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陆洪兴|民间流传的崇明方言歇后语

时间:2012-12-17

曾就读于浜镇小学、大同初中、民本中学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0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陆洪兴 崇明建设浜西村人,中共党员。曾就读于浜镇小学、大同初中、民本中学。1968年7月学校毕业返乡务农,历任生产队会计、大队团支书、民兵连长、治保主任,大同乡团委宣传委员。先后担任崇明驾驶员培训学校常务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前进农场电线电缆厂厂长、农场资产办主任、光明食品集团长江总公司资产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党支部书记。退休后于2011年9月起在崇明癌症康复协会做志愿者。先后担任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党支部书记等职。本文经授权后发表,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授权(微信:anxinlu)。

民间流传的崇明方言歇后语

写在前面的话:崇明方言歇后语因其朗朗上口、幽默风趣广受崇明人民喜爱。不仅可以增加对话趣味性,也可进行总结,因此无论男女老少都可在日常对话中时不时冒出两句。心语作为传承崇明乡土文化公众号,自是收录了不少关于崇明歇后语的文章,例如《流传于崇明方言中的歇后语》等文都受到读者喜爱。特此今日将崇明方言歇后语以字数为序,再次呈现给大家。感谢陆洪兴老师的整理供稿。

歇后语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好如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又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就能“歇”出后半截,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为歇后语。崇明方言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反映了特有的崇明风俗传统和乡土文化,让人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我整理了部分崇明方言歇后语,以字数为序供大家参考:

一、二字

一只筷子吃面——独挑

七月七养小囡——逢巧

丫头着娘个裤子——大了

门浜里纺纱——暗战(转)

三只指(念结,下同)头捏田螺——稳揪

三配两配——唔(指你)配

小娘跨沟头——一百(掰)

小铁匠出门——寻打

飞机浪生小囡——高产

飞机浪吹喇叭——高调

马桶里蘸结头——臭手

廿一天孵勿出小鸡——坏蛋

月亮里挂灯笼——空挂

手心里焕烧饼——托熟

头发上贴膏药——毛病

芝麻里个绿豆——独大

出头椽子——先烂

挂花子(叫花子)拉胡琴——乌(胡)拉

冬瓜藤长在茄树田里——瞎串

外甥拎灯笼——照旧

外科郎中翻车——失约(湿药)

老鼠衔孛刀——寻死

老九的兄弟——老实(十)

老太婆嫁妆——古货

先穿鞋子后着袜——乱套

吃仔隔壁谢仔对门——搞错

行船碰着顶(逆)风——勿巧

麦楷管当火通——小气

芥菜子肚皮——小气

豆腐渣贴门对——勿牢

豆腐店里镬子——勿敢(盖)

豆腐师傅捋胡须——搭僵(浆)

两个半爆仗——你想(五响)

饭镬浪炖蒸肉——闷蒸

饭镬浪炖蛋——现捞

纯钢铲刀碰到橡皮镬子——硬铲

炒盐齑放盐——太闲(咸)

驼子看戏——轧实(直)

剃头勿用水——硬刮

烂脚挑粪桶——两凑(臭)

恰馒头(膝盖)上的皮——活络

苏芽(胡须)塞在磨管里——谦虚(牵须)

城隍个爷——成功(城公)

城隍着孝——白跑(袍)

砖缝里长竹笋——硬顶

韭菜炖蛋——冒充(葱)

钝孛刀斩肉——连襟(筋)

砂锅里炖指头——熟手

胸口头挂钥匙——开心

胸口头放热水袋——焐心(高兴)

海滩头开店——外行

烟囱里下钩子——钓火(惹人发怒)

凉帽坏脱边——顶好

盐店里的老板——闲(咸)人

铁匠翻车——倒贴(铁)

清明的韭菜——头刀

被单布揩面——大方

脱裤子放屁——大弄

猪圈里个黄牛——独大

裁缝师傅戴戒指——顶真(针)

雌蛸蜞爬勒雌蛸蜞洞里——死板

棺材里伸手——死要

黑洞里绕小脚——瞎缠

蛸蜞爬勒芥菜浪——尴尬

撸开子屁股——挺打

额角头浪搁扁担——头挑

瞎子摇船——呒讲(港)

癞沟霸(蟾蜍)垫台脚——硬撑

螺蛳壳里做道场——渺(庙)小

二、三字

八月里个黄瓜棚——空架子

下巴底下雷响——吓一跳

山头浪出门——独做人

小囡吃拳头——吃勿够

小囡吃节头(手指头)——有吃手

六月里的葱干——心勿死

木匠师傅打娘子——一副(斧)头

月亮里照灯——空挂名(明)

乌娘子挂帐子——勿像样

水面上的浮萍——勿扎根

石头郎掼乌龟(念鸡)——硬碰硬

卡车开进弄堂里——难转弯

叫花子唱山歌——穷开心

羊嘴里呒草——瞎嚼嚼

老鼠跌勒米囤里——好运气

老鹰衔脱帽子——告诉天

老虎颈上挂佛珠——装好人

夹忙头里捧千金——轧脚忙

肉骨头敲铜鼓——昏懂懂(荤咚咚)

年初一吃酒板(洒酿)——头一遭(糟)

弄堂里谈山海经——风凉话

灶君公公上天——拣好话

吃仔引线——话真(针)话

两个哑子睏一头——呒话讲

两只铙钹碰一道——乓乓响

坑坑棚里吹鼓手——臭闹猛

坑棚里挂绣球——配不上

坏脚台子坏脚凳——摆勿平

呒牙齿老太婆吃圆子——囫囵吞

钉钉石栏杆——硬碰硬

油炒碗爿——滑溻溻

夜壶里浜丝条(一种小鱼)——小游游

雨后送伞——假人情

拍脱仔桶底救火——勿真心

狗咬拉屎人——呒良心

草屋上装步鸡——勿像样

药店里收徒弟——苦差使

荞麦圆子滑糖心——呒吃头

枯庙里个旗杆——独一根

枯木头浪上油——吃得进

歪嘴吃鳗鲡——弯弯顺

歪嘴吐痰——校勿准

造房子请箍桶匠——寻错人

屋脊上贴告示——天晓得

蚕豆开花——黑良心

铁锹挖芋艿——铲老头

饿头里嗝气——穷争(胀)气

麻袋里的锈钉——自戳穿

黄豆心——滚滚弄

黄鼠狼衔着鸡毛掸帚——空快活

做梦寻娘子——空欢喜

睏仔招叮咛——摊拉拉

新剃头戴烂钻帽——切结仔

新打的剪刀——难开口

蛸蜞跌勒蟹浜里——勿起眼

矮子肚里——疙瘩多

蜻蜓吃尾巴——自吃自

搿柴救火——帮倒忙

瞎子刨扁担——寻雀斑(找岔子)

稻柴和肉——假正经(金针菜称针金)

癞痢头儿子——自家好

蟛蜞心馄饨——里戳枪

鳑鲏郎肚肠——三寸长

鳗鲡死勒汤罐里——勿值得

三、四字

一跤跌勒石灰坑里——一身清白

一拳头打勒棉花浪——呒得回音

一潮通百港——风俗相同

十二月里癞蛤蟆——抱勒一道

七分铜钿对半分——勿三勿四

七个人睏两头——颠三倒四

八月初三大潮没——大张小喻(啥人勿晓得)

三人六样话——真假难分

上眼皮补下眼皮——只顾眼前

大指头抓(念招)膀——随上落下

大炮打蚊子——小题大做

大海里撑篙子——点勿到底

大懒差小懒,小懒差白眼——全是懒虫

大人帽子小人戴——尺寸勿对

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六月里着暖鞋——日(热)脚难过

牙齿勿勒牙龈上——脱空乱嚼

只把麻雀踏勿穿瓦——不自量力

冬瓜直弄统茄子弯柄盅——有种象种

圣人公公办事——总归勿错

白米圆子落勒灰膛里——黑白难分

过河拆桥——勿留后路

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电线木当筷子——大材小用

羊头钻勒篱笆里——勿进勿出

关公舞大刀——拿手好戏

老鼠钻勒风箱里——两头受气

老阿哥拍胸脯——兄弟放心

老雄鸡戴礼帽——官(冠)上加官(冠)

老鼠钻勒书箱里——咬文爵字

戏台上夫妻——假多真少

吃豆腐别脱牙齿——碰着硬头

吃豆腐勿来去——断亲断眷

寻媳妇嫁丫头——一进一出

自来水坏龙头——放任自流

竹筒子倒豆——滑滑落落

床底下劈柴——上碰下碰

弄堂里拔木头——直来直去

麦蛾扑火——自取灭亡

芭蕉敲金锣——面广量大

坐吃睏觉针尖上揩油——又奸(尖)又滑

张飞骑白马——黑白分明

坐等天亮——勿担心事

油桶里西瓜——又圆又滑

杉木扁担——宁断勿弯

空棺材下田——目(木)中无人

青菜叶子炒大蒜——亲(青)上加亲(青)

青石头上种葱——呒处生根

青菜烧萝卜——一清二白

杨树头爆青——自(树)出本性(心)

卖油勿卖盐——勿管闲(咸)事

和尚庙里借木梳——走错门路

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洋葱头炒大蒜——臭上加臭

剃头师傅带徒弟——从头学起

穿钉鞋走路——步步扎实

带着牌位上镇——卖老祖宗

茶馆店搬家——重起炉灶

城门头上出棺材——远转大吉

哑仔吃黄连——有苦难言

钝刀斩藕——藕断丝连

海狮钻勒海螺里——几裹几转

哑子做戏——装腔作势

拾着丫头招女婿——好事成双

桁料木头做搂饭筷——大材小用

盐齑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借铜钿卖衣裳——一身是债

蚊子叮勒菩萨身浪——看错对象

蚌壳里煮饭——自家壳胀(作好准备)

缺子溚鼻涕——一无浪溢

黄瓜敲金锣——越敲越短

黄鼠狼给鸡拜年——勿按好心

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黄连树上挂苦胆——苦上加苦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猫猊吃百叶——手揿脚踏

裤子头着袜——大脱西远(脱空一段)

棺材里搽粉——死要面子

酱油店里老板——专管闲(咸)事

矮子打娘子——事先作备

矮子里拔长子——短中取长

寡妇嫁人——心活活动

蜡烛头——勿点勿亮

跌勒油缸里的老鼠——滑头滑脑

横切萝卜竖切菜——勿讲道理

瞎子吃肉——块块一样

瞎子吃苦瓜——肚里有数

瞎子舀油——勺里有数

瞎子看戏——有声无色

瞎子荡白相——勿看三四(山水)

癞痢头撑洋伞——无法无天

癞沟霸(蟾蜍)吃萤火虫——肚里明白

踏板头上蚊子——勿勒帐里

稻柴人救火——自身难保

给师傅送礼——一败涂地(一排徒弟)

四、五字

老太婆吃桃子——吃软勿吃硬

石卵子烧豆腐——软硬勿均匀

沙滩浪走路——一步一个脚印

床底下放鹞子——高勿到那里

赤脚拜菩萨——心地勿推扳

坑棚板上着棋——大家勿嫌臭

和尚打相打——揪勿着辫子

驼子死子两头翘——又气又好笑

驼子背招耙——一对撘辣酥(一个样)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勿是人

茶壶里煮馄饨——有货倒勿出

歪瓜裂藕蛀桃子——中吃勿中看

结蜘咬结蜘——只装勿得知

眉毛上挂引线——戳眼睛窝子

掮仔石木臼做戏——吃力勿讨好

铜钿眼里翻跟头——认钱勿认人

鹅吃草鸭吃谷——各有各的福

糖饼上剥粒屑——发勿出大财

一跤跌勒埂岸上——两头勿着实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

飞机浪吊蟹——悬空八只脚

毛豆烧豆腐——一块土浪人

木捅里茶壶——单拉(念他)一张嘴(只说不做)

五、多字

陌生人吊化(孝)——死人肚里晓得

刷白烟囱——外头清秀里面黑

药店里的揩布——酸甜苦辣都尝过

屋檐下的洋葱头——根焦叶烂心勿死

乡下人上桥头——横一天竖一天

木匠师傅弹线——开一只眼,闭一只眼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发布,任何媒体及个人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并在转载时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合作。投稿请加微信:anxinlu

编辑 | 沈雯逸

审稿 | 陆安心

本文图片来自作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欢迎关注陆安心的私媒体“心语”。(微信号:anxin20141124)也可扫描上面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感谢您的支持!Copyright 2014-2021 心语文化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陆洪兴|民间流传的崇明方言歇后语》,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天公的脾气有谁知?这些天气谚语用崇明话这样说……

天公的脾气有谁知?这些天气谚语用崇明话这样说……

...的,反映人民生活和愿望。从广义上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等,俗语在形成过程中,人们常把地域性的事物和词语引入,所以俗语的地方特色鲜明,方言色彩浓厚。崇明岛于一千三百多年前在长江口形成,移民主要来自江南...

2023-08-24 #经典句子

爆笑!这些临沂方言歇后语 你肯定听过很多

爆笑!这些临沂方言歇后语 你肯定听过很多

...厚本地特色的珍贵文化,漫长的语言发展史也衍生出很多歇后语,在民间流传甚广。含蓄短小的歇后语生动形象,再加上临沂方言,仔细品品,还能咂摸出点临沂人的高级幽默来。方言歇后语本来就自带搞笑特质,再经过灵魂画...

2014-02-26 #经典句子

你都能念对吗?来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走一走崇明方言路和谚语路

你都能念对吗?来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走一走崇明方言路和谚语路

这些崇明话你能听懂吗?10月11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崇明区了解到,今年崇明旅游将崇明方言和谚语融入其中,让游客们在游玩中感受崇明本地语言文化,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在园内专门设计出了一条崇明方言路、...

2014-10-04 #经典句子

福建福清: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非遗之美(13)

福建福清: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非遗之美(13)

...的民间文化,如:民间故事、传说、谚语、俚语、俗语、歇后语等,无不依托福清方言得以流传。福清方言还存留着大量古音、古字、古义,是一笔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福清地处闽中,福清方言和福州话一样,基本属于闽...

2023-12-16 #经典句子

民间流传至今的18条经典歇后语 句句精辟 饱含智慧

民间流传至今的18条经典歇后语 句句精辟 饱含智慧

1、矮子爬坡——步步登高。指生活或事业节节攀升。2、按药方抓药——照办。指按原定的计划办。3、案板上砍骨头——干干脆脆。比喻说话办事果决、爽快。4、十岁妈妈嫁人家——却是图生图长。只图生活上有所依靠。5、月...

2017-12-14 #经典句子

20条民间经典歇后语 诙谐幽默 形象生动

20条民间经典歇后语 诙谐幽默 形象生动

1、切菜刀剃头——太悬乎菜刀不是弟头的工具,拿来弟头非常危险。形容十分危险或不可靠。2、清晨吃晌饭——早呢晌中午。指为时尚早。3、筛子盖锅——大气都顺眼跑了常指满肚子的火儿全都消了。4、舌头磨剃刀——好险...

2018-03-16 #经典句子

冯二来 李桂滋:黄甫方言俗语

冯二来 李桂滋:黄甫方言俗语

...涵丰富共性内容的同时,又具有本地区流传较多的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方言“土成语”等表现形式。这些方言的形成并被地方人代代相传形成了地方人文“身份证”和精神基因,成为地方人的文化记忆。它不仅体现了语言作...

2023-08-18 #经典句子

漫话南丰方言俚语(一)

漫话南丰方言俚语(一)

...多彩,甚至博大精深。其中有的衍生成民间谚语、成语、歇后语、警句、顺口溜或口头禅,常常以简约的纯粹地域方言出现,看似语言表现艺术中的“下里巴人”,实则言简意赅,妙趣横生。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跨地...

2023-06-2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