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我的“文学梦” | 唐小兵

时间:2010-05-19

在我成长期间,我也有过别的机会,我徘徊歧路,最后仍然拥抱文学,这是命中注定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4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岳麓书院时务轩/新华社

王鼎钧先生曾在一次接受访问中这样谈及对文学写作的“痴情”:“我热爱文学,只有写作能使我死心塌地。在我成长期间,我也有过别的机会,我徘徊歧路,最后仍然拥抱文学,这是命中注定。我不是天才横溢的作家,也不是人脉纵横的作家,现在七老八十了,更不是前景开阔的作家。我深深地知道,没有人以文学以外的因素注意我的文章。我必须好好写,让人家还值得一看。”

与此同时,鼎公又说自己从不劝人做职业作家,建议有志于写作的人要“业余写作,不要专业写作”。这其中的甘苦自然是意味深长的。我想鼎公所推崇的“业余写作”其实就是列文森所言的一种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业余精神”,一种拒绝体系化的游戏精神和文人趣味。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偶尔写点文字的人来说,鼎公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他的回忆录四部曲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是文学史上璀璨夺目的珍珠。

回首自己二十多年前开始的“业余写作”,更是对于鼎公的这番话有一种心有灵犀的共鸣,诚如他所言:“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文字之交就是知心之交,东鸣西应,俨如神迹。”那时候的自己是一枚标准的“文艺青年”,怀抱满腔热情到了岳麓山下的一所著名的理工科大学读新闻专业,也是第一次离开县城到了省城。

二十多年前的大学校园没有电脑,更没有微博微信,仍旧是一个油印文学刊物主导校园文化的互联网史前期,而进入校园文艺圈最重要的渠道就是在院系和校级的新生杯作文竞赛中脱颖而出。我仍旧记得参加人文社科系新生作文竞赛的情景——初秋的黄昏,在一栋从民国时代留存至今的建筑里,时长两小时的作文题是“活水”,典出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中时作文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推荐朗读的自己雄心勃勃,仅用一个小时就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写完信心满满地离席了。一周之后,作文竞赛结果公示,我名落孙山,连优胜奖都没有获取。而同一宿舍的两个同学一个是特等奖,另一个获得一等奖。这意味着我连参加校级作文竞赛的资格也丧失了。那一刻真有彷徨无地的难堪和伤心。

幸运的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自小就有的“文学梦”。失败反而激荡起了我疯狂写作以追求被承认的激情与意志。我就在那些方格稿纸上,没日没夜地写着长长短短的句子和诗行。散文、评论和诗歌都成了抒发内心愤懑的途径,也是一种自我精神抚慰。有一次突然有了灵感,午睡醒来上课之前,匆匆跑到教学中楼后面靠近英语角的台阶上创作了一篇模仿卡夫卡随笔《桥》的散文《墙》,午日阳光穿越密林的缝隙,打在一个懵懂青年的脸上,也见证了一个落寞学子的内心澎湃。在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的盲目中,我偶然因《湖南文学》进校园的活动而接触到了顾城、海子的作品。我着迷地陷溺在对这些纯粹而抽象的诗句的理解与模仿之上,甚至经常带着这些诗歌到岳麓书院大成殿的草坪上大声朗读。

岳麓书院孔庙/新华社

那是一个纯粹文学的黄金年代,校园里好些院系都有自办的刊物,甚至包括土木建筑学院、汽车与工程学院都有自办的油印的文学报纸。通过这些校园媒介,我渐渐地结识了一些文学朋友,也慢慢摆脱了初入校园的失望与挫败的心情,后来从一个为校刊《湖大青年》做通讯员的“跑龙套”角色,成长为该刊主编,也成为大学四年生活中的屈指可数的“亮点”之一。如今追念起来,专业课似乎并没给我留下多大影响,反而是文学的创作和交往,构成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记忆。

没有名师指点,纯粹是在一种“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与激情”驱动下的写作,自然是有点盲目而偏执的。好不容易盼到二年级的“基础写作”课,那一天我早早就到了课室,等着任课教师来给我这个像迷途羔羊一样的文艺青年“传经送宝”讲授创作的秘籍。没想到那个中年男老师一到讲台,将《写作基础教程》往讲台上一摆脱口而出说了一句至今让我耿耿的话:“这写作课没什么好教的,天下文章一大抄。”那一刻,我如坠冰窖,有一种瞬间绝望的空无感。幸亏我的自愈能力尚可,既然老师不好好教,我就向那些会写文章的同学学习吧。我至今记得有一次将一篇自己很满意的散文工工整整誊写在稿纸上,郑重其事地拿给同宿舍获特等奖的“大哥”阅读和提建议,肤白而略胖的这个同学人很稳重憨厚,他读过后面对我渴望等待赞语的眼神笑而不语,沉默了好一会,耐不住我的死缠硬泡,才说了一句至今似乎还常回荡在耳际的“终审判决”:“这些文字都是青春的骚动。”这简直是又一次的五雷轰顶,一直被“承认的焦虑”困扰的自己非但没有获得解放的自由,反而陷入进一步的彷徨与苦痛之中。

后来偶然在图书馆读到了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的《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以及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词语:童年自传》,我的阅读和写作开始转向,从文青气质的写作转向晦涩牵缠的“思想评论写作”,由此告别了对《辽宁青年》《散文》《湖南文学》等纯文学期刊的依赖。到了大四的时候,正在崛起中的思想文化刊物《书屋》进入了我的视野。自然,早期爱好纯文艺的因素并没有彻底被清除,它只是被埋藏在心灵深处而已,不时还会浮上心头冒个泡。大四毕业那个学期,找好工作、无所事事的我在岳麓山脚的一处民房短住了一段时间,又重新开始阅读卡夫卡的作品和类似梵高的自传等作品。我甚至一度梦想自己也能够有个可以诗意栖居的洞穴,每天在自己的小世界阅读、思考和写作,而菜饭都由别人送到洞穴口。那时候觉得遗世独立的生活就是一种勇敢,精神贵族就应该自绝于人间烟火气的庸俗。

将近二十年过去了,如今的我被戏称为“模范奶爸”,每天除了主业教学、偶尔做点研究之外,都是在买菜、做饭和照顾、辅导孩子等家庭时光中度过,偶尔有一点点时间才会像鼎公所言“业余写作”,才恍然大悟“和光同尘”比“遗世独立”更不易。在日常的人生中肩负生命的责任,在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时仍旧坚持韧性而低调的理想主义,而与此同时将生命中那些有意义的片段与细节匆匆地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或许就是“写作的意义”的另一种平凡而有生命力的彰显吧。正如旅美华人作家哈金先生赠我的诗集里那首短诗《中心》所言:

“你必须守住自己安静的中心,在那里做只有你才能做的事情。如果有人说你是白痴或疯子,就让他们饶舌去吧。”

作者:唐小兵

编辑:王秋童

责任编辑:舒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我的“文学梦” | 唐小兵》,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文学:如何 迈向“工业时代”?

中国文学:如何 迈向“工业时代”?

...的笔触,朴素直白的表现手法,在艰难的打工生活中坚守文学梦想,构成当下文学写作的独特风景。其中林坚、张伟明、任明友、周崇贤、王十月、郑小琼等都是广东有代表性的打工文学作家。早在7年前,全国首个省级青年产...

2023-11-07 #经典句子

郁枫《永远的文学梦——访诗人 企业家寇明虎》

郁枫《永远的文学梦——访诗人 企业家寇明虎》

永远的文学梦 ——访诗人、企业家寇明虎文/郁枫近日,令宝鸡文学界瞩目的“六维第二届宝鸡作家协会文学奖”评选启动了。这个奖项的资助人——宝鸡市六维特种材料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寇明先也随之备受关...

2023-05-05 #经典句子

王波 王子君:纪实文学需写成史家之泰山 无韵之离骚

王波 王子君:纪实文学需写成史家之泰山 无韵之离骚

...儿时爬过的山和飘带般绕城而过的清悠悠的夫夷江。我的文学梦就是在儿时的家乡萌发的。于是,又时时回望家乡,在家乡遭受水灾的时候,我为家乡捐款;做媒体时,尽力关注来自家乡的作者。我越来越明白,家乡是烙在你心...

2014-07-21 #经典句子

“榕树下”卒于2020 一代文学青年梦碎

“榕树下”卒于2020 一代文学青年梦碎

...”,榕树下的辉煌曾在千禧年达到顶峰,汇聚了无数怀揣文学梦的写手和读者,旗下曾走出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等知名网络作家。曾经的乐园消失了,不少在榕树下发表过作品的文学青年心生感慨。吴承欣在这个网站发表...

2007-09-15 #经典句子

曾高飞:左手财经 右手文学 用作品说话

曾高飞:左手财经 右手文学 用作品说话

...学评论家钟友循、成松柳的劝说下,决定重返文坛,重拾文学梦。2019年下半年,他写作了散文集《记住乡愁》一书,约50余篇散文。这些散文发表后,在50后、60后、70后、80后那批网友中引发热烈反响,他们称唤起了他们的乡愁...

2007-10-17 #经典句子

北大培文杯对话新概念大赛:以青春文学推动中国写作

北大培文杯对话新概念大赛:以青春文学推动中国写作

...届,历来是产生文学偶像的摇篮,致力于为那些怀有纯真文学梦想的新人提供一个永不落幕的舞台。“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创办于2014年,依靠北京大学丰厚的文学资源和专家优势,得到了中国作家协会、中国...

2016-03-28 #经典句子

杨晓敏:我的文化理想

杨晓敏:我的文化理想

...徊在文学边缘的人,拓宽大面积的文化参与和消费,圆了文学梦的情结,而且自身就携带着具有相当亲和力的文化权益。当今社会,已形成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多元格局,各自有着自身的特点与作用。引导和重铸着...

2019-09-15 #经典句子

2022届金太阳高三开学大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2022届金太阳高三开学大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两者之间的联系。D.“要尊重高考作文的规矩,同时保持文学梦,两种作文都写出来,成为一代新人”体现了该观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结合“《文城》继续在人生、命运、...

2023-08-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