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美文|在南山的阶梯里人来人往:“湘大八记”之五

时间:2010-12-22

我往南走,学生却纷纷北上,时光仿佛在倒流,勾起许多感慨,然后有了那篇南山南北山北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2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文/何云波

有一年,全校性的通识教育课“西方文学欣赏”安排在南山一阶梯,那里可是装满了我们大学时代的许多记忆。我往南走,学生却纷纷北上,时光仿佛在倒流,勾起许多感慨,然后有了那篇《南山南北山北》。

1979年来湘大读书时,一教是唯一的一栋教学楼。据说原来的设计是六层,但那时流行“朝农”模式,把大学办到广阔天地去。受其影响,湘大也准备在全省办14个分校,总校的规模,则由原计划的3000人降为1000人,于是,当1978年建成的时候,这教学楼就被“瘦身”,只剩下四层了。

197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南》画册中的“湘潭大学”,那时,一教就是“湘大”)

我们进校时,“朝农”风已经刮过,但楼已无法加高。于是,四层楼的一教和边上的一、二阶梯教室,就成了我们上课、集会的全部天地。

(一教和一、二阶梯教室)

当时,各系各专业一般都只招一个班,所以基本上都是小班上课。上课多在一教。大课或讲座之类,则在阶梯教室。

八十年代的学生好学,湘大的学生似乎尤甚。一门无须考试的普通的摄影技术选修课,只能容纳一百来人的一阶梯,居然可挤进几百号人。有的学术讲座,里面实在已经水泄不通,便有学生爬在窗户外,就那样一、两个小时,照样如醉如痴。这情景,如今恐怕只能在追星族中一见了。

(老师也明星)

那个时代,读书人的理想就是成名成家。知识之“家”,博学、专学之“家”,就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偶像。

一、二阶梯实在容纳不下学子们求知的热情,而后有了三阶梯、四阶梯。如今,三、四阶梯层层加码,如同那旋梯,不断盘旋,不断上升,终点也不是结束,竟也成了湘大一景。

(二拱门的湘大)

还有,学校各系有什么集体活动,如文艺晚会、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之类,都会放在阶梯教室。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中文系歌咏比赛,我们班选了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哎哟妈妈》:

河里青蛙,从哪里来?

是从那水田向河里游来。

甜蜜爱情从哪里来?

是从那眼睛里到心怀。

哎哟妈妈,你不要对我生气,

哎哟妈妈,你不要对我生气,

哎哟妈妈,你可不要对我生气,

年轻人就是这样相爱

当别的班都雄赳赳气昂昂唱革命歌曲时,一向只会“闷骚”的七九级,却一鸣惊人,选了这么一首爱情歌曲,几十个人无伴奏一唱三叹,在几百位同学、老师面前,抒发柔情。那时学校规定学生不准谈恋爱,结果可想而知。这被视为我们班大学四年最大的一次“筐瓢”事件,是谁主导选的歌,直到现在也“查无此人”。回头想想,原来老实巴交的七九中文也“风骚”过啊,这让我对那“主谋”充满了敬意。它也成了同学们至今还津津乐道的话题。

(政治学习第一课:我爱我校)

还有一次,中文系举行诗歌朗诵会,很少写诗的我,也凑了一首小诗,叫做《献给祖国一片绿》。普通话不好,又从来没在公开场合“表演”过,不敢上台,托一位同学代为朗诵。这“诗”,其中有一段:

一个绿色的梦

染着静夜的温馨,

叩开刚刚睡醒的同学的心扉。

这里——

是绿色的苗圃。

有灿烂的阳光,

有知识的乳汁,

这里——

有希望的光,

有生命的绿。

结果,点评时,有老师说:“这诗,有些地方用词不当,比如,梦怎么会是绿色的呢?”这给了我幼小的心灵以极大的打击,从此再不敢言诗。

许多年过去,在校庆六十周年编的《校友诗歌选集》中,我意外地看到这“诗”也光荣入选。脸红耳热之际,我想:也许,当年那位老师是对的。要是他多夸我几句,让我写诗的热情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那得多糟蹋我们祖国的伟大诗歌啊!

读书时,一教刚盖好不久,只有一棵大松柏孤零零地杵在那里,别的树还没怎么长起来,绿草也不如茵,不少地方还光秃秃的。

(在教学楼前陶醉了,我们真的爱学习)

但我们仍然喜欢在教学楼前照相,表示我们爱学习。还有,我们喜欢到一阶梯后面的那个阳台上去仰望星空,顺便看看从下面经过的女生。

(仰望星空的感觉真的很好)

印象中,一直以为那个阳台很高大,结果,多年后回来当老师,旧地重游,发现一教已经浓荫如盖,而那个“高大”的阳台,掩映在树丛中,躲在阳光的背后,成了一个背景。

(不是露台变矮了,是当年的小树长高了)

而当年看电影的那块空地,也已经被参天的大树覆盖。那用于挂银幕的两棵树,不知是否还记得,他们当年那孤零零的模样。

(这两颗树,曾经被万千宠爱)

后来,在中南铁道的时候,也曾回来做讲座,就在一阶梯,那个“梦”开始的地方,讲硕士开始就陪伴着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讲“成才”之路……

那天晚上,在一阶梯上课,我跟学生说起,当年如何在这里唱“河里的青蛙从哪里来”,还有那“绿色的梦”……讲着讲着,就有些恍惚了,不知今夕何夕。

(第二教学楼当年的模样)

后来,回来读研,北山已经开发,第二、第三教学楼也已经建好。

很惭愧的是,很少往西山那边去,以致很长时间根本不知道二教在哪。反正是在西山之“西”,可却无缘去取“经”。

我们研究生的课,基本上都在三教。课多是讨论,大家把桌子围成一圈,每个同学先讲,然后老师再点评。为了博得老师的几句赞扬,在课前拼命准备,在课上努力表现,斯情斯景,竟也历历在目。还有,跟老师的合影,也多是以三教为背景。三教就这样,与研究生三年的岁月,有了许多的牵扯。

(张铁夫老师与88届研究生弟子,老师的头发越来越少了,学生的头发越来越长)

后来,回来当老师,除了三教,上课最多的就是在逸夫楼了。只不过,从台下走到了台上。当年看风景的人,成了学生眼中的风景。

有学生写课堂感想:

听何老师的课,心灵有如在浩瀚的沙漠甘饮清泉,那种深入骨髓的清透与甘甜,让人刹那间忘却尘世的所有,一切,突然变得明朗与纯粹,一切,也如此旷远与宁静。

站在大学毕业的路口静静凝望,岁月的风铃在耳边叮当作响,四年的时光在指尖悄无声息的滑落中即将走向尾声,而在大学能遇见何老师算是给遗憾漫山遍野的大学生活添上了绚烂的一笔。

(本学期最后一次网课,我在这头,学生不知在哪头?从三教四楼的办公室望过去,美丽的逸夫楼在那里静静守候)

想起当年自己在大学里听彭燕郊、张铁夫、曹让庭、王勤、刘庆云等诸位先生的课,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那种被掏空后的充实的快感,然后觉得,大学的楼,是因为有人,有难忘的老师,才会生动起来,才会让人永远记挂着。

那天,我们七九中文入学四十周年聚会,然后,又一次回到一教。

一教是湘大最有历史感一栋楼,一如一位沉稳而不惑的智者,一年年,静静地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当年的一教,高端、大气、上档次,就是那几棵树,在阳光的爆晒下,看着有点可怜)

而当他们归来,可能会发现,那些树又长高了,园子更漂亮了。一教,一年四季都在变换着模样。春天,有一树树的白玉兰、红花继木,放肆地灿烂着;夏天有紫薇,有满树的浓得化不开的绿荫;秋天有红灿灿的鸡爪槭,有白色的桂花飘香;冬天,有满地的松针,有沉静的绿,有银装素裹……

每一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美。

不变的,是对母校的那一种思念,那一份情怀。

(如今的一教,树长大了,楼却“小”了)

那天,我们走进教室,当年上课的情景又仿佛一幕幕地回来了。没有了老师,大家便推举班长来给大家上一课。班长说,今天给大家讲一个词,然后,在黑板上郑重地写下:波者,水之皮也。然后,大家便笑;然后,下课。

(重新做学生的感觉,真的很好;只不知那位“老师”的人生第一堂课,感觉怎么样)

我们班有位同学,名字就一个“波”字,大家私下里叫他“水皮兄”。

而当年,现代汉语的王勤老师,第一堂课,就是让大家讲讲“茶拿来”和“拿茶来”的区别……

然后,我们又到一阶梯举行班会活动。那“甜蜜的爱情从哪里来”的歌声,仿佛还在那里飘荡。

(一样的教室,一样的人。可惜忘记让大家再唱一遍“甜蜜的爱情从哪里来”了)

你在逸夫的阶梯里畅想未来

我在南山的教室里回忆过往

也许,一个大学,就是在这雨洗风磨中完成着精神的传承。

当年,我们即将离校的时候,有同学在教室的黑板上写了一副对联:

人杰地灵惟楚有材

国振邦兴岂能无我

(那时,每一块石头都想着去补天)

那时,校园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想着去补天,而一间间教室,就成了他们通向未来的起点。

[责编:彭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美文|在南山的阶梯里人来人往:“湘大八记”之五》,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在上海 有一群城里人跑到乡下 每年在稻田作文章 画面太美! | 看上海

在上海 有一群城里人跑到乡下 每年在稻田作文章 画面太美! | 看上海

...业毕业的他的思考,“中国以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都到哪里去了?”做民宿的念头,在夫妻俩人心中由来已久。回国后,因为机缘巧合,他们来到了崇明。第一眼看到那栋老房子时,俞昌斌回忆:“房子...

2018-05-05 #经典句子

城里人嫌农民卖水果卖得贵 老农一句话让城里人明白为什么贵!

城里人嫌农民卖水果卖得贵 老农一句话让城里人明白为什么贵!

农民不解丨城里人说粮食涨价就活不了,但却有钱旅游、喝饮料!这就是城里人典型的只求过好自己,哪管别人的死活。就说现在的粮食价格,小麦、玉米的最低收购价格是连年下跌,农民的基本收益已经保障不了,而农民的本...

2023-12-06 #经典句子

城里人贪小便宜在路边采摘它 老乡一句话把他吓的“屁滚尿流”!

城里人贪小便宜在路边采摘它 老乡一句话把他吓的“屁滚尿流”!

枸杞是中药常见的药材之一,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在市场的价格都在30至40元之间,很多人会用它来泡水喝一城里人经过一个土路的时候,发现路边长了好多这种野生的枸杞,在阳光下通红明亮,煞是好看随便拿起一...

2023-01-23 #经典句子

三部军宠文 男主早就悄无声息地注意她了 更别说家里人的撮合!

三部军宠文 男主早就悄无声息地注意她了 更别说家里人的撮合!

1,《受宠吧!神秘娇妻》 久陌离,329万字《受宠吧!神秘娇妻》 男主年轻的少帅,在第一次见面之后就已悄无声息地注意到女主了,更别说爷爷都想要撮合他俩。女主男主三观都很正,也不作,特别棒!虽然开始男女主都不...

2017-01-21 #经典句子

说句严谨的!农村农业部再次强调:城里人禁止各种名义占用宅基地

说句严谨的!农村农业部再次强调:城里人禁止各种名义占用宅基地

为您带来最易懂的新鲜事!点个关注吧~根据农村农业部最新召开会议通知,农村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城里人(或是农村迁户至城里)一直试图改造老家宅基地或是购置宅基地用作房屋建设,或是别墅或是会馆好不自在!鉴于当下...

2023-10-12 #经典句子

二胎政策这么好为什么不要了 专家不解 村里人3句话让专家沉默

二胎政策这么好为什么不要了 专家不解 村里人3句话让专家沉默

从1982年开始,国家就一直推行“只生一个好”,甚至还流传着“要致富,先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的口号,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反倒是推出了二胎政策,虽说有不少的政策,但是也很少有人愿意生了。专家非常建议大家生...

2023-10-14 #经典句子

这些钓鱼人家属语录 你家里人说过几句?

这些钓鱼人家属语录 你家里人说过几句?

俗话说,一入钓坑深似海,毒瘾难耐乐开怀!作为一个真正的钓鱼人,因着对钓鱼事业的痴迷,必然会引来家人的偶尔唠叨,时间长了,就有了下面的钓鱼语录,看看你家里人说过哪几句?1(晚归)啥时候了还不来,住河边,...

2023-12-21 #经典句子

专家说火葬方便又省钱 为啥不愿意?村里人3句话 让专家闭嘴

专家说火葬方便又省钱 为啥不愿意?村里人3句话 让专家闭嘴

现在的农村用地也开始越来越少,不少地方农村已经开始兴建起了工厂,有些工厂甚至已经盖到了墓地的旁边,这以后都没地方埋了,现在火葬越是越来越多,而且也开始推行火葬,但是说起火葬,农村的朋友还是更愿意选择土...

2023-11-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