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Lab D+H 李中伟:从美国回来后 他想做中国人自己的景观事务所(没有加班文化)

时间:2012-01-16

甚至得知将要采访他,不止一人对我告诫,这个人很犀利,也很有想法,不是跟谁都聊得下去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0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来源: |筑龙园林景观 ID:zllandscape」

来源:园景人 ID:xyzwin

本文已获得授权

编者注 : 园景人最新访谈专栏 —— 《 我是设计师 》,走进设计师,聆听他们的心声!

李中伟

Lab D+H创始合伙人、创意总监(上海)

李中伟的身上有许多标签:天大高材生、归国海龟、先锋设计师、景观城市主义先行者……而这些标签,无一不与“精英阶层”挂钩。甚至得知将要采访他,不止一人对我告诫,“这个人很犀利,也很有想法,不是跟谁都聊得下去。”

而这些让人不安的猜想终止于采访的开始。

李中伟毫不避讳地聊起自己来自“双非”本科,而并不是网上流传的“老八校”,在天大读研是后面的事儿;大学时打工做家装,曾被人打伤去医院;而最初踏入景观专业的大门,其实无关热爱,仅仅因为理科成绩不理想……

他形容自己:“非黑即白。”与其说李中伟难聊,不如说这样真实、直接的言语并不能被所有人接受。在这个多数人被磨平棱角的世界里,他不遮掩,不做作,不论对于自己还是他人,都只做最真实的表达。

“或许你看我现在还不错,

但我是从最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

2006年,李中伟以理科生的身份考入天津科技大学,转到了美术专业。据他说,这是因为自己“数理化太差。家人觉得转到艺术后就不会太惨了。”

入学后,周围的同学基本上也都是美术生。浓厚的艺术氛围,加上刚从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骤然解放,大家对于学习并没有那么上心。“本科的时候,基本上一直在玩,课也不好好上。”李中伟回忆起本科时直言不讳。

高考对于某些人来说,意味着从一座象牙塔步入另一座象牙塔,也有一部分人试探着跨入社会,李中伟属于后者。他开始打工,接家装的活儿;也曾想去北京,在水晶石效果图公司找一份工作。水晶石——曾经是中国最大的效果图公司现在已几乎销声匿迹,多年前却是许多设计师的向往之地。

但最终他未能成行。没去成的原因,李中伟总结,“还是自己不行,那个时候只有本科最好的学生才能去水晶石。”

大四是又一道分水岭,分隔开选择继续读书深造和选择走向社会的人群。

大学几年的打工经历让李中伟觉得做家装设计并不是长久之计,而自己的学历找工作也没有优势。他决定报考天津大学设计艺术学研究生。

双非本科报考老八校的研究生谈何容易,提及那段艰难经历,李中伟却只三言两语带过。决定好好学习,于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发奋复习。“之前本科的时候,专业是家里人给选的,但从决定考研开始,我的每个决定都是自己做的。”

研究生考入天津大学,李中伟笑称自己是“撞大运”。天大学术氛围浓厚,周围同学学习刻苦,老师认真负责,李中伟也一改本科时的学习状态,“终于知道怎么读书了”。

但他仍旧觉得自己不太会做设计,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那个时候,景观专业还处于一种夹在建筑和规划中间的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好像建筑师也可以画两笔景观,规划师也可以做一点景观设计。”

直到有一次看到德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Peter Latz)的北杜伊斯堡公园设计,让一直觉得自己不会做设计的李中伟萌生了去美国继续深造的念头。

当时,彼得·拉茨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李中伟向宾大递出了申请。曾经将英语视为考研时最大阻碍的李中伟,得以被顺利录取后,启程前往美国。“去之前就像一张白纸,来宾大后才接触到一个新的世界。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设计师,甚至我的同学都说我,你去了美国,就转个行吧。”

李中伟没有考虑转行,他确认自己想做设计。但来到宾大后,本以为这里是自己梦想中的学术圣地,他却仅读了2个学期、6个月就决定休学。“因为我觉得学校教的东西也不对,太虚太宽泛,我不能理解这些对于当下有什么帮助。”

▲李中伟参加宾大asla优秀毕业生评奖

休学后,李中伟起先在Sasaki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但觉得“Sasaki的大尺度规划为导向的景观不是很适合自己。”离开Sasaki后,李中伟飞去欧洲,在west 8工作实践了近一年。

这一次,他觉得自己来对了。

“我蛮喜欢俞孔坚老师的,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鸟儿要飞出去,

看看外面的世界,再把种子带回来。”

West 8成立于1987年,是荷兰的老牌规划与景观设计事务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事务所参与设计了许多知名的城市地标。除此之外,事务所亦善于将规划与景观结合,针对全球变暖、城市化等问题,提出成熟的解决方案。

但就李中伟看来,自己最大的“收获”,却是无数次失败的竞赛经历。

在这一年里,他代表公司参加了许多次竞赛,但都失败了。“失败,但不难过。一方面,输得心服口服,虽然每一场竞赛我都会拼尽全力,但不得不承认,人家就是做得好;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小螺丝钉,我也多少影响到了公司的命运。”

彼时West 8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四十多名设计师,但仅有三、四位是华人。事务所中不仅可以看到各色肤色人种,也分有建筑、城市设计、景观、规划、工业工程等不同的专业背景。每一个设计都要经过大量地碰撞和头脑风暴,激发最具先锋性的方案理念。

李中伟回忆说:“相比起图画得好不好看,West 8更在意设计的好坏。在这里,不做方案是会被人瞧不起的。”

一年后,终于“懂得如何做设计”的李中伟重返校园,继续剩下的课程,并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顺利从宾大毕业。随后,他前往纽约,进入JCFO(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工作。

▲李中伟在洛杉矶时期

先后拥有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学习工作的经历,让李中伟对于三地不同的景观设计方式与理念都颇有发言权。在他看来,中国和美国更注重传统,而欧洲更为开放。

“美国的景观行业非常在乎流程和师承关系,加上被行业规范影响严重,导致美国的景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被许多条条框框限制;

同理,中国也拥有非常深远的历史,讲究文化的传承,传统不易被颠覆;

而欧洲早已走过了这个阶段,更为开放与先锋。”

提及国际化的景观设计,绕不开“俞孔坚”这个名字。对此,李中伟坦言 :“我非常欣赏俞孔坚老师。不管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性格、为人。”有幸与俞孔坚有过几次交谈,李中伟形容他是一个“直率、坦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人。”

“中国的城市地标要由中国的设计师来做,

而不是外国人,更不仅仅是外国人。”

2012年从宾大毕业后,李中伟在JCFO工作一年,而后去了SWA洛杉矶事务所,并在那里工作三年。

期间,他跟随这些知名事务所参与了许多大型的中国项目。但李中伟认为,同组的美国设计师们并没有真正在乎中国的场所精神。“每一个场地都是有灵魂的,外国建筑师看不懂这些,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只是项目和经费。看不懂中国文化,进而在设计时去物化它,这样做出来的设计是没有灵魂的,我很不喜欢。”

后面他辞去工作,决定创立自己的工作室。

lab D+H最初创立于李中伟美国住所的客厅,在头2年,他只有一张桌子和一台电脑。后期,他开始搭建上海团队。对于创业,李中伟的想法清晰,即做中国最先锋的景观事务所、做中国人自己的景观事务所。“中国的城市地标要由中国的设计师来做,而不是外国人,更不仅仅是外国人。”

工作室渐渐吸引了六七个坚定的中坚力量。整个2017年,李中伟频繁往返于美国和上海。2017年底,他决定回国开疆扩土,继续实现自己的设计理想。

▲lab D+H 早期员工

lab D+H 位于上海1933老场坊,算上李中伟,共有30位设计师,大多数员工的年龄在26到28岁之间,男女各占一半。团队的人员流动极慢,离职很少。“许多设计师都会慢慢做到高层,甚至成为公司的合伙人。”

面对项目,lab D+H内部讲究师徒制,主创设计师带领一个2-3人的小团队攻克项目。“管理扁平化,氛围轻松,但项目仍以师徒制为主,更有能力、经验的人主导。”

工作室没有“加班文化”,李中伟甚至对“加班文化”这四个字嗤之以鼻。“加班怎么能叫文化?这两个字从任何角度来看不都是折磨吗?”他直接犀利地反问。

建筑行业讲究师承及学术背景,评价一位设计师时,经常会看到“老八校”、“新四校”或“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的字眼,有时还未看作品便将人分好三六九等。

哪怕从双非本科到老八校,再到国际顶尖院校、后面创立自己的工作室;从中国到美国,欧洲再回到中国,一路低开高走,最终实现“逆袭”,却依然难以避免歧视的目光。

“一个人的教育出身,家境,背景数不胜数。歧视哪里都有,从开始到现在我遇到太多太多,人不可能甩脱自己的过去。但走到今天,我已经完全可以直面过去的一切。”

▲lab D+H 合影

不仅如此,lab D+H在招聘时几乎不考虑学术背景。“不管你是大专生还是本科生,是老八校还是海归都没有区别,重要的是能力,以及是否能够融入团队。我们招聘的大部分员工,都来自内部推荐。”

在唱衰建筑行业的今天,行业内充斥着浮躁、负面的情绪,李中伟依旧享受设计,“目前我们工作室最大的问题是钱,收入刚够活下去。但这也是我们的优势,即我们不是一味为了盈利,而是认真做设计,我们用作品说话。想做好的项目,就会有一些牺牲,比如价格会低一点,项目周期会长一点。”

2020年9月,Lab D+H的永庆坊城市改造项目荣获ASLA2020年度专业奖,同期在国内获此殊荣的仅有土人设计及北林/多义景观。

对于李中伟来说,他正一步一步更加接近内心的设计理想。“我们做许多城市的地标,永庆坊、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上海静安区最大的公园……未来还会有更多。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团队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我不喜欢别人叫我海归。我是一个中国设计师。”

▲Lab D+H ASLA2020颁奖照片

哪怕已有不少成功作品,李中伟却认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项目让他完全满意。但不可否认的是,景观专业的话语权及重要性在逐步提升。

“景观是城市的奢侈品,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不像建筑,是刚性的,景观是弹性的。但它看似无用,实则藏了许多的文化与精神。随着生产力发展、社会的进步,景观会越来越重要。”

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Lab D+H 李中伟:从美国回来后 他想做中国人自己的景观事务所(没有加班文化)》,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化建筑对话天籁之音:深圳音乐学院方案设计国际竞赛获奖结果揭晓

文化建筑对话天籁之音:深圳音乐学院方案设计国际竞赛获奖结果揭晓

...获奖结果。“Miralles Tagliabue EMBT,S.L.P.+上海霍普建筑设计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的方案,拔得头筹。该竞赛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主办,项目位于龙岗区国际大学园区内,总用地面积7.3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97万平方米...

2023-08-29 #经典句子

如皋“三融合”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提档升级

如皋“三融合”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提档升级

...度高、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邀请如皋各律师事务所知名律师,从百姓的视角出发,用简单明了的法言法语,专业细致的释法说理,目前已成功推出“雉水律师e起说”6期,社会评价较高。【来源:江苏政府法制网】...

2008-03-19 #经典句子

“逆行”货车驾驶员李保民这一句实在话感动全国

“逆行”货车驾驶员李保民这一句实在话感动全国

... 和5辆车况最好的卡车。这五名驾驶员就是:李保民,韩中伟,林祥申,阚文现, 张永乾。 和李保民一起去武汉的驾驶员闫文广说,他对李保民的印象特别深,因为他知道李保民家是临沭的。确定 好集合时间后,他当天下午2点...

2023-10-05 #经典句子

DDON笛东打造品牌文旅项目的「四种视角之四」:文化间对话

DDON笛东打造品牌文旅项目的「四种视角之四」:文化间对话

...Tamiesie)、(Garry Belinsky)、(Walker Macy)、(隈研吾建筑事务所)、(图片来源网络)

2023-11-09 #经典句子

在中国设计花园的英国建筑师:中国文化启发着我

在中国设计花园的英国建筑师:中国文化启发着我

...着我的很多建筑和景观设计。”1988年就在英国成立建筑事务所的切特伍德,是诸多前往中国的西方建筑师中的一员。2017年,CNN就以《欧洲年轻设计师为何选择在中国生活》为题,解释了这股中国浪潮:对建筑师和设计师们来说...

2024-01-17 #经典句子

SHL / Perkins&Will 新作|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Gateway大楼:探索温哥华本土文化

SHL / Perkins&Will 新作|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Gateway大楼:探索温哥华本土文化

「来源: |青年建筑 ID:i80arch」SHL建筑事务所与Perkins&Will合作设计的新Gateway大楼,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以下简称“UBC”) 历史悠久的 Point Grey 校区入口处,彰显UBC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声誉和雄心。这座25,000平方米的...

2020-02-23 #经典句子

文化&经济名家谈 对话新长安时代 金泰·唐618正式首映

文化&经济名家谈 对话新长安时代 金泰·唐618正式首映

...、原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WATG设计事务所副总裁Nicolas Chapin、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金泰恒业房地产有限公司领导,媒体伙伴,出席了本次活动。古之长安,为十三朝社稷所依,是中华文明的根脉城市...

2023-12-02 #经典句子

城市更新语境下的都市实践

城市更新语境下的都市实践

...在疫情阴霾下的去年,这样的强度对于我们这样小尺度的事务所而言,似乎有些体力和脑力的超支。但我看到比我们的资源大得多的公司获得的同类项目的体量时,非常惊奇于“城市更新”成了当下市场上的项目主流,也诧异于...

2012-03-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