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第一期学习歇后语的出处故事

时间:2009-06-07

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各显其能的谚语,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8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解释: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各显其能)”的谚语,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故事摘要:有一天,八仙驾云去参加神仙会,路过东海。吕洞宾说:“驾云过海,不算仙家本事。咱们不如用自家的拿手本领,踏浪过海,各显神通,你们看好不好?”众仙都说:“好!”铁拐李第一个过海。只见他把手中的拐杖抛入东海,拐杖象一叶小舟,浮在水面上,载着铁拐李平平安安地到达了对岸。这时,汉钟离拍了拍手里的响鼓说:“看我的。”随后,也把响鼓扔进了海里,他盘腿坐在鼓上,稳稳当当地渡过了东海。张果老笑咪咪地说:“还是我的招数最高明。”只见他掏出一张纸来,折成了一头毛驴,纸驴四蹄落地后,仰天一声长叫,驮着张果老踏浪而去。张果老倒骑在驴背上,向众仙挥挥手,一会儿就到了对岸。接着,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曹国舅也都用身边带的东西作渡船,一个个平平稳稳地渡过了东海。七位仙人到了对岸,左等右等不见蓝采和的人影。原来刚才八仙过海时,惊动了东海龙王的太子,他派虾兵蟹将抓走了蓝采和,还抢去了他的花篮。吕洞宾找不到蓝采和,又急又恼,他对着东海大声喊道:“龙王听着,赶快把蓝采和交出来,要不,当心我的厉害!”太子听了勃然大怒,冲出海面大骂吕洞宾。吕洞宾拔出宝剑就砍,太子一下子入了海底。吕洞宾哪肯放走他,拔出腰间的火葫芦,把东海烧成了一片火海。龙王吓得魂不附体,忙问出了什么事。太子只得老老实实地讲出了事情的真相。龙王立即下令放了蓝采和。八位仙人告别了东海,逍遥自在地去赴神仙会了。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解释

释义为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还保得别人?”

3: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解释:

和尚没有头发就是无发(法,取谐音)伞把天空挡住了就是无天。比喻社会上一些不讲究规矩、不遵照法律制度执行的人。

4:打破砂锅问到底

解释:

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处:

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5:孔子搬书尽是输

解释:孔夫子是指孔子,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里肯定有很多藏书,因此,他搬家的话,搬的东西肯定都是书。所以这句歇后语取“书”的谐音,写成“输”,形容赌博或是比赛的结果都是输的,十万火急!

故事:相传有一次鲁国大夫季孙氏招待读书人,孔子也想趁这个机会去露露面。季孙氏的家人不让他参加,还骂道‘“我们请的都是知名人士,你来干什么?”孔子受了这番侮辱以后,格外刻苦用功,专攻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等六门课程,决心做个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到三十岁左右,名声逐渐大起来,就办了个书垫,招收学生。后来他把全部精力放在教育事业上,据说他的学生有三千,其中得意门徒有七十二人。晚年,他致力于教育和编书。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世称“孔夫子”。现在,人们用“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这句孔夫子搬家歇后语,比喻在比赛较量时全部失败。

6:海底捞针无处寻

解释: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出处:

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

6: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解释:

比喻自己虽然是执行者,却是被人指使,身不由己不得不做罢了。

出处:

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故事:

袁绍命陈琳作讨曹檄文,陈琳领命援笔立就。文章畅快淋漓,结构文辞气势无不精彩;曹操于许都正患头风,览檄毛骨悚然,一身冷汗,头风立愈。后冀州城破,陈琳被捉见操,操问:“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劝操杀之;操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的回答堪为经典,正是这句妙答使陈琳化险为夷。

陈琳当时可以说命悬一线,因为那个时代公开骂人祖宗是非常犯忌的事;曹操当然大度爱才,可涉及忠孝等大是大非问题,杀才也很正常。当时问话看来随意,其实杀气腾腾;刚才,陈琳的上司审配在曹操审案中拒不配合,就被曹操判了个斩立决。

好个陈琳,无愧才子!以区区九字化解了危机。

檄文白纸黑字,“罪行”昭昭无可争辩。对曹法官的提问,如果被告陈琳选择默然,可能不会有好结果,因为曹操素来不喜欢被告随便享受“沉默权”。不久前吕布大将高顺在法庭上对曹大人的问话“汝有何言”不接腔,曹操“怒命斩之”。

陈琳如果表己清白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直言声称“袁大帅命我一定要把您祖父、父亲的黑材料也列上,没办法我不得不写啊”,也大有问题。第一,曹操未必相信,虽然死无对证;第二,直白领导坏话,近乎奸臣小人,曹法官不会喜欢。很可能听任陪审团判他死刑。最终打动曹操,陈琳不仅免于刑事处分保住了项上人头,还被重新安排工作。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可谓千古妙答,至今传用不衰。陈琳才名不虚

7: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解释:

意为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目光短浅,见识狭隘之人

故事:

有一只青蛙,它住在一口井里边,它目光短浅,认为自己的井是最大的。它看到有一只海鸥停在井边,便问海鸥,:“老兄,你想不想下来玩啊?我这地方可宽敞了,我有时还能在井里捉虫子,跳高呢”!它的话还没说完,海鸥便说:“老弟,你这地方也叫宽敞?我所在的大海才叫宽敞呢!一望无际,你的井恐怕连他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呢”?

青蛙不屑的说:“怎么可能?我可一点都不相信世界上能有这么大的地方”。海鸥一听,便说:“你可别不相信,比你大千倍,万倍的蓝鲸一生所游过大海的地方,都还是大海的一个角落呢”!青蛙不可思议的说:“不可能,你一定是在骗我,你敢把我带到你所说的大海那里吗”?海鸥说:“有何不敢? 你很快就会见到大海的大了”。

青蛙和海鸥一起到了大海的面前,青蛙一看大海,一看到蓝鲸,便说:“我真的是一只井底之蛙,目光短浅啊”等青蛙看过后。海鸥又把青蛙送到了它自己的井里,青蛙对海鸥说:”谢谢你,让我看见了真正的大海,我一定不会目光短浅了”。海鸥说:“不用谢,其实地球以外,还有的东西比大海多几千倍,几万倍呢”!

从此,青蛙变一只告诉别的青蛙和子孙一直记着老青蛙的话,一代又一代的永久传下去。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解释: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事多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出处:

《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唐·韩愈《昌黎集·卷三·感春》诗:“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尘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故事: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帮忙办事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 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

想:他们画得真慢。 他洋洋得意地说: “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给蛇画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 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9:虎落平阳被犬欺

解释:

意思是指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狗也能欺负老虎。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出处:

在《增广贤文》中有“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清朝人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八八回中:“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清朝人钱彩的《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像唐僧向西时?”

故事:

诸葛亮出使东吴游说吴蜀联合抗曹之事。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总想找借口杀他,在一次宴会上,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的出有赏,对不出以杀头问罪如何?”诸葛亮从容笑到:“军中无戏言,请都督说。”周瑜大喜,开口便道:“有水便是溪,无水也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胜过虎,落魄凤凰不如鸡。”诸葛亮听罢,随口便道:“有木便是棋,无木也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周瑜听了大怒,但碍于有言在先,不便发作,便又出一句:“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诸葛亮听了知道这话是在嘲笑自己的夫人黄阿丑长得丑,便立即应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吴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娇。”周瑜知道这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怒发冲冠,几次都想发作。

剑拔弩张之时,鲁肃在一边和了句:“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斗岂不糟!”诗罢众人一齐喝彩.

注释:(本文章图片引用自互联网)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第一期学习歇后语的出处故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生学习歇后语的重要性 句句堪称是“经典”

小学生学习歇后语的重要性 句句堪称是“经典”

...的故事,守株待兔 的故事等,而有的小朋友就比较喜欢歇后语这样的,充满趣味性的知识了~如果说,成语给人的,像一记重拳,砰的一声直击人心,那么歇后语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套连环招,先在人前,跳上一段广播体操,待...

2022-11-19 #经典句子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计划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计划

...的标点符号;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积累名言警句、对联、歇后语并灵活运用。(1)把句子补充完整; (2)写出句子的意思或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按要求写句子; (4)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 (5)修改病句。并列关系 假...

2022-11-21 #经典句子

一年级《语文园地五》和口语交际 详细讲解 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一年级《语文园地五》和口语交际 详细讲解 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够熟练地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4.日积月累课本呈现了4句歇后语,要求孩子熟读成诵,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传统语言形式的特点,并有兴趣积累其它歇后语。学习难点:第一句是以葱和豆腐的颜色做比喻。第二句是以竹篮的特点...

2018-05-02 #经典句子

董卿推荐:四大名著中的成语 歇后语 反映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

董卿推荐:四大名著中的成语 歇后语 反映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

四大名著中的成语和歇后语:富含哲理,一看就懂,句句经典。对于孩子们来讲要学好语文,平时就一定要多注意知识的积累,不然是很难学好语文的。而且也能帮助孩子提高自身素养,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2023-01-31 #经典句子

教你四步帮助孩子学好语文 学语文“四部曲”之二——“积累”

教你四步帮助孩子学好语文 学语文“四部曲”之二——“积累”

...,逻辑清晰,表达新颖的一些句子;或者是一些新鲜的的歇后语等等;或者一句自己很喜欢的歌词也是可以。3、每天花10分钟看一看誊抄完,如果不看也是没用的,这句需要我们没事去翻一翻,每天抽出10分钟看一看,熟悉一下...

2023-07-16 #经典句子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写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12. 本学期,我积累了不少歇后语,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我可以用它写一句话:老师给红红讲了好几遍这道题的解法,可她做题时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13.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2023-11-01 #经典句子

小学生成语学习新神器 字大+彩图 神仙颜值 功能超多!

小学生成语学习新神器 字大+彩图 神仙颜值 功能超多!

...脸上长痣——美中不足,枪打兔子——没头没脑,这样的歇后语。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小学生可以和家长一起玩接龙或是猜歇后语,加深成语量和印象。这本《小学生多功能成语词典 彩图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字大。比如...

2012-11-23 #经典句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 自检自测效果好 有分析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 自检自测效果好 有分析答案

...以要求学生要熟悉这个成语出自哪个典故。第四大题,把歇后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句子。这些歇后语是由《三国演义》人物和事件演化而来的。后面再说上一个也应该不会很难。第五大题,根据要求改写句子。第一小题写比...

2023-06-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