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何文林诗稿书迹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 主编:何震宇

时间:2013-10-24

年青时在家乡怀远和同道结诗社,共唱和,已经小有诗名,1916年赴天津谋生,受到天津益时报主笔唐祖绳赏识,加入报社,1919年元旦,唐病逝后,接替唐担任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8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何文林诗稿书迹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

主编:何震宇

何文林:(1882-1963),字艺圃,号筱隐,荆麓草庐主人、荆崖静观园主、艺叟,曾用笔名何懒云,安徽怀远人,晚清秀才、诗人、书法家。年青时在家乡怀远和同道结诗社,共唱和,已经小有诗名,1916年赴天津谋生,受到天津《益时报》主笔唐祖绳赏识,加入报社,1919年元旦,唐病逝后,接替唐担任《益时报》主笔。何文林在《益时报》工作期间,文学观念和办刊思想较为进步,在他的倡导下,《益时报》反映社会民生问题,对婚姻家庭、妇女命运表达了关注,和当时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妇女解放、个性解放的思想遥相呼应。同时何文林关心作品的艺术水准,所刊登的作品艺术水准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1937年日本占领天津,何文林失业,次年回到蚌埠,1947年迁居南京,1955年曾经寄居青岛,后返回南京,1963年逝世。精于书法,著有《荆庐诗存》、《杏村纪遇联吟集》、《荆麓草庐诗集》、《荆庐残稿》等数部诗集。

(何文林诗稿,慈斋收藏)

何文林髫龄进入私塾读书,15岁即中秀才,青年时代,在家乡怀远的荆山之麓与同乡十多位诗人同结“荆麓诗社”,时有唱和,小有诗名。每每以“诗人”自栩。1906年24岁时编写《荆庐诗存》,有《自序》一则云:余自童年入塾,课余而好为诗。愧无师承,卒不得诗家三昧。往往脱稿抛掷良多,实不足存也。二三同志怂恿汇集,爰搜残箧,得稿如干。断自志学之年,删存成帙,茶余酒后,把卷吟哦,藉以自遣,毋忘为之,犹贤乎瓦响虫吟,非感争鸣于世也。惟是音律乖舛,宜汰犹多,苟有同心,不弃我而见教焉,则尤幸甚。该诗册由诗人吴志瑗、袁杜、刘萃南作序,是了解何文林诗歌创作取法、风格走向最可靠的资料。

何文林的诗歌继承了清代中期“性灵派”的衣钵,主要学习的对象有袁枚、吴伟业、郑板桥、张问陶四家,尤其受张问陶的影响最大。

在《荆庐诗抄》中有一首诗,阐明了他对上述四家诗歌的认识:《案头有清代四家诗集,各题一诗》

生就清灵笔一枝,了无依傍了无师。

眼前常语当前景,信手拈来尽好诗。《题随园诗集》

生当鼎革乱离中,太息斯人际遇穷。

写出一生真阅历,诗家史笔少陵同。《题梅村诗集》

先生三绝诗书画,书画名高掩却诗。

留得诗抄三几卷,性灵性露解人颐。《题板桥诗抄》

早年珥笔凤凰池,一种聪时绝妙词。

尘海壮游诗料足,写来风韵近袁丝。《题船山诗集》

袁枚倡导“性灵说”,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抒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性灵说”是在明代李贽“童心说”的直接启发下产生的,是当时反理学斗争在文学理论上的具体表现。无论是李贽的“赤子之心”,抑或是汤显祖的“独有灵性”,袁宏道的“情真而语直”,袁枚所说的“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其实都是“性情”的同义语。这种诗风从清代“性灵三大家(袁枚、赵翼、张问陶)”的发端,直到同光,一直是诗坛的主流,文林的诗源于“性灵说”,亦是时代风气使然。

何文林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秀才,1916年又负笈北上,为天津《益世报》撰写文章,故在何文林的时代,他已经是北方文人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据崔丽敏《抗战前天津《益世报》文艺副刊研究》一文介绍:益世报初办期间,首任主笔唐梦幻(原名唐祖绳)延请全国各地的名流撰稿,南有蜚声上海文学界的严独鹤、闻野鹤、袁寒云、周瘦鹃、程瞻庐等。北有董萌狐、董郁青、何懒云(何在天津时的笔名)等…。可见当时的北方文坛中,何文林已经初露头角。

在《益时报》及《华北新闻》工作期间,何文林倾向革命,曾经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接见,进而在报纸上宣传“三民主义”和革命思想而获得报界声望,但也因同情革命而屡次失业,到了中年以后,由于生活的重压和自己清高的个性,在报界也是屡屡碰壁,因而诗歌风格转向沉郁而诙谐。1931年9.18事变后,何文林写下大量歌颂抗日的诗歌,对国民政府对日软弱的外交进行批评,1937年天津沦陷后,随即失业,次年率全家返回故乡蚌埠。迁居蚌埠后,又作《蚌滨賸草》,自序文中曰:“民国戊寅秋,余自津沽航海南还,因故乡尚在混乱中,遂寄居蚌埠。忽忽十易寒暑。既抱陆沉之痛,复殷天坠之忧,所有吟草,大都愤世嫉俗之词,绝少弄月吟风之什。十年积累,贮满奚囊,不仅寥寥此数也。…其中蚌埠杂诗二十首及纪事等篇,尤与地方历史风俗有关,未可以庄谐杂陈少之也。戊子春,移寓秣陵,整理成帙,署名《蚌滨賸草》云,艺叟。”可惜是册作品,序存,诗散轶。

1947年,文林先生迁居南京,1955年,曾因生活困难,移居青岛小女儿处生活,1960年因自然灾害重返南京,1963年逝世于南京。

文林先生的诗文书法均有很高的造诣,平生以诗人自诩。虽视书法为余事,然其书艺亦大有可观。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包、康大力倡导碑学的时代,所谓“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然而文林先生学书,则是上追钟太傅、兼以二王,略掺以碑法而成。故其书高古雍容、脱去俗尘,墨法精湛,浑然洞达,虽是小楷,却力拔千钧。我们将他与同时代的书法家,如谢无量(1884-1964),黄宾虹(1864-1955)做一对比发现,在他们的小字行草书手札中,都以钟王为体,略加碑法,这似乎和碑学一统书坛相谬。这似乎说明民国时期的书法创作,已经注意到碑帖结合的问题。

文林先生用诗歌记录他的一生,将写诗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他的诗歌,经过百千锤炼,达到通晓明白的境地,实际是咀嚼研磨的结果。他的诗歌,直接继承了明清以来性灵派诗人的精神风貌,例如他在1956年所写《有感》,正是这种人生经历的感悟:“

人生天地等浮游,劫历虫沙数不休。

但获平安已是福,能忘得失便消愁。

螳螂那解防黄雀,鸿鹄休轻笑白鸥。

人事乘除皆有定,纷纷徒苦稻粱谋。”

他的书法,宗法魏晋又略参碑法,写出了个人的胸襟、气度,在广阔的民国书坛长河中,卓然成家。今天,我们纪念他,读他的诗作书法,感慨并感悟他的人生和时代,这样的人物和经历,以后再难寻觅。

书籍实拍

《何文林诗稿书迹》以图录和年谱的形式网罗收集了何文林一生的诗稿约1000余首,图版约100余幅,以《杏村纪遇联吟集》和《何文林年谱》分两个单元全面介绍何文林一生的事迹,以及在诗歌、书法、编辑等诸多方面的成就,图片部分均是第一次面世,著名学者黄惇教授为本书题写书名,著名书法家吴振立、刘灿铭、于明诠为本书分卷题写卷名,西泠印社社员、篆刻家李夏荣为封面篆刻,名家的支持,使本书增色不少。全书大8开,34.75个印张,具有较高的收藏、研究价值,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作者还对作品进行逐字逐句释文,并对时代背景均做了说明,使读者对那个特殊的时代和人物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本书作者介绍

何震宇,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标准草书社社员,十月书会社员。主要艺术成就:曾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在“全国第五届书学研讨会”获三等奖。曾担任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何文林诗稿书迹》

何震宇 编

2021年9月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何文林诗稿书迹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 主编:何震宇》,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北极星文学「名家有约」宗小白

北极星文学「名家有约」宗小白

...入围的部分优秀作品。2.《诗坐标》一书,2020年底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凡入选作者免费送《诗坐标》一本。鼓励入选作者订购多本。3. 出版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活动主办方有权对获奖、征集作品公开发表、结集出版、音像...

2010-09-27 #经典句子

墨香纸韵:陈松长与朱永灵书法艺术在湖南省博物馆同台展现

墨香纸韵:陈松长与朱永灵书法艺术在湖南省博物馆同台展现

...出版有:1991 年《谭以文朱永灵书画作品集》(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年《朱永灵书法艺术》(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2 获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 年获《美术报》年度人物提名奖。对联 234cm×53cm×2 条幅 240cm×70cm 中堂 1...

2024-01-25 #大杂绘

姚喆|《论语》杂志的发起与初期出版

姚喆|《论语》杂志的发起与初期出版

...,有时也来参加纳凉晚会。(章克标《世纪挥手》,海天出版社1999年7月版,173-175页)在另一篇有关《论语》创刊的文章里,章克标亦提到筹备会的参与者,名单与前述稍有不同:我们在邵洵美家客厅里,晚上闲谈时,大家商定...

2007-03-30 #经典句子

这群高三毕业生把作文印成一本书 卖出2800本 盈利全捐给母校贫困生

这群高三毕业生把作文印成一本书 卖出2800本 盈利全捐给母校贫困生

...、排版、校对等工作,耗时两个月,最终完成文稿,并在出版社和赞助商的协作下,将文稿印刷成书。原高三(1)班毕业生孙铱萌说,这本作文集书名叫《千里不辞行路远》,是同学们一起投票选出来的。其出自唐代诗人张祜...

2020-04-10 #经典句子

满满的敬意!扬州才女书写抗疫寄语

满满的敬意!扬州才女书写抗疫寄语

...指点。时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司副司长,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总编,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党委书记兼副总编,编审迟乃义先生,爱惜人才,热心提携青年书法新秀,亲笔赠言曹媛:“立志让书法艺术传扬下去,是很有价值的,祝...

2013-04-11 #经典句子

《红色经典中的经典——小说插图文献集》艺术形象赏析分享会圆满举行

《红色经典中的经典——小说插图文献集》艺术形象赏析分享会圆满举行

...行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美术出版社承办的“红岩上红梅开:《红色经典中的经典—— 小说插图文献集》艺术形象赏析分享会”在成都市新会展中心1号馆天府书展2号活动区成功举行。 红岩>四川大学...

2023-12-17 #经典句子

霍春阳:通透清雅 冷逸温文——任欢和她的画

霍春阳:通透清雅 冷逸温文——任欢和她的画

...藏 入选中国美协第十九次新人新作展2007年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书画世纪经典——《当代工笔画家百名》 2007年入选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2008年入选“纪念郭味蕖诞辰100周年全国花鸟画名家邀请展” 入选水墨新力量—...

2023-12-05 #经典句子

《红色经典中的经典——〈红岩〉小说插图文献集》走红天府书展

《红色经典中的经典——〈红岩〉小说插图文献集》走红天府书展

...行集团、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四川美术出版社承办的“红岩上红梅开:《红色经典中的经典——小说插图文献集》艺术形象赏析分享会”在成都市新会展中心1号馆天府书展2号活动区举行。此次分享会作为天府...

2023-12-1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