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伏志明:千年莫高窟|散文

时间:2012-07-25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文学天空》网刊首发原创优秀作品,是文学双月刊《琴台文艺》及其他杂志的选稿基地,主发青春、情怀、乡土、都市、亲情、留守题材的小说、散文和诗歌类作品。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散文之窗: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敦煌地名是三危山。《山海经》中有:“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在远古神话中,三只青鸟为西王母侍者,青鸟栖息地为三危山。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描绘“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宿三危山”。

敦煌成为正式的地名是在汉武帝时。东汉学者应劭在《汉书》中注释敦煌二字的意义“敦,大也。煌,盛也”;唐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解释“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秋风送爽。国家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意气风发拥抱新时代;儿子高考马到成功梦想成真,全家人喜出望外兴高采烈憧憬美好未来。家国同庆喜事连连怎能没有庆祝仪式呢?我和妻商量后决定外出旅游放松犒劳一下。出发前做攻略,我们不约而同把目标锁定在西北敦煌!我给这次行程取了一个大气的名字:西北望敦煌!因为凡是西北望,必然大气磅礴,霸气外露。苏东坡有“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有“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抵达兰州登上去敦煌的动车,穿越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远望祁连山绵延千里白雪皑皑;近看地面一片苍黄,满目是尘土与三三两两的骆驼刺,突然心生敬畏!想当年西汉抗匈战神霍去病天纵英才封狼居胥,匈奴人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得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何等气势磅礴威风凛凛!西北望敦煌,是不是还不够庄重严肃呢,是不是还不能表达我的敬意与虔诚呢?道家有云: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于是我恭恭敬敬加了个“拜”字——西北望拜敦煌!

当天下午三点半我们抵达敦煌,刚走出敦煌火车站,西北的艳阳就扑面而来。真是艳阳啊!那种强烈,打得人眼都睁不开,感觉整个身心都暴露于这通亮澄澈热烈的阳光下。那几天,觉得自己像是被充电了一样。所见所闻,震撼人心!又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眼睛不够看,耳朵不够听,手脚无处放!

车过戈壁,远方的山崖上陆陆续续出现一排排石窟的小黑洞时,我不禁屏息沉默了——这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莫高窟了!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相传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已经是九月底,依然是逼人眼目的艳阳天。空气澄澈,清亮透明,极目远眺周围风光一览无余,真想引吭高歌!天蓝得仿佛蓝琉璃一样,雪白的棉花云挂在空中一动也不动。洞窟山崖是砂砾岩的黄色。清劲挺拔的新疆杨,树身通体雪白,枝叶簇拥,直插蓝天。莫高窟前的沙河已是枯水期,只有河底断断续续一点细流。在这样的风沙偏远之地,穷尽心力、智慧与财富,为佛兴建一千年的洞窟,一座小城的故事,连续一千年被镌刻在莫高窟的岩壁上,历经颜料与岩壁的融合,记录了历史的精华。真感谢那些伟大的先人们,正是他们近乎于疯狂的执着,使得蚍蜉一样的微末生命建构出了伟大的文明遗迹。

我们购买的是A票,数字观看两场3D动画片后,还能够实地再看8个窟。讲解员个个训练有素,修养良好,仪态挺拔,带着一队队游客穿梭在洞窟上下。观看的洞窟看来是随机的,因为需要轮流休养。壁画最畏惧的是光照,所以洞窟常年处于自然黑暗中。推开石窟的门,游客按照要求分列两边,会有自然光打在主座的菩萨脸上。千百年来,跟我们一样有幸造访的人们,光线缓缓照亮佛陀面容的那一刻,心中刹那升腾的应该是无与伦比的敬畏与惊叹。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漫天漫地的经变故事,都化身为超然美妙的恢弘画卷。经历千年岁月风沙,壁画雕塑早已经斑驳褪色,然而光照处依然摄人心魂,令人心醉,恍惚有一种神游古今、与古人劈面相逢的快感!

从公元4世纪开始,随着佛教东传与兴盛,敦煌连续开窟造像,千年不断,形成了中国佛教艺术的辉煌宝藏。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座。题材多取自“佛经”的故事,有些也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敦煌,这两个字在口腔中发声的时候,就有一种煌煌阔大的气息。这是文明的交汇点,从公元4世纪开始,敦煌的石窟陆陆续续开凿了一千年,然后,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突然沉寂,在历史中无声无息。直至20世纪初,藉由藏经洞的发现,震动中外,成为世人心中的文化圣地。她像一把钥匙,打开时空隧道,连接了过去与现在,也连接了古人与今人!敦煌的魅力,在于古今时空的完美交融。这大漠尽头的风月啊,丝路上的一眼千年!她珍藏的记忆太丰盛,有着无法被拒绝的隽美和不能被忽视的力量。能够传承下来的,便都能称为经典!浅观有味细品入心,叫我从此放不下的,不仅是她神秘面纱后的动人之处,还有那份随时光沉淀的信仰——“莫高精神”!以三任敦煌“掌门人”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先生为代表的第一、二、三代莫高人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为敦煌文化遗产终身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生历程中孕育形成的“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16字“莫高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敦煌,她究竟有多美?文浅图陋道不明,三言两语说不清,诸君何不移步前往亲自来一探芳容?

本文由伏志明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作者简介:

伏志明,笔名明月松、士心,古城阆中人。曾军营耕耘十数载,现供职于酒城泸州。知天命,乐逍遥;好读书,喜旅游。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我手写我心,吟啸且徐行!有散文、诗歌、札记和随笔等若干散见于媒体。

审稿:张学文

插图:网络

关注文学天空,阅读更多精彩作品:

张中信:贺司令|小说

孙百川:遇见|散文

张学文:儿时抓鱼乐|散文

张学文:老兵的秘密|小说

张学文:老黄进城|小小说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伏志明:千年莫高窟|散文》,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品读丨李正熟:情深也作平常语——读侯志明散文集《少点精致的俗相》

品读丨李正熟:情深也作平常语——读侯志明散文集《少点精致的俗相》

...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文/李正熟四川作家侯志明先生的散文集《少点精致的俗相》分“忆旧”、“访谈”、“观景”、“文言”四个部分。这些分辑标题很质朴,很本分,甚至可以说很老旧。质朴,实诚,既是本书的语言特征...

2010-04-03 #经典句子

“牛”在四川过新年|春联征集反响热烈  侯志明等名家共话“中国春联文化”

“牛”在四川过新年|春联征集反响热烈 侯志明等名家共话“中国春联文化”

...忽视。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曾在一篇散文中写道:“无春联,不过年”。为何贴春联会成为全国迎春节的习俗?侯志明从三个方面道出其中原委,“一是春联文化起源于民间由来已久,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二是...

2023-10-12 #经典句子

我的敦煌(散文)

我的敦煌(散文)

...朝暮暮 心心念念的地方。下了火车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莫高窟,景点会先安排游客到一个数字展览中心,通过播放视频让游客对莫高窟的前世今生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乘坐摆渡车到达莫高窟景点。到达景点后会安排导游带...

2023-12-28 #经典句子

亮哥说书44文化苦旅

亮哥说书44文化苦旅

...令世人重拾中华文化价值。其中入选教材的《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经典篇目全部经过改写、修订。新版内容与旧版相比,全新和改写的篇目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对新老读者都是一场全新的阅读体验和人文享受。堪称...

2024-01-03 #经典句子

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文化体系汇流之地。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闯入莫高窟藏经洞,从此敦煌被推到世界的聚光灯下。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展示了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长城烽隧...

2023-06-09 #经典句子

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自主检测语文试题

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自主检测语文试题

...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莫高窟余秋雨莫高窟对面,是三危山。公元 366 年,一个名叫乐樽的和尚来到这里。他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与西边...

2023-07-01 #经典句子

余秋雨散文成就很高 开创了大文化散文 为何还被称作“伪君子”

余秋雨散文成就很高 开创了大文化散文 为何还被称作“伪君子”

...精神。在具体写作中,余秋雨把亲眼所见的物象,比如,莫高窟、都江堰、道士塔、宁古塔、西湖、江南小镇、小桥流水,等等,置入到历史视角和大文化视野,去剖析它们在时光长河里呈现出来的真实的生命状态。生命原本博...

2023-12-01 #经典句子

如何写好散文?余秋雨散文的审美阅读 解读优美散文的美感密码

如何写好散文?余秋雨散文的审美阅读 解读优美散文的美感密码

...从而让我们对其散文的阅读有一种小说般的体验。比如在莫高窟一文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句:隋炀帝正乐呵呵的坐在御船上南下,新竣的运河碧波荡漾……隋炀帝太凶狠,工匠们不会去追随他们的笑声……在《道士塔》一文中:...

2023-01-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