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余秋雨8个字回应1800篇批评文章:马行千里 不洗尘沙

时间:2013-09-20

易中天说他下 流,陈丹青说他无 耻,王朔说他不入流,梁宏达说他虚伪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文/絮语天天

43岁的余秋雨,辞职23次,去文化考察。易中天说他“下 流”,陈丹青说他“无 耻”,王朔说他“不入流“,梁宏达说他“虚伪”。攻击他的文章有1800多篇,只有山西学者喊话:“山西应该对得起余秋雨”。

30多年前,余秋雨辞去所有职务,出发去考察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没想到却走红了。

之所以走红,是因为他在考察途中写的那些所见所闻,被大家捧为“文化散文”,他创作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也受到热捧,一时成为风头正劲的文坛红人。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余秋雨对此深有体会。

书火了,他火了,攻击他的人也火了。他们说他文笔华而不实,漏洞百出,还说他人品有问题,攻击他的文章就有1800多篇。

但有意思的是,在一片喊打声中,山西学者却公开喊话:“山西应该对得起余秋雨。”

他们护着余秋雨,缘于他在《文化苦旅》中写过一篇散文——《抱愧山西》。

这是中国第 一篇介绍晋商和清代商业文明的文章,此前的山西,在世人眼中就是一个多“煤”又落后的地方。

通过余秋雨的散文,让我们认识了不一样的山西,风雨飘摇几百年,它曾经也是中国的金融核心。

当时看似废墟的平遥、太谷,余秋雨却告诉山西人,这可曾是中国的华尔街,在山西人心里引起的震撼和自豪感可想而知。

有人说,《文化苦旅》之所以轰动,是因为余秋雨寻找的每一处废墟里,都埋藏着中华文化曾经的辉煌,点燃了中国读者内心深处的火花。

也有人说,余秋雨的散文太矫情。但那些不矫情的人,却没有一个人写出像这样让人感到民族自豪感的文字。

尽管饱受攻击,余秋雨却只是淡定地回复了8个字:“马行千里,不洗尘沙”。

他穿越数万公里的危险地区,追寻中华文明盛衰的线索,他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一篇篇散文,造就了这本《文化苦旅》。

就如董其昌所说,读万卷书,行万 里路。

余秋雨的脚步,踏遍中国,走向世界。他在全世界追寻着文化的起源,与其说是旅行,其实更像一场修行。

读他的散文,从《文化苦旅》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就像是在读行走的哲学,让人在游历山水之间,还能感悟出些许人生的真谛。

余秋雨的作品,长期位于全球华语书排行榜的前列。《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国文脉》等,总销量已达450余万册。

近年来,余秋雨的散文还入选中学课本,成为语文考试的阅读材料。

也有很多文学大家对余秋雨评价颇高:白先勇夸余秋雨的散文堪比“唐宋八大家”,金庸也说余秋雨堪比鲁迅。

他告诉我们,古文明之所以只有中华文明能保持千年尚存,是因为我们历经磨难,仍然坚持不懈在发展文明,做人也当如此。

暑假快来了,我们有各自的旅游计划。在出游之前,不妨陪孩子一起,看看这套游记式的散文集。让孩子从小就能体会我国悠久历史的魅力,品味中华文化的厚重。

家中都可以备一套,1套有4本,大人和孩子都能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带一套回家,陪孩子共读这套散文集。

本文由絮语天天原创,欢迎“点赞+关注”。用有温度的文字,写人间烟火的故事,分享生活点滴。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余秋雨8个字回应1800篇批评文章:马行千里 不洗尘沙》,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化苦旅》:余秋雨备受争议的一部作品 让人又爱又恨

《文化苦旅》:余秋雨备受争议的一部作品 让人又爱又恨

...非议,余秋雨并未回应,只是在文章中写出了八个字:“马行千里,不洗尘沙。”当然,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标准,而余秋雨要活出自己,活出真我的风采,就不能顾及别人的眼光。有一句话叫做,不知他人事,莫劝他人善...

2012-10-17 #经典句子

10句余秋雨的经典名言 学霸写作文经常用 得高分真爽!

10句余秋雨的经典名言 学霸写作文经常用 得高分真爽!

1.马行千里,不洗尘沙。(余秋雨)适用于“专注”、“笃行”等主题。比如,写“专注”主题时,可以像李寨主这么用:“既然开始做一件事,就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做到马行千里,不洗泥沙。倘若三心二意,一曝十寒,...

2023-01-09 #经典句子

余秋雨:46岁经历毁誉满天下 75岁还要用散文解读《老子》?

余秋雨:46岁经历毁誉满天下 75岁还要用散文解读《老子》?

...人意外的是余秋雨并没有任何回应,淡淡地说了一句:“马行千里,不洗尘沙”。2021年,余秋雨已经75岁了,而小他16岁的二婚妻子马兰也已经快到花甲之年,到了这个年纪正是孔子说得“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了,但是...

2018-03-26 #经典句子

老子通释:余秋雨蛰伏30年 用最朴素的语言解读最难懂的道德经

老子通释:余秋雨蛰伏30年 用最朴素的语言解读最难懂的道德经

...时候,很多人还是骂余秋雨是伪君子,余秋雨只是说:“马行千里,不洗泥沙!”余秋雨跟马兰几十年却一直非常恩爱,在一次采访中,短短2个小时,他说了75次马兰,可见两人关系。不过对于他的个人感情,其实我们无法苛求...

2023-12-28 #经典句子

伪君子还是真文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世人的理想化偏见

伪君子还是真文人?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世人的理想化偏见

...予外国人的不甘,对苏东坡黄州突围的赞誉,对阳关边疆千里孤坟的哀叹。单凭余秋雨的这一点创新,就不能将其作品贬低的一无是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认为余秋雨的作品辞藻华丽,空有其表,内涵不足。每当看到此种评...

2023-08-20 #经典句子

余秋雨的文学水平如何?易中天的评价很犀利 金庸的评价则很幽默

余秋雨的文学水平如何?易中天的评价很犀利 金庸的评价则很幽默

...采访中有好事者向祖籍浙江的金庸提问“浙江人会不会写文章”。面对如此无礼的提问,金庸还是不忘自谦,声称自己不会,但是话锋一转,表示同为浙江人的鲁迅和余秋雨却是个中好手。金庸不会写文章是假的,但将余秋雨和...

2014-08-25 #经典句子

余秋雨被骂“伪君子”成全行公敌 为什么金庸却夸他文章写得好?

余秋雨被骂“伪君子”成全行公敌 为什么金庸却夸他文章写得好?

...美余秋雨:“北京有年轻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把余秋雨和鲁迅相比,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也说明余秋雨的文学成就的确值得称赞。不过与白先勇、贾平凹、余光中...

2020-11-02 #经典句子

《文化苦旅》:在递交23次辞职报告后 余秋雨开始的那场寻根之旅

《文化苦旅》:在递交23次辞职报告后 余秋雨开始的那场寻根之旅

...相提并论:“北京有年轻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而且,“到绿光咖啡屋,听巴赫,读余秋雨”甚至成为当时许多高雅人生的标配。与易中天、于丹这些后来靠电视和...

2023-12-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