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方岳最壮美的一首水调歌头 末句千古流传 写出了一往无前的勇气

时间:2011-11-08

苏轼在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这首词中,提到了平山堂,说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显然,苏轼是想用平山堂的美丽,来表现快哉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提起苏轼的《水调歌头》,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或许便是被誉为千古中秋词第一的“明月几时有……”,实际上,苏轼用《水调歌头》写下的作品不少,其中脍炙人口的佳作也颇多,比如他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一词,将写景、议论、抒情熔于一炉,让我们欣赏快哉亭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苏轼那种旷达潇洒的气度,末尾两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更是被无数人所喜爱的千古名句。

苏轼在《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这首词中,提到了平山堂,说“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显然,苏轼是想用平山堂的美丽,来表现快哉亭的绝佳,或许在苏轼的印象中,快哉亭是可以媲美平山堂的,由此也可见,苏轼对平山堂是情有独钟的。

扬州西北的平山堂,是苏轼的恩师欧阳修在扬州任知州时建造的,登上平山堂,放眼望去,江南秀美的山水景色尽收眼里,烟雨迷蒙的江南美景,犹如仙境。

而在平山堂建成一个世纪后,依然是文人才子喜爱登览的胜地,所以当南宋才子方岳登上平山堂,俯瞰山河美景时,不禁想起先贤们的潇洒气度,于是思潮如涌,以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词的韵脚,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方岳进士及第后,曾历任多个州的知州,而且有感于祖国南北分裂,颇有收复中原的志向,在这首词中,我们也能够体会到词人那种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这又给全词增添了一抹悲壮之美。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开篇展现了一幅江南秋景的秀美,“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仅用十个字便将江南秋雨和晴天统一了起来,颇具特色,用“碧”来形容雨色在诗词中并不常见,尤其是秋雨,因为印象中秋天的主基调是黄色,但这正是词人的巧妙之处。要知道江南的初秋,仍然是一片青绿的,经过雨水的冲刷,无疑变得更加碧绿晶莹,所以等到天气转晴的时候,山色便显得更加美好了。

南方的秋不如北方的那么肃杀,但词人却说,“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还要因秋思而借酒消愁,那么词人的悲秋的原因,自然不是因为景色了,而是因为江南江北的分裂,江南景色虽好,但却是偏安一隅,而放眼江北,全都沦于敌手,国家不全,如何能不悲伤?所以词人只好借酒消愁。

其实除了中原未复的愁思外,词人的愁中,还有自身漂泊的无定,“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词人常年在外漂泊,一叶扁舟穿梭于重重芦苇之中,可见漂泊江湖的羁旅之情,故乡的菰菜莼羹也只能在梦中去回味了,词人的这一番乡愁,也只能通过默默无言地目送鸿雁南飞来寄托了。

接着两句“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又回到中原尚未收复的感情上来,词人喝醉后,身在平山堂上,醉眼遥望北方的黄河、洛水,自然缥缈不可及,只能在夕阳中空自遗恨,这是一种家国的沉痛感,读来煞是感人。其实词人漂泊江湖,也是因为中原未复,自己心中有这份统一的理想,自然要奔走忙碌,为统一之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也为自己的人生成就一番功绩,这与他漂泊江湖,是相辅相成的。

下片开头三句,写放眼平山堂所见之景,“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洲渚之外,山色昏冥,山峰好像是敛起了眉头,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移情于景,实际上是词人自己的愁情罢了。

于是词人缅怀起了先贤,即和平山堂关系密切的欧阳修和苏轼,“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前半句是借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典故,“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足见光阴荏苒,人生短暂的悲哀,曾经风流儒雅的欧阳修和苏轼,如今也羽化登仙,不禁令人为之一叹!

接着三句,继续抒发了人生短促难料的感情,“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杨柳”已非,“烟雨”依旧,英雄豪杰们,尚且随着时光流逝而渐渐磨灭,更何况你我这样的普通人?登临怀古以抒情,几乎是诗人们一个永恒的主题,方岳此处,亦是如此。

然而,现实终究是现实,缅怀完先烈之后,词人一声长啸,又要孤独地上路了,“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这真有一种悲壮的美感,茫茫天地之间,只有词人一声浩叹,叹息过后,匹马西风,义无反顾地继续踏上人生的旅途,哪怕前方西风劲烈,这种坚毅的韧性,大有一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壮阔!这两句,亦因这悲怆的美感,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方岳这首词,通过描写平山堂的秀美景色,缅怀了先贤,寄托了自己的家国之情,充满了一种悲怆的美感,尤其是末尾两句,那种直面人生孤独和苦难的勇气,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方岳最壮美的一首水调歌头 末句千古流传 写出了一往无前的勇气》,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史上最美的桃花古诗词 十句千古流传的名句 写作文作能用上!

史上最美的桃花古诗词 十句千古流传的名句 写作文作能用上!

...,有深红,有浅红,你们更喜欢哪朵呢?【宋】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宋】徐俯《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唐】李白《鹦鹉洲》: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2022-12-25 #经典句子

苏轼赠给好友《水调歌头》 其中一千古名句 成为马云的经典台词

苏轼赠给好友《水调歌头》 其中一千古名句 成为马云的经典台词

...楼名为“快哉亭”,那位大文豪,叫做苏轼,词作则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

2012-09-03 #经典句子

12首脍炙人口的描写兄弟之情的诗词 每首都有经典名句 千古流传

12首脍炙人口的描写兄弟之情的诗词 每首都有经典名句 千古流传

...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6、水调歌头宋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022-11-16 #经典句子

苏轼很高明的一首诗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却被俗人理解得一言难尽

苏轼很高明的一首诗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却被俗人理解得一言难尽

...其实并不算多。这2700多首诗虽无法与其《念奴娇》、《水调歌头》等经典词作的知名度相比,但其实也是不乏千古名作的。无论是《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欲把...

2018-12-06 #经典句子

苏轼令豪杰心折的一首水调歌头 末两句“无人敢道” 是千古名句

苏轼令豪杰心折的一首水调歌头 末两句“无人敢道” 是千古名句

...于是为该亭取名“快哉亭”,并写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水调歌头》,便是下面这首“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的弟弟苏辙还因此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其中写道:“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

2023-11-17 #经典句子

30首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名篇 每篇一句千古名句 你还记得吗?

30首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名篇 每篇一句千古名句 你还记得吗?

...何”吗?30首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名篇之二十五:苏轼,《水调歌头》。千古佳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把酒问青天,只希望有情人能够长长久久,...

2019-03-10 #经典句子

经过对前诗的革命性改良 这7句诗赢得了千古美名!

经过对前诗的革命性改良 这7句诗赢得了千古美名!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这里指代明月,苏轼《水调歌头·中秋》的这句诗,化用了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其实这首词的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也是化用,原诗为李白的《把酒问月·故人...

2014-03-15 #经典句子

苏轼和朋友醉酒 被友妻棒打 愤然写下此诗 形成一成语流传千年

苏轼和朋友醉酒 被友妻棒打 愤然写下此诗 形成一成语流传千年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苏轼赏月时喝酒,于是有了《水调歌头》,在赤壁游玩时喝酒,于是有了《赤壁赋》。据传有一次苏轼约了陈季常喝酒。陈季常已有家室,还是个妻管严,每次出来玩都对妻子保证早早回家,才能出来...

2018-06-1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