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聪明”还是“努力”?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从合适的鼓励语开始

时间:2009-04-21

等到晚上准备回家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车上贴了一张违章停车罚单,你感到非常沮丧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4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假如你是一个年轻人,在一整天里都非常的“倒霉”:

你去上了一门对你来说很重要的课,你非常喜欢这门课,也非常努力地学习,但在期中考试你只得了70分,于是你感觉很失望。

等到晚上准备回家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车上贴了一张违章停车罚单,你感到非常沮丧。

当你打电话给最好的朋友想要倾诉时,好友却委婉的拒绝了。

你会怎么想?会有怎样的感受?会怎样做?

在经历过如此多所谓的“倒霉事件”后,拥有不同思维模式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

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认为“我太笨了,怎么学都拿不到好成绩”、“我是个失败者”、“我感觉自己很没用,别人都比我优秀”、“我太差劲了”……

他们将一天所发生的事都当做了衡量自己能力和价值的直接的标尺。认为“自己的人生很可悲”、“整个世界都和我过不去”、“生活是不公平的,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我从来没遇到过什么好事”。

他们往往会倾向于用“吃东西”、“喝酒”、“摔东西”、“打架”、“吵架”等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和负面情绪,在此后却不会采取行动进一步改善自己的行为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但仔细想想,在这一天中所发生的事情并非是什么生死攸关的大事或毁灭性的灾难,只是一些令人不顺心的事情。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想“我要更努力的学习”、“下次停车的时候我要更小心一点”、“不知道我的朋友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他们对此的解决方式是“更努力的学习或者换一种学习方法”、“缴清罚款”、“再给朋友打电话交流,弄清楚朋友究竟怎么了”。

由此,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别显而易见。

成长型思维是什么?

斯坦福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usan Dweck)与团队对人类思维模式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她在2006年将自己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归纳整理,撰写了《看见成长的自己》(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在书中正式提出思维模式理论(Mindset)。

卡罗尔·德韦克在Youtube发表演讲“培养成长型思维” 来源:youtube.com

在这本书中,卡罗尔·德韦克教授详细阐述了怎样利用成长型思维,帮助个体在音乐、文学、乐学、体育、教育、商业等领域,获得卓越成就。该书涉及的实践性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应用性极强,对父母、教师、教练和管理者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学生、运动员、员工,并培养他们的成长型思维有着极大的启发。

这项理论此后在美国乃至全球都得到广泛认可,被公认为是近几十年内最具影响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之一,卡罗尔·德韦克因此荣获2017年全球最大单项教育奖——“一丹教育研究奖”。

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人们对自己的能力、智力和才能有两种思维: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她认为人们的思维能力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有效的锻炼来获得提升。

拥有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人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 固定型思维者认为智力是固定的;成长型思维者认为智力是可以被开发的。

● 固定型思维者希望处理在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让自己看起来很有智慧、很完美;成长型思维者渴望学习新东西,而不只局限于表面。

● 固定型思维者总是逃避挑战;成长型思维者时刻准备迎接挑战。

● 固定型思维者面对困难会轻易放弃;成长型思维者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都会坚持下去。

● 固定型思维者总是忽视具有建设性的负面反馈;成长型思维者将批评视为学习的机会。

● 固定型思维者会将他人的成功视为威胁;成长型思维者会将他人的成功视为灵感。

● 固定型思维者认为失败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成长型思维者将失败视为成长的机会。

● 固定型思维者拥有确定性的世界观;成长型思维者则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

● 固定型思维者认为努力也得不到结果;成长型思维者将努力视为通向精通的途径。

● ……

简而言之,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智力是固定的,倾向于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事,习惯将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做的滴水不漏,被人称赞,他们想要保持目前的完美,却止步不前。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倾向于不断创始新鲜事物,对自己的能力发出更加高级别的挑战,或许他们会挑战失败,但他们不会气馁,总结经验教训,持续发起冲锋,直至胜利。[1]

卡罗尔·德韦克与同事曾进行过一项实验,她们让一群孩子玩拼图,观察他们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开始时拼图很简单,后来变得越来越难。而随着拼图越来越难,有些孩子开始出现抵触心理,有些孩子虽然面露难色却十分兴奋的破解拼图。

当研究人员问孩子们是想继续玩简单的已经拼过的拼图,还是挑战更高难度的拼图时,有的孩子选择玩简单的拼图证明自己现有的能力,并告诉研究人员聪明的孩子不会犯错误;而有的孩子却想挑战更高难度的拼图,并且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选择,他们想学习新的东西,而不是一遍一遍的解决同一种问题。这恰好对应的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其中,一个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小女孩表达道:“我认为智力是你必须为之努力的事情……它不是上天赐予的。在课堂上,很多同学如果不是很确定自己的答案就不会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我却经常举手。因为如果我错了的话,我的错误会很快得到纠正。有时我会主动举手提问,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就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了。”

卡罗尔·德韦克指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学生更加不畏学业挑战和失败,在困难前更容易保持专注和兴趣。当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聪明时,他们明白努力会让自己更强大,因此越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成长型思维背后的脑科学

了解大脑的可塑性,是培养成长型思维最为重要的一步。大量研究表明大脑是可塑的,可以通过后天培养以促进其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哈多克(Frank C. Hassock)在其著作《控制力》中介绍道:神经元会在连续不断的刺激下出现永久性变化,事实上,人的大脑除了具备与生俱来的一些功能外,还可以进行人为更新。[2]匈牙利籍美国神经生物学家也证明学习和记忆可能是受神经发生影响的重要的相关脑功能。[3]

即使是成人的大脑也具有可塑性。当学生学习新事物时,大脑中的神经元就会产生新的关联,关联越多,大脑神经就越密集,也就表明智力得到了提升。[4]

德韦克基于神经科学研究的结果,与同事在对被认为考出“低分”的七年级学生做出了一项研究,当这些学生接受了学习方面的技能培训并得知大脑经过锻炼会得到成长后,在之后的学习中表现出了更高的积极性,数学成绩也有所提高。

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

学校是培养成长型思维的主体,美国在线教育先驱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在成长型思维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为学校及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可汗学院与斯坦福大学研究中心PERTS一起开发、制定了《成长型思维模式教学计划》(Growth Mindset Lesson Plan),通过观看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有关思维与大脑的视频,学生会对于大脑及其特性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指导下逐步建立成长型思维。

比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真实的学生案例了解大家对于错误的看法,从而认知到自身的观念与想法是否正确,同时,观看的学生们也可以分享自己是如何以积极的方式应对挫折并制定应对挫折的计划。

同时,父母也是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的主力军,德韦克教授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父母的智力思维方式与孩子的思维方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父母对于失败的心态对孩子的思维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那些认为失败会削弱孩子能力的父母往往过于关注孩子的表现和能力而不是他们是否努力,因此,孩子也往往会拥有固定的思维模式。[5]

父母要学会正确传递关于成功和失败的信息,当孩子在某一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时,不要试图以“天赋”形容孩子,而是赞扬他为此所做的努力。对于孩子来说,若是父母长期以“有天赋、天才”等词语形容孩子的成功,他们确实会受到激励,但一旦他们遇到困难,便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的自信也不复存在。

如果成功只是意味着孩子很聪明,那么失败便表明他们很愚笨,这便是固定思维模式的弊病所在。

——卡罗尔·德韦克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孩子真正做出努力后父母才可以赞扬孩子努力,否则则会陷入形式怪圈。

面对孩子的失败,父母也需要做出正确的引导。“保护”孩子远离失败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当9岁的伊丽莎白没有获得体操比赛的第一名时,如果你是她的父母,你会对她说什么?

1. 告诉伊丽莎白你认为她是最棒的。

2. 告诉她有个奖杯非她莫属。

3. 安慰她说体操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4. 告诉她一定能够在下次比赛获胜。

5. 告诉她本来就赢不了。

德韦克指出,以上几种回答均有不足的地方。第一种更像是虚假的安慰,她并不是最好的,这一点你们彼此都清楚。第二种则是暗示她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将责难转嫁到别人身上。第三种是在教她贬低那些自己不能做好的事情。第四种则是一种很危险的讯号,如果她在此后并没有更加努力,那么下一次必然无法成功。第五种则显得有些铁石心肠,会让小女孩非常难过。

一位拥有成长型思维的父亲是这样说的:“宝贝,我明白你的感受。你的期望很高,也确实在比赛中拿出了自己最好的表现,但却没能赢,这很让人沮丧。但你要知道,你的努力还不够,许多女孩练习体操的时间比你长,训练比你刻苦。如果你真的希望在比赛中获胜,就应该更加努力争取。”

这位父亲同时告诉孩子,如果练习体操纯粹出于兴趣,那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她想要胜出就必然要更加努力。

而如果想要给孩子最明确、具有安慰性的话语,父母自身也必然需要不断学习,改变固定型思维。

结语

为什么一定要养成成长型思维?

德韦克在书中指出:其实所有人都是两种思维的混合体,只是偏向不同。有的人更偏向于固定型思维,有的人则更偏向于成长型思维。

但这也并非是说所有人都必须拥有某种思维模式,只是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会更容易产生挫败感,没有人会喜欢这种挫败感。因此,如果能够培养出成长型思维,就能够快速调整自身,从所谓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不断的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杨秀. 美国小学生成长型思维培养体系研究[D].喀什大学,2020.

[2] 弗兰克·哈多克著, 盛安之译. 自控力[M]. 南昌市: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7: 01-03.

[3] Japan Neuroscience Society. Joseph Altman Award in Development Neuroscience[EB/OL]. https://www.jnss.org/awards/altman-award_en/, 2019-11-01.

[4] 黄爱云,李霓.成长型思维:改善数学学习的新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6(53):22-24.

[5] Haimovitz K, Dweck CS. Parents’ Views of Failure Predict Children’s Fixed and Growth Intelligence Mind-Se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6 Jun;27(6):859-869.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聪明”还是“努力”?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从合适的鼓励语开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阅读能力是语文的根本 注重语文学习能力培养 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是语文的根本 注重语文学习能力培养 养成阅读习惯

...数学是考试的主要学科,语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现在老师反复强调“大量阅读”,要求每天,每周每月阅读多少书,并且要求写读后感,其目的是培养“阅读能力”。例如:有的学生看书,圈圈点点做...

2023-11-15 #经典句子

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环境下结合敏锐、流畅、变通、独创、精进的特性,通过思维的过程,对于事物产生分歧性观点,赋予事物独特新颖的意义,其结果不但使自己也使别人获得满足。支持环境,是指能接纳及容忍不同意见的环境。 目前,语文教...

2023-12-15 #经典句子

北京先后学堂开辟英语教培市场新蓝海

北京先后学堂开辟英语教培市场新蓝海

...课程(适合0-8岁儿童)理念一致,新课依旧强调“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以如何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用话题帮助孩子串联世界,构建三观。同样鼓励家庭共同成长,家长先行提升思维,然后是孩子。近期,专注于家庭...

2023-11-13 #经典句子

如何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父母做到这三点 让孩子更受欢迎

如何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父母做到这三点 让孩子更受欢迎

...表达能力弱的表现。如何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1、 培养思维逻辑用搭积木、做游戏等方式代替孩子看一些漫画,动画片的娱乐生活,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他们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也会与父母互动的过程里更加专心的学习,从...

2023-10-19 #经典句子

孩子会写不会说?中国欠缺的“语言表达教育” 要从宝宝抓起

孩子会写不会说?中国欠缺的“语言表达教育” 要从宝宝抓起

...的选择,成为孩子入学的"敲门砖"。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思维的水平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往往体现了思维水平。语言表达水平是鉴别智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会较...

2023-11-13 #经典句子

不要夸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请用以下12种语境表扬孩子

不要夸孩子“你真棒”!斯坦福教授:请用以下12种语境表扬孩子

...赞扬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就是在缓慢扼杀了他成长型思维。因为成长思维与固定思维的最大区别在于,人们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认为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而不是变化的。成长思维模式的人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提高...

2016-07-03 #经典句子

孩子缺乏语言逻辑 前言不搭后语 家长们不妨尝试这2种方法

孩子缺乏语言逻辑 前言不搭后语 家长们不妨尝试这2种方法

...可以说是十分的,常见的,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他们往往思维都是较为单一的,并且很多情况下,他们在表达事情方面,其中的联系性和逻辑性都是比较差的,因此,这类的宝爸宝妈们在表达某一个观点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不能...

2023-12-01 #经典句子

除了夸孩子“聪明” 你还可以用这15种语句 鼓励效果大不一样!

除了夸孩子“聪明” 你还可以用这15种语句 鼓励效果大不一样!

一个人能否成功与他的思维方式有关。思维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成长型思维,一类是固定型思维。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而后者则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不会变化的。...

2023-08-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