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从《源氏物语》开始谈日本文学 所谓“物哀”文化到底是指什么?

时间:2014-03-08

对于我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我们既熟悉又陌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热爱文学,欢迎关注青年读

这一期我们开始讲讲日本文学。对于我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我们既熟悉又陌生。汉朝时,与我们便有了外交联系。据说,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寻仙药,便去了日本,成了日本倭人的始祖,这当然只是传说。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外交关系是发生在东汉光武帝时期,后汉书记载“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予印绶”,1784年在日本博多湾志贺岛(今福冈市东区)发现刻有“汉委倭奴国”五字的金印也证实了这点。

唐朝时,我们的交往就更加密切。日本派遣唐使(相当于现在的留学生)过来,学习我们的文化、制度,技艺。又有鉴真东渡日本,将佛学传播到日本,并给日本的医学,修建,雕塑等各方面都带去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日本的文化脱胎于中国唐代的文化,这点从日本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也看得出。

《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第一部纪实长篇小说,作者紫式部,是服务于日本宫廷的一名女官。紫式部是其官职名,真名已不可考。该书对于日本的文化影响深远,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鼻祖。成书于公元11世纪(公元1001年~公元1008年之间),此时日本处于平安时代,中国是宋真宗咸平年间。该书以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描述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

源氏的母亲是铜壶帝的更衣,出身卑微,却蒙皇上特别宠爱,朝朝夜夜侍候身边,并为桐壶帝生下一个容华如玉,盖世无双的皇子。别的妃子,却妒火中烧,愈加忌恨。更衣在生子不到三年,便不堪凌辱,悒郁而亡。小皇子没有外戚做靠山,很难在宫中立足。铜壶帝不得不把他降为臣籍,赐姓源氏。

源氏的容貌让人看了吃惊,艳光四射不能正视,所以又为他取名叫“光”。他不仅长得秀逸照人,并且聪颖异常,能够过目成诵历久不忘,桐壶帝十分喜爱。十二岁源氏行冠礼,取当权的左大臣之女葵姬为妻。但是源氏并不喜欢葵姬。他喜欢上了父亲续娶的女御藤壶,据说是因为藤壶长得像源氏的生母。不久,源氏与女御藤壶乱伦,生下一子,这便是后来即位的冷泉帝。

源氏生性放荡,处处偷香窃玉,先后与二十几个女子发生关系。紫姬便是其中一位。源氏曾与一位不明身份的女子夕颜在荒屋幽会,夕颜却不幸暴亡,源氏也因此大病。病愈在进香时偶遇一女子,长相酷似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见的藤壶。而此女子正是藤壶女御的侄女,源氏一见倾心,其实这个时候紫姬不到十岁。后来紫姬的外婆北山尼君逝世,源氏将紫姬收为养女,朝夕相伴左右,以寄托对藤壶的思慕。

后藤壶帝退位,朱雀天皇登基。源氏失势。又因与右大臣女儿胧月夜偷情之事败露,源氏被迫离京,到荒凉少人的须磨、明石隐居。前面也说了,源氏生性放荡,处处偷香窃玉。在明石隐居时候,恰好当地有一明石入道隐居乡野,是源氏的远亲。有一女儿,名唤明石姬,琵琶技艺举世无双,又长得仪表不凡。源氏为了排遣寂寞,又与明石姬结合,并生下一子。

不久朱雀天皇病逝,冷泉帝登基。源氏回朝辅佐,势力如日中天,门庭若市。源氏将六条妃子的旧宅扩建成了集四季景物为一体,蔚为壮观的六条寓所。并将昔日恋人统统接到六条院和二条院居住。可好景不成,紫姬不久因心力交瘁而病,内大臣之子柏木趁源氏探病与三公主幽会,被源氏发现。柏木因惧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早夭。三公主生下与柏木容貌无二的私生子薰,因不堪心理折磨,落发为尼。而源氏深感自己与藤壶乱伦之罪的报应临头,不久紫姬又病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断尘缘,出家了。

《源氏物语》的写作风格类似于宋元的话本,采取散文和韵文结合形式,书中也大量引用了汉诗,及中国古籍中的史实典故,读起来有一种很浓郁中国古典文学气氛。作者紫式部对于汉文化的造诣也非常深,全书更是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作为指导思想。“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源氏家族都可以看成是玄宗皇帝的一个缩影。当然,全书从头到尾弥漫出的那种均匀的、淡淡的哀愁,贯穿着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是本书特有的,而且影响深远。

例如,在《铜壶》卷中有这样一句:“虫声唧唧,催人泪下”;“听着风声、虫声、更另人愁肠百转”

在《柏木》卷中有句:“看到你,像庭院中小树那样一无所知的样子,我更加哀伤。”

这些面对不同时节,景物,随着人的心情不同,产生的情绪也不同,这种淡淡的哀伤之情的表现手法,被后来日本的文学家所继承,并有了专门的名词——“物哀”,成为了日本传统美学的审美意识,也成为了日本文学的特色。

作者:牧风

本人原创/转载需标明出处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从《源氏物语》开始谈日本文学 所谓“物哀”文化到底是指什么?》,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日本史:“假名”和“源氏物语”

日本史:“假名”和“源氏物语”

...短歌的总称也叫和歌)。以和歌的抒情性为中心,将其散文化,其代表作是著名的描写贵族的《伊势物语》(作者不详)。第二个类型则来源于口头传说的传奇故事,如《竹取物语》(成书时间大约是9世纪后半叶到10世纪初,作...

2007-12-03 #经典句子

白居易诗歌对紫式部的影响以及在《源氏物语》中的运用

白居易诗歌对紫式部的影响以及在《源氏物语》中的运用

...假名技法、和歌创作等来提高自身修养。而紫式部却对唐文化尤其是白居易的诗歌情有独钟。而她精通唐文化的父亲也支持她读汉文经典,学习唐文化,这对她后来的创作经历有巨大影响。2、 紫式部与《白氏文集》白诗大约在...

2011-07-19 #经典句子

源氏物语|女子之名

源氏物语|女子之名

...密切,从称呼到服装都向唐朝学习。但他们本身也有自己文化,对学来的东西会进行本土化改良。于是,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再加上时过境迁。我们今天再回看平安时期的称呼、礼仪、饮食、文字等等,难免感到复杂而模糊。历...

2011-08-05 #经典句子

美到心尖儿颤的 “物哀”画卷—《源氏物语》终于真正在中国问世

美到心尖儿颤的 “物哀”画卷—《源氏物语》终于真正在中国问世

...)实在可以说是一部唐朝的‘红楼梦’,仿佛觉得以唐代文化之丰富本应该产生这么的一部大作,不知怎的,这光荣却被藤原女士(本书作者紫式部本姓藤原)抢了过去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作为经典译本的丰子恺译本长期都...

2010-04-30 #经典句子

源氏物语中那些让人动情的唯美诗句

源氏物语中那些让人动情的唯美诗句

...哀”精神更是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继承和发扬,并对日本文化造成了深厚的影响,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源氏物语》是日本小说创作的最巅峰。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源氏物语》是以日本传统为根基的中日文化和文学交...

2023-10-26 #经典句子

“真正”的汉译《源氏物语》40年仍在等待中

“真正”的汉译《源氏物语》40年仍在等待中

...)实在可以说是一部唐朝的‘红楼梦’,仿佛觉得以唐代文化之丰富本应该产生这么的一部大作,不知怎的,这光荣却被藤原女士(紫式部本姓藤原)抢了过去了。”丰子恺的译本长期被忽视,因为从一开始就有争议。周作人曾...

2020-03-21 #经典句子

雪月花时最思友:白居易的诗歌如何深刻影响了《源氏物语》?

雪月花时最思友:白居易的诗歌如何深刻影响了《源氏物语》?

...高峰。作者紫式部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和父亲都对中国文化很有研究,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她自小就熟读《史记》和唐诗,对白居易更是推崇备至,有很深的中文造诣。在这部煌煌巨作中,紫式部信手拈来许多中国古典诗词...

2023-10-03 #经典句子

《源氏物语》:日本的《红楼梦》 美人如画 价值斐然!

《源氏物语》:日本的《红楼梦》 美人如画 价值斐然!

...花”的描写,在文学界还基本流于表面,二是日本的物哀文化尚未成型。而其作者紫式部这种将花与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隐喻手法,可以说是极其重要意义重大的首创,甚至说奠定了整本书、乃至整个日本文学的基调:细微的...

2010-06-2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