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一代伟人引用的这句被世人所传诵 但原诗却鲜为人知

时间:2010-12-18

1949年4月20日,全面内战已进入尾声,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千古名句,在数读之余,它的由来还有着这样的渊源。

1949年4月20日,全面内战已进入尾声,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4月21日的夜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4月23日晚,陈毅所率领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欢欣鼓舞,于是写下了一首七言律诗,名叫《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革命的暴风雨席卷而来,震荡着这座南京古城,解放军的百万雄狮已经渡过了长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这座险要的古城如今又重新回到了南京人民的手中,它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不禁让人慷慨高歌起来。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趁着现在磅礴的气势要勇追过去打败敌人,不能学那贪图虚名而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大自然若是有知,它自然会知道兴衰的自然法则,不断的革新和前进是永恒不变的社会发展的规律。

纵观全诗,处处凸显着磅礴的气势,展现出来百万解放军过江的雄伟壮阔的场面。一股荡气回肠的豪情油然而生,表明打败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解放战争也必将向着胜利继续前进。

在这首诗中,最后两句尤为出名,被大家所熟知传诵。但实际上,这两句诗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并不是毛泽东所自创的,而是引用于唐代诗人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千古名句。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茂陵里埋葬的刘郎,像秋风过客一样匆匆而逝。夜里好像听到他的马在嘶鸣,天亮却不见其踪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画栏旁边的桂树散发着深秋的香气。长安城的三十六宫,如今仍是一片鲜花绿意。

韶华易逝,人生难久。又有谁的生命可以一直长存?人生短暂,终将像落叶一般,在生命的极尽时落地,满地的荒凉。所谓繁华,终将也是一抹泡影,在时间的涤荡中破碎,消失不见。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魏国官员驾车载着铜人,走向千里之外。走到长安东门,寒风直射入铜人的眼睛里。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怀念起往日的君主,铜人流下如铅水一样的泪滴。

离别,总是伴随着无尽的彷徨哀愁。寒山悠远,烈风激荡,可是纵然再美再别致的景,有怎比得上心头最深处的那一方柔软之地。心若凄凉,万物哀伤。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枯寂的兰草在通向咸阳的古道上为远客送别,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带着盘儿独出长安,在荒凉的月色行走。眼看着长安城渐渐远去,渭水的波浪声也越来越小。

诗人借金铜仙人辞汉的史事,来抒发兴亡之感、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全诗设想奇特,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鲜明,而又变幻多姿。

人生就是这样,在江湖的浪涛里起起伏伏。有些事,即便努力过,最终也是无可奈何,没有结果。可要是不去尝试,那么便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人生不得意十之八九,可与人无二三。纵然愁苦,有些事也只能自己去承受,和外人诉说全而没有什么意义。愁苦的日子总是一时的,不如放眼向前,看看前路的人和景。面对当下的现实,坦然接受,做好自己便好。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一代伟人引用的这句被世人所传诵 但原诗却鲜为人知》,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代伟人的这首词 连续化用曹操名句 第一句便惊艳世人!

一代伟人的这首词 连续化用曹操名句 第一句便惊艳世人!

一代伟人毛主席因其身份地位和特殊的人生经历,在诗词创作上充满自信、乐观的英雄主义豪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他的一首《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连续化用曹操的《观沧海》中的名句,第一句便惊艳...

2015-08-31 #经典句子

邓中夏狱中与妻子相见却不相认 一句话震撼世人 39岁血洒雨花台

邓中夏狱中与妻子相见却不相认 一句话震撼世人 39岁血洒雨花台

...迹。这些伟人用他们的生命保卫我们的国家,他们值得被一代又一代的后辈所铭记。他们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这种伟大的精神应该被代代相传,不可磨灭。

2023-10-30 #经典句子

世人常说“春宵一刻值千金” 其实精髓在下半句 不懂别再乱引用

世人常说“春宵一刻值千金” 其实精髓在下半句 不懂别再乱引用

导言宋·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016-01-28 #经典句子

“北大诗句引用惹群嘲”的背后 是文化自信的缺失吗?

“北大诗句引用惹群嘲”的背后 是文化自信的缺失吗?

...不料此事又有反转。原来后面两句是网友续上的打油诗,原诗其实是吴庆的《题三十小象》: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文章幸未逢黄祖,被今犹窘马周。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须知少日,曾许人间第一流...

2023-06-02 #经典句子

王建中秋月夜与好友欢聚 写下一首千古流传的诗 末二句惊艳世人

王建中秋月夜与好友欢聚 写下一首千古流传的诗 末二句惊艳世人

...了另外一位友人杜郎中,于是心有所感,写下了这首诗。原诗题目下有“时会琴客”的小注,由此可见诗人并不是独自一人。这首中秋望月思人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中秋月色,后两句写怀人心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寂寥、沉静...

2023-01-19 #经典句子

杜甫高水平的一首讽刺诗 世人经常引用 没点文化还以为是在夸人

杜甫高水平的一首讽刺诗 世人经常引用 没点文化还以为是在夸人

中国是一个爱诗的国家,自从先秦时期起,就有流传于民间的诗歌,经过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后,形成了《诗经》。尤其是战国时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此后在魏晋时期,以曹操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

2019-10-31 #经典句子

世人皆知俗语:“春宵一刻值千金” 却少有人知下半句 更加经典

世人皆知俗语:“春宵一刻值千金” 却少有人知下半句 更加经典

...意境!后来人们在传颂这首诗的时候,仅仅对第一句做了引用。用来形容春天的时光实在是太宝贵了,不像夏天那么烦闷,也不像秋天那么凄清,更不像冬天那么寒冷了。在这么美好的夜晚,能看到月亮,能听到歌声,简直就是...

2023-05-14 #经典句子

苏轼为悼念恩师 特为其作词一首 末尾一句竟惊艳世人

苏轼为悼念恩师 特为其作词一首 末尾一句竟惊艳世人

...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苏轼引用欧阳修曾经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欧阳修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外号,叫做“文章太守”。他曾经用这样一句,“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来形容自己。不得不...

2023-11-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