。《广韵·候韵》:“诟,巧言。”清代徐鼒(zī)《小腆纪...

2012-06-27 #经典句子

《说文解字》第302课:细说“御”字

《说文解字》第302课:细说“御”字

...·召南·鹊巢》中有一句诗:“之子于归,百两御之。”意思是这位姑娘要出嫁,百辆车子来迎接她,其中,两字通现在的辆,御字读作yà,意思是“迎接”。这跟现代汉语御字常用的读音与意义均不相同,很容易读错理解错。...

2017-04-15 #经典句子

说文解字|河北邢台孙伏伽是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状”字是何意?

说文解字|河北邢台孙伏伽是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状”字是何意?

在网络上有人问状元的“状”字是何意?有人说是投状的意思,也有人说是奏状的意思,其实都没有准确地揭示出“状”字的含义。现在我来详细解说一下“状”字。一、说文解字:状元之“状”河北邢台清河人,孙伏伽是中国...

2007-01-05 #经典句子

《说文解字》第408课:详说“诚”字 成语“修辞立诚”何解?

《说文解字》第408课:详说“诚”字 成语“修辞立诚”何解?

...实也。”修饰言辞出于真心诚意,就可以积蓄功业。这是成语“修辞立诚”的出处,后来多用以指撰写文章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夸之文。(修辞立诚)诚在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比如:(1)真实。《增韵·...

2008-07-14 #经典句子

《说文解字》第252课:成语“出言不逊”的“逊”是什么意思?

《说文解字》第252课:成语“出言不逊”的“逊”是什么意思?

...灾乐祸,说话也很傲慢无礼。“出言不逊”后来发展成为成语,逊:谦让,恭顺,有礼貌。成语的意思是指某人说话态度傲慢粗暴无礼,言语不客气。再比如:《宋史·范仲淹传》:“元昊答书语不逊,仲淹对来使焚之。”你看...

2012-04-2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