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美文】寻找桃花源

时间:2008-12-17

常德桃源县的这处桃花源景区两山夹一湖,两山是桃源山和桃花山,湖为五柳湖,湖两岸栽种的是桃树,山上的树也以桃树为主,山不高,属武陵山脉的余脉,山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3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们在桃花凋榭的时候来到了桃花山,在桃树挂果的时节走进了桃花源。

常德桃源县的这处桃花源景区两山夹一湖,两山是桃源山和桃花山,湖为五柳湖,湖两岸栽种的是桃树,山上的树也以桃树为主,山不高,属武陵山脉的余脉,山峦重叠,长年烟雾缭绕,云雾迷蒙,犹如人间仙境,生活在这里的人简直与仙人无异。这么好的一个世外桃源所在地,常德人把她养在深闺之中,知晓者有限,果真如陶渊明所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全国叫桃花源的景区有十几处,都坦言为陶渊明笔下之桃花源,但真正的桃花源只有一处,那又在哪呢?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到底在哪不应有疑问,文章开篇就写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个指向已很明确了——武陵,查历史文献,晋时设武陵郡就在如今的湖南常德一带,而常德的桃源县在晋时就是武陵县,这不就很清楚了吗?

我们在寻找桃花源,古人也在寻找。一千多年前,一批文人士大夫向宋太祖进言,建议将武陵郡的武陵县改名桃源县,理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在那里,此建言被宋太祖采纳,武陵县遂更名为桃源县。一千多年过去了,此后的桃源县再未更名,估计今后也不会更名了。

桃源县肯定也是陶渊明解甲归田,东篱采菊之地,至少他在这个自己向往的世外桃源里住了很长时间。这从“渊明祠”里的那些传承下来的陶氏家谱中可得到印证,围绕在桃源县景区周围有不少陶姓人家,因血缘族居一起,族谱记载均为陶渊明子孙,他们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已传60余世,我想,这不正说明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在常德一带吗?

古人也跟我们一样喜欢游山玩水,尤其是那些有点地位的文人骚客,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等,更有徐霞客,撒尽万贯家产也要游历万里河山。古人疯起来,比我们现代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啊。陶渊明这篇《桃花源记》与其说是他凭空想象、心中向往的理想社会,还不如说是他自己的一次旅途见闻,运用了合理的想象和艺术的夸张,并用第三人称的记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让后人认为,他文中的那个世外桃源真实存在。

为发展旅游,景区开辟了多条线路,但万变不离其中,最经典的还是当年“武陵渔人”走的桃花山那条线路。从那座醒目的“桃花源”牌坊进去数十米,豁然见到两只小木船摆放在绿荫的草地上,莫不是当年渔人“缘溪行”留下的捕鱼之船?!往前行,路两旁、山边全是桃树,可惜错过了桃花,不然,这将是我们的一次桃花寻梦之旅。清澈见底的溪水和潺潺的流水声伴随我们一路前行,沿途有不少景点,水源亭、临仙馆、悠然亭、高举阁、归庐、三然亭、寻契馆等等,这些景点最早的建于元代,最晚的也有两百余年历史,几百年来,这些景点毁了又建,建了又毁,但都从原址上重建并保留了下来。可见。旅游与文化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可分开的一对双胞胎。

山腰上有个山洞,穿过山洞,便到了“秦谷”景区,那里便是陶渊明文中描述的真正的世外桃源,因“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故取“秦谷”之名。去“秦谷”这个世外桃源,我们没有钻山洞,改乘景区提供的电瓶车绕山而去,那里就是一个小社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景区基本上还原当时的社会情形,在“秦谷”,我们穿起秦服,参与耕种,与“秦人”交易,制家具,铸青铜等,抓住点滴时间,尽情享受这田园之乐和当年“秦人”的生活方式,个个尽兴而归。

景区的几天,印象深刻的是一场名为《桃花源记》的大型溪流漫游实景演出,这是一次群演的经典之作,舞台就是沅江的江面,以及两旁的田地、山林,主演就是生活在景区内和沅江两岸的百姓,我们这些观众坐在游船上观看,游船游走于黑夜的沅江之中,暗黑的江面似乎魅影重重,仙气弥漫,突然,强烈的探照灯从远处直射江面,霎时,前方雾气腾腾的江面上在水波的反射下,笼罩在了一片淡黄色的弥雾之中,雾气慢慢散开,印入眼帘的是渔人打鱼的场景,撒网的,赶鱼的,放鱼鹰的,划船的,等等,演出就这样拉开了序幕。游轮过后,灯光熄灭,前面山林的高地又亮起了灯光,一群孩童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声诵读子曰诗云,一青年书生拿着书本在江边徘徊,游船慢慢前行,江岸边上的吊脚楼在灯光的调控下,展现了男耕女织、邻里相处的和谐生活……,演出还在继续,两边的田地、山林、小路总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完全忘却了自己处在游轮之中而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拿出手机尽情拍照,惹得船夫不停地高声提醒。最后,全体演员在落英缤纷的漫天桃花中向我们挥手告别。

一个多小时的演出让我们久久回味,有时陷入剧中的情节中而不能自拔。表演的所有节目,都能从陶渊明的那篇《桃花源记》中寻得踪影,真实而又完全地将生活在世外桃源里的人那种农耕生活向我们呈现了一遍。这就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大声喧哗都听不到的社会,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其实,这样的社会又何尝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世界呢!

该剧的震撼之处在于,演员全是生活在景区周围的百姓,他们无需歌舞功底,不须高超演艺,说的是常德方言,唱的是常德山歌。剧本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只需穿上影视剧中古人常穿的衣服,把自己日常生活中做的事搬到特殊的舞台上再重复一次,然后通过特殊的声光效果和艺术的装饰向观众展演,而我等不仅重温了一遍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还加深了对桃花源的记忆,甚至对文中的描述深信不疑。

从桃花源出来,注视牌坊上“世外桃源”四个大字,我突然觉得,桃花源真的在常德吗?是,也不是。只要心中有梦,眼里有景,哪里不都是桃花源吗?!(朱封金)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美文】寻找桃花源》,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美文欣赏短句 经典睿智 引人深思 快人一步收藏好

美文欣赏短句 经典睿智 引人深思 快人一步收藏好

...静,蜿蜒,不可言说。17、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莎士比亚18、恋爱时,彼此是崇拜者;交谈时,彼此是知音;得意时,彼此...

2023-12-14 #经典句子

白话古文:桃花源记

白话古文:桃花源记

...西;田间道路交错相通,彼此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桃花源中的人往来、耕种、劳作,以及男女穿的衣服,都同外面的人一模一样;老老少少都很安适快乐。他们看到渔人以后,大为惊异;问他从什么地方来,渔人全都作了...

2023-12-16 #经典句子

桃花开了 你有过哪些美丽的邂逅 想起了哪些诗文

桃花开了 你有过哪些美丽的邂逅 想起了哪些诗文

...比如,那篇与桃花有关的散文,魏晋隐逸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散文,讲的是一个令人心荡神驰的故事,东晋时期一个打鱼人的美丽邂逅。他划船沿着溪水一路前行,首先遇到了那一段桃花夹岸的溪水,桃花缤纷的落...

2023-01-27 #经典句子

一首七言绝句中的经典佳作 短短28个字却意蕴深长 美得让人心醉

一首七言绝句中的经典佳作 短短28个字却意蕴深长 美得让人心醉

...溪》,意境优美,有景有情,短短28个字,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隐约处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在石矶的西畔借问打渔...

2015-12-17 #经典句子

文徵明笔下的《桃花源图》600年前的绘画真妙 构图严谨又漂亮

文徵明笔下的《桃花源图》600年前的绘画真妙 构图严谨又漂亮

...得益于他对于绘画不一样的理解,就拿他笔下的这一张《桃花源图》来讲,距今已经超过600年,但他的绘画真妙,构图严谨又漂亮!严谨一词从文徵明作品之中完全可以看到,而且他的这一种风格又被恰到好处地约束在一种清新...

2010-03-07 #经典句子

盘点初中阶段学生最喜欢的五篇文言文 能快速记起的 都是学霸!

盘点初中阶段学生最喜欢的五篇文言文 能快速记起的 都是学霸!

...来盘点一下初中阶段学生最喜欢读的五篇文言文。01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

2011-08-26 #经典句子

领略非遗风采 追寻大雁足迹|《我的桃花源》开启门头沟 怀柔民俗文化之旅

领略非遗风采 追寻大雁足迹|《我的桃花源》开启门头沟 怀柔民俗文化之旅

由北京农商银行特约播映的大型文旅体验节目《我的桃花源》第二季第四期节目,将于今日22:00在北京卫视播出。“桃源体验团”的推介官郑璐和宗铭,来到门头沟区的妙峰山,领略非遗项目的风采;然后前往怀柔区雁栖湖畔,共...

2024-01-16 #经典句子

《桃花源记》描绘的并非是人间仙境 文中3个细节揭露出恐怖真相

《桃花源记》描绘的并非是人间仙境 文中3个细节揭露出恐怖真相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副安静祥和的画面,表达出深受乱世之苦的百姓们对和平美好的生活的向往,然而桃花源真的就只是一个美丽的、富饶的人间福地吗?细读文章会发现,虽然作者在描绘桃花源的美景和美好生活上面不惜笔...

2023-11-26 #经典句子